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186节

  在他的记忆中,这个老娘就挺知情达理的,现在一见,果然如此。

  这个选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比让她住在宫里强。

  不然身为太后,身边跟这个法律上合法的丈夫,却不是自己亲爹的男人,自己该怎么办?

  普通人家也就算了,帝王家能容忍这种事情?

  “儿啊,娘还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说……”见到王不饿同意,王母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娘您说!”王不饿点头。

  “能不能别跟人说我们的关系?最好就让外面认为娘已经死了?”

  “娘这又是何苦呢?”王不饿愣了下,旋即叹了口气。

  母亲的用意他大概是知道了,虽然他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但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们就是个普通人家……”

  一番辩论,王不饿还是没能拗过自己的老娘,而且连胡亥杀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这事都说了出来。

  王不饿就算再怎么矫情,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同意。

  因为未来,真要是在自己身上也发生了这种事情,那么被杀的,一定是母亲和这个男人的孩子。

  母子之间又是一番其乐融融的畅谈。

  王不饿这才将目光放在了自己这个‘后爹’的身上。

  其实早就注意到他了,只不过一直没机会。

  至于爹这个字,王不饿是肯定不会叫的,这是原则问题。

  “听我娘说,你的地能一年两种?”王不饿问道。

  “能……”杨雨木讷的点着头,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回过神来,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也幸亏自己对他娘一直都不错,不然……

  当然,虽然名义上跟自己说话的这个是自己的‘儿子’,但现实中杨雨可不敢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来看。

  于是匆匆忙忙,显的有些慌乱道:“俺发现来可以在秋收之后种下,到入夏过半便可收获,菽可以在入夏种下,到秋收的时候收获,而且连着种的话,下一年来的产量也不会影响太大,不用时不时的就休耕,虽然累了点,但一年收获两次,家里也是能攒下不少余粮的。”

  王不饿突然愣了下,觉得有些惊讶。

  自己虽然制定下了鼓励人口发育的计划,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人口发育是有一个前提的。

  粮食产量大爆发。

  历史上华夏人口爆发期是什么情况呢?

  农具的进化只是一个必然的因素,但农具再怎么进化,从秦朝的两千多万人口,到汉朝的六千万,在往下数两千年,直到清初,华夏人口也不过一个亿。

  而到了清末,人口就达到了四个亿。

  而华夏人口在清朝集中爆发,其原因便是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农作物进入华夏,从而导致粮食产量暴增。

  以前不是不能生,而是生了养不起,夭折率一直是限制古代人口发展的最大因素。

  除了各种疾病以外,粮食也是个巨大问题。

  粮食单一,且不能日日饱腹,久而久之,幼童抵抗力下降,染病几率增加。

  这是一个一连串的原因导致的结果。

  当然,小麦没有被推广开,其原因在于脱壳技术跟不上,人吃了难以消化。

  杨雨口中的来,就是小麦,麦现在指的是大麦,菽指的则是豆类。

  王不饿没有想到,杨雨竟然能知道轮作模式。

  “产量如何?”王不饿问道。

  “来产量能有两石上下,若不缺水,应该会更高一些,菽的产量高一些,约有七八石上下,不过我发现之前像来或者粟一样种,产量不高,散开来种,用的种子少了,产量反倒更高了一些,我觉得应该还能更高一些。”杨雨说道。

  “善!”王不饿突然一笑,没想到老娘还给自己找了个‘神农’回来呢。

  王不饿纵然知道轮作模式,也知道种豆能加速土地肥力的恢复。

  但这个时期这种模式没有被推广也是有原因的,其一就是小麦不好消化,且产量没有什么优势。

  其二就是大豆不好吃,在换句话说,在豆腐出现之前,国内种植大豆的规模都不算大,虽然他产量高,但也只是少量种植,当做辅食食用。

  但是……

  大豆,特别是大豆的另一个品种黑豆,却是饲养战马的上等饲料。

  汉武帝时期曾经推广民间饲养战马,但最后能用的并不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饲料的问题,另一个原因则是环境问题。

  想要养出上等的战马,就必须要在高寒地区养马。

  现在的中原地区,环境就跟后世的江南差不多,人在这里都舒服的不要不要的,更不要提用于作战的战马了。

  “孤会下一道政令与纶氏令,令其配合你在纶氏官田试验,到了夏季,直接种菽,秋收之后种来,具体怎么种,你来决定,若产量能达到你所言之数,孤封你为侯!”

  

第286章 战马问题

  

  王母想要回去,王不饿自然不会拦着。

  但若是回去耕地,那王不饿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正巧杨雨还算是有些技能,若是能够成功的总结出轮作模式的经验,就这个功劳而言,封他一个侯并不算重。

  王不饿与母亲一直畅谈到深夜,这才回宫去休息。

  这一夜两人也谈了许多,而最让王不饿意外的是。

  那个传说中老实巴交的妹夫,可能是大汉的基层斥候……

  而判断的依据也很简单。

  母亲说杨雨总觉得妹妹家的粮食有些问题,按照他家的产量和消耗,除非是极度节省的情况下才能余下那么多。

  但杨雨没有发现妹妹家省吃俭用,一切都是按照正常进行的,可最终剩下的粮食却依旧不少。

  王不饿让张不衣查了下自己的这个妹夫,不过一时半会儿的还得不到回复。

  不过王不饿基本上可以确定自己这个妹夫是斥候的身份的。

  一个基层斥候每年的俸禄是五石,对于他们来说,基本就是白拿的。

  平日里正常生活即可,只需要耳听八方就行了,多关注一下身边的事情,多留意一下上面交代的话。

  住在王不饿家的二娃,那只是少部分的特例,更多的人还是自己去耕地。

  由于斥候的隐秘性,所以发放俸禄也需要特别的用些心思。

  正常的操作是将五石粮分为十三份来发放,其中四石分为十二份,每个月只能拿到一钧又十斤。

  悄悄的将这些粮食分散放入粮缸或粮仓,那么大一堆放在那里,谁能看出来?

  ……

  深夜,回到王宫,王不饿又继续了自己的造人大业。

  随着战争的结束,前线已经不需要再去投入太多的精力了。

  陈平、萧何两位丞相级别的大佬亲自坐镇。

  灌婴,韩信,王离,章邯四员大将率领的七十万大军遍布各地。

  齐王投降,燕王孤木难支。

  天下各地政令迅速得以推广,百姓接受程度也不低。

  只要能够维持住当今的局面,对于大汉来说,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依据自然规律来说,天下一统之后,国家需要进入一段时间的休整期,否则便容易引发各种动荡。

  最明显的是秦朝和隋朝这两个短命鬼。

  但是也有例外。

  历史上的汉朝就是不服输,面对匈奴的威胁选择了硬刚,然后只能乖乖的和亲。

  另一个是唐朝,面对突厥的威胁,先是假装和解,一年后立即起兵征伐。

  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而现在王不饿所面对的剧本,是历史上汉朝的剧本。

  只不过王不饿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必然不会走历史上汉朝的那一步。

  当然,说一千到一万,王不饿也摆脱不了被大臣们摆布的命运。

  这不,国家已经逐渐稳定,百姓也渐渐的可以安稳下来生活,日子越来越好,期望越来越高。

  国家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君王的后代却很重要,这是可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事情。

  所以,请您务必努力,尽快让更多的美人怀有身孕。

  说的更直白一点,只有陈美人一个怀有身孕,大臣们不放心。

  万一生出来的是个女儿怎么办?

  那跟无后有什么区别?

  所以,王不饿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着大臣们的建议。

  翌日清晨,张良直接来到了议事殿。

  现在国家刚刚建立一年多,其中征战小半年。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进展着,但是同样的,进展的速度很慢,主要是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战争上面。

  加上王不饿御驾亲征,又有很多事情没办法第一时间确定,只能一点点的积压着。

  例如最基本的朝会,王不饿定下的就是十日一小会,每月一大会。

  小会就是朝廷直属部门,官阶在五品以上的主副官员参与。

  大会是朝廷直属部门,不限官阶,主副官员均要参与。

  当然,这不是指王不饿一个月只上三天班,这是不可能的。

  平时的王不饿就在议事殿内,三高官官,八部长官,这十一个人是每天都要到议事殿报道的,有事说事,没事露个面就走人。

  而下面的人若是有急事要报,就要通过自己的直属上级去通报。

  至于说朝会,至于说言论自由。

  不存在的,大会上那么多人,怎么可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时间是有限的,发言的人数和时间也同样是有限的,往往上朝前,各个部门就会分配好各自的发言时间和顺序,然后自己内部在挑选各自的发言内容。

  其他的,要么自己处理掉,要么就让大佬拿到议事殿去通报。

首节上一节186/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