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168节

倒是鲍贵卿,对张汉卿来“掺沙子”有些不满----张汉卿做了副司令便“大放厥词”,在军事行动上屡出惊人之言,风头盖过他这位正杆子的吉林督军,便有些不快了。无论从资历、职务、包括年龄,他都觉得比张汉卿高出一头来。

张汉卿建议用优势兵力正面摆开阵势三面夹攻可一鼓而下,不给高军喘息机会。只要撕开一个缺口,被分割包围的高军上下死战的士气必消,毕竟在严格意义上是“叛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亟缺的山炮等武器,当然风险是人员损失,讲究的是一个“快”字和不计损失。

而吴俊升却打起保留实力的小算盘,不愿充当打手。他更倾向于围三阙一,用各种压力让高军不堪重负,以最小的损失“逼”高军离开驻地,这样,山炮等重武器不便携带便有机会被留下,而且离开驻地的高军后勤补给都会成问题,可以轻松在运动战中消灭这支军队。这样虽然时间可能会花费多了些,但时间应该在奉军一方。

不能说老吴的想法不对,只是根据张汉卿对高士傧其人的判断,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轻易离开驻地做土匪的。这“围三”只会变成僵持,最终将是劲旅与重兵之战,玉石俱焚,结局就是鸡飞蛋打什么也捞不着,损失更大。

虽然汲金纯倾向于张汉卿的意见,但是初任师长的张景惠却表示稳妥为重、赞成吴俊升的主意。

鲍贵卿也不愿在自己治下吉林发生军事大战,吴俊升提出的主意颇有温水煮青蛙之妙,而且还有机会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可会让他在东北军界名声鹊起,他拍板支持。

第306章 当断之断

这个时候是张汉卿最痛苦的。

这些人都是桀傲不逊的军阀,本性决定了他们不会站在更大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他们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也许老爸派他来是一个错误,也许该把卫队师调来,哪怕一部分也好。虽然他也想再在军事上立功,但是没有听命于自己的部队,他只能算作高级参谋。

经他参与改良或者建设的奉军,虽然比正史上战斗力高那么一点、军纪良好一点,但仍然脱离不了旧式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指挥者,都想着损公济私,这可不利于保证军队的整体性。

所以他暗暗发誓,此间事了之后,只要有可能,他都要带领自己的军队,再也不做单枪匹马的孤家寡人了。军阀们的兵,都是私兵,别人根本支使不动呢。

将帅不和,最是兵家大忌。

在派人与张作霖通报之际,“围三阙一”的部署在稳步展开,奉军在三个方向动作缓慢但逐渐伸出拳头,要威逼高军退却。让张汉卿担心的事出现了,高士傧抓紧时间进行了战斗动员,并有效配置了兵力。

他把重兵布置在长春城区,山炮营放置在城北。奉军若是进城,免不了一城恶战。而在宽阔地带的城北,正是山炮发挥威力的好地方。奉军若是还击,未免有些顾忌----这里距南满铁路极近,如果不幸伤及日本人的“满蒙生命线”,结果你懂的。

日本驻长春护路军司令部也传来通牒:不可殃及南满线,否则,日本军队将不会坐视不管!紧挨着长春的就是宽城子,这里是南满铁路日本控制段的分水岭,日本在此驻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这个通牒的分量之重,包括鲍贵卿都懵了。孟恩远就是因为这事下的台,难道他要因此成为民国史上最短命的督军吗?

只是用步兵小打小闹地作战,结果是旷日持久的,这种长期“抗战”所造成的后果对这座东北中心之一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凭添了许多变数:日本人的、中|央的…还有裴其勋的吉林混成旅在原地等待改编,若是因此有了什么不好的想法…张作霖一直期盼的东北经济大建设构想将会受到阻碍,来自他的压力也将是空前的,想想都不寒而栗。

吴俊升、张景惠都是军事行家,高士傧这阵势一摆他们就知道要糟。高军是虱子多了不怕痒,还能抽空向自己打几炮,自己可就干瞪眼不敢还手了。28师、29师都有满编炮兵部队,可是在这居民众多的区域,只能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他们有些后悔不该欺张汉卿后进了,前几天谁还笑话他纸上谈兵来着的?

鲍贵卿不敢擅专,星夜去奉天向张作霖讨教去了,把烂摊子留给了张汉卿----谁让他挂着副司令的职务呢?

不过张汉卿可没有被摆一刀的觉悟,反而看起来非常高兴,这让司令部里的吴、汲、张三巨头非常诧异:老鲍老奸巨滑,这个时候撂摊子,明显是让他做替罪羊啊,瓜娃子怎么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等到事情闹大了,非要张作霖出现收拾残局时那才叫灰头灰脸呢。当然有张作霖在,担多大重责是不可能的,不过对他的前程总之是不利的吧?

多年打交道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张作霖在他们的印象中是能够玩转东北包括日本人的不二人选。没有任何理由,也许领袖的气质是天生的。

现在看小六子的决定了,吴、张两位师长都在观望。可是等到再度会晤张汉卿时,他以副司令的名义命令三支军队撤退三十里:“已经失去奇袭条件,正面作战已无可能,长春不可糜烂,现在要与高军议和。只要有一分可能,要做百倍的努力。吴大帅,我们可以再请孟督军来劝和。只要能不使地方蒙难,一切都好谈。还要请派人安抚高旅长,表明我们的态度,以使他不至于在背后再生事端。”

吴俊升等人都觉得可笑,连汲金纯也觉得此举不妥,他对张汉卿说:“少帅,上次孟恩远劝说高士傧不成,已经返回天津老家。现在重启谈判,没有三两天他是到不了的,这几天高军更可以突击加固防御工事,奉军进攻会更困难。”

张汉卿微微笑说:“没关系,我已经决定不打了,等待孟督军来进行和谈,对方防御工事是否加固已无影响。在这段期间里,我将亲自劝说高旅长,我们的背后安顿下来。”

张景惠还是怕担责任,若这股子吉军出了事,张作霖的板子不一定会砸到乃子,自己等三个师长是免不了的,说词都猜到了:“学良年幼不晓事,你们三个不懂得军事!?”他对张汉卿说:“少帅的决定是否得到大帅同意?”

张汉卿笑笑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鲍督军离开,学良忝为副司令,不敢不负起责任来。我决定派人和谈,如果大帅怪罪下来,学良愿一肩承担。”

话说到这个份上,三位师长也就息了劝谏的心思。

张汉卿于是派人递信给高士傧:“巡阅使插手吉林的本意是不使地方糜烂,军人保家卫国是天职,本有守土之责,而不是让地方战乱再生。高将军听信谗言,以孤军对抗我大军,实属不智。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我定向巡阅使署和中|央替你辩白,一切善后,由我处理。只要是能够使地方免受刀兵涂炭,什么都可以谈。”

这个不算“通牒”的谈判主张不可谓不广阔,不但吴俊升等人不解,连高士傧也觉得好笑,他在收到张汉卿的口信时大笑着说:“张作霖为了扶持儿子上场,真是什么事都让他掺合一手。欺我是三岁小孩子?什么都可以谈,那奉军退出长春,我即惟张作霖马首是瞻。”

明眼人都知道,奉军好不容易有机会完全拿下吉林,怎么会轻易放手到嘴肥肉?临阵而怯,不是张作霖的作风。他提出的这个建议,纯粹是消遣来着。

第307章 示弱

当高士傧的信使说出他所谈,吴俊升的脸都绿了,他大怒说;“妈了个巴子的欺人太甚!少帅是好心不让地方糜烂,这个不知死的东西竟然漫天要价起来!”他指着信使说:“你回去告诉高士傧,奉系有十倍于他的军力,别急着把话说死,要时候还能有一丝见面的香火情!”

张汉卿却不为所动,心静如水:“嗯,退出长春,这个条件有些高,不过你家主帅有这个心来谈判,这一条就很好。我们可以再谈谈,长春是省治,影响太大,高军不能在长春,可以选择其它地方,比如晖春、延吉等地。那里三处临边,形势复杂,高军就此作边防部队也可。”

吴俊升、汲金纯齐说:“不可!”

这些地方是中俄朝三国交界,日本人为了从腹部切入东北,前些年绞尽脑汁搞出个“间岛”纷争案,余波还未结束。更重要的是,高士傧和吉林最大的土匪头目卢永贵关系莫逆。而卢永贵手下有土匪数万人,盘踞在中朝俄边境一带,在当时,算是东北最大的匪王了。他占有地利之便,即使孟恩远在任时也只得哄着骗着,吉林驻防军不敢出蛟河以东。

高士傧就仗着这股力量才敢和张作霖叫板,否则,凭他手中这成把条枪,敢!吴俊升他们虽然定了个“围三阙一”的作战计划,那个“阙”出的“一”,方向用是向西,而不是反方向的东,就是顾虑到两强相碰头。

见张汉卿要把高士傧安排在晖、吉等地,深知利害的吴俊升等人急力阻止,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在之前的应对吉林局势的巡阅使署会议上,张作霖就提出安顿吉林后剿灭吉黑土匪还地方安定的计划,他们宁愿对付高士傧头痛些,也不敢让两股力量搅活到一块去。

张汉卿笑笑:“无妨,先看高旅长的意思如何。”

高士傧得到回信,冷笑着说:“别人都把张学良夸得像一团花,原来却是银样蜡枪头!”形势变化得太快吉督便易人,奉系三个师来得太突然,他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只能做困兽之斗的准备。现在张汉卿要放任他与胡匪合兵一处,正合他意。

同时,张汉卿也没闲着,他另派人安抚另一支降军,吉林混成旅。与第二混成旅磨刀霍霍之际,这支部队可不要再起什么妖蛾子哦!

吉林混成旅旅长裴其勋当初是从中日“间岛”界务交涉告急时从江苏任上调至吉林延边,因御敌护疆有功升任陆军督统移镇吉林起,在吉林已经呆了十一年之久。他在收复中东铁路管理权上有大功劳,因此授予陆军中将职务。他的作为孟恩远亲信的,只是服从于长官的军人素养,却并不真的是要和他同进退。因此当中|央宣布孟恩远解职、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要求他部原地接受改编,他决定无条件地服从。

但是要做吉林军界最早倒戈的一部分人,他又有一份顾忌:根本多年来对张作霖的认识,一支军队到他手里,改编、整顿是免不了的,迟早自己的这支军队要姓张。自己的恩主孟恩远和张作霖结怨甚深,要不是因为“宽城子”一事,张作霖要想进入吉林,难度是极大的。就因为此,老张会不会秋后算账?性命之忧倒不至于,军权旁落是极有可能的。自己还没到知天命的时候,现在退出军界,到哪儿再做事呢?自己长驻关外,对关内人事一无所知。

正踌躇间,张汉卿的亲笔信已经到。张汉卿“深情”地回顾了裴其勋为维护吉林不被日本人蚕食的光辉和战斗的一生,并表示军队改编不可避免,但将会向巡阅使署推荐,裴本人仍可以在其中任职,或做为新编的旅长,并兼任绥宁镇守使,或担任吉林督军署参谋长----这个职务因为筹备吉林督军署时因没有军队没有提上日程。他是少帅,只要他愿意做,裴其勋估计事还是会成的。

绥宁镇守使的地盘就在吉林东部,这是张汉卿要用裴其勋的军队对付高士傧与胡部的伏笔。毕竟,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最省力。大家都是在吉林呆了十几年,相互之期熟悉,下手也能找着死穴不是?

裴其勋知道张汉卿的用意,如果张汉卿硬要他做,他责无旁贷,毕竟忠于国家的观念远强于个人感情。不过还好有了那个“有职无权”的督军署参谋长职务可选,裴其勋还是决定任此职。作为“降将”,他在奉系新老主帅眼里都没有获得信任,手抓军权,并不是存活之道。

如果张汉卿和他虚与委蛇,或者许诺他仍然官居原职,他反倒不敢相信了----奉黑两省对于收纳降兵降将都是打乱山头重整的,除了汲金纯的28师之外。张汉卿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军队将会被改编、他的职务将会有变动并由实转虚,他反而认为这很真实、可靠。

所以他安排人送信给张汉卿,表达了立场:“我部服从改编,职将努力配合完成相应之任务。但此后需遣更有能力之将领接管混成旅。裴某更倾向于从事参谋工作,一偿夙愿。”

这个可以接受,张汉卿也没打算用这支“降军”,他的目的只是安抚好裴部。

对张汉卿的示弱,高士傧从内心里是不屑一顾的。他在给张汉卿的回信中说:“我军退出长春不是不可,但奉军三个师需后退百里,另付开拨费五十万元现洋,从此后第二混成旅听调不听宣。”他已安排人星夜去联系卢永贵,只要出动,定将吉林闹个天翻地覆,那时候奉军四面开花,自己乘隙突围,与卢永贵合兵一处后,有这个地头蛇在,奉军要想吃掉他,只怕不容易呢。

张汉卿回信连说可以,并表示:“吉林和平曙光已现,高旅长功不可没。”不顾吴俊升的劝阻,表示:“将安排东北银行吉林省分行兑现洋,克期可至,高军宜准备调任吉东。”

第308章 歪才正用

连汲金纯都不同意张汉卿的作法了,他推心置腹地说:“少帅,高士傧狠子野心,他在我三面围城之时漫天要价,不过是争取时间给他作防御准备。我们待之以诚,不过是抛魅眼给瞎子看,我认为没有什么用处。”

轮到张汉卿哈哈大笑了。他看着不平的张景惠、不以为然的吴俊升、以及诚恳的汲金纯,笑笑说:“我怎么会不知道抛薪救火的故事?我军行动迟缓,已经给了高军先机,强攻长春是不可取的。既然如此,给他时间加强防御并无所谓。高士傧的倚仗,无非是认为我们顾虑长春省城的生灵,不敢大打而已。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强援,那就是胡匪。若是两者合兵一处,才是我们最大的噩梦。他在和我玩拖延,我也正希望拖上一段时间。来来回回调了几次文,估计这个时候,卢永贵的兵马已经被解决差不多了吧?”

敢情,少帅故意示敌以弱,是另有动作啊。

首节上一节168/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