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简直是胆大包天。”
嘭的一声巨响,朱棣拍案而起,整个犹如一头发怒的狮子,恐怖至极。
“好一个阳奉阴违的胡氏,不仅杀了王位继承人,竟然还敢当着我大明军队的面,杀了我国使臣,是当朕死了嘛?”
话音刚落,奉天殿“咚咚咚”的跪了一地。
众人齐刷刷的高呼:“陛下息怒。”
息怒?!
叫朕如何息怒,当初朕信誓旦旦的跟人家陈天平保证,一定会助他回国,结果人刚回国,就被杀了。
朕还从中调解,让陈天平莫要跟胡氏置气。
陈天平信了朕,结果朕却害死了他。
这不是叫朕失信于陈氏,失信于天下人嘛?
知道胡氏信不过,但没料到他们竟会如此明目张胆。
这个胡氏,亏得朕当初还准备另赐封地给他们,结果他们从一开始就在算计朕。
欺人太甚。
若不让胡氏付出代价,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欺辱大明,欺辱朕?
大明何用,养兵何用?
朱能显然看出了陛下的心思,第一个站出来,自告奋勇:“陛下,胡氏如此胆大包天,岂不是欺我大明无人,臣恳请陛下准臣领兵出战,荡平安南。”
自丘福身故之后,大明能用的武将,确实所剩无几。
除却镇守云南的沐王府,也就剩下朱能一人了。
可是朱能年纪大了,怕是受不住这长途跋涉的艰辛。
而且胡氏既然敢阳奉阴违,杀掉大明使臣,必然是做足了准备,恐怕早已安排好军队防御,在显要的位置设置了关卡。
加上安南本就易守难攻,他们只要占据有利地势,再拖上个几年,大明根本奈何不得他们。
届时他们掌管安南多年,便是大明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地位。
胡氏父子的算盘,打得是极好的。
原本朱棣还火冒三丈,但听得朱能主动请缨,反而渐渐平静下来。
“陛下。”朱能见陛下迟迟不答应,忍不住催促道:“就让臣去吧。”
朱棣却摆手让他不要再说:“此去安南,路途遥远,跋山涉水,你恐怕……”
不等朱棣把话说完,朱能就“扑通”一声,在次跪下:“陛下,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大明马革裹尸。”
“休得胡说八道。”朱棣可不舍得他死:“朕还指望你随朕一块北伐呢。”
朱能如何不知陛下器重自己,更是感激不已,但是作为征战沙场数十年的武将而言,他更希望死在战场上,而不是安乐的死在府中。
于是慷慨激昂的道:“陛下,臣宁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不愿苟且偷生。”
对朱能而言,战死沙场,才是一个将士最好的归宿。
第112章 朱能大凶
朱能执意出征,一来他确实很久没上过战场了。
二来,他想为陛下分忧,大明如今,的确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武将了。
否则陛下北伐鞑靼,也不会非要亲征。
人人都以为陛下亲征是因为陛下好战,但只有朱能知道,陛下是无人可用,不得已要挂帅亲征。
朱棣看着年迈的朱能,不知何时,须发已然染上了白霜,但却依旧英勇无畏,心里感慨万千。
胡氏胆敢亲自下场挑衅,坑杀大明使臣,这仗决计是要打的,不然大明何以在世界立足。
犹豫再三,朱棣还是答应了朱能的请求。
“起来吧,一把年纪了,还动不动就跪,你也不嫌累。”
朱能请求被准,眉开眼笑,站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膝盖:“没事,臣皮糙肉厚,还能跪个几十年。”
朱棣被他逗得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暂时将忧虑压制了下去。
安南路途遥远,易守难攻,朱棣又十分重视这次征讨,所以除了朱能之外,朱棣还派了沐王府的沐晟一同前往。
朱能领兵三十万,自广西进军安南。
沐晟,领云南兵马十万,自云南进军。
兵分两路,总计四十万明军,对外号称八十万,征讨安南。
两路兵马,几乎切断了整个安南,将他们围困于安南国中,即便胡氏死守不出,朱棣也能让他们坐困愁城,至死方休。
所以对此次的军事部署,朱棣还是相当满意的。
区区一个安南,动用了四十万明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安南给淹了。
朱能接了旨,兴冲冲的出宫准备去了。
其实他完全不用着急,大军出征,粮草先行。
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以及军需物品,光听着就足够庞大,准备起来,恐怕需要颇长一段时日。
所以他有的是时间准备。
但朱能太兴奋了,恨不得立刻披甲上阵,哪里还等得了这么久,匆匆忙忙回府里准备,安排家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