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258节

  即便是虞翻,也只是摇摇头没有多说。

  别看正史上虞翻总是怼的孙权翻白眼,但真实的虞翻却是很分得清轻重。

  翻翻史书就知道,虞翻劝谏孙策、孙权的,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或是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

  譬如虞翻最初追随孙策的时候,就几次三番提醒孙策,不要因为自己武勇,就总是单骑犯险,大丈夫不立危墙之下,要谨慎行事,保全己身,才是作为主君该做的事情。

  只是孙策虽然每次都是点头答应,但到底没有放在心上。

  最后才酿成了惨剧发生。

  这一世因为袁谭这个变数出现,虞翻来到徐州投靠了袁谭,没有了虞翻提醒。

  估计孙策还会更加张扬一些。

  袁谭摇摇头,将脑海中的思绪止住,摆摆手示意蒋奇先退下去,说道:

  “好了,蒋奇将军的话我记下了,不过,你猜的倒也没错。”

  说完,袁谭将手中的书信出示给众人,嘴角的笑意几乎快要遮掩不住:

  “刘表这次,可真是吃了一个大亏啊。”

  众人当即定睛看去,专门有侍从将书信一一转送众人,待到转过一圈之后。

  堂上已经是议论纷纷,即便是最沉稳的赵云,都是有些惊讶。

  因为在信上,刘表虽然对荆南战事的情况一笔带过,但在信件的末尾,却是直接了当承认。

  “前次樊亭侯与齐侯相见,因事务繁忙,未曾一览徐州铠之真容,此乃大错……”

  等同于变相承认了上次蒯越的错误,虽然将锅都甩到了蒯越身上。

  但对于刘表来说,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难得了。

  而侧面来讲……刘表在信件上的措辞甚至都可以用低三下四来形容。

  可以想见,荆南战事中,装备了徐州铠的江东军,到底将刘表军打的有多惨。

  “我已经命李典、乐进将军派人,前往荆南探查战况,相信很快就会有回报……”

  袁谭淡淡说道,话音刚落,府门外侍从匆匆而入:

  “君侯,李典、乐进二位将军求见。”

  “哦,看来已经回来了,快快有请。”

  李典和乐进如今都已经位列偏将军,在军中地位与众将齐平,只有担任了兵部郎中的高览胜过他一筹。

  此刻皆是起身相迎,和众人抱拳见礼之后,李典和乐进急忙将他们收集到的情报回报了一下。

  只是在说的时候,脸上还是残留着几分震惊,俨然,即便徐州众人都知晓徐州铠的性能。

  但到底没有亲眼在战场上见证过徐州铠真正的效果。

  此刻,都是被二将探听到的情报,给震惊了一瞬。

  ……

  按照李典和乐进所探听到的情报,半个月前,在攻克了沙羡之后。

  孙策和周瑜直接分兵,孙策率领轻骑,过江之后接连攻克了夏口地区数个县城,将其中的粮草辎重洗劫一空,以此来逼迫依城而守的黄祖出城野战。

  而周瑜则派兵直接围困了江夏城,连带着封锁住了江夏到偃月之间的粮道。

  和江夏不同,偃月城是近些年由黄祖兴建起来的新城,目前虽然大体已经建成,但其中还没有多少百姓。

  与其说是一座大城,倒不如说是一座大型的城堡。

  其中储藏的粮草自然不会太多,粮道被锁,周围的县城又接连被劫掠。

  黄祖困守在江夏,自然心急如焚。

  而负责防守偃月城的,则是刘表的小舅子张允,和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

  毫不客气的说,这三个人都是实打实的纨绔,也就是张允有些才干,但也是强的有限。

  刚开始偃月城还有粮草的情况下,三人勉强还能够沉住气,据城不出。

  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偃月城的粮草逐渐减少,三人却是愈发按捺不住了,最后三人一合计。

  反正被围困的只是江夏而非偃月。

  偃月城中兵卒足有两万有余,与其在这里困守,不如直接强势突围出去。

  到时候不管是尝试突破周瑜的封锁,进入江夏和黄祖会师。

  还是选择北上,向刘表求援,在三人看来,都要比他们困守偃月要好的多。

  由此可见,那句后世人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能拿来听听,根本不能信。

  现实中,往往是三个蠢人加在一起,只能想出更蠢的主意。

  张允三人想出来的计策便是如此。

  若是他们选择据守偃月,虽然粮草不多,但坚持两个月还是足够。

  江东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战线拉得太长,所有的后勤辎重不仅需要从柴桑转运,还需要度过长江才能够和大军汇合。

  如果真的能够转成持久战,那最先崩溃的,肯定是江东军。

  毕竟,偃月城如果不破,即便孙策这支游击队在外面四处劫掠,真正能够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有限。

  夏口一带的县城就那么几个,即便都被孙策攻破了,损失也还在荆州的承受范围内。

  而偃月城不倒的话,孙策就不敢深入荆州腹心。

  周瑜也只能将大军留在江夏,不然,万一他们这边深入荆州,后面黄祖直接封锁他们的退路。

  前方刘表再一封号令调集荆襄大军,哪怕是人海战术,也足以堆死这支江东远征军。

  但偏偏,张允等人选择了出城突围。

  而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百三十五章:徐州铠震荆南

  两万五千荆州军,临突围前吃饱了饭,每人半斗粟饭一碗酒带两条鱼这不是真的,只是袁谭的揣测,但据李典乐进的探报应该差不了多少。

  总之,临行突围的前一夜,张允三将大赏三军,将偃月城中剩下的粮秣辎重,分赏众军,不能带走的举火尽焚。

  两万五千大军士气昂扬体力充沛,气势汹汹杀出偃月城直奔荆北而去。

  他们当然不会真的跑到江夏城,三个人都会很拎得清,不是拎得清局面,而是拎得清自己的本事。

  就现在这两万五千大军他们带的动,那是因为没遇上江东的大军。

  真要是硬碰硬打上一场,张允觉得自己这支军队撑不了一刻钟。

  不是荆州军实力太差,而是为将者未曾经过战阵磨砺,除了他张允早年作为刘表从侄,宗贼之乱时上过几次战场。

  剩下的蔡中和蔡和那都是两个赵括,比赵括还不如!

  起码赵括还会纸上谈兵呢。

  所以他们当即做出了一个果断而明智的决定,弃了偃月城后便沿官道一路北上。

  然后迎头就撞上了正在偃月城和江夏一带游弋逡巡的孙策部。

  一千五百铁骑,全副武装,配备这个时代各个诸侯中最精锐的铠甲,在这个时代最顶尖武将之一孙策的带领下,以锋矢阵型开始冲锋。

  在短短一炷香内凿穿了荆州军的军阵,大将蔡和被当场斩杀,蔡中骑着马直接弃军而逃,可惜没跑多远就被孙策的部将陈武擒下,被押回到偃月城问斩。

  三将之中唯一得以保全的是刘表的从侄张允,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起码稳住了阵型。

  或者说,稳住了一部分阵型。

  一千五百的铁骑,哪怕再精锐,人数上的劣势总归改变不了。

  面对着漫山遍野的溃军,即便孙策有心抓捕,也只能望之兴叹。

  张允由此捡回一条命,收拢败军逃亡长沙,在时任长沙的刘表外甥刘磐的接应下得以回到襄阳,上报军情。

  偃月城失陷,两万五千大军一夜之间溃退的只剩三千有奇,余者不是埋骨沙场就是不知所踪。

  而装备了徐州铠的孙策骑兵队,总体伤亡很可能不超过一百人,这还要算上战场冲锋太猛导致马失前蹄被甩下战马不幸而死的倒霉蛋。

  荆州由此震动。

  而之前亲口所说,徐州铠根本不必重视的蒯越,只觉得自己好似被人无形中重重打了一个耳光,脸色铁青了数日之后。

  亲身赴荆州牧府请命,出使徐州,求购徐州铠。

  如果只是一场野战大败,荆州或许不会这么急切,毕竟孙策的军队再强,到底只是骑兵游击队。

  荆州别的不多,就是多丘陵,多河流,多坚城。

  只要不像张允那三个蠢货出城野战,孙策也只能在城墙下面干瞪着眼。

  但荆州反应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张允到襄阳城后没过两天,就立刻派出了使者先行送信给了袁谭。

  迫使刘表做出如此低姿态,甚至蒯越都不顾颜面即刻出使的原因只有一个。

  基本上和偃月城外的突击战同时进行。

  江夏城下,江东大都督周瑜精选江东精锐五百人,皆披徐州铠,备铁刀重斧,由周泰率领,攀云梯而上,血战三个时辰,阵斩黄祖麾下亲随大将陈礼、刘余。

  由此一举夺下江夏东城门,在荆州众人眼中坚不可摧的江夏重镇由此失守。

  而五百选锋锐士,战死者不过百余。

  魏延、甘宁二人死战保住黄祖,逃出江夏,进入江陵城后紧急上报刘表。

  其中备言徐州铠之利难以抵挡,刀剑难入,只有用长矛刺入铠甲叶片连接处的缝隙,方可伤到其中兵士。

  又或是以长锤巨棍,以力猛砸,才可伤其性命。

  “寻常士兵,难以抵挡,血战三时辰,其铠甲之上皆为鲜血,宛如神魔,军心难聚,将士胆寒,不得已弃城。”

  且不论黄祖这封报文中对于江东选锋军的描述究竟有无夸大之处,是否是为了推卸自己失守江夏的责任才这么写。

  但江夏、偃月两大荆南重镇,短短三日间尽数失守,整个夏口地区都被江东侵夺。

  这份铁一般的事实摆在荆州众人面前,已经容不得他们再去迟疑纠结。

  “江东居然有骑兵?”

  比起奏报上徐州铠的强横,袁谭的关注点在众臣眼中要偏离的多。

  不过这倒不能怪袁谭分心,毕竟他有系统在手,荆州战事的情况他要比在场众人都更早知道。

  前天他还在奇怪怎么突然一下子又多了那么多来自荆州的震惊点呢。

  只是对于战事的具体情况不清楚而已。

  李典和乐进被袁谭问的有些发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当即拱手说道:

  “这个消息,君侯还请恕罪,我二人并未吩咐探查,不过据探子回报,前些时日江东正在重金收购骏马,甚至不惜派船北上去和公孙度接触,收购了数百匹乌桓马,转运而归。想来就是这一批了。“

  袁谭闻言这才放下心。

  公孙度在辽东坐镇,平灭公孙瓒后袁家一直没有对公孙度下手,倒不是忌惮公孙度的势力。

  而是辽东太过遥远,远征跋涉对于将士不利,况且公孙度一向安分守己。

首节上一节258/7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