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只好闭住嘴,开始当木头人。
而朱允此时却站起来,行礼,解释道:“皇爷爷,此次案子涉及到番邦,事情非同小可,而允贤弟在东宫名声一贯不好,我怕他参与这次断案,一不小心,会有损我大明脸面!”
第104章 做好自己本分
“混账!”
朱元璋听到这话,直接开口骂道。
这一句混账!
直接骂的朱允都打了个哆嗦!
朱允没想到自己这番话,能让自己皇爷爷如此暴露!
而朱元璋却还没消停,继续骂道。
“朱允,你这话是听谁说的,你今天是听谁的建议来找咱的!”
“是你母亲,还是黄子澄他们!”
“皇爷爷,您请息怒!”
朱允没想到自己会惹得朱元璋如此气愤,连忙准备开口解释。
然而,朱元璋却没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继续说道。
“允,朱允可是你弟弟,你为何将其说的如此不堪!”
“说朱允在东宫名声一贯不好,咱怎么听说,朱允这孩子最近在东宫表现甚好!”
朱允连忙说道:“允最近在东宫表现有所收敛,但是以前在东宫的顽劣,就连父亲在世的时候,都一直说允不是!”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以为咱不知道!”
朱元璋直接大声骂道,这声音都传到书房外,站在门外的黄三狗和那些侍卫都吓得打了个哆嗦!
朱元璋直接站了起来,指着朱允说道:“允为何以前一直顽劣,你不知道么,你不知道去问你母亲,她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咱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和允都是我的孙子,你们都是什么秉性,咱一清二楚,不要把咱当傻子!”
朱元璋一拍桌子,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顿时洒满一地!
见朱元璋暴怒起来,朱允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连忙说道:“皇爷爷息怒,是孙儿不对,孙儿不对!”
朱元璋发泄了一通,心情似乎又平静了不少,他这时才缓过神来,看着跪在地上的朱允,语气开始变得柔和了起来。
“允,你是个聪明人,咱清楚,咱也知道,这次你来不是你的注意!”
“但是你也这么大了,咱希望你明白,不管是你母亲还是黄子澄他们,他们教唆你去做些什么,你都要在脑海里想一想,这事情能不能做!”
“你不能总是人家要你去干什么,你就去,虽然他们都是关心你的人,但是有时候,关心你的人不一定会帮到你,还会害了你!”
“你母亲和黄子澄他们都是名门望族,他们有学识,有文化,但是不一定有远见,有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害了你!”
“还有,咱要你和黄子澄他们选取科举的考题,你们选了个什么,这不就是指桑骂槐的斥责咱么,你用脑筋好好想想,咱是你爷爷,你拿着这个考题来给咱,咱会怎么想?”
朱允跪在地上,听着朱元璋的这番话,脸上满是惶恐之色。
朱元璋最后说道:“起来吧,咱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听不听得懂,但是最后一句话希望你明白,咱要你去主持这次科考,朱允可是一句话也没说!”
“咱要允去查案,你就过来捅刀子,这是圣贤所为么?”
“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这是咱给你最后一次忠告,没有下一次了!”
朱元璋说完,便挥手要朱允离开。
朱允连忙向朱元璋行礼,告退!
离开了书房,朱允连忙朝着东宫疾行而去,直到到了东宫大门外,朱允才长吁了一口气。
而在东宫内,吕氏和黄子澄等人都在东宫等着,等着朱允回来。
而朱允朝着东宫慢慢的走了进去,也不知道之前朱元璋的那一番话,朱允是否听进去了没有。
……
另一边,朱环和朱允则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寺庙内。
寺庙内凭空多了六具尸体,加上这炎热的天气,气味一下子浓郁了不少。
朱允才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寺庙门槛,又转身跑了出去,还未跑出去多远,这呕吐物就如同抛物线一样喷射了出来。
朱环看了他一眼,心想,要他主持这次查案,还真是难为他了。
而这时,看到朱环来了,刘捕头赶紧跑过来,朝着朱环说道:“小店家,这尸体已经拼凑出来了,一共六具尸体,死亡时间根据仵作的验尸情况表面,都是在今年!”
见朱环还未说话,刘捕头继续解释道。
“这六具尸体目前查出来了两具尸体的情况,一具是一位男尸!”
说着,刘捕头指着那具男尸说道:“死者名叫王铁锤,是专门给四夷会馆的番邦人士带路打杂的一名杂役,今年二月,过年不久,他们的家人便前来报案!”
“我当时奉命查案,但一直连尸体都没查到,所以就成了悬案!”
“这一具女尸,死者名叫柳月儿,是秦淮河的一名青楼女子,是今年四月失踪的,当时他们老嬷也前来报过案,结果也是查了一段时间,连尸体都找不到!”
说到这里,刘捕头也脸色黯然,心中一万个草拟吗!
你大爷的,谁会知道这尸体居然藏在佛像肚子里!
“这两人的具体信息你这里还有么,我们前去调查一下!”
朱环听完刘捕头提供的信息,便问道。
“还有,当时我们都做了详细记录的,就在衙门里面。”
这时,朱允也走了上来,他不敢离这寺庙太近,便一直在门外站着。
这案子看起来今天一天几乎破不出来,于是朱环便嘱咐刘捕头,要仵作将六具尸体也都带回义庄。
要不然这大晚上破庙里面摆着六具尸体,换成谁路过心里都寒颤!
而此时,寺庙内的线索也基本上调查完毕了,朱环便随着刘捕头前往应天府衙门,想要看下这王铁锤和柳月儿的具体信息。
走出寺庙,朱允就跑了过来,问道:“大哥,这案子查的如何?”
刘捕头和跟在一旁的陈锡,见朱允如此随意的称呼朱环为大哥,吓得路都差点走不稳了。
这朱环到底什么来头,流落民间的皇子皇孙么!
怎么和朱允殿下关系如此亲密!
陈锡作为应天府府尹更是认真仔细的打量了朱环一番,联想到朱环之前的种种表现,不由的将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店家记在了心里。
心中更是打定主意,找个时间要多和这个小店家增进感情才行!
而朱环压根不知道朱允这句大哥给身边两人带来多大的惊涛骇浪,他还在随意的说道。
“现在去应天府拿下两人的信息,等下我们就去他们家里调查下!”
第105章 王铁棍
“那就不用来这个寺庙罗?”
“对,暂时不用来了!”
朱环回道。
“那就好,要不然我吃多少吐多少,早晚会饿死!”
朱允见不用再去寺庙了,心情也是大好,心情也开心了起来。
看着朱允皇孙的喜形于色,朱环心中暗笑道。
不管他是多么位高权重的皇孙殿下,其实归根结底还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
本来今天一大早,被盛嘉年他们给关到天牢里,所带来的不快在此时也烟消云散。
朱环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跟着刘捕快来到应天府衙门,取来了这两人的信息,便和朱允一起看的起来。
朱允虽然说要跟着一起看信息,其实朱环也知道,这小子纯粹就是个打酱油的。
但是碍于人家要在这装模作样也就随他了,谁叫人家是皇孙呢,有这个特权。
刘捕头也在一旁候着。
随时准备听从朱环他们的差遣。
刘捕头可是得到陈府尹和安尚书的三令五申,要他们小心伺候着这二位大老爷的。
再加上朱环刚才所展露出来的惊人的实力,也让刘捕头折服。
于是刘捕头一直站在他们两人的身边,确切的说是跟在朱环的身后。
朱环仔细看了这两人的信息,这柳月儿是春凤楼的青楼女子。
从这记录的信息上来看,他虽然不是头牌,但也是人气极旺的一位青楼女子,要不然这青楼的老么也不可能在她失踪以后特意前来报案了。
然而这青楼都是晚上营业,此时前去估计也查不到什么信息,于是朱环便将重点放在了这个叫王铁锤的男子身上。
王铁锤,根据应天府这边的信息显示,他就住在四夷巷子,这四夷巷顾名思义就是在四夷会馆附近的一个小巷子。
自从大明立国以后,随着朱元璋屡次击败北元,给大明带来了安定的环境。
于是周边的藩国便陆陆续续的来到大明朝贡,而朱元璋在这方面也放得比较宽,直接大手一挥,允许番邦来大明进行贸易。
朱老爷子除了实施海禁以外,其实并没有限制外邦的贸易,因此在四夷会馆附近便有不少番邦人士在此逗留。
有些在这里以官方的名义朝贡,而有些更多的则是番邦的商人来到大明。
而由此以来便有不少大明人士,专门给这些番邦人士服务。
替他们翻译,替他们带路等,渐渐的在四夷会馆附近,便有不少以此为生的大明人士住在这里,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了大明应天府的四夷巷。
在朱环看来,这些人其实就是后世的国际贸易人才。
只可惜在此时的大明,这些人的地位完全没有后世的国贸人才那么光鲜亮丽。
包括这四夷巷,朱环和朱允他们在这巷子里走着,朱环发现这四夷巷也和他那插柳巷差不多。
只不过这里多了一些番邦的语言而已。
但是从穿着和他们的经济状况来看,就跟插柳巷的人处于一个阶层。
因此,当朱允和廖氏兄弟衣着光鲜地走在这巷子里,四夷巷的民众便投来了惊讶的眼神。
这看的朱允都有些不自在了。
要不是朱允身后还跟着一个刘捕头,这些民众也都知道这人便是应天府的捕快,所以他们都不敢上来交流,要不然肯定会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分子会趁机上来搭讪。
但即便如此,朱允还是觉得很不自在。
他小声的朝着朱环说道:“早知如此,我就穿一件普通的衣服来了,这搞得我像是耍猴的猴子一样。”
朱环撇了撇嘴心道,你一个皇孙在穿的怎么普通,那一身雍容华贵的气质还是遮盖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