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钢铁怪物(上)
按照东北人民军司令部的判断,日军从国内支持关东军一共有两个办法:
一是经海运运送陆军至朝鲜半岛釜山港,再利用纵贯全岛南北的铁路线直达平壤再达中朝边境城市新义州,这样的速度最快。
但是深入朝鲜境内的人民军进展很快,短期内新义州能否守住、或是能否突破人民军第26军在丹东的防线尚在五五之数,万一日本军队在中朝边境作战失利,而增援的部队迟迟不能上去,则变成在中朝边境的消耗战了,对关东州的日军第2师团则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及时增援。
第二个可能性是海运直达大连湾。虽然会比铁路慢了两天,但是日本倚仗有强大的海军,其安全并顺利到达关东州的系数很大,而且利用海上超强的运力,还能给第2师团以战略补给。
想来中国军队无论如何没有能力在几天的时间里吃掉日本第一等精锐的师团吧----即使在全盛时期的俄国也没能做到,在正史上的中国所有抗战的军队也从来没有做到。
这两条路,张汉卿已经想了无数遍。中日的海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中国是不可能在海上和日本有正面的交锋能力的。唯一能做的,便是依托稍胜一筹的空军,在渤海湾布下坚实的近岸防卫圈。
在此之前,渤海舰队的全部驱逐舰已经待命,潜艇也布置在黄海准备借空潜一体化的力量在中国近海形成防御,与日本海军相持。
只要将日本海军牢牢限制在黄海中国一侧外,则在中国关东州和朝鲜的战事会在最大限度上依靠陆军的成败。
在海上交锋拖得时间越长,中国海军的劣势就会越明显。
在关东军还在中国腹心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尽快铲除它,万一海战失利,日军援助得手,势必要在中国东北四面开花,即使中国胜利也必定是惨胜----因为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大战,历史又必然要回到不堪回首那血淋淋的往事了,这是张汉卿绝对不愿看到的。
在全国、全党、全军众志成城面前,不用说话,士官们的抗日热情都是高涨的。不管怎么说,这是数十年来第一次由政|府发动对列强之一的全面反击,即使为国而死也不在话下。
不过还是因为遭受了数十年的凌|辱,军队对于能否打赢、怎么打这场战争,绝大数人是没底的。一句话,敢死的决心和对于胜利的前景的怀疑是并存的。在树立必胜的信心上,人民军政治部的军官们在战前动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部队各级官兵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中国无论从战略可持力、资源、兵源等种种项目上均远远将日本抛在后面,中国就需要这样一场胜利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从而真正站起来!
而且自明治维新以来,从没有一个完整的日本联队及以上被缴获军旗或成建制地消灭,如果在关东州的这场大战上人民军能够一举消灭其整个师团,必将永载史册,并成为中国迈向军事大国的号角。
所以张汉卿在聚集了足够的人力后,决心用优势兵力对关东军进行决定性的打击,务要一战而平定东北,既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士气,又能够在战略上彻底消除腹部威胁,为再战及将来可能的和谈奠定基础。
所以张汉卿给戢翼翘的命令是: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发动多波次、不停息的团一级的冲锋。在炮火准备后,不惜一切代价,一战定乾坤。准备多时的坦克军也进入预定阵地,等待它的处子秀。
8月6日这一天凌晨,正在睡梦中的日军突然被天上由远而近的滚雷般的轰鸣声惊醒了。还没有等惊慌失措的日军进入阵地,呼啸而至的机群倾吐下了雨点般密集的炸|弹和机关枪子弹,远处怒吼着的炮口,喷出了一道道的火光,硝烟和烈火吞噬着日军阵地。
这是中国集中了驻守在东北和华北的几乎全部轰炸机,在三个战斗机大队的护卫下,近乎孤注一置的赌博。地面上,集中了约500门大炮同时也发出震天怒吼,105MM口径和75MM口径的榴|弹炮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共倾销了2万吨炮弹。
要知道在二十年代,又是在工业实力远不及欧洲的中日战场上,能够出现这么强大的火力是不可思议的,当然场面也是殊为壮观的。日军阵地顿时一片火海。
好不容易挨到连绵不断的轰炸和炮击过去,接着一幅让日军永远不会忘记的恐怖场面出现了:无边无际的土地上,三百余辆怪物轰鸣着,排成数百米宽的钢铁洪流,以决战姿势向日军阵地碾压过来。
这种东西喷出的浓烟如同天边卷来的乌云,履带卷过的土地跟着轰鸣声在抖动。这个怪物还携带有大炮和机关枪,把日军阵地打成一片火海,沉重的履带在日军工事上压来压去。
许多日本兵对这冒着火舌的钢铁怪物一无所知,甚至有气极败坏的日本军官拔出指挥刀试图砍断这“怪物”的咽喉!
尽管大和武士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其中不乏有全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药包,试图与坦克同归于尽的勇士,但全都无济于事。
在中国人拍摄的二战电影中,只要有步兵对坦克的对抗,一般都会出现英勇的士兵浑身绑满炸|药包冲向坦克,用血肉之驱与钢铁玉石俱焚的壮烈举动。只有真实地见证了那次战争的场面,才知道,许多时候,真正的坦克战不是这样的,至少不完全是这样的。
坦克作为突击的武器,一战时已经初见雏形。但是当时只是把坦克作为步兵的补充,并由步兵作掩护,在作战理论上还远没达到二战中后期所达到的层次。像脱离步兵保护的坦克集群冲锋,即便欧洲列强,也觉得是匪夷所思。更别说陆军比欧洲低了不止一个档次的日本了。
凭心而论,炸|药包和燃烧|瓶对坦克的威胁是巨大的,特别是在起初“薄皮”的情况下,几乎是一点就着。
但是由于张汉卿对使用坦克的战役突然性,以及日本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对坦克的陌生,在从刚止息的炮火中懵懵醒来的一刹那,面对这么一个怪物,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少数试图用“人肉炸|弹”的士兵,也只是病急乱投医误打误碰到的。
第860章 钢铁怪物(中)
由于坦克的大规模使用,所有射击的死角都有机会由相邻坦克补位。在连绵不断、震耳欲聋的枪炮与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大和武士仅有的一点勇气也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茫然和死亡。
最重要的是首轮轰炸严重破坏了日军的通讯系统,造成前线指挥系统的大部瘫痪,各联队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使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关东军雪上加霜。
这是中国坦克的首次参战,给在场的人民军官兵以强大震憾,也让张汉卿坚定了走装甲化的陆军发展道路。
日本其实也有坦克,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它的步调慢了一些。
作为弹丸小国,日本一直都很重视重装备的发展,它很早就开始了坦克国产化的研究,与张汉卿萌发研制坦克的念头同时,但实际进行还要早2年,这源于当时中日之间工业能力的差距。
1918年在英国留学的日本陆军辎重兵大尉水谷吉藏从英国购买了两辆“马克”Ⅳ型坦克,辗转运回国内,这是坦克首次出现在日本本土。当时,日本陆军正与驻青岛的德国军队作战,新运到的坦克给日本陆军带来了希望。
随后日本又引进了英制“赛犬”A中型坦克和法制“雷诺”FF轻型坦克。
1920年,日本将数辆“赛犬”A和“雷诺”FF集中到陆军步兵学校和骑兵学校,进行坦克战术研究。此一时间大致与张汉卿的T-20同期。
1922至1925年间,国际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军备限制条约,日本陆军也相应进行了缩编。由于军费减少,外购坦克十分困难,所以日本开始了坦克国产化的准备工作。
1925年5月1日,日本千叶步兵学校的5辆“雷诺”FF和3辆“赛犬”A组成了教导战车队,这是日本陆军建立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之后在九州岛久留米建立了第一支实战坦克部队。
这时候由于奉军的保密措施的得力,也是由于各帝国主义对华防范不严,张汉卿的坦克部队已经实际成军,得益于他对于发展坦克的果断。
在组建了步兵学校和久留米两支坦克部队后,由于日本国内暂时还不具备自行开发坦克的能力,所以日本军方派出考察团前往欧美各国,准备购入新型坦克,组建装甲部队。
当时欧美各国都加紧进行坦克的研发,其中美国“克里斯蒂”和英国“维克斯”坦克是技术含量最高、最好的,因此备受日本考察团的关注。
“克里斯蒂”坦克的轮履两用设计和“维克斯”坦克35千米/小时的高速,让日本考察团兴奋不已。他们要求克里斯蒂和维克斯公司转让技术或共同开发新坦克。法国人为获得更多的资金,也与日本人联系,打算低价出售一批老式“雷诺”FF坦克。
这笔找上门来的生意让日本考察团很高兴,立即给国内发去报告。然而,当报告送交日本陆军省时,遭到了日本陆军省技术本部的反对。他们认为使用老坦克不利于建设一支新的坦克部队,他们要独立开发自己的坦克。
日本陆军省对能否自行生产坦克没有信心,但技术本部因为之前顺利研发了3吨级的牵引车,自信心膨胀,认为绝对有能力生产坦克。最终日军决定只从法国购入少量“雷诺”以维持训练需要,同时加紧日本国产坦克的研发。
这一开发就是三年。
最初日本准备仿制“维克斯”MKⅠ坦克,希望拥有一种机动性高的坦克。但1925年,多炮塔坦克正是世界上坦克发展的主流,各国都大力发展这种有强大火力、能伴随步兵作战的坦克。对于它强大的火力,日本十分推宠。
此时法国研制成了“色拉”2C重型坦克,车体上方的主炮塔内装有1门57毫米炮,车体左右和后部炮塔内装有4挺8毫米机枪,使其变成可以360°射击的活动的钢铁堡垒。
这种巨大的坦克给日本极大的震动,日本陆军随后提出的《坦克部队装备纲要》中提到:“目前本国坦克部队主要装备轻型坦克,应适时增加重型坦克。但今后部队仍应以轻型坦克为主。当前欧美各国所用的轻型坦克比较适合我国,而从我国的地形及适用地域来看,重型坦克应以20吨级的英制坦克为蓝本。”
20吨级对日本来说就是“重型”了,该知道日欧之间在陆军上面的差距吧?
即使这种与人家有着显著差距的“重型”坦克,日本还是犯难了好长时间。国产坦克出不来,军队自然也就没机会得睹真容了。
所以对于坦克这玩艺,普通日本兵不但是见所未见,简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也不为过。这种恶果,在中日之战中体现出来。
短短2个小时,日本前线阵地被坦克从中|央撕开一个宽约5公里,纵深10余公里的大口子。无数的人民军步兵呼啸着跟随而过,向着曾经的日本关东州腹地进发。
令日本兵恐惧的是,这个由钢铁做成的庞然大物在杀死大片己方人马后,竟然继续向两翼返抄过来,让本已承受正面压力的两侧几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