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奉情局”在皖军中发展的军官,两年前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被被编入边防军,先后任班长、排长,最后凭借努力和军事天份,在刚刚升任连长助教,军衔为少尉。
因为是辽宁锦州人,在有着强烈地域之念的皖系里过得差强人意。因为以他的资历和能力,如果在奉军中,至少也得是个团副正营的职务。想想历史上就是他介绍同学王以哲加入奉军的,现在错开时空的王以哲已经官至少将了(他消息滞后了,王以哲早已晋升中将)。
让他不满的还有段祺瑞出卖东北利益和日本人签订的条约,让他觉得继续呆在皖军中有违志向。在“五四运动”时,很多人都投奔了正气凛然为国呐喊的奉系,他也托人向“不耻下问、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少帅张汉卿带过口信,却被指示隐藏下来伺机立功。
熟知民国史的张汉卿对于王瑞华的来历是一清二楚的:他的父亲是锦州义和团的领袖,他的孙女是夫人的四嫂,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他“根正苗红”,一家子都搞革命。在历史上的张学良彻底信任的人中,除了张作相,他绝对算头一个,而且地位不比王以哲差,最高峰时曾做到张学良的副手。
奉系正是用人之际,但像王以哲这样快速升迁的机会不多了。王瑞华的能力虽然现在不彰,但终归在有德有才之列,要想迅速提拔他,必须有军功。早就预料到直皖大战的张汉卿,当时就预留了一个棋子。
在交战最激烈的一刻,王瑞华带着早已经被他洗脑成功的一连士兵,突然冲进边防军第2师指挥所。乱军之中最怕窝里反,指挥所的警卫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交火打懵了,虽然该师长在警卫护卫下逃窜,但全师指挥系统被打乱。加之谣言四起,前线官兵军心动摇,竟然被奉军两个团击溃。
早已无战心的第9师师长刘询见友军不明溃败,不但不去救援,反而命令全师退出战斗,任由边防军一败涂地,以期保全实力。不过他还是自食恶果,得胜的奉军并未住手,反而乘机扩大战果,顺带着把他也收拾了。将无战心自然谈不上谋略,他一气退出五十里,把张家口撒手扔给奉军。
这一役,成全了张景惠,也是他后来叙功为绥远都统的重要原因。而王瑞华,战后因莫大功劳连升两级,以少校领中校衔入东北讲武堂,接替戢翼翘为学生教导队队长。
战场上是热火朝天,笔头上也没闲着。吴佩孚声讨段祺瑞,斥其为“卖国媚外,实为汉奸,谓今日之战为救国而战,为民族而战”;张作霖则通电声讨其“擅用国器、动用边防军逞其私利”。如若不将边防军退回原驻地,则“奉军上下,当以翦除国蠹为己任,再造共和”!
说起来,段祺瑞组建边防军本就是要把它当作自己的私兵来着。不过时过境迁,他现在的职务不是总理,而是“边防督办”,使用这支军队就有些跋扈了。不过刀架在脖子上,任谁也不至于按兵不动不是?
本来,从7月11日起,直皖两军前线已有了小规模的冲突。北京城中已时闻炮声。传说边防军和刘询的第十五师有不愿出战的表示,每与直军接触,均着着后退。迨奉军入关,安福系真的慌了手脚,乃由曹汝霖、傅良佐往谒徐世昌,请求颁发停战令。
段系手忙脚乱,一方面压迫徐世昌下了停战令,另一方面又觉得当前情势必须速战,否则军心不易维持,所以在7月14日下午又召集特别军事大会,决议立即下达总攻击令,同时为了鼓励士气,特传檄全国,讨伐直军。
7月14日,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带开战。西线直军遭边防军进攻受挫,退出高碑店。东路边防军由徐树铮坐镇,进攻直军所据杨村,未决胜负。
直皖两军已经开火三天后,广州军政|府也发表通电,声讨段祺瑞。
湖北方面,直系的王占元对于直皖濒于开战之时,突然采取了断然行动,软禁了寄寓湖北的湖南督军吴光新。原来北京政|府发表了段祺瑞的内亲吴光新为湖南督军后,北军已完全退出湖南,他乃和前任湘督张敬尧阴谋攫取湖北,助攻直军,且密令吴光新的旧部,驻守河南信阳的赵云龙攻夺河南。可是鄂督王占元不是傻瓜,不待吴张动手,他便先下手为强,借请宴为名,把吴光新约到督署款宴,席散后吴光新即被软禁,吴部哗变,亦被直军解散。张敬尧这次倒很聪明,闻风先遁。
轰轰烈烈中,奉军汤玉麟部奉命越过潮河,直插密云与怀柔,威胁皖军后背。前线打得不顺畅,后面奉军再来一记踹裆,不死也要脱层皮。作为皖系的幕后主使,日本人是不会坐视其代理人的覆灭的。
在三方闹得人仰马翻之际,不出张汉卿所料,日本人出动了。7月16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开出一支护路队帮助皖军占领杨村;同日,关东军出动一个联队进逼营口,意图稳住战线给直军喘息的机会。而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荗则亲自拜会张作霖,准备向奉军施压。
第411章 请立即退兵
艳阳高照,微波不兴。
大帅府内,奉军副总司令吴俊升、孙烈臣,总参谋长张作相,副总参谋长张汉卿、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常务副主席兼奉天省长王永江、财经委员会主任兼东北关税自主委员会主任潘复、自治政|府秘书长袁金铠等奉军政要员在侧。
随同吉田荗一道的有关东军高级作战参谋河本大作大佐、关东州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
别人不知道这两人为何许人也,张汉卿对大名鼎鼎的侵华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可是如雷贯耳,这个可是让华北人民恨之入骨的侵华先行官!另一个河本,说起来也是很不简单:平行世界中的“皇姑屯事件”他就是主谋。而吉田荗,则在二战后做了日本的首相。
吉田荗开门见山:“我代表日本政|府,要求奉军立即停止对山海关一线的作战行动。大日本帝国在华北拥有无可争议的利益,日本国不会容忍任何可能影响到目前华北局势的举动。”
张作霖哈哈一笑,说:“日本政|府在华北的现有利益,张某也未有丝毫妨碍,吉田先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奉军入不入关,是张某人自己的事情。张作霖现在做的是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主席,抗议的是中|央皖系不得人心之举,日本政|府未免管得太宽了!”
一边的河本大作怒容满面,他绷直了僵硬的身体,一字一句地说:“任何违背大日本帝国利益的举动,都被视为对大日本帝国的侵犯。张将军,如果不想与关东军兵戎相见的话,请立即退兵。”
张汉卿心中冷笑,“他妈的,欺负老子不知道吗?关东军这个时候只有2个师4万人,还要分散守住南满铁路一线,真正能打仗的部队只不过2万人左右。就算上在朝鲜的日军朝鲜军2个师团,总数也不过8万人,即使到1931年关东军才有3个师团的力量。
而目前奉军关内关外(不含西北军、蒙古驻军)已整编完成了9个师十几万人,此外总部几个辎重兵团和炮兵团都在筹建中,只要肯花钱去实弹训练,要不了多久就会形成战斗力。真打起来,对日本驻关东及驻朝鲜的部队将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此外奉军在家门口作战,后勤便利,人员补给方便。恐吓的战术对他根本不灵。
历史上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的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主力平时的基本框架。
在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中,日本开始在别国领土上及被其控制的地区驻扎军队。如:1895年后在中国台湾组建日军台湾军;1901年后在中国京津地区驻扎日军华北驻屯军,1915年在朝鲜组建日军朝鲜军;1919年在中国东北组建日本关东军。
这些部队在当时被称为日军在其本土以外驻扎的“四大兵团“。它们有些由日军正规主力师团固定担任,如日军朝鲜军即长期由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组成;有些由正规主力师团轮流调防担任,如日本关东军;有些则由混成旅团或其它建制的部队担任,如日军台湾军和日军华北驻屯军。
而张作霖本来就对日本人在东北横行霸道不满。当初人少势弱,他都敢和日本人拼命,现在在在张汉卿新政的经济支持下,手里有了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人马后,张作霖更是不能容忍日本人干涉中国的内政,特别是东北的内政。
什么叫做违背日本帝国的利益?那么在张张的地盘上日本人胡乱行使行政权、驻兵权,算不算违背老张的利益?多说无益,一切看实力了。
像前不久日本人一战后要接手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以退出和谈相逼迫北洋政|府,还不许民众反对。真是岂有此理?若不是张汉卿及众参谋恐怕激起日本国内民变酿成大变化,直接就派兵在营口先干了起来。
就在不久前的6月23日,日本要求在中东铁路新享三项权利:沿路添日本护路军队;沿路附设日警;如有匪警,由日军会剿。
这是赤|裸裸地向东三省伸手了,张作霖当时就拍案大怒。好不容易从俄国人手中取得的一点权力,日本人竟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想当初,光一个南满铁路,当初日本人对俄国时可是付出二十几万人的伤亡代价才拿到的!
现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不当机立断斩掉日本人的魔爪,日本人的变本加利之举定会层出不穷。
张汉卿盯着河本大作,说:“奉军十数万将士,为民族独立与国家领土完整而战,死亦何惜!河本大佐先生口口声声要与奉军兵戎相见,是代表贵国政|府,还是代表关东军?”
他深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强劲,九﹒一八事变即是关东军几个中下级军官自己背着日本参谋本部及政|府进行的一次冒险试探,只是因为自己的前生张学良阴错阳差地“不抵抗”而得手。自此日本陆军本部控制了天皇政|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战争因此逐渐升级,最终不可控制。
此时日本政|府的野心应该没有像关东军内某些强硬分子那样露骨,政|府对关东军的控制应该是有效的。要想平息事态,就要用强力将对方的这种带有试探性质的动作打回去,正所谓只有豁出命才能保住命之真谛也。
果然,吉田荗见话不投机,立即接过说:“关东军受天皇陛下直接指挥,河本大佐的话,代表了关东军的一部分意见。大日本国政|府也不想与张将军伤了和气。我们只期望事态能够和平解决,不损害我国在华的现有利益。”
张汉卿心已在如何利用这次机会直接入京稳定控制政权了。在他的记忆里,皖系败退是铁定的,而如何避免直系和奉系在联合取得政权后又分道扬镳、自相残杀是随之而来的难题。中华民族已经多灾多难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个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呢?
自己能否利用目前的局面,绕开这个宿命呢?
第412章 罢战
深思片刻,张汉卿说:“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绝没有损害贵方利益的行为和打算。对中国政|府来讲,无论谁上台,都不可能敢将山东划出中国,吉田先生应该了解目前的民意。家父兵出山海关,也无非是借此机会入主北京,于贵方利益并无任何冲突之处。学良愿请双方保持互信,维持目前难得的安稳局面。至于奉军入主北京后,可以保证,贵方在华的一切现有状态均保持不变。”
这一举动也是事前经过深思熟虑的。历史上日本对五四运动也并未作直接干涉,对亲日的段祺瑞政|府的最终倒台也并未作过多直接支持,原因就是很大一部分日本人,视张作霖为段祺瑞后最大的代理人。老张没倒,日本也就没有兴趣理会段祺瑞的死活----反正直皖大战后张作霖的地盘也扩大了。
既然现阶段大家还是按照原定的历史在走,那么只要把住不直接、不严重刺激日本的对华政策,至少可以暂时在国内不改变历史的走向。
只要化解了将来直奉战争的威胁,按照东北的模式治理北洋政|府控制下的华北与西北,实力越大,将来避免中日全面战争的概率越大,当实力大到一定程度,最终和平统一中国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张氏父子在尽晓日本底牌时,敢于显出强硬一面,又一定程度上给日本吃了颗定心丸,使得日本在其后的发展中,并未对局势做过多的干涉。
14日,吴佩孚率兵突袭边防司令部所在地松林店,皖系部分高级将领被迫投降。接着,直军占领涿州并向长辛店追击。奉军也大军压境,作为直军的后盾,最近处抵达北京边境的密云。
这次战争历时仅五日,战中皖军东、西两路全线溃败,段祺瑞已如丧家之犬。
如此结局,让交战几方都觉得不可思议。
边防军算起来装备在诸方中最好,甚至比有经济大发展依托的奉军还好,竟然撑不了几个回合。这种不堪一击之势不应该是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西北边防军的真实水平。
其实倒不是他们战斗力不强,而是皖系近几年的所作所为太不得人心,因此战斗意愿就低。
而且皖系本来强力对阵直系,奉系突然发难,严重干扰了其阵位判断也是一方面。皖系诸将在直奉两系的合力下意识到久战必败,也最终没能凝成一股绳,各自怯战,最终将无战心,兵无战意,不败才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