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71节

  司马欣记录的意思就是自己不骄不躁,能够时刻保持理智,战斗的同时还不忘为未来做准备,总结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干,万一未来成功了,回头来看,瞅,人家做的这么好,不成功才怪嘞。

  但实际呢?

  反正王不饿是打死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这么做除了司马欣记录的原因以外,更更重要的是,这批补充的兵,一大半都是自己亲卫带出来的。

  如果说亲卫对自己的忠心都需要怀疑的话,那么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信任的了。

  就算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接下来这批人肯定是要立功升迁的,渐渐地,或许半年,或许一年,他们就算无法成长到都尉这一级别,但普遍做个五百主、千人、军侯什么的并不难吧。

  这一批是一百个,后面还有很多批呢!

  王不饿在军中的威望本就不低,加上这些亲卫混进去以后。

  所以,你品一下……

  

第111章 公子素爱人

  

  人才不足这个问题不只是困扰着王不饿,同样也困扰着章邯。

  如若不然,他也就不会将司马欣,董翳二人派出去。

  所以,镇守巩县的,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手,至少王不饿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只能说,这又是一个路人甲。

  原本不足半天的路程,被王不饿硬生生拖了两天的时间。

  这种战斗游击将的用处已经不是太大,索性被派出去,就在大军周围几里范围内,对发现的一切敌军斥候,统统干掉。

  而斥候则被放在了更远的地方,去寻找最适合的战机。

  时间虽然拖延了,但部队的磨合相对来说也更好了一些,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新兵在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是按照现有的模式去训练的,基于流水线的核心思想,加上不同人的现实思想,不考虑人的问题的话,不同的单位是可以进行无缝隙链接的。

  当然,现实不是游戏,人类也不是机器,问题不可能不存在,王不饿只是尽可能的多给了一些磨合时间罢了。

  反正影响又不大。

  之所以王不饿摆出了不着急的姿态,自然是得益于斥候体系的搭建,这让王不饿在接收情报方面方便了不少。

  荥阳那边现在虽然很紧张,但实际上跟一潭死水差不多。

  面对严密紧固的防守,章邯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有城池在那呢,加上跟洛阳,咸阳那种城池比起来,也就屁大一点的荥阳就有七八万军队防守,章邯这四十多万囚徒大军,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什么进攻的契机。

  派兵去敖仓看了看,不看还好,看了之后剩下的只是绝望。

  斥候死了一批又一批,派出去十批,九批半都杳无音讯,好不容易跑回来一个,结果这才知道,他们连敖仓的影子都没看见,就被敌军追着打。

  逃命的途中更是发现,除了往后退以外,不管往哪个方向逃,都有敌军在前面等着他们。

  攻打荥阳无望,又浪费了近十天的功夫去探查敖仓的情况,然后发现,特么的敖仓竟然也有不低于五万兵力。

  那种地形,那种环境,不低于五万兵力,打个屁啊还……

  所以,荥阳和敖仓那边的战局,一时间陷入了僵持阶段。

  加上游击将不断的骚扰,效果虽然不如王不饿这边,但也让一些经常被骚扰的部队疲惫不堪。

  章邯曾经派部队围剿过,但却没有任何效果,白天压根见不到人,晚上鬼知道他们会袭击哪里,四十多万人的大营,几乎到处都是,大营更是分布在数十里的范围内,根本不好防守。

  既然荥阳和敖仓那边不紧张,王不饿当然也不着急。

  又是一座小山上,打仗的时候,王不饿就喜欢选择这种地方。

  地势高,能够看清楚战场的情况,方便指挥,有助于部队的协调,同时还安全。

  不像司马欣那时候,虽然安置了个中军,但前面两个方阵都被打穿了,他的中军就要直接受敌。

  而这也是中原地区的一些特色,当然,荥阳除外,密县,巩县这些地方,周围都有一些山,而县城又处于相对平坦一些的地方。

  “公子为何要将中军布置于此处呢?”一万个为什么秦代代言人司马欣再一次发出了其中的一个问题。

  他很好奇,这是他第一次身临其境,上一次虽然有些疑惑,但他没机会去了解这些。

  但是这一次,王不饿的位置距离战场,至少隔了五里开外呢。

  这能指挥作战?

  搞笑的吧?

  “这你就不懂了!”看了眼王不饿似乎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张不衣很有眼色的接过了话语。

  其实这个问题他也问过无数次了,所以知道王不饿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接着说道:“中军位于何处并没有详细的要求,具体的需要看实际的战场情况,一切要以战斗为核心,围绕着这场战斗去做出具体的部署,中军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指挥作战,而不是去监督,去给将士们施加压力。”

  “所以,公子将中军布置在这里,可以更好的观察到整个战场的动静,一旦敌军有异动,位于这里观察到的,要比位于战场中心观察到的更为清晰,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观察到这些。”

  “除此之外,公子不希望手下只有一两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但将才的培养殊为不易,借助着这个机会,公子也是想培养一下前线将领的作战指挥能力,从中挑选出适合的人,同时也给每一个将领一些机会。”

  “原来如此……”司马欣如梦方醒,满心的震惊与钦佩。

  略做思考,手中刀笔再次晃动起来。

  ‘公子素爱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士卒多为用者……’

  ……

  突然被包围的巩县此刻慌做一片,乱的一逼。

  本该今日发出去的粮草,不得不聚集在城内。

  这一点章邯做的很到位,直接将粮草全部置于城中,派重兵看守,不给任何人机会。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王不饿直接带兵把城给包围了,粮草是保住了,但也送不出来呀。

  “他们从哪来的?”城墙上,军侯方景一脸懵逼,下面密密麻麻的敌军,虽然人数只有不到四万,但看纪律就知道不是自己这些人能比的。

  “那边吧……”另一位军侯河指着远处的山脚下,密密麻麻的军旗竖立着,能够隐约看到整齐的军阵。

  “这咋办???”方景看向远处,更加懵逼。

  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咋回事?

  这咋就突然来了呢?

  他们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为什么就没被发现呢?

  “对了,司马欣呢?他不是带了十万人南下了吗?难道就没发现这些人?”方景突然想到了司马欣,若是一两千人,没被发现很正常,可这少说也有七八万人啊。

  这么大的规模,怎么可能没被发现?

  “你问我我问谁?”河一脸茫然,我特么还一脸懵逼呢。

  “咦?那人想干啥?”

  懵逼间,两人突然发现对方军阵中有人走了出来,然后问了一句非常傻X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人走出来除了干那还能干啥?

  “这人我好像有点眼熟啊……”看着这道身影,方景突然摸着下巴思索着。

  

第112章 劝降

  

  方景努力的回忆着,他十分确信,这个人自己真的见过。

  随着那道身影越来越近,这种熟悉感也越来越浓重,可一时半会儿的,方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在哪见过?

  “房军侯,是我……”

  “你是谁?”方景皱着眉头问道,一定在哪见过,只不过自己想不起来了,不然对方不可能直接认出自己。

  “我们半个月前见过面的,那时我奉司马长史之命,前来安排粮草一事,当日便是方军侯亲自验的身份!”

  “是你……”方景瞳孔猛的一阵放大。

  这才想起自己到底在哪见过这人。

  当日司马欣才分兵不久,按理说手中至少还有不少于一个月的粮草,可他却派人来催促粮草事宜。

  方景觉得司马欣吃相有些难看,所以便怼了两句,而眼前这货则是强硬的怼了回来。

  若是当日没有这场经历,方景怕是还真就想不起来这个人。

  “司马欣他……”方景猛然恍悟,被司马欣派来催促粮草的人在这里,那么司马欣呢?

  凶多吉少了吧?

  “哎,败了啊……”

  “败了?这才几日?”方景身旁的河有些震惊。

  司马欣可是带着十万人呐,这就败了?

  难道一个人都没逃出来?

  为什么他们没有接到任何消息呢?

  河当然不可能会想到,当然有人逃了出来。

  但问题是,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只逃出来不足一万,而这一万后来还有人不断的又主动去投降。

  除去一些还在挣扎的以外,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悄悄的回家,或者找个其他地方狗着,等将来看局势再决定怎么办。

  至于回来通报?

  是闲命太长?还是觉得生活不够刺激?

  “这事真是无处可言,司马长史派出的斥候已经探到敌军了,而且还摆了个由字阵,以逸待劳等着对方来攻,结果谁也没想到,对方就来了一万人……”

  说着,这先前的五百主还不由的叹了口气,装作一副很无奈的表情。

  “只有一万人啊!他们上来就是一阵猛攻,我们还没回过神呢,先头大阵就没了,刚想防御,前军中部又被击破了,陈副将直接战死,一个时辰都不到的功夫,连派去从两边包抄的部队都没到位,中军就没了,我们死伤三万余,对方却两千伤亡都不到,这仗根本没办法打啊……”

  “……”河一脸震惊。

  方景也没好到哪去,王不饿真有这么强?

  难道他真就比外面传言的还要强大?

  “十万人没挡住一万人的正面进攻?这……”方景脸色有些惶恐。

  “司马欣……司马欣呢?”眼下这情况,司马欣明显的就是投敌了嘛,方景有些愤怒。

  “实不相瞒,当日陈副将和司马长史是起了纷争的,陈副将想让前军的几万弟兄陪他们一起去死,但司马长史不同意,所以陈副将便将司马长史捆了起来,中军被破之后,弟兄们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便不愿再战了!”

  “什么?陈副将要杀自己人?”

  “这心也太狠了吧?”

  “哎,到底还是囚犯之身啊……”

  听着周围隐隐约约传来的议论,方景面色骤变。

首节上一节71/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