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袁谭的答复,陈震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他从袁绍那里接到的任务,可是要袁谭带兵回归,可现在,他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回徐州,算是什么事?
见到陈震为难,袁谭也很理解,当即笑了笑,说道:
“孝起先生不必担心,我为先生手书一封,先生见我父后,将此书交给我父,我父看后,自然会理解我的用意。”
听到袁谭的表态,陈震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但袁谭已经开口,以陈震的胆量和见识,委实不敢违逆袁谭。
只好默默接受了这个决定。
然而,当陈震拿着袁谭的书信,回到徐州,面见袁绍之后,却是被袁绍的反应,吃了一惊。
原本陈震,已经做好请罪的打算了。
却没有想到,袁绍在看完袁谭的书信之后,却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脸上浮现出的表情,却是有些复杂,即便是阅人无数的陈震,都不太好判断。
那表情中,既有欣慰,也有无奈,更有落寞。
但更多的,却还是父亲在看到儿子终于长成之后,所露出的骄傲!
第二百五十五章:建安八年,改元魏公
建安八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建安八年六月,大汉丞相袁绍长子袁谭千里奔袭徐州,一战克徐州,二战破下邳,三战平定徐州全境。
徐州各州郡望风而降之后,袁谭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兵锋以堪称极速的行进,径直朝南,在九月末尾,攻克了寿春。
曹营大将,夏侯渊、曹仁相继战死,曹操依为柱石的两员重臣死后,连带着三名外姓大将。
李典、乐进、于禁,亦是先后投奔到了袁谭的帐下。
就在世人以为,建安八年这个动荡的岁月,即将在寿春之战画上末尾时。
在建安八年的腊月,却又是横生了枝节。
只不过这枝节,对于天下诸侯来说,究竟是福是祸,就很难定了。
“改元?”
徐州太守府中,袁谭坐在主位上,下方的高览、庞德、黄忠、马超、蒋奇徐晃等心腹大将依次而坐。
而侧手边则是荀一人独坐,表情有些纠结。
听到陈震传来的消息后,都是有些发愣。
改元这事儿,一般来说都是事关重大才会出现。
严格来说的话,汉家小皇帝这两年因为袁谭的异军突起,倒也确实没有少折腾。
先是被袁谭从许都劫到了邺城,跟着又将丞相位交给了袁绍。
如此一番折腾后,小皇帝悲催的发现,没有兵权在手的他,到哪里都是一个笼中鸟。
而且这只笼中鸟,眼下失却了关中世家的支持,境况显得愈发悲剧了起来。
原本在许都的时候,笼中的小鸟还可以靠着关中世家的支持,偶尔喷曹操这个饲主一脸口水。
哪怕伤不到曹操,起码也能让他恶心好几天。
结果来到邺城后,河北世家早已死心塌地的跟了袁绍,唯一的矛盾点只在于。
袁绍这位盟主给的蛋糕到底大不大,要是不大的话大家还要闹腾一下。
让这位盟主多分一点蛋糕给他们。
谁都懒得去理会这位小皇帝。
所以改元什么的,自然也就没有提上日程。
“会不会过了一点……”
袁谭拿着手中的书信,皱了皱眉。
改元这种事,一般都是皇室出了大事,譬如说小皇帝又娶了个皇后啊。
小皇帝挂了几个儿子啊想要消消灾什么的。
或者小皇帝终于从许都这个囚笼逃了出来,来到了光明、正义、伟大、忠诚的河北袁家后。
为了庆祝,改个年号喜庆喜庆。
可现在,建安八年,有什么大事吗?
攻下徐州?攻下寿春?
如果放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这样的战绩或许值得河北势力庆祝一下。
但眼下,雍州被打下了,凉州被同盟了,曹操被打的龟缩在陈留许都汝南一线苟延残喘。
这样的战绩说亮眼倒也算亮眼,但委实没有到让人悚然一惊的地步。
就拿这个理由去改元?
未免有些太……欺辱小皇帝了点。
倒不是说袁谭因为收了徐晃荀就真的成了保皇党,而是觉得,这样搞事情,未免有点太操之过急了些。
全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在袁绍手中,突然宣布更改年号。
等同于是袁绍在表明一个态度,皇帝在我手,并且皇帝听我话。
我说要改年号,大家就得跟着改。
这是一种表态,类似于曹操得了献帝后,每逢战事必先吆喝一声我奉诏讨不平的样子。
不管大家信不信,起码这个buff我先给自己挂上了。
不过在拿到陈震的另一封书信后,袁谭却是露出了会意的神色。
他将书信看完,传递给下方的几员大将,又交到了徐晃和荀手上。
高览等人的反应还好,都比较平淡。
徐晃则是麻木了。
而荀在看完后,却是罕见的当场失色,忍不住低声说道: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陈震颇为同情的看了荀一眼,摇摇头,又将视线转向袁谭:
”总之,事情就是这样,另外,改元之后,丞相也将封公,关于少将军的爵位,也正在商议,应该在年底之前,就会有诏令发下。“
陈震通报完消息后,便施礼退了出去。
他这次带来的消息有点大,袁谭等人还好些。
徐晃和荀,却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这并不是他一个“外人”可以看到的。
所以很识趣的退了出去。
看着表情变幻的荀,再看看一脸黯然的徐晃,袁谭摇摇头,带着众将率先离开了太守府。
留给他们二人一个可以冷静的空间。
徐州城的城墙上,袁谭登高远望,虽然看不到曹操,但却能够想象到,此刻许都的景象。
“这汉家天下……还真是要变天了啊……”
良久之后,袁谭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转身下了城楼。
留下一众不明所以的众将,在风中凌乱。
汉家要变天?
这天不是早就快变了吗?
没人知道,袁谭心中的想法,甚至连此刻许都,正在筹备封公仪式的曹操,估计都不知晓。
不对,应该还是有人知晓的。
比如说,司马家那个冢虎司马懿,再比如说,那个鬼才郭奉孝。
陈震带过来的消息很简略也很明了。
改元的原因,很简单。
建安八年十一月,在彻底确认曹仁战死、夏侯渊战死,于禁等三将投降。
曹操在中原苦心经营数年的基业彻底被打烂的消息后。
不知道是自暴自弃,还是为了提振阵营的士气。
曹操在郭嘉、司马懿等人的劝谏下,于建安八年十一月底,自封为魏公。
并上表朝廷,表明将尽全力,救天子于危难,扫袁氏不臣于旦夕。
除此之外,追赠曹仁、夏侯渊等一众官职爵位,给自己阵营的官员们封爵升官之类的消息。
就都不足为道了。
无论如何,曹操公然自封为公的事情,非但没有惹来关中世家的反弹。
恰恰相反,曹操这种表态,似乎触动了关中世家某个G点,让关中世家踊跃的给曹操进献了大批的军粮辎重和兵甲。
司马懿、杨修等之前只是游离在曹营体系之外的关中世家的精华士子们。
也都纷纷加入到了曹操,不,准确来说,是魏公的幕府之中。
曹营势力再一次得到了新鲜血液的补充。
与之相对的,是汉家威严,继袁术自封为公之后,再一次,被狠狠的踩在了地下。
并且这一次,再没有之前孙策、曹操、刘备等等诸侯,群起攻之的盛况。
哪怕是荆州的刘表、新野的刘备,都对这件事,保持了罕见的沉默。
似乎在不经意间,关东群雄,达成了一个默契的同盟。
第二百五十六章:定平元年,诸葛子瑜
这个心照不宣的同盟,其实说白了,就是天下诸侯都在观望。
看一个风头,那就是重新得到关中世家全力支持,并且借着封公的名义,再一次鼓动起麾下士气的曹操。
和暂时退居河北的袁绍,双方之间争雄,其胜负,到底如何。
在双方之间的胜负没有决出之前,天下诸侯也都默契的收缩了防线,在各自的疆域内拼命种田发展自身。
以期在胜负决出之后,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参与到下一轮的角逐之中。
但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关东群雄默认曹操自封魏公。
其实本质上,就是对皇室权威的一种漠视。
对于原本就已经十不存一的汉室权威,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