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其实也不是太大的爵位,就是当初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我在他府上混口饭。”
可真难死李二了。
奈何女婿求知欲实在是太强,他根本就搪塞不过去。
“后来不是秦王当了皇帝,然后念及我们这些跟在身边的……就是个县公。”
“县公也是正八经的爵位啊,再说早知道你是县公,我就不用给朝廷捐那么多粮食。”
“不是,我这就是个爵位,又不是正八经的官,怎么,你小子给朝廷捐粮还挺委屈?”
朱融当然要反对,他摆摆手说:“您这个县公其实就是个挂名的呗,真要拿出来不好使的那种。”
“应该是吧。”李二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废。
他不能太能干,不然女婿还不得偷奸耍滑啊!
正经女婿就应该和之前这样。
喝酒也就不到一天的时间,解决了好几件国家大事。
为了榨取朱融的价值,李二可真是费尽心思往废里说自己。
他老人家真是没想过,万一哪一天身份露馅了咋整?
到时候估计圆都圆不回去吧。
“对了,我和你说的让你去兵部谋个官的事,你考虑一下。”
“暂时还不行。”
在这一点上朱融还是很坚持的。
不过他想起另外一件事了。
“岳父,咱们大唐允许养私兵吗?”
他之前见程咬金啊,还有侯君集好像都是府里养着一群人为自己所用。
他也有了这个心思。
从现代总结过来的经验,你手上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人,至少能保护朱家庄还有李可儿。
像上次那种人家直接往你庄子里扔个尸体就诬陷杀人的事绝对不可以再发生。
“可以,不过叫法没那么难听,怎么,你想养些自己人?”
老丈人还是懂自己的,朱融承认,也说了自己的考虑和要求。
为什么要和李二说?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好不好。
说完之后,他直接加了一句。“其实我要求的也不高,就秦大哥那样的身手就可以。”
李二直接把喝进去的茶喷了出去。
这要求还不高?
秦怀道的身手,在大唐这些武将之中,小一辈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秦怀道是咱家的小辈,这种你就不要想了,这样,你程叔叔家里人比较多,要不你厚着脸皮给他要点人?”
李二其实还是挺为朱融着想的,怎么说呢,老程家养的那些人真不是随便的人。
都是跟着李二,程咬金一起南征北战的。
想当年李二刚当皇帝那会儿,也许给这些人高官厚禄,结果他们说啥闲散惯了。
不要管就蹲吴国公府那颐养天年。
李二当然不是把这些人给朱融看家护院,他指的是小辈。
大概水准就和程铁牛差不多的。
有了对比心里就有数了。
要是和程铁牛这种水准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你以前和程叔叔说一下,省的我要是上门要人他直接拿斧头砍我。”
对于这个,李二就很明显的当了甩手掌柜。
“你程叔叔看这些人看的可宝贝着呢,你要是不放点血,我估计这事不好办。”
朱融……
行吧,到时候在说,就当先打个预防针了。
虽然已经从朱融这拿了两条治国之策,在吃的方面李二还是没放过他。
朱珠厨艺是好,但要的是一个仪式感。
岳父岳母上门,你当女婿的不表示一下也说不过去吧?
所以是在朱家庄吃了饭之后李二和长孙皇后他们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送走了人,李二当然要对李可儿发下牢骚。
李可儿全程没说话。
刚才被长孙皇后拉着离开,完全不知道李二是怎么和朱融忽悠的。
听完时候心里吐槽了下。
她父皇也忒不大气了,居然就是个县子?等得封赏都没自己这个公主一般也好意思往外说?
在说你说这么小,以后要是在露馅咋整?
没事天天给自己升官玩呢?
李可儿是真替朱融心疼了一把。
但那是自己的父皇,她啥都不能说,还得帮着圆谎……
当大唐公主,驸马真是太难了。
而在回宫的马车上,李二笑的那是一个开心,他甚至和长孙皇后炫耀了下自己县子的身份。
长孙皇后还是那句话……皇帝高兴就好。
接下来说的就是正事。
第84章 国之栋梁
“皇后来朱家庄,不只是想可儿这么简单吧?”车上都是自家人,李二毫不客气的揭穿。
说完之后随机夸了人。“我大唐能有你这样的贤后真是国之幸事。”
要不是长孙无忌在场还得端着点,李二还能说出更肉麻的话。
今天的长孙皇后实在是太好看了。
哪怕已经是老夫老妻,他看了心里也痒痒。
长孙皇后倒是不居功,她还是点出朱融来。
“是陛下英明神武,上天才会让如此之人成为我们的女婿,而不是敌人。”
这话主要还是针对今天李二那一次突然冒出来的杀意。
当皇帝身边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庸才入不了眼,太能干有的时候也会招惹猜忌。
朱融这样不知道李二身份有利有弊,但现在看结果还是好的。
“皇后,你知道别的方面,比如赚钱,他怎么闹腾于我们都是有益处,总是能增加国库的收入,但现在他正在研究的这个是是军事方面的。”
军事政权必须掌握在天子手里,这一点是绝对不可以撼动的。
朱融今天要不是没有表现出一点野心,那猜忌的种子肯定会在李二心里埋下。
一旦猜疑产产生,那时候无论朱融在做什么,都会不自觉的往那方面想。
被皇帝猜忌是最可怕的事情,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
当然,这些是朱融现在还不知道的。
李二点点头说:“他今天的表现我还算满意,至少在针对匈奴的政策上深得朕心,还有他制造的兵器……”
“怀道,今天你和朱融比试,你觉得他怎么样?”
秦怀道当然知道李二想要的是哪方面的答案。
“我敢确定驸马和臣一样,都是从小练就的本事,平心而论,要是驸马真有胜意,估计在三十招内臣一定会落败。”
李二听完点点头,再说话还是和长孙皇后聊天。
“你看朱融,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谁会想到他是个练家子吗?之前那么多次接触,他一点都没有露底,要不是今天情况特殊,我们恐怕很久以后才会知道。”
“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我对朱融的性格也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不是刻意藏着,只是懒得炫耀而已。”
“可要是刚接触几次的人,肯定会觉得他别有企图才可以隐瞒的吧?”
长孙皇后不是李二,有的时候李二的这种天子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很惊悚的。
比如现在。
“算了,还是不说这个了,皇后放心,他毕竟是可儿的驸马,是自己人,我不会随便猜忌他的,咱们的驸马对大唐还有用。”
言外之意呢?
长孙皇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她改变了话题。
“陛下有没有想好到底要派什么样的人出使匈奴才能达到朱融说的那个奴化的效果?”
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这种事情不是随便派一个人过去才行,必须要有名望,还要有身份,更重要的是要有学识。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把计划实施下去……
朱融说这个可以叫奴化也可以叫洗脑。
“皇后有人选吗?”
后宫是不能干政,这不是在外面?李二觉得有时候听听长孙皇后的意见很不错。
当然,这是只有皇后才有的特权。
后宫的嫔妃要是干这事直接刺死。
“这件事情朕回去以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商量一下,我大唐人才济济,找出这样一个人应该不算难事。”
帝后连在马车上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朱融全部心思都还是放在能够配置出更加坚韧耐硬的金属上。
不仅仅是武器,还有其他用处的。
现在这种程度虽然得到了李二的认可,但对于朱融来说只是最基础的。
但凡现代穿过来个人都能搞定的那种,毫无成就感。
他还惦记着另外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