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希匹的!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拿两千万银元!”
被黄克这么反复折腾,少了川、湘两省的税收,法币推行又受阻,现在的常凯申实力比历史同期最少缩水百分十五,要他掏钱,简直头痛无比。(关于收买陈济棠空军的价格,一说是两百万港币,一说是二千万银元,我查早期的民国资料,都是认定是二千万银元,所以还是以这个为主。)
他不是没有想过再用银币弹,他叫嚷着的“两千万银元”,是这个时期,就是他要收买的陈济棠的空军开出来的价,而海军那边,同样也喊出了杀人价。
常凯申嘴上骂骂,但实际上他咬咬牙,还是有办法弄到钱的无非就是再次出卖一些国家利益,再向英美财团借钱罢了。更何况不久前黄克还给他送来了一只下金蛋的鸡,常凯申觉得困难只是暂时的,熬过这阵子,等链霉素厂建起来,股票发行上市圈钱,那时他的财政就会好很多了。
常凯申嘴里虽骂,脸色却在这时变得好多了,杨永泰看出他接受了建议,又敲敲民国地图上的绥远位置。
“以上几家,他们私下暗通款曲,表面沸沸扬扬,一同发声,实际上皆是心怀鬼胎互相利用之辈。我们明着翻脸,大动干戈,反而会让他们抱团取暖。润物无声,釜底抽薪才是上策!”
作为一名绍兴师爷,杨永泰替常秃子剥茧抽丝,逐一点出问题关键。
“绥远的傅作义部,表面上属阎锡山,实际上他和阎老西矛盾渐深,这个时候,我们再烧他暖灶,也可以分化晋军。”
“至于东北军这边,则是西北破局的关键。”
“此外,东北军的57和61这两个军,委座你运作多时,也该动手了!”
到最后,杨永泰点出了最关键的地方:“而张少帅此人,耳根子最软,做事更是蛇鼠两端,此人却是西北联盟最大的弱点!”
常秃子眼睛发亮:“你的意思?”
杨永泰阴着脸,沉声道:“可行楚怀王入秦之计!此人一去,东北军必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届时再分化收买......”
这一卷快结束了。
第114章 黄克,生日快乐(本卷完)
息壤的读者,点前面的深红色“井”字符号,可看到艾琳娜的造型链接闪光的艾琳娜
1935年12月24日早上,黄克和艾琳娜乘火车回到了上海。
知道艾琳娜“病体初愈”,延安方面下达的指示是让她好好地休息。黄克本来想抽出时间再回延安一次,顺便把截获的那批军火交回延安,但红军那边发来的指示,却是让黄克保留这批军火,找机会进入浙西南游击区,将一部分军火交给栗裕的游击队,而另一部分军火,则是留给大别山根据地的高进亭游击队,以及正在向四川突进的红二方面军。
这批日本人卖给马家军的军火里,共有辽13步枪2000支,子弹正好200万发。如果是一年前,对于红军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军火数字。但现在的中央红军,在拿到了苏联提供珍贵的可复装子弹的火棉、底火等枪弹发射药后,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复装子弹的能力。而且用“正规”的枪弹火药复装的子弹,威力也比从前用根据地自制的劣质火绵复装的子弹威力要大得多。
返回上海后,黄克先去了自己在上海开设的“五金制造”工厂。这家工厂是九月后,黄克通过董牧师的关系,在上海收购了一家破产的小机械厂后改建起来的,其地点就在租界内。如果不是黄克出手,这家工厂就会倒闭,连地皮带机器都被拍卖给日本人。
目前其明面上的生意,是承接各种机械零件加工单子,如替租界各工厂老板,加工其急需的机械零配件。
但实际上,外来的订单根本就没有多少原先的老板就是因为接不到订单而被迫卖掉工厂的。
这个雇佣了二十多名工人的小五金工厂,却是黄克未来进口各类机床的重要掩护。黄克返回上海时,前期进口的机床车床之类已经在半个月前到货,本来就等着黄克回来接收,结果却因为艾琳娜身体出状况所以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好在地下党的同志这时已经到位,先一步替他接收了设备。在这过程中,和黄克关系很好的交大,也派出几名老师帮忙接收设备。根据双方的协议,现在交大机电系的学生,毕业前就会到黄克的这家工厂里实习。
在工厂里,黄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图纸,命令他们按图纸加工自己所需的金属配件。现场的二十名工人,一半是上海本地的“失业工人”,少部分是被黄克看中的交大毕业实习生,而管理和带头的人员,却全是延安派来的地下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据点,有了这个厂,才方便他在报纸上登陆广告,以招工的名义把各方的优秀工人吸引过来。
未来不但会通过这里走私机器,还会通过这里,把整个上海地区优秀的技术工人全部收罗起来,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打包送到延安去。
现在黄克扔给这些新招工人的图纸,要他们加工的零件,却是“金粪炮”的后膛盖,以及新改进的“炮管外箍套”。
前者只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圆形金属盖,只是在上面焊接卡扣等配件很费工时。
后者则更简单:把一个约12厘米长,90毫米直径的薄钢管以圆心直径位置为切割线对半剖开,变成两个半片,然后在剖开的断面上用机器弯出两个宽度在15毫米左右法兰接口边,再打上几个螺孔洞,于是一副防炸膛用的炮管外箍套就做好了。
使用时也很简单,将这两个半片套装在75毫米金粪炮靠近底座发射药包的填充安装位置,然后拧紧螺栓连接扣死,使其紧贴在炮身上,加强这处区域的强度。套上这层外箍保护后,金粪炮的炸膛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以上这些,是黄克接到了延安发面发来的“金粪炮”实战后出现问题反馈讯息后,自己想出来的改进手段。这种用常规无缝钢管制造的抛射器,由于材料强度不够,填充发射药的部位在发射数十发炮弹后,很容易强度下降发生炸膛反应,改进手段就是在外面再加一层炮箍。
这一改进当时他在延安的最后一天就做了,测试时一口气试射了近百次都没有发生炸膛,效果很好。此次返回上海,见设备运至,这里又增加了不少工人,索性作为工作任务给下面的人下单了。
当天他在工厂里按上面的流程操作了一番,做出了两件样品后,现场画出几张简易的图纸,要求工人照着加工。
在外人的眼里,这些东西只是造型稍有些古怪的金属盖和法兰套,没人看得出这是武器零配件。
这家工厂,未来的任务就是生产一些根据地暂时还没法加工的小五金零件,以及不停地制造简易的子弹复装器,后者才是这家工厂这段时间主力生产的产品为了保密,这里的工人生产的只是部分零件,另一部分的零件放在别的地方生产,二者不组合起来,工人也不知道自己造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延安那边的工业计划现在才刚起步,相关的配套设备,以及人员,要到位最快也得是明年二月后的事了。一些急需难加工的零配件,暂时也只能通过黄克这儿提前生产,毕竟上海贸易发达,材料获取方便,生产条件远比刚起步的延安那儿好得多。
简单地给现场的技工人员做出指示,提点了一些加工中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后,黄克离开工厂,回到孤儿院里。
现在的孤儿院,收养的弃婴和流浪儿的数量已经接近千人,婴满为患的问题,让艾琳娜和黄克都头痛不止.....因为当地一直有更多的人,在有意和无意地,把孩子往这里送。原因是这家孤儿院收养的幼婴,成活率太高了.....
看到那一个个被扔在孤儿院门前、附近,嗷嗷大哭的幼婴,二人都收养得有些怕了不是不想养,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这事上,即使是艾琳娜再善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婴儿潮”,她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她能做的,也只是一再地扩大孤儿院的面积,另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向社会求助领养,但是到现在为止,被人领养走的幼婴,也不过十数个而已。
当黄克回到孤儿院时,大老远就会听到那震天的哭泣声,毕竟那是有着几百个婴儿的孤儿院.....
想象一下几百个婴儿同时哭闹的场面吧。
如今的孤儿院,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幼婴院,另一部分则是五岁以上,八岁以下的幼童院。而第三个部分的,则是八岁以上的“少儿院”。黄克目前的想法,却是把他们先养起来,教育一阵后,再分批送到苏区去从现在到解放,再快也要十三四年的功夫,这些孩子教育好了,会是很好的红军预备军,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黄克自己的未来班底。相关的事项,黄克在延安时已经和红军高层讨论好了,延安正在做接收这批孩子的准备工作。
因为某个不能说的理由,在黄克的主动要求下,全国各地一些牺牲烈士的子女,也以弃婴、街头卖掉的孩子之类的身份,被送到孤儿院里来。
在送过来的这些烈士子女中,小黄克一直有意地在找的一个人,这个人可是他在交大的“老学长”了,也是从交大走出去的,名声成就不下于五个师的另一位超级牛人。可是小黄克在董牧师交上来的烈士孤儿名单里,却怎么都没找到他的名字。直接到一月后他和大黄克恢复了联系,才从那儿弄明白,那个人的父亲现在还没有牺牲,历史上他还要四年后才会牺牲。而且现在历史被改变了……
“嗯,无论如何,得把那人找出来,弄到交大去读书啊!未来我的班底,交大机电系可不能没了这个人啊!”
而孤儿院里的其他八岁以上的孩子,这个时候黄克也不再是白养着他们......
幼婴院这儿,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已经被指派帮着大人照看三岁以上的幼婴,主要也就是陪他们玩耍。更大一些的孩子,则要在孤儿院里打些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倒不是黄克想省几个雇工的钱压榨童工,而是要让这些孩子早点明白生活的艰难不易。这种打下手的工作不是天天干,而是轮着来的,事后还有一些小礼物或零花钱奖赏。
由于要供应千余名幼童的吃喝,孤儿院的食堂也扩建了。有十来名工人在后堂工作现在能在孤儿院工作的,要么是地下党和其家属,要么就是延安中央派来保护黄克的老红军,孤儿院现在已经是上海最大的“匪巢”。
孤儿院的食堂里,有一台发面机正在机械揉面,这台机械是黄克自制的。
可以轻易地揉出足够数千人食用的馒头面团。黄克来到后堂时,几个食堂工作的成年人正带着二十多个孩子在这儿做馒头。揉面的材料是高梁玉米面粉多等种杂粮的混和物,几个较大的孩子联手帮着食堂的师傅正将一笼一笼做好的馒头架到蒸笼炉灶上,空气中弥漫着杂粮馒头的香味。
看到黄克和艾琳娜这对孤儿院“真正的主人”来了,这些孩子们全都对二人尊重地喊:“院长好”。
黄克瞄了一眼那位戴着厨师白帽的食堂师傅,他姓罗,叫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