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240节

  城防军隶属于兵部管辖,虽然驻守在各县,但县令是没有权利去调动他们的。

  两者并不是一个体系,也没有相互的隶属关系。

  而城防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卫城池,控制城门,守卫县仓。

  但两者之间若是没有联系的话,自然不利于地方发展,所以便有了陈华亲自写下的这封文书。

  陈华虽然没有权利调动城防军,但城防军在接到文书之后,却需要按照要求全营或一定兵力保持戒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若确定城内出现动乱,则可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直接派兵出营镇压。

  当然,派不派兵,决定权在城防军校尉手中。

  而派不派兵,事后兵部官员都会亲自来审查,看他的决定是否合理。

  总之,这种做法就是遵循了王不饿的交代,要给权力松绑,同时也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种方法,目前在整个大汉,也只有平阴县在用,同样是试点。

  自始至终,洪闵都很好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除去官员任免之外的事情,一概不插嘴,不闻不问。

  “县令,府外来了御史……”

  

第345章 会不会太快了

  

  再入平阴县,王不饿的心情好了许多。

  虽然这里现在还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但一切都在预示着,这里一定会好起来的。

  对于这一批官员的选择,王不饿基本上都很满意。

  到任以后,各自也都在尽心尽责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履行着自己的责任。

  作为先导者,他们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超出了王不饿的预计。

  而本来预计是至少半年的试验期的,甚至会用一年的时间来在平阴县试验一下看效果。

  然而没有想到,洪闵很快便将各地官员安置到位,且在选拔的时候也很有一套。

  换句话说,这个洪闵在平阴县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了一直关注着这里的王不饿的关注,同时还引起了张良的注意。

  而张良,正是兼任了吏部尚书的,甚至吏部已经在酝酿着一场小范围的改革了。

  而促使吏部改革的源头,就是洪闵。

  “下官平阴令陈华见过御史……”接到通报,陈华连忙带着洪闵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府衙门口。

  王不饿淡定的点了点头,道:“吾乃陛下亲命御史王富贵儿……”

  身后的张不衣强忍着笑意。

  编个名字就编呗,你叫王富贵也就叫王富贵呗。

  没人会说你啥的。

  可是你最后带个儿话音是什么意思?

  还富贵儿?

  本来这次来平阴县,张不衣是又犯了演戏的瘾的,好说歹说的,可王不饿就是不肯再让他来扮演御史。

  御史,张不衣只能在心中默默的数落着。

  自己任命自己为御史,真是没谁了……

  “下官参见王御史……”陈华再一次施礼,跟在他身后的洪闵也连同一起施礼。

  官场自然有官场的规矩。

  御史或者上官前来,衙内有多少官员,都要出来多少官员相迎的。

  虽然现在衙内还有不少的官员,但跟陈华在一起的也就一个洪闵。

  两人自然不可能让御史久等,等他们凑齐了人在出来相迎。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的官员正在一路小跑的赶往这里。

  至于王富贵儿御史身份的真假,这个陈华已经不怀疑了。

  御史的标配是,腰挂玉佩,用红色的绳子串着,左右伴随禁军将士。

  玉佩代表文,禁军代表武,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就代表了皇帝,虽然会有任命书来证明身份。

  进入县府,王不饿直接坐在了属于县令的宝座上,然后从身上掏出了御史的任命书递给陈华。

  陈华也不敢逐个字的去检查,那样就显得太不信任人了。

  但也不能不检查,那样就太不负责任了。

  所以如何查验上官的证明,也是一项技术活。

  陈华将帛布摊开,用最快的速度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然后便将其归还给了王不饿。

  “可看清楚了?”接回任命书,王不饿有些震惊,这一目十行的本领,自己可是没有的。

  “看清楚了,陛下任命王御史前来平阴县检阅政事,小县会极力配合御史的!”陈华连忙点头道。

  王不饿点了点头,看来陈华是真的看清楚了。

  只是扫了一眼就能记住上面的内容,还真别说,这读书人……

  算了,王不饿想起了自己当年小学的时候,半天背不下一篇古诗的辛酸史了。

  “陛下对你们的工作表示满意,现在都来说一说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你们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使会如实禀明陛下的。”王不饿直接说道。

  说是检阅,其实也没啥检阅的。

  斥候不是闹着玩的,日常的汇报王不饿也不是没有收到。

  明着的暗着的,两者相结合之后,王不饿对于这里的改革情况已经是了如指掌了。

  自己亲自来这一趟,只是为了听一听这些远道而来的官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没有上报的。

  同时,也是亲自来走一走看一看,若是没有什么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开启下一阶段的工作了。

  平阴县改革进展的很顺利,以至于预期目标得以提前完成。

  这是王不饿所没有预料到的。

  既然完成了,而王不饿又知道这种异地任免的办法是未来数千年的主流方式。

  自己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的,先辈用上千年的时间告诉自己这种办法是可行的,那么王不饿不会非要为了显摆自己而不去采用。

  而他,只需要把握好一个平衡就行了。

  让他们在相互牵制的前提下,不要出现那种恶性的斗争,从而影响到政事。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来自各地,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有些许的不适应,其他的跟往常没有什么区别。”陈华说道。

  这种不适应是多方面的。

  对环境的不适应,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官场环境等等。

  这里的一切都是全新的,都是需要从零开始的。

  而他们来这里所面对的困难,基本上可以说是接下来改革中很难超越的。

  因为不大可能会再出现一个县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部被撸掉的情况。

  王不饿认真的听着这些官员们的诉说。

  作为第一批试验的对象,他们是不幸的。

  在没有任何前景的前提下,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

  但作为第一批试验的对象,他们同样是幸运的。

  只要成功,他们的命运将会得到改变。

  即便是失败了,也不过是原地踏步罢了。

  而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环境中,想要失败,是很难的。

  朝廷先是对平阴县来了个雷霆打击,清除了一切阻碍的前提下,还深深的震慑了那些心思不正之辈。

  毫无疑问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会有一批人因为改革而走下舞台,也总会有另一批人,因为改革而加速走上舞台。

  或许因为一个政策,因为一个决定,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走完本该走上三五年,甚至十年的路。

  因为朝廷需要改革,因为许多人都没有这些经验,因为洪闵做出的事情正合朝廷之意。

  所以,他就成功了。

  虽然天下未必只有他一个会想到这些的。

  但作为第一个用出来的,第一个被发现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认真的听完了大家的诉说,反应的基本上也都是大差不差。

  工作上的难度并不大,主要是心理上的,好在现在大家都已经克服了。

  而且也适应了这里的环境,通过几个月的工作,也渐渐的与当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

  “平阴县是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整理好你们的工作,做好每一天的事情,朝廷接下来会对你们有新的任命,不论新的工作是什么,在什么地方,都希望你们能够戒骄戒躁,忘掉升迁的喜悦,不服圣望,认真的去履行你们的责任。”王不饿做了简短的发言。

  没错,刚刚到任不到半年的平阴县官员,这一次要全体升迁了。

  虽然时间很短,但一点也不慌唐。

  升他们,是为了让他们现有的经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他们能够到各地去配合吏部,配合朝廷去完成这项改革。

  而作为第一个参与的人员,对于现在的这套模式,这套制度,他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

  分散到各地之后,能够很快的将朝廷的真正用意传达到各地去,从而避免出现那些走弯路的现象。

  “御……御史……这会不会太快了点?”陈华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自己都是县令了,再升的话,那就是往郡里面走了啊。

  若是当了三五年,这个时候他自然是希望升上去的。

  但这才当了几个月的县令,就这么升上去的话,到了地方也恐怕会引起地方官员的排挤。

  别问,问就是因为你升的太快了,几个月就走了我们几年的路,不排挤你排挤谁?

  “快与不快,朝廷自有考量,你们不需要去考虑这些。”王不饿说道,随即看着洪闵,道:“洪闵,回去简单收拾一下,待会跟本使一起回洛阳!”

  

首节上一节240/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