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131节

  “董翳军七八万人在大河北搜集粮草,被彭越所率领两千余人毁掉了三十余万石,后来董翳集结主力欲要将其消灭,彭越便找到了恰巧路过的灌婴。”

  结果自然不用陈平再去多说,王离已经心知肚明了。

  彭越很鸡贼的意识到自己可能要完,然后就让带着主力的灌婴来帮忙。

  于是,董翳就成了灌婴单独领军出征的第一个刀下鬼,即帮彭越解决了麻烦,也让自己练了手,一举两得。

  但是这两个例子只能说明汉王慧眼识人,跟知人善用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汉军中还有一位陈铁山,此人与汉王一同谋事,汉王对其的评价乃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所以对他的使用便格外的小心谨慎,当初收复颍川郡,吾便是以颍川郡守的身份去辅佐他的。”

  “而接下来,陈将军将会率领大军进驻关中,吾虽然不能前往,但汉王为他安排了另外一名谋士辅佐。除此之外,汉军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若是一一道来,恐怕说到明天也说不完。”

  听完陈平的讲述,王离有些懵逼了。

  这汉王还是人?

  怕是始皇帝都做不到这样吧?

  以始皇帝的成就来说,他当然能做到,但汉王比始皇帝更恐怖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失败过。

  打出道以来到现在,每一个决定都获得了成功。

  “吾可与陈将军一般?”王离问道。

  “自是不会!陈将军出身行伍,各方面经验都相对缺乏,王将军并不缺这些,缺少的只是一颗在该冷静的时候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头脑,排兵布阵方面,王上自然不会干涉的……”陈平暗暗出了口气。

  总算是把王离给忽悠过来了,也不知道日后王上会不会满意。

  反正王不饿的原话是,王离军事才能不错,但定力不足,易骄傲自满,劝降之后便让陈平待在这里,防止他头脑发热。

  当然,陈平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扭曲王不饿的意思,只不过是对其进行了微微的文学加工罢了……

  

第203章 汉国不会丢下一个人

  

  说是四十万秦军,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很大水份的。

  跟当初章邯带领的秦军差不多,最后挑选出来,符合条件的甚至三分之一都不到。

  王离所带领的长城军团,战兵本来只有十万多人,但这点人有些不太够用。

  所以临出征之前,王离从那些徭役中挑选了五万人出来加入战兵。

  所以,现在长城军团的结构是十五万战兵,二十五万辎重,必要时候也能上阵打仗的杂牌部队。

  由于物资的匮乏,加上王离内心的仇恨,将士们对他的不解,等等压力全部被王离转化到了赵国旧地上面。

  所以才有了之前‘坚壁清野’的行为。

  对于王离来说,不这么做就不能保证大军的日常所需。

  同样的,这些粮食也有可能会落入赵军之手。

  而赵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虽然他们不太敢打,但至少有几万人,都是先前离开长城军团的士兵。

  王离之所以能够一路平推过来,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离开长城军团的士兵被分散开了。

  有些是离开之后就自己回家了,有些则是被集中在了信都。

  经历了这一战之后,一部分成为了死鬼,一部分则再一次落入秦军手中。

  王离对于处理政事方面显然并不擅长,不然也不会把赵国搞的一团糟,甚至连自己的部队也开始军纪涣散。

  外部的原因固然有,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王离自身并不擅长。

  现在,政事方面的工作,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陈平的身上。

  而王离,只需要等着陈平的安排就可以了,接下来对王离来说,除了打仗,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王将军,现在大军有多少粮草储备?”陈平直接问道。

  现在再去翻越记录有些来不及了,陈平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理清内部,然后让王离带着大军靠近边境去对楚军施压。

  “够大军吃上两三个月的吧……”王离有些不太确定道。

  “立即让人去查阅仓库,误差要在十天以内!”陈平点了点头,倒也没有生气。

  不大会儿的功夫,负责掌管粮草的校尉出现在了屋内,看着陈平等汉使,大概也猜出了原因:“汉使,将军,粮草存储大约还够两个半月上下。”

  四十万人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前面游击战式的搜刮也仅仅只是勉强够吃,存货不多。

  现在的粮草,还是攻下信都之后,从赵国粮仓中拿到的粮草。

  本来数量是不少的,但俘虏总不能让饿着吧?

  “嗯,王将军,可以对内公布消息了,另外安排军官做好准备,想要回乡的,到相应的军官处登记造册,我们按照县为单位,统一发放路引与口粮,愿意留下来的,战兵与辎重分别整合成为一军。”陈平又对着王离说道。

  这已经成为汉军的习惯了。

  每占领一处,总会对士兵进行招降,愿意留下来的就整合,不愿意留下来的,发放口粮自行回乡。

  这次因为军中全部都是关中的将士,回乡路途最近的就是穿过汉境。

  而现在他们也是汉人了,在汉境,这么大规模的队伍,没有路引,沿途各县是绝对不可能放行的。

  甚至还没进入汉境就被斥候给盯上了,然后汉军就在边境某处等着他们了。

  “陈相,粮草本就不足,在发放给他们作为回乡口粮,接下来大军如何保证征战所需?”王离问道。

  汉军的粮草运输都是个问题,就算他们这边走的再多,起码也会留下来一二十万人,所需粮草也不少。

  “粮草之事无须担心,既然成了汉军,汉国就不会让自己的将士因为粮草的事情头疼。”陈平微微一笑。

  又觉得只是口说又难以令人信服,直接找出两块帛布,分别在上面写了几段话。

  然后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印章,装入竹筒,用封泥封口。

  将其递给身后的禁军,交代道:“这一份交给东郡郡尉,这一份交给张相。”

  陈平在书写的时候并没有避讳任何人。

  所以王离看的很清楚,交给东郡郡尉的那封信,是让他立刻准备足够二十万人吃上两个月的粮草。

  交给张良的那封,是言明了这边的情况,然后让他以王庭的命令下令给东郡郡尉准备放粮。

  四十万人吃两个半月的粮草,少一半人的话,那还是吃两个半月,甚至可以吃三个月。

  加上东郡准备的两个月粮草,这些足够他们吃五个月的时间了。

  而五个月后,秋收早就结束了,甚至不到粮草用尽的时候,他们就能得到新的补给。

  时至今日,这些常年驻守在边关的秦军,终于又一次体会到了有妈管是什么滋味的了。

  哪怕始皇帝还在的时候,他们这些人的口粮,也是靠自己屯田来补给的。

  基本上除了第一年,后面朝廷每年给的补给都是逐渐减少的,慢慢的开始一点也不给。

  他们不止要负责军队所用,还要供给徭役所需。

  所以,去修长城的徭役并不是都去修长城的,还有一部分是去边关种地的。

  事情很多,很杂乱。

  却在陈平的处理下,一件接着一件的被安排妥当。

  先从秦军开始,再到粮草,接着又是那些俘虏,赵国的百姓等等。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陈平一道接着一道的命令下去,都让王离看的有些头疼。

  王离甚至有种感觉,要是自己去做这些事情的话,估计得死在这里……

  事情大致的安排好了,接下来便是陈平跟着王离一起召见将校们。

  四十万大军一个个的去见是不可能的,也见不完,召集将校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陈平手持旌节,当着众将校的面,从王离手中接过了半只虎符,另外半只在咸阳的时候已经被王不饿拿到手了。

  当陈平接过虎符的那一刻,意味着秦朝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消失了。

  岭南军团啥的就不用说了,赵佗早就蠢蠢欲动了,哪怕拿着虎符去找他,他也未必会认可,反正天高皇帝远,你能咋滴?

  仪式完成,陈平又开始了新的仪式。

  “王离,本相代王上授予你调兵虎符,节制驻赵汉军,待整顿完成之后,带兵南下,屯驻边境,以待王师东进……”

  

第204章 谜一样的斥候

  

  虎符在短短瞬息之间经历了几次换手,颇有种过家家般的感觉。

  但实际意义却并非表面上看到的这样。

  第一次过手,代表着这支军队不在姓秦,而是改姓汉了。

  第二次过手,代表着现在的军权是汉王授给王离的。

  如果说之前众将士们对王离不满,是因为觉得他帮助了赵高等人害死蒙恬、扶苏二人的。

  那么现在,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了,事情已经翻篇了。

  若是他们继续阳奉阴违,那么抱歉,你们打的不是王离的脸,而是汉王的脸。

  就算王离不收拾你们,汉王也要收拾你们。

  兵不从将,兵者大忌,战时将可斩示众,非战之时,轻者发配,重者处死。

  为了帮王离站台,同样也是尽快的去处理一些纷争,帮王离树立威信。

  陈平直接将士兵归乡一事交给了王离去处理。

  而他自己,则是来到了城外的一处营地。

  这里是军人,里面住着的也是军人,但却非是秦军、汉军,而是赵军俘虏。

  此时,营地内。

  站岗的士兵有些无精打采,他们知道汉使来了,却不知道结果,所以显得有些着急,有些魂不守舍。

  而被关押在这里的赵军俘虏,也从看守的秦军聊天中获取了一些信息。

  一座营帐内,两人蹲坐在其中,低声的交谈着。

  “秦军投降汉军几乎已成定局,将军当尽早抉择才是……”

  “汉国就来了几个使者就能让秦军投降?”

  “虽是汉使,但却代表着汉国,现在外面都在传汉王带着主力直接把秦国给灭了,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这四十万秦军在这里数月未动,且军心开始涣散,此事恐为真,汉军之势,今已不可挡,这四十万秦军若是降了,那楚国就危险了……”

  “哼,张耳去哪,本将军偏不去哪!”

  “将军这又是何必呢?”

首节上一节131/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