三老的腾飞,源自于独尊儒术之后。
独尊儒术虽然极大的影响了华夏历史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却增加了百姓心中的皇权意识,以及很多思想方面的限制。
也就是说,儒术大行之后,华夏的百姓更懂规矩了,更好管教了,也比以往更加团结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华夏以及另一个剑走偏锋的国家能够做到,而在华夏自身来看本就应该的事情,却在外部被看作是不可思议,是对他们巨大的侮辱这种戛然相反的观点。
所以,王不饿的这一番态度,着实让这些三老们不太适应。
王不饿微微一笑,道:“《论语》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诸位能被百姓推举为三老,必然备受百姓尊重,所以,列位受得起孤这一礼!”
王不饿此言一出,瞬间取得不少三老的好感。
三老可不都是文盲,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地方上的军功大户,原因你们懂的。
所以这帮人迅速的读懂了王不饿话音里面的意思,这不只是对他们礼遇的原因,也是汉王的其中一个施政理念。
“能够迎来王上,实乃关中大地之幸啊……”
“对,关中大地要是能早些迎来王上就好了……”
“哎,王上要是周天子就好了,定能阻止列国数百年纷乱……”
“现在也不晚……”
王不饿一脸懵逼:……
商业互吹就这么流行?
连这些老家伙们也都学会了?
而且一个个吹起来比年轻人吹的有感多了,脸不红气不喘,认真的眼神瞅着你,让人听起来不会感到丝毫的尴尬,一切都是那么的浑然天成。
“咳……列位谬赞了……”王不饿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劝你们吧有点违心,毕竟谁还不想听两句好话?
不劝你们吧,又会被人说是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不够谦虚。
完全可以放在背后去夸嘛……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精力自然不可能跟年轻人一样。
商业互吹了一会儿,三老们便先支撑不住了。
来自重泉县的三老力夫便先行开口问道:“不知王上可有打算将汉国制度延续至关中?”
“那是自然的,关中也是汉国领土,关中百姓也是汉民,天下汉民,孤皆一视同仁!”王不饿直接点头。
“王上,关中各地情况或许与其他地方有些不同,若是一切照搬,恐难以令百姓满意……”
“是啊王上,各地皆有不同风俗习惯,望王上能够明察!”
“不知各位所言何事?”王不饿疑惑道。
“先秦数百年,军功制亦有百余年,关中各户皆有爵位,每户皆有数百亩耕地,还望王上能够在这方面维持现状,以免引起关中百姓不满!”
王不饿眉头微皱。
就知道……
这是想要让孤在关中实行另一套制度啊。
这怎么能行呢?
现在不是后世,若是真的在关中维持现状,那后面再去征伐其他国家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合着就我们第一批支持你的人吃了亏?后面这些来的都成了大爷?
这不是稳定,而是自断后路。
除此之外,事实的情况,也与这些人说的有些不太一样。
王不饿并不会傻乎乎的就去做一件事情。
庞大的斥候体系已经初步的建立了起来,对于各地的情况,不说全方位的了解,至少也能了解一半。
“即同为汉民,孤又怎能区别对待呢?至于说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自有百姓去评判……”
第188章 欺负不成舔就完了
三老之中不是没有普通人,但是这个比例非常少。
三老在成为三老之前,基本上就是本乡的军功大户。
因为功劳高,所以待遇就好,待遇好了,自然就有多余的精力去经营一些别的事情。
秦朝的军功制度,加上数百年的征战,可以说各家各户都是有爵位的。
而按照这种制度,第一等爵,公士这一级别的,就能拿到一百亩的耕地。
随着秦一统六国,关中的土地已经不够分了。
于是秦始皇便开始将六国的土地大肆分赏给将士,一是稳固人心,二是让这些有功将士迁出去,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而稳固秦朝的统治。
想法是好的,现实情况其实也好不错,作用的确是有的。
但随着秦二世的上台,一切都彻底的崩塌了。
至于说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耕地,这个王不饿就只能笑呵呵了。
事实情况是,因为军功制度开始的更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所以导致关中的土地已经非常的紧张了,但是秦朝一直征战不断,青壮劳力在不断的损失。
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数量严重不足,所以在秦朝承认土地私有之后,土地兼并的问题在关中便已经开始了。
而秦一统六国之后,刚开始还好。
但随着各项国家工程接连上马,征召的劳役可不只是六国百姓,秦人也同样在征召序列。
所以导致了土地又一轮的被荒废,但是赋税还是要交的。
而更加恐怖的是,国家虽然承认了土地私有,但是为了保障经济来源,所以土地税是要直接交给国家的。
这个时候地主们就各显神通了,收过来你的土地,但却不去官府过户,实际上土地拿走了,但还在你的名下,那么,土地税依旧需要你自己去交。
豪强之所以是豪强,那是因为人家在本地根深蒂固,你普通屁民根本斗不过。
所以说,当卖了第一块土地的时候,后面的窟窿会越来越大。
直到你卖完所有的耕地,这个时候只能说是初步的完成目标,距离彻底结束还远着呢。
没有地了,土地税你还是要交的。
没有耕地怎么交?
去豪强那里租借耕地耕种就是了,于是,见税什五就出来了。
什么意思呢?
从豪强那里租借的土地,你要把产量的一半交给豪强,余下的拿去交税,然后剩下的才是你自己家的。
所以,王不饿通过斥候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关中彻底失地者,十之二三,失地一半者,十之五六。
也就是说,十个人中有七八个人都卖掉了自家一半以上的耕地,这些耕地去了哪?
这些三老现在提出这个要求,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王上……”身后的萧何有些担心王不饿的态度会引起三老的反感,会让先前的美好前景被破坏。
“国家初立,自然要有一番全新的景象,若是一切照旧,新的国家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王不饿挥了挥手,直接打断了萧何的劝说。
“王上,这……”
三老们懵逼了,他们显然没有想到,王不饿的态度会如此的坚硬。
哪怕他们已经拿出了民意来施压,但依旧没能让王不饿有所顾虑。
三老并非全部都是大地主,但一大部分三老,都是大地主。
在经过了前期的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开始与人为善。
自家佃户的支持,再加上外部的运作或是联合。
所以,明面上他们是在替老秦人请愿,实际上就是为了那些地主阶级的利益请愿。
他们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王不饿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应该会同意的。
但是他们显然不会想到,王不饿早就摸清楚关中的实际情况了。
当然,与当初的汉国相比较,在这里执行的难度会更大一些,因为关中的豪强并没有被迁走。
历史上的刘邦只是跟他们约法三章就获得了关中的支持,为毛到了自己这里,却想要要求的更多?
咋滴?
看老子年轻好欺负?
“王上……”
“列位……”王不饿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先前的礼遇待遇径直的发生了改变。
关于这个问题,在王不饿心中的底线是不可谈的。
他要的是更多百姓的支持,而不是这些地方豪强的支持。
“列位可曾听过,各郡县之间执行的律法有所不同?各郡县对征收的赋税可有高低之分?各郡县的兵士,到了战场上,可否因为籍贯问题而生存率更高一些?孤说过,会对所有汉民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老秦人,就让你比其他人低一等,所以,土地问题,这是原则问题,孤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王不饿说是解释,其实警告的意思更加浓重一些。
汉国境内的分配是怎么完成的?
王不饿已经提前打过预防针了,斥候早就在各地民间传了出去。
那些硬抗的,软抗的,结局怎么样,这些人心中都清楚。
现如今王不饿如日中天,势力之大,天下间都找不到对手的。
老秦人虽然有血气,但这个血气却不会针对汉军,因为汉军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那些地主豪强并不能,甚至只会继续压榨他们。
“王上,我们也就是随口一提罢了,也没有想的那么深远……”
“对!对!对!还是王上看的更远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是比不上的……”
“王上能这么说,我这心中就放心了,王上简直就是关中万民的福音呐……”
“吾等就是想看一看王上对待一件事情的坚持程度,善!大善!关中百姓终于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吹捧的话一句接着一句,先前的明言暗示,瞬间变成了考验。
虽然有点那个啥,但却将这帮人的本意彻底的改变了。
主要是没人会认为汉军的刀砍不动他们的脑袋,更没人会认为汉军不敢砍他们的脑袋。
在血粼粼的教训面前,这个时候他们还敢甩脸色给王不饿?
那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