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325节

  他不缺这么一些钱,如果能用钱来买安全感的话,或许田儋将会成为大汉最阔绰的人。

  “陛下,这虽然降了价,但其实咱们要比现在赚的更多了啊,就算按照八十钱一架,咱们的净利润也可以保证在六十钱以上的……”王陵有些犹豫的劝说道。

  降价,多好的事情啊,传出去百姓还能歌功颂德。

  这样钱也赚了,名声也赚了,一举两得的事情。

  “王尚书只想到了其一,却没有看到其二!”灌婴突然站出来笑着解释道。

  “哦?愿闻其详!”王陵看了眼灌婴。

  “这新犁是第一次售卖,而且已经卖出去了四千架,虽然对比整个帝国来说不多,可是也不算少了,若是这个时候降价,那些已经买了的百姓会如何想?那些正准备买的百姓,会不会觉得既然这么快都降价了,若是再等一等,会不会再降一些呢?”

  “降价最终带来的结果,只会是买过的百姓埋怨朝廷卖得太贵,没买的依旧抱怨朝廷卖的太贵,想要两头讨好,结果往往是两头都不讨好,还不如稳定这个价格,这样不论买了的还是没买的,都不会有别的想法。”

  “况且这百钱虽然贵,但均摊到五年,又可以以粮食来偿还贷款,对于百姓来说,负担其实并不算重。”灌婴笑着说道。

  “嗯,是这个道理!”

  “还是陛下看的透彻啊……”

  “臣汗颜……”

  对于经商,其实朝中官员懂的也不是太多。

  但灌婴是商人出身,对于这里面的一些门道,他还是很清楚的。

  什么时候可以降价?

  来了新货,想要快速处理旧货的时候。

  而这些农具想要降价,要么是售卖几年以后,才可以缓慢的降价,但每一次降价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同时降价的频率也不能太快,基本上就是保持每次降价五钱,半年或者一年调一次价就可以了。

  或者是工部那边又搞出了新一代的犁,需要尽快处理掉这些即将被淘汰的犁的时候,这个时候才可以大幅度的降价。

  经过灌婴这么一番解释,大家也都明白了王不饿为什么会除了不准降价之外,余下的一个字都没多说就同意了。

  对于这么个时候,不降价反倒有助于稳定内部的秩序,降价对于各方来说,都会是一场混乱。

  王不饿眨了眨眼。

  朕真的没有想那么多……

  真以为就你们这帮人眼馋不是?那么多钱,朕也很馋啊。

  钱这种好东西,谁又会嫌多呢不是?

  朝廷现在这么难,天天看你们为难张苍,朕这心里面也不好受啊。

  不过还是要给灌婴点个赞,要么怎么说人才就是人才呢,要么怎么将来会成为丞相呢!

  还真别说,这接话的水平真的是无可挑剔的。

  总能在最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说最该说的话。

  既然灌婴都替自己搭好这个架子了,这个逼要是不装的话,那岂不是对不起灌婴的一番心血?

  “这以后呀,做出的决定就不要轻易的去更改了,就算是改,也要先考虑一下后果,若是不想事后那么麻烦,在决定之前,就要深思熟虑,将一切可能都考虑进去,这件事情灌婴分析的比较透彻,跟朕考虑的相差无几,没事的时候也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多跟灌婴探讨探讨!”王不饿不以为意的告诫着。

  看着下面人露出一副受教的表情之后,王不饿这才满意的点着头。

  身份不同了,逼格自然也就不同了。

  没逼硬装,那不是王不饿的风格。

  在教训人的同时,微微的装那么一下,即显示了自己的逼格,还让自己表现的那么与众不同,这才是上流社会应该有的样子嘛。

  当然,王不饿也并非信口胡来。

  朝廷既然决定要大力发展工商业,那么官员自然要对这方面有所了解才行。

  不然的话岂不是成为了外行指导内行?

  虽然现在大家都挺内行的,但王不饿不希望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做那些无用功。

  咱又不是没有挂,何必呢不是?

  “当然,发展工商业,不意味着可以胡来,这往后在考量地方工商业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农业的生产,毕竟农业才是根本!”王不饿最后彻底的为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虽然田儋还没有上任,但也就剩下一个流程了。

  而基调也定下了,接下来基本就是在保证农业的同时,将多余的生产力投入到工商业的发展中。

  至于该怎么头疼,那是田儋和大臣们的事情。

  王不饿所需要做的,不过是握好方向盘,别让这个方向偏离的太狠就行了。

  坦白的讲,现在的帝国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匈奴接连吃了败仗,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没有精力南下的。

  而王不饿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收复南方,同时积蓄力量,为下一次的北征做准备。

  

第437章 你自己算吧

  

  经商虽然真的很赚钱,田儋做的也很顺手。

  但是他真的不快乐。

  是的,每天看见那么多钱,他就很发愁。

  别人的痛苦是没有钱,而他的痛苦是因为钱太多了。

  如果让田儋和马爸爸见面的话,估计两人会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在接到通知之后,田儋终于感觉到了那么一丝丝的快乐。

  终于可以不用在想办法去挣钱了。

  你以为前面那么卖力的挣钱是为了自己?

  当然不是!

  他必须得表现出自己在商业上面的才能啊,只有这样,才能让陛下信任自己,认为自己有能力管好商部那一堆事。

  现在他成功了。

  所以对于农具的事情,压根都没有考虑,直接就交给了朝廷去负责。

  甚至连自己的创始团队也一并送了过去。

  由于田儋是新被任命的官员,这个时候还不太适合进入内阁。

  而他的商部,目前也仅仅只是一个框架,小猫三两只,真正能用的,几乎一个没有。

  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打卡上下班了事的咸鱼官员。

  但是这个还真怪不得他们,上面压根就没重视过,虽然商部早就是设立了。

  但帝国这两年的精力都在战备上面,商部自然而然的也就失去了发展空间。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了真正的尚书,而且陛下也让吏部那边开始调配官吏来充盈商部。

  但是具体的人选,还需要田儋来考虑。

  当然,此时起源于王不饿,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去做。

  商部所需要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些低级别的或许可以慢慢的培养,但是一些主要位置的官员,必须得懂行才行。

  所以在人员的任免上面,田儋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而这也正是显示出了帝国对于商部发展的重视程度,若是没有这个心思,随便两下就糊弄过去了。

  田儋上任之后,开始考量着商部的构建,以及工作的安排。

  虽然重新得到了权力,但田儋却比以前更加小心了。

  自己是什么身份自己清楚,这事对自己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危险,具体的要看怎么去操作了。

  今日,大臣会议王不饿并没有来参加。

  作为一个种马……

  啊不!

  是作为一个皇帝,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帝国孕育更多的下一代。

  嗯,他的皇后又到了临盆之际,所以王不饿暂时放下了一些事情,专心的陪在皇后身边。

  称帝后不久,王不饿便将陈卫册封为皇后了。

  如今帝国的长子都会嗷嗷嗷的到处乱跑了,而王不饿膝下也更是有了两儿一女,考虑到登基两年,虽然他有五个女人,但大臣们对于王不饿的这个效率还是很满意的。

  皇后临盆这是大事,但也是皇帝的家事。

  现在只是说时间快到了,还没有出现真正的迹象,所以说,这些大臣们想要偷懒显然是不可能的。

  张良卸任以后,中书令暂时空缺,吏部尚书也同样一直空缺。

  目前中书省和吏部负责的都是副职。

  至于原因,大家当然知道。

  王不饿对张良依旧是不死心,几乎隔三差五的就把张良拉过来唠唠嗑。

  甚至连苦情戏都给安排上了,但张良死活就是不肯同意继续担任中书令。

  而王不饿则好像是跟张良杠上了,你不来,我就不任命新的官员,然后隔三差五的让中书省和吏部的官员去张良门前哭上一嗓子,希望张良能够回心转意。

  至于说身体,张良的身体的确不太好,这一点御医也证明了的,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慢性病,通过这一年来的调养,比起卸任前的身体状况已经好了不少。

  而最先扛不住的,是王不饿。

  一天两天的还没问题,但经过一年时间的消耗,他也能够感觉到中书省和吏部已经出现了一些力不从心的现象。

  实在是现在的俩副官,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撑起这两个部门。

  无奈之下,王不饿只好将在齐地担任郡守的曹参在两个月前调回了洛阳,担任吏部尚书。

  但中书令一职依旧是空缺。

  “齐侯,商部那边你需要尽快拿出个章程了,这再有不到一个月,吏部就要开始今年的官吏安排了,你这若是再拖下去,今年的好苗子可就要被别人给抢走了!”曹参找到了田儋,直接说道。

  其他人咧了咧嘴,但却无可奈何。

  这是皇帝交代的事情,今年的官吏,让田儋先挑,就算是他看中了一些部门正在任职的官员,各部门也得放人给他。

  而给了田儋这么大的权力和支持,作为代价,当然是打明年开始,朝廷的商业税收必须增加两成以上,三年内完成翻倍任务。

  难吗?

  只是看看的话,的确挺难的。

  但实际上并不难,这就好像让一个每月只有一百块稿费的扑街写手,在三个月后拿到两百块的稿费一样简单。

  万事开头难,但万事也同样开头容易,只要找准了路子,其实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更何况现在的大汉,商业税收并不多,田儋只需要继续加大农具的售卖,明年就能完成两成的目标。

首节上一节325/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