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08节

川军都是守家犬,在得知胡宗南全军覆没后,好不容易正要出兵的川军各部,在第一时间集体罢兵,然后一起等着看常凯申的笑话。

常凯申是可以不顾一切地要求薛岳兵出百丈关北进追剿。

但是且不说如今的红军在吃了胡宗南这个大血包进补后战力狂涨,整体实力已远胜薛岳部,而占据主场之优,薛岳这个时候再北进,完全就是送人头的。

就算他能打败红军,到时候损失惨重的薛岳部,又如何能压制住这帮川军二五仔们?

第一师全军覆没,由此引发的大变数,其实不光是四川和西北。

不久前才被光头打败的阎西山部,正在广西看笑话的李宗仁部,广东的陈济棠部,还有其他各种被常凯申“银币弹”收买的各部军阀,这个时候,全都脑子活络起来了。

所有人,所有人都巴不得常校长再败一次!

第73章从陕北到甘南

从陕北到甘南八月十一日,常凯申终于“确认”了他的亲儿子第一师全军覆没的消息。

红军从包座用那台发出过无数条“包座大捷”电报的电台,向全国发出了松潘-包座战役的战果通报(明码)。常凯申这边也特地发了一份,不过却是用胡宗南那儿缴获的电报密码,特别加密后发的.......

从八月五日红军先锋军走出草地,闪击包座战役,到八月十日晚,董振堂、余天云的“偏师”攻下松潘,历时六天,红军全歼中央军王牌主力第一师全部,以及49师大部比起被一锅端的第一师,49师幸运的地方在于,其还留了一个团放在福建老家,总算还落下一点底子。

而第一师,只有位于松潘的一支百余人的骑兵连,仗着机动力强,在发现战事不妙时就跟着藏军一起逃到了西康,勉强留下“一根毫毛”。第一师入川时,本来也是带着一个骑兵团,除了在松潘放了个侦察骑兵连留守外,余下的当时都跟着胡宗南北上,当时拆分给三个旅充当侦察部队和“抢功劳”用。结果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完全覆灭。反而在战后让红军平白多了一个加强骑兵营的编制。而其位于甘南天水的总部驻扎地,在半个月后,也被出川的红军端了。

光是这两支主力中央军部队,常凯申就损失了超过两万七千人的机动野战部队。再加上地方杂牌军,藏兵土司兵等战死、被俘、失踪(主要为溃逃)损失,六天里共损兵近四万。战后红军各部统计,光是缴获各种枪械就超过二万支,各型火炮四十余门,战马(包括补给骡马队)上千匹。由于两支中央军主力败亡得实在太快(全在两到三小时内被全歼),消耗弹药极少而缴获极大。

而且,作为常凯申的亲儿子部队,第一师的枪、炮质量都是最好的。不少武器甚至是去年才刚从国外“定购”的,红军各部用了都叫好!

战后,原本还缺枪少弹的红军各部,集体“胖”了大一圈。不但全体主力作战部队大规模地“换装”,主力部队“枪械配全”不说,甚至还可将淘汰下来的多余枪枝分配给前红四方面军的妇女师,组建了一支妇女战斗团。

凯申物流,就是这么出色!和他相比,黄克在上海租界的洋人仓库零元购弄来的那点军火完全没得比。

战役结束后不久,红军高层就通过无线电,向全国公布了被俘的炮党高官的名单,并通过“特殊渠道”,向常凯申提出了交换俘虏的要求。

红军要求交换的是各地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正被关押在南昌的五百多名红十军的官兵,其中也包括了方志敏。历史上,方志敏同志在8月六日这天就被常凯申下令杀害。但这个位面,因为包座战役在八月五日爆发,常凯申看到“剿匪局势大好”,有望在包座全歼红军,彻底消灭匪共,在枪决前日特地下令暂停执行。

原因是:他想等战后,把红军的高层全凑一块聚个堆,匪共头目“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凑得规模宏大一些,让全国的记者们“集体围观”,借机向全世界展现他“赫赫的剿匪武勋”。

然后,大家明白的......

“匪共头目整整齐齐监狱聚会”的场面没有发生,倒是他的亲儿子第一师外加49师的全体黄埔生,在“匪共”的俘虏营里团聚,由匪共头目,前黄埔政治部主任开了一次“十年聚首同学会”。

包座-松潘战役结束后的这几天,脸都被打成肿猪头的常秃子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这几天里,他身边的侍从,更是小心谨慎,“胡宗南、第一师、包座、松潘”这些词全成了忌讳,没人敢提。

而在这几天,位于成都的剿匪绥署大门口,却是挤了一大堆的记者,有中国的有外国的,要不是考虑到“国际影响”,常秃子真恨不得命人架起机枪把这帮子表面是在采访抢新闻,实际上却是在看他笑话的记者们全部用机枪扫死。

而这一时期,戴笠蓝衣社和中统的特务也是满世界出动,盯着全国各地的报纸,务必要求他们“淡化”报道这事,不准揭丑也就是要大家装傻装成不知道有“包座大捷变惨败,第一师全军覆没”这事发生。

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其实也就是皇帝的新装。谁都知道他在川北又一次地被他的生死大敌给羞辱了:不但被中出,颜射,三洞齐开,还被拍了”艳照“要不是伍豪担心那张“黄埔生十年团聚”的照片羞辱他过甚,影响了“换俘”大计,相关的”艳照“早就在全世界的媒体报纸上当”头条“了。

且不说常凯申化身缩头“龙龟”不肯见客的窘态,横扫了川北所有的白军后,红军稍作修整就北上出川,临走时带走了数量高达二万六千人的炮党军俘虏!川北是个不产粮,难以养大军的绝地。这帮俘虏如果在当地放了,大半要直接饿死在山区中,余下的则会成为土匪流冠,祸害地方,所以必须全部带走。

川北战役的全胜,同样也影响到了红军接下来的战役布局,胡宗南集团全灭后,即将出川的红军,瞬间就成了陕、甘、宁、青,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军事力量集团。

尤其是胡宗南在苦心经营多年的甘南地区,直接就变成了拱手相送的势力空白区。

八月十六,最先出川的红军第四军轻松占领天水,而接下来整个八月份,陆续出川的红军主力大部队,横扫了整个甘南地区。

以甘南最大的城市,胡宗南入川前的囤粮点天水为中心,南至陇南,北至平凉,西至武山,东到宝鸡(以西)几乎整个甘南地区被红军直接扫入怀中。

在这过程中,胡宗南的在甘南的残部,在红军到达之前就飞快弃城而逃。而西北三马之一的马鸿宾,此时正在堵击位于陕南苏区向甘南运动的红二十五军,在听闻胡宗南部在川北全军覆灭之后,直接吓得丢下友军(杨虎城西北军部)

西撤,抢在红军出川前就缩回兰州老巢。

红军主力出川后半个月的过程,基本处于“武装接收”状态,仅和地方民团发生规模不大的战役冲突。面对挟全歼胡宗南部大胜气势而来的十万红军,整个大西北的“土军阀们”,无论是西北“三马”还是杨虎城部,瞬间都变得“爱好和平”起来,纷纷收兵,缩回各自防区,开始拒不执行常秃子发出的“剿匪”命令。

八月二十六日,从川鄂陕边区西进的红二十五军,在杨虎城拦截主力部队缩回宝鸡闭门自守的“放纵”下,轻易地越过宝鸡,与前来接应的一军团在姜园会师,以天水这一大城市为中心“甘南”根据地就此建立。而川北这一战略要地。红军也没有轻易地放弃,而是在当地留下了一支千余人的游击部队“独立师”,将这一带变成保护甘南的屏蔽带和战略缓冲区。

到了9月12日。作为主力红军的一支,继续北进的第四军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两军合并后继续向陕北进军,不久占领延安,以此为中心建立起陕北根据地。

松潘-包座战役结事后,仅仅过了一个月红军就成功地在西北“陕、甘、宁”这三省交汇的地区,直接圈下两片极具战略意义的根据地,并紧密地连成一体。

在这过程中,“势单力薄”的杨虎城面对着"汹涌上门拜访"的十万红军,根本不敢“有所作为”,只能瑟瑟发抖地苦守从西安到宝鸡这一线的平原地区,不敢越雷池一步攻击红军,甚至还对正在鄂豫陕地区游击北进的红二十五军部队“友好放行”。

至于有名的西北三马,此时同样也是紧紧抱团,龟缩不动,任由红军在陕北和甘南圈下两块面积巨大的根据地。

瑞金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此时已可以算是结束了。收尾的过程平平无奇,大部份皆是以武装行军收场:关键还是松潘-包座战役,直接把常凯申在西北的影响力完全清除,震慑得周边的其他大小军阀只能收缩自保,任由红军在这儿“跑马圈地”。

龟缩了几天后,常凯申在红军主力出川时,终于在公众面前“露面”。闭门不见客的这几天,他一直在苦读“曾文正公日记”,领悟了其“屡败屡战”的精髓后,终于也能厚起脸皮来出门脸见人。

只是他一开门,就迎来了一大堆第一师家属家眷堵门般的哭闹求救。就在这几天,红军通过电报,以及宋庆龄的关系网,往常凯申提出了战俘交换的要求,表示愿意用第一师和49师的全体官兵,交换全国被关押的地下党和红军战俘,其中也包括了方志敏。

“我宁可把他们全杀了都不会放了这些共党份子!”

常凯申很想地把那群堵门的“败军之将”、“废物之将”的家属们全赶出去的,然后下令将狱中的共党份子全部枪决了。

但是他根本下不了这个指令。

“委座,冷静啊!这可是一百多个黄埔同窗,他们全是您的心腹肱股啊!”

"校长,你要是不管不顾,可是会寒了大家的心的!"而这个时候,早有准备的其他“黄埔同窗们”,集体抱住常凯申的大腿哭诉求情。

第一师全军覆没,早已举世皆知,现在全国媒体和洋人都在关注着这事。

他不顾世界舆论影响,杀掉几个共党份子是小,但是这种不顾“师生情谊”的作法,却会直接动摇了他的“黄埔根基”。

黄埔军校是常凯申的发家之本。

中国人最重“师生之道”,没有黄埔就没有现在的常凯申,“美龄”也不会看上他投资他。

常凯申再怎么愤怒这帮人“废物垃圾”,却也明白不能寒了这帮兔死狐悲的部下的心毕竟他压服其他各路军阀入主中央才没几年,根脚非常地浅薄,此时非常地依赖这帮黄埔系的弟子。再怎么恨这帮人废物,也得把人换回来以安定人心。

一阵发泄式的怒吼之后,常凯申命宋子文寻找“中间人”,开始和在天水的红军中央进行秘密谈判,讨论换人的具体事宜。

事实上,现在的他,就算是想打也没法打了。从去年到今年,他借助追击红军,一口气吞下了湖北,拿下贵州这两省,湖北基本已消化完毕,但贵州却还不稳。而原本被他盯上,眼看就快吞下的四川省,却因为胡宗南部全军覆没起了反复。如今薛岳的入川剿匪部队的处境就极为尴尬。

红军主力大部都在甘南纵横,但从甘南入川北,走三国古道,也就是十几天的事。而川北地区,却是一个无处筹粮的“鸡肋之地”。薛岳想要进军川北,根本无法就地征得粮秣。至于指望那些川地土军阀沿途供应?更是不可能了。

首节上一节108/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