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义庄,此时夜幕已经笼罩了整个大明皇城,从义庄一路往下走,看着不远处已经华灯初上的大明皇城,晚风吹拂在众人脸上,朱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一边走着朱环一边将自己的思路给众人说了出来。
原来在昨天听到那柳思儿姑娘说的话,再结合昨天王铁棍说他哥哥给安南国使臣做个舌人,朱环便隐约觉得这个占城国使臣有些可疑。
因为,这个占城国使臣在这段时期频繁在应天府搞动作,而他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在加深应天府百姓和官员对占城国的不满。
所以结合这些线索,朱环就锁定了这个胡姜。
而今天早上,朱允拿来的那个紫檀折扇,就更加让朱环肯定了下来。
这紫檀折扇上面刻着一个胡字,很明显,这个紫檀折扇的主人是姓胡。
而且这么贵重的物品赠送给一位青楼女子,那只能说是这位男子对这青楼女子动了情,当作定情信物给赠送了。
那么自然不可能拿一个转手多次的物件作为信物赠送,那么只有可能就是此人本名姓胡,或者化名胡姓在大明了。
这么一来,朱环就更加肯定,这个胡姜的可疑性大了。
“所以,今天上午你才大张旗鼓的前往四夷会馆,去找这个胡姜?”朱允问道。
“对,这叫做打草惊蛇!”朱环朝着朱允解释道。
“我们摆明了自己前来的目的,大张旗鼓的进行一番调查询问,然后我在出门时再和刘捕头进行了一番对话,告诉刘捕头我已经有线索了,这样,他这个始作俑者自然会寝食难安!”
“而且,我们今早还在他的房间的窗沿上发现了踩踏的痕迹,所以我就认为,这个人肯定是会武功的,这五年来不知多少次夜里从这窗户跳出去,以至于窗沿都被踩出了痕迹!”
朱允这时又接着说道:“所以你才表面上要我回去,实际上却又暗中要我派人在太阳落山后前来支援你,是么?”
“你这么肯定他是晚上过来?”
“当然,谁会大白天的过来,他心里有鬼,再加上我将他的杰作直接摆在这个义庄外面,以他的性格绝对会忍不住前来灭口的。”
朱环回道,“只可惜,我还是低估了他的胆量,太阳还未下山他就来了,要不是我留了一手,要廖镛在暗中埋伏着,恐怕都等不到你们来,我就被杀了。”
“不过也好,正因为他暗中搜寻一番没发现埋伏,才会以为我托大,单独引他出来,他才会将他的事情全部说出来,此次只需要直接将他的话上报朝廷,这个案子也就定下来了。”
“要不然还需要一番严刑拷打才能招供,也麻烦!”
众人听着朱环的分析,心中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朱允更是佩服而又高兴,他一个人在一边傻呵呵的笑着,引起了朱环的注意。
“殿下,此次周王进京,你就要趁此机会要周王给你检查一番身体才行,上次我说的,你可还记得?”朱环朝着朱允说道。
“我知道的,铅中毒嘛,这不是最近破案么,没时间,等这个案子结束了,我就去检查。”
朱允似乎对自己的身体不怎么上心。
但是,周王却在一边听得仔细,他回过头朝着朱环问道:“朱允的身体怎么了?”
“铅中毒,五叔,你听说过么?”朱环还未说话,朱允就抢先说道。
这也是朱允的聪明之处,此时的朱环在周王眼里也就是个普通百姓,如果这铅中毒从朱环口中说出,而最终检查出来,朱允并未有这个病,那么有心人便可以借口朱环是诅咒皇孙,因此会招来横祸!
但是,朱允说出来就不同了。
第117章 铅中毒的蹊跷
朱允怀疑自己有铅中毒,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就算没查出来,也不过是虚惊一场而已!
因此,看似是朱允抢先一步回答,但是暗中其实是在保护朱环。
周王听到铅中毒这三个字,也有些疑惑。
朱环看着周王微微蹙眉,还以为此时的周王并不知铅中毒是什么,他正要暗自叹口气,却听到周王说道。
“在这应天府一带,为何会有铅中毒?”周王开口询问道。
“皇宫内除了祭祀以外,极少有青铜制品,你怎么会怀疑朱允铅中毒?”
“还有,你为何知道我会知道铅中毒?”
夜幕下,周王看着朱环,在夜色的保护下,周王的脸色朦胧,朱环不知道此时的周王,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些问题,朱环也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没想过,他会和周王直接见面。
因此,之前朱环也没有想好借口和措辞。
他总不能说,你朱编著的医书里面提到过这个铅中毒吧。
朱环是看过朱编著的医书,但是他当时是抱着学医的态度看的,并不知道朱到底是哪一年编撰的这本医书。
所以,朱环一时也不好回答了。
“五叔,你到底给不给我看病,不给我要是病死了,我就和皇爷爷说,是你不肯给我看病害我病死的!”
朱允见朱环沉默了,连忙开口朝着朱说道。
“你个傻小子,瞎说什么,我有说不给你看病么?”
周王朝着朱允笑骂道,但是朱环看到,周王的眼神依旧在朱环身上停留了一会,只是在夜色下,朱环没能从周王的眼神中看出一些什么。
周王和朱允继续聊着,周王自洪武十五年就藩开封后,一直都没能回京,于是和朱允这个侄儿有着不少话可以讲。
朱环则如坐针毡,这周王看似已经对朱环没有了兴趣,但是和朱允话里话外间,都似有意无意的看朱环一眼,这让朱环十分的不自在。
好在下山以后,周王和朱允他们需押解犯人到应天府去,朱环便趁此机会和朱允他们道别,自己朝着插柳巷的方向走去。
朱允幽怨的看着他,本来朱允还以为这段时间可以好好的和自己这个哥哥聚一聚的。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也不知道是自己哥哥太给力了,还是这个番邦使臣太垃圾了,这案子也就两日工夫便告破了。
这样一来,朱允也就只能回皇宫继续呆着,过着他那个混吃等死的皇孙生活。
朱环可没工夫去品味朱允的这番眼神,他和众人告别就快步朝着自己家里走去,周王看着朱环的背影,又看着朱允的神情,脸上露出了一番沉思。
……
翌日清晨,这案子的告破已经传遍了应天府。
毕竟,前天清晨的那具尸体,加上后来佛像里的尸骸,可是承平二十多年的大明应天府,在这二十多年里发现的最多的一次尸体。
这不得不让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震惊。
而两天破案,更是让这群应天府百姓目瞪口呆。
所以,今天早上,随着应天府的百姓开始讨生活,这话题也在百姓的闲聊中逐渐传开。
而且越传越邪乎,已经开始脱离了常规,朝着神话故事的方向迈进了。
什么佛祖仙灵,天庭震怒之类的,饶是张软萌知道这案子是朱环协助破案的,但是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拿着抹布站在酒馆门口,和那卖青菜的大妈一起听着买肉的大叔说着这个故事。
朱环听得直撇嘴,自己作为亲历者,感觉就算他将案件实情说了出来,都没那么生动了,果然这古代的传奇小说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包拯的虎头铡,宋慈的睡枕,可不就是这些百姓在口耳相传中神话出来的么!
朱环也不管这些了,他离开酒馆,朝着张软萌吩咐一声,便朝着自己的水泥作坊赶了过去。
这边,朱环已经恢复了日常的生活,他开始推动水泥的市场化运行。
而另外一边,皇宫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周王在今天果然给朱允进行了一番身体检查,经过检查,周王的面色凝重了起来。
昨晚听朱允说铅中毒,周王还以为只是朱允身在皇宫,面对着父母死后的一种妄想。
没想到今日的检查,却真的应证了昨晚朱允的言论。
“这,这怎么可能?”
周王都有些怀疑自己的诊断,然而这铅中毒的诊断,周王还是有信心的。
因为在开封一带,就是铅中毒的高发区,而周王就藩开封后,经过对这种疾病的多次诊断,才有了对铅中毒的认识,以及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手法。
周王示意身边的太医也来给朱允诊断一番。
在大明,藩王一旦外出就藩,原则上是不能进京的,而周王此次之所以能够进京。
就是因为周王整理编撰了《救荒本草》一书,一举名满天下,加上此次黄河水患,朱身为藩王,用自己的医术来协助治理水患,以至于此次开封水患过后,并未如别的地方出现大疫!
由此,朱元璋便以要朱进京教导太医为名,招朱进京,其实明眼人也都知道,这其实就是给予朱嘉奖了。
太医对朱允进行了一番诊断,也朝着朱说道:“周王,这殿下的脉象和情况,跟周王说的铅中毒无二,莫非这皇孙殿下?”
朱示意太医不要说话,而是朝着朱允说道:“侄儿,你带我去你住所看看!”
这铅中毒不同于别的,在古代,不少用具都含有铅元素,因此许多时候,人们是无意识的摄入了铅。
而朱在开封可是有着丰富的解毒经验,于是朱第一时间就是认为,朱允是不是生活中接触了不少铅元素的用具,以至于铅摄入超标了。
“好的!”
朱允穿上衣服,带着周王便朝着东宫走去。
而刚到东宫,就看到站在东宫门口的朱允以及其母亲,大明现任太子妃吕氏。
“太子妃,允侄儿,好久不见!”
周王就藩太久,根本就不知道东宫内的纷争,他见到这两人,还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朱允也彬彬有礼的回礼,看着朱允的谦和儒雅,想到自己大哥已经死了,朱还不无感慨道:“允侄儿一下子就这么大了,而且知书守礼,我老朱家还真的出了一个有文气的皇孙了。”
第118章 朱允的疑虑
“叔叔过奖了,侄儿也是因为有名师教诲而已,叔叔自学医书,能用如此成就,叔叔的大才才真的让侄儿佩服!”
朱允朝着朱说道。
听到朱允这么懂事的一番话,再看着朱允昨天的表现,朱心中欣慰不已。
大哥虽然不幸薨逝,但是无论是朱允还是朱允,都是品学兼优的晚辈,这大哥在天之灵,也算是欣慰了。
周王于是朝着朱允和吕氏说道:“之前大哥不幸薨逝,我在开封无法及时前来悼念,此番前来,一定要到大哥灵前好生拜祭一番,只是现在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办,等事情办妥便来找太子妃和允侄儿。”
周王还以为这吕氏和朱允亲自在东宫大门口来,是来迎接他这个周王的,于是还朝着吕氏他们行礼,脸上尽是和颜悦色。
谁知,这周王话音刚落下,就见吕氏看了朱允一眼,两人依旧将东宫的大门堵着,不允许周王进来。
“这是?”朱此时也发现了异常,这,这是不让我进东宫么?
朱允朝着朱行礼说道:“五叔还请见谅,这东宫本是太子和太子妃的住所,按道理五叔作为父亲的弟弟,是可以获准进入的。”
“然而近日父亲刚薨逝,我和我母亲都处在服丧期间,这东宫内也只有孤儿寡母居住在此,五叔贸然进入东宫便有所不妥,他日若有流言蜚语传出,不仅对我母亲名誉不好,也怕影响到五叔的名誉,所以,还请五叔见谅!”
“这?”周王没想到这吕氏他们娘俩在东宫门口堵着,不是为了迎接他,而是拒绝他!
这让周王一时下不了台了。
朱允朝着吕氏说道:“五叔只是去我的房间里坐坐而已,不会去你们那的,你们也可派兵守着你们的住所便是!”
“允,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们也知道五叔为人端正,不会做出违背伦常之事,我们也是为了防止他人口舌而已,毕竟人言可畏!”
朱允朝着朱允训道。
“那由咱陪着儿一起进去,这回不会人言可畏了吧!”
就在周王和朱允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苍老却又有力的声音传了过来。
大家看去,见黄三狗陪着朱元璋走到了东宫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