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第27节

“嘶,小,小店家,这水泥真是用水和泥巴做的?”

廖镛难以置信的揉着手腕,问道。

第41章 孙儿 你为天下百姓造福了

“水泥的主要材料的确是水和泥巴,但是还有别的。”

朱环朝着廖镛解释道:“但是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宝贝,目前就我知道如何做,对大明和百姓都有好处,所以这配方我不能轻易泄露。”

“必须要经过圣上同意,派几个能保守秘密的人来我才能将这配方透露出来,而且绝对不能将秘密泄露出去,一旦让北元或者海外知道了,那反而还会对咱大明不利。”

朱环说的煞有其事,朱元璋也深表认同。

“大孙儿,这个水泥制作繁杂么?”

“不繁杂,很便宜的。”

朱环知道朱元璋考虑的是什么,他回道:“成本和三合土差不多,远低于糯米砂浆,这个水泥不需要粮食,也不需要金属就能制成。”

“嘶!”

朱元璋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廖镛也一脸不可思议。

朱元璋看着这水泥墩子,以及旁边的一袋子水泥,他犹豫片刻,朝着朱环说道:“大孙儿,你这水泥和水泥石墩,咱要带回宫里,给皇上看看,并且还要找工部的人检验下。”

“如果真如大孙子你说的,又便宜又坚硬,那可真的就为大明百姓造福了,孙儿,你功德无量呀!”

说到这里,朱元璋看着朱环脸上的那团红印子,脸上全是愧疚,他上前,粗糙的大手摸着朱环被打肿了的脸,说道:“大孙子,爷爷错了,错怪你了,爷爷不知道你是在为大明担忧,还以为你变坏了,是爷爷不好,还疼么?”

朱环满不在乎的说道:“不疼了,爷爷你就别内疚了,你也是关心我,怕我学坏了而已,爷爷你别担心,孙儿虽然有时候做事欠考虑,但是孙儿绝对不会做那种坏事的,你放心就是了。”

“咱现在放心了,放心了。”

“廖镛,去叫几个人来,将我孙儿的大发明带回宫里去,咱要让工部那群官员看看眼。”

朱元璋脸上笑开了花,他虽然是个大明的皇帝,是这个时代站在权力最巅峰的人。

但是他依旧是个老人,还是吃了一辈子苦的老人。

这种老人就算自己建立了丰功伟绩,但是依旧还是希望儿孙辈争气。

毕竟他们知道自己创业的艰辛,也知道过苦日子的难受,所以希望儿孙辈能将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伟业传承下去。

因此,当想到朱环这三天一直都在那个破酒厂里研究这个,朱元璋心疼的不得了。

“大孙子,今后这事情你和咱说,咱叫宫里派几个匠人来帮你做就是了,自己别太操心了。”

“还有,今后出去好歹也要和家里人说一声,害我们担心的要命。”

朱元璋和朱环坐在酒馆的凳子上,张软萌这时也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有些小菜还有两大碗面。

她一边摆着吃的东西,一边听到朱元璋的埋怨,也跟着说道:“是啊,黄爷爷,你不知道这几天我都担心死了,爷爷你骂他,他不听话。”

“哈哈哈哈!”

朱元璋大声笑了起来,他看了看张软萌,又看看朱环,笑道:“是啊,是该管管了,可惜我老罗,还能管他多久,我看你要学着管管他,成么?”

张软萌今年才十六岁,虽然在大明,此时也到了婚配年纪,张软萌也知道朱元璋说的是啥意思。

顿时脸上一抹红晕直飘到耳根处。

低着头也不敢说话了。

朱元璋看到张软萌娇羞可爱的样子,心里喜欢的紧,他朝着张软萌说道:“害羞啥,多大人了,女娃子男娃子到了这年纪都得谈婚论嫁,我看你不错,以后就给我好好管管朱环这臭小子。”

朱环这时也反应了过来,他一口面差点喷了出来。

“老爷子,你说啥,人家张软萌才多大呀!”

朱环虽然现在才十八岁,但是前世也是三十岁大叔了,一个三十多岁大叔娶个十六岁小姑娘!

就算老牛吃嫩草,也不是这么个吃法吧。

而且自己这辈子也是姓朱,不是姓刘!

但是朱元璋哪里想那么多,他朝着朱环说道:“你瞎说啥,人家十六你十八,不是兄妹是亲家!”

“我看行,这娶妻娶贤,虽然这女娃子是个穷酸家里出来的,但是人家能吃苦,你看你,这甩手掌柜当了三天,这里里外外的不都是人家兄妹操持着,我看行,这女娃不错。”

此时的张软萌早就躲开了,但是朱元璋还意犹未尽的朝着厨房看着,看得朱环都脸上冒黑线了。

老爷子,就算给咱找媳妇,你也别这样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要一树梨花压海棠呢!

好在这时,廖镛从宫里带了一辆马车出来了,朱环连忙说道:“老爷子,我这婚事可以延后,但是黄河水患才是最重要的,你赶紧回宫,拿着这水泥给皇上看看。”

“成!”

朱元璋三两口的将面条吃完,脸上也恢复了严峻,跟着廖镛急急忙忙的回宫里去了。

……

而在应天府北面,河南地段。

今年的大明气候异常,七月的南方进入了三伏天气,但是这大明北方,河南一带,却接连大雨磅礴。

工部尚书秦达穿着草鞋行走在大运河河南段。

跟着那群漕工辛苦的将淤泥全部疏通了,看着慢慢上涨的河水,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我终于将淤泥清理了,这样河道畅通了。

我没有愧对圣上恩典,没有辜负百姓,我秦达,没有尸位素餐!

秦达心中不由的感叹道。

而就在这时,从远处跑来一名官员,这名官员虽然穿着官服,但是官服上也满是泥水。

他慌忙的朝着秦达休息的方向跑了过来。

秦达看着他,又看了看外面的大雨,心中暗暗叫道,不好,难道!

那名官员正是大明工部侍郎沈!

沈跑了过来,连礼仪都不顾了,直接朝着秦达喊道:“尚书大人,这黄河,黄河又溃堤了,黄河带着淤泥冲入大运河,大运河又堵了。”

轰!

这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直接将已经好几天没休息的秦达给震晕了。

秦达无力的倒在凳子上,无言的望着天空。

望着浓雾遮盖着的苍天。

良久,秦达缓过神来,脸上写满了悲愤。

他指着苍天骂道:“狗苍天,你为何要害我大明百姓,狗苍天,你为何要连降暴雨,狗苍天,你要我死,我死给你看,但是请你放我大明百姓吧!”

秦达悲愤的怒骂着苍天,直接冲入大雨中,纵身跳进了那大运河中。

“尚书大人,尚书大人!”

这时,沈和一干众人才反应过来,他们纷纷跑去想要救下秦达,然而那大运河的水流潺潺流过,秦达的尸首早已经不知到了何处去了。

ps:史书记载,秦达就是在这一年自杀而死的,而且也是因为治水问题,不过这里为了小说看起来更加有渲染力,便将那场治水改为了黄河溃堤,这样也能增加小说的趣味性。

但是秦达的确是一位勤恳为民的好尚书,也一心忙于治水,大明也出了不少治水能臣,最有名的便是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河道总督潘季驯!

第42章 秦达,你死早了

朱元璋带着一脸的兴奋回到了宫里。

刚进宫里,就遇到了准备回家的刘三吾。

刘三吾连忙朝着朱元璋行礼。

“三吾,你去哪,没啥事跟咱去趟工部,咱给你看个宝贝。”

朱元璋心情很好,像是炫耀一般,朝着刘三吾说道:“咱大孙子给咱做了个宝贝出来了。”

刘三吾今早也耳闻到朱元璋慌忙的出宫去了,而且也是因为朱环的事情,但是看到此时的朱元璋的心情,貌似还很不错。

看来,朱环也没有惹是生非!

等等,朱环给皇上做了个宝贝出来了?

刘三吾看向朱元璋,朱元璋还是一脸笑眯眯的看着刘三吾,似乎在期待刘三吾发问。

得了,老皇帝这是在炫耀,我就顺着他意思来呗。

于是,刘三吾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朝着朱元璋问道:“不知小店家给皇上您弄了个什么宝贝出来,能否让微臣看一眼?”

果然,这话一说出来,朱元璋脸上兴奋之色更加浓郁了,他朝着刘三吾招了招手说道:“想看,那上车,跟着咱去工部,这宝贝可是咱大孙子体恤咱,熬了三天三夜才研究出来的,是个大宝贝。”

这下,刘三吾本来没兴趣的,被朱元璋这么一说,也来兴趣了。

刘三吾也不打算回家了,直接上了朱元璋的马车,跟着朱元璋一路朝着工部办公的地方开了过去。

到了工部,老远就有侍卫喊道:“皇上驾到!”

工部一群官员连忙从房间里跑了出来,一个个跪在了地上。

朱元璋下车,刚准备炫耀自己的宝贝,就看到这群官员一个个如丧考妣一样,特别是为首的沈,眼睛都是通红的。

“咋回事,又出啥事了,秦达呢,叫他赶紧给咱过来。”

朱元璋朝着这群官员问道。

沈这时哽咽着说道:“皇上,秦尚书,秦尚书他,他在疏通大运河时,眼看着大运河疏通,结果黄河河水再次倒灌进来,秦尚书悲愤异常,又深感愧对圣上愧对百姓,便投河自尽了。”

“轰!”

朱元璋只感觉浑身一怔,整个人都愣住了!

刘三吾也呆住了,但是下一刻,刘三吾提前反应了过来,赶紧朝着沈问道:“沈,此话当真,秦达贤弟他,他真的投河自尽了?”

“千真万确,当时我就在场,我想拦住他,可惜没有拦住!”

沈说着说着,大声哭了起来。

“哭哭哭,就知道哭,你为啥不给咱拦住他!”

朱元璋突然大声骂道,“现在哭有啥用,秦达这小子,黄河水倒灌又不是他的责任,他干嘛要给咱投河自尽!”

“混账小子,你就过来让咱骂几句怎么了,咱骂人的次数还少么,但是咱何时打过你板子,何时拿你治过罪!”

“咱要真觉得你和那群贪赃枉法的官员一样,咱早就把你这身官服给脱了,你为啥就不明白!”

“咱都给你带治水的宝贝来了,你却先走了一步,你这是对得起咱,秦达,咱问你话,你给咱说说,你对得起咱!”

朱元璋厉声喝骂着,满脸气得通红,突然感觉站不稳了,整个人一个琅跄,沈赶紧爬起来,一把扶住了朱元璋。

“皇上,你龙体要紧,你别太生气了。”

刘三吾连忙上前安慰道。

“咱不生气,咱岂能不生气!”

朱元璋被沈扶着进了房里坐好,那群工部的官员也都一个个从地上站了起来,跟着走了进去。

首节上一节27/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