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看朱融一脸不乐意大概就猜到是怎么回事。
“你是不用我帮着你和朝廷谈兵器的生意了是吧?那行,你要是不用我就不管了。”完全一副要做甩手掌柜的样子。
好像目前为止手头上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
朱融还真就妥协了。
“那好,我就过去转一圈,正好制造战甲还没决定要用什么材料,就权当是去考察了。”
“但有件事必须说好,我和可儿最多去一两个月,等我回来的时候,您老得把这事给我办成了。”
他非常适时的开出条件。
李二应下。
两个月时间足够了。
等李二离开,朱融还是和李可儿吐槽了一下。
“岳父这是受什么刺激了?怎么和老爷子聊了一下就着急把我们赶出长安城?我们明明没有回来几天。”
对于这点李可儿也有疑惑,但她却知道应该怎么说。“你管那么多,能出去游山玩水不好吗?以后你要真忙起来肯定没这么多时间陪我,这次就当是陪我好了。”
既然媳妇这么说,朱融当然就不多说什么了。
但有一件事必须在那之前做完。
就是工厂的建立以及拍卖会的进行。
他离开这么长时间,工厂要是还没成型那他怎么交付武器?
没有满足朝廷的订单那在皇帝老子那还不得挂上失信的名头?
第211章 上门挑事朱融可是准备把大唐皇帝开发成自己最大的客户的,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说干就干,既然地头就在朱家庄旁边,那工人自然是要从自家这里出。
何况现在多学一门技术以后几辈子不愁。
朱融决定离开之前开个动员大会。
这事想了想,他还是和李渊说了一声。
“你要做这个我倒是不反对,只有不耽误我种地就行。”听完之后李渊没反对,他自然知道事情孰轻孰重。
所以这事就稳了。
朱融直接就和村民畅想了一下未来。
“想想,以后大唐将士出征,穿的用的都是你,或者说是你家爷们打造的武器,战甲。这事说出去是不是很有面子?”
“要是掌握了这样一门手艺,以后哪怕不在朱家庄呆这里,去别的地方是不是也会被人高看不少!”
“最主要的是咱是和朝廷做买卖,以后朝廷就是咱们的靠山,咱再也不怕别人没事找事了。”
“或者你们就直接出去说,我,我爷们是为朝廷办事的人。”
这么一番话说下来,别说是村子里的老爷们,女人也和打了鸡血一样怂恿自家男人转行。
朱家庄的人都能干。种地这点小事女人都能支棱起来。
也是知道这点朱融才做这样的安排的。
最主要的是好事用的自家人的话,就可以搞个垄断啥的,别人也偷学不了。
这件事情后续就交给李渊了。
老爷子也乐在自己有点活干。
程铁牛他也决定过几天就让他过来,毕竟打铁的手艺还要他手把手的教。
但两个月足够了。
姓朱的人都聪明,朱融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那接下来就专心准备拍卖会的事情吧。
朱融这边忙着,郭怀仁也很忙。
他跟着李二回到了宫里,李二写了一张圣旨给他。
圣旨上倒没说什么,就是让卢方奉献一下,把朝廷看上的那个山头拿出来。
当然李二多会做人,他还是许了卢家一些好处的。
比如说给他家那个废物儿子赏个官。
看到这个郭怀仁直接吐槽:“这地方本来就是太上皇赏的,臣还记得那时候卢方他爹死,他直接就打着他爹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号和太上皇要了这个地方。”
“那个时候但凡臣能和现在这么硬气,这地方就不会姓卢这么多年。”
话是这话,所以李二就接了下去。
“所以朝堂之上还是需要爱卿的,那这事办好以后,爱卿每日的早朝必须参加,朕盯着你呢。”
郭怀仁听到这话整个人都不好了,怎么好像是他自己挖了个坑给自己跳?
“陛下,你等臣妻……”
“不行。”没等郭怀仁的话说完,李二直接拒绝。
郭怀仁一脑门子官司的去卢家传旨了。
李二把房杜二相叫到了跟前。
关于太上皇病逝这件事情他一个人也支棱不起来,在说李渊也只是说了个大概,具体实施起来还要靠良相。
李二直接就把李渊给自己设计的死法说出来。
不过这毕竟不是他和李渊那种最亲密的父子关系,是君臣的话李二就多说了一句。“是太上皇执意如此,朕真劝了,可是太上皇的脾气你们也是知道的。”
李渊是个什么臭脾气房玄龄和杜如晦当然知道。
他们肯定是站在李二这边的。
而且有一说一,大唐的皇帝头上要是没有这么一个太上皇压着的话,办事也要简单不少。
最主要的是五族七望那些人再也不能拿太上皇来压李二了,对于李二自己做决策绝对是一件好事。
他俩可是主导那件事的人,自然是无条件赞成这件事。
于是君臣就一些细节做了更加详细的沟通,力争把这件事最到滴水不漏。
不仅是现在要滴水不漏,以后在史记上这也必须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件大事李二只找了两个人来商量的原因。
这边进展也很顺利,卡壳的居然是郭怀仁。
郭怀仁是拿着圣旨去的,结果宣读完圣旨时候他就被卢方挤兑了。
“这旨为什么是你来宣的?最近听闻郭大人终于有子嗣了?怎么?看中这块地方想要去以这个当借口给儿子谋福利?”
“这种事情你郭大人是学了我?不过我父亲好歹也是为朝廷做了贡献的,你家一个还没出生的黄口小儿也想要封地!”
最近接触的人都是太上皇啊,皇帝啊,还有驸马之类的高规格的人,再加上长孙四娘怀孕,他就没在朝堂上蹦。
但这也不代表他郭怀仁是随便个什么人都能挤兑的吧?
尤其还是他相当看不顺眼的五族七望。
“话还真让你说对了,我儿子当然不能和一个死人比了,多损功德?他啊可是还没出生就被陛下还有太上皇眷顾说是要要好好封赏的。”
“可是和某些人不一样,整天还要靠心费神的找各种借口,自己爹死了也能拿出来和朝廷要好处。”
“我儿子要这样,我估计死了都能被气活,当然,我郭怀仁的儿子肯定是顶天立地的大唐好男儿。”
这番话听完,卢方一张脸是青紫交加,显然是气的不轻。
“你……这个地方是太上皇赏赐给我们卢家的。陛下就算想要也必须经过太上皇,这事明天早朝我一定要和陛下说,这地方要是没有太上皇的旨意,我是不会让出来的。”
听到这个郭怀仁乐了。
还拿太上皇当挡箭牌?难道这事不是太上皇起的头?
既然人这么想给自己找不痛快他也不好拦着不是?
“那就是说你要抗旨不遵了?行,我这就去和陛下回旨,您明天早朝见了。”
生怕卢方反应过来,郭怀仁扔下这句话就大摇大摆离开。
抗旨不遵诶,这明天早朝可热闹了。
还是在家憋了时间太长,郭怀仁居然对明天的早朝充满期待。
按理说宣读完圣旨他就应该赶紧回家陪老婆。
但没有,他先去给李二回了旨意,是添油加醋的说了不少,看李二应该也憋了气,他乐呵呵的退下。
这还不够,他还去程咬金和魏征那里转了一圈。
就很刻意的把这事说出来了。
第212章 不识好歹找好同盟之后郭怀仁才回家,还特地和长孙四娘这么说了下李二的指示。
当然闭门夫妻二人是啥都能说的,他就很随便的吐槽了下李二。
“陛下说我要是每天不在朝堂之上露个脸,他就让皇后娘娘把你叫进宫里养胎。”
“宫里那么多规矩,这不是让你不能好好养胎吗?我怎么能让夫人受这个罪?”
长孙四娘大概想到了郭怀仁在听到李二的旨意的时候的苦瓜表情,她居然很开心的笑了。
“相公还是上朝吧,你这天天守着我真说不过去,知道的人说你是心疼老婆,不知道的指不定怎么说呢。”
“这些年我们夫妻二人被别人编排的还少?现在你就去朝堂上打他们的脸。”
“好,都听夫人的。”
长孙四娘的话直接就是给郭怀仁打了鸡血。
第二天早上,郭怀仁起的比谁都早,他还特地去接了另外几个老哥们,大家一起愉快的上朝。
今天只有一个目标……
果然,上朝之后卢方先吆喝了。
毕竟是卢家这一代的领头人,昨天郭怀仁刚走他就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当时就想到他已经被郭怀仁做实了抗旨不遵的罪名。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他知道郭怀仁准备搞事情,把这件事往大了说。
他决定找五族七望的人帮自己把这件事情大事化小,他还要当个受害者让李二把这个旨意给改了。
是扑通一身跪下来之后先请罪。
直接把锅甩给了郭怀仁。
说是他言语相逼,为了自己未出世的儿子就刻意下了个套给他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