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次朱允决定自己面对着惨淡的人生!
我朱允出生书香门第,身后是富庶江南的文人集团,还有天底下大儒的帮衬!
这太子之位,我朱允坐定了!
谁敢阻拦我,我朱允定当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带着这份信念,朱允便联络了黄子澄等人,以及礼部和支持他的文官,一起要密谋这次的大事。
这大事就是马上要举办的秋闱!
“诸位前辈,晚辈这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求!”
朱允朝着黄子澄三人深深地行了个大礼。
三位连忙躲开,黄子澄作为他的老师,直接扶起朱允说道:“淮王殿下,你不必如此拘礼,这些人可都是知道淮王你的深明大义的!”
农子墨和盛嘉年也都点了点头,眼中的嘉许之色溢于言表。
他们这些文人就喜欢守礼之人,这堂堂大明淮王殿下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材,不以淮王身份欺压官僚,还一口一个晚辈相称,就凭借这份风范,这满朝皇子皇孙,谁能出其右!
朱允这时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秋闱在即,大家也都知道,当初皇上是将此次秋闱的事情交给了晚辈,但是晚辈和几位老师一起出了个题目,却被皇上给驳斥了回来!”
“如今皇上另外改了一份题目,晚辈也打听到了,是从《管子》中出题,这肯定是有违我大明科举取士的,所以晚辈还想请诸位前辈相助!”
“从《管子》中出题,这管仲虽然也是齐国贤相,不过这管仲毕竟不是我儒家门生,在汉朝时,有人将其归为道家,在前隋中,这管子的言论又归于法家!”农子墨沉吟道。
“但无论如何都与我儒家思想大相径庭,如何能够成为此次科举的考题呢?”
“但是如今科考也没有强制要求所有题目必须出自儒家经典,所有我们以此来作为措辞反驳,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盛嘉年回道。
这盛嘉年也是礼部出来的,虽然现在被贬到大理寺去了,但是他在礼部还是有人脉的!
“所有,晚辈只能请求诸位前辈,这科举取士毕竟都是归于礼部管辖,还望诸位前辈帮忙看着,别让那些歪门邪道之徒进入我大明官场!”朱允朗声说道。
“这个请淮王殿下放心,我们都是衍圣公的门生,岂会让这些邪门歪道之辈进入朝堂,这不是侮辱了衍圣公的至圣至贤的智慧么!”黄子澄说的冠冕堂皇。
这番言论也深得农子墨和盛嘉年的认可。
而朱允看着他们一个个答应了下来,心中也是大喜。
这次科举的布局,朱允也是想要对目前的局面进行一次反击。
他想要让这些阅卷的考官将那些说歪门邪道的考生全部打掉,留下遵循儒家思想的人,这样就能让皇爷爷知道!
你所信奉的那些王霸之术,其实是会被世人唾弃的。
而只要皇爷爷转变了观念,那这太子之争,他又会占据优势地位了。
第131章 无心插柳
朱允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在皇爷爷面前失宠。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皇爷爷听信了谗言,忘记了儒教治国的真理。
所以只要这次科举考试,他们这些士子们,能够在考卷上对皇爷爷目前的政策,进行一系列的批判。
那么必然会让皇爷爷深思熟虑,从而思路转变过来。
而一旦皇爷爷的思想转变过来了。
那么皇爷爷必然会认为,曾经被他批判的朱允。
才是真正的最合适的太子继承人。
朱允文如此想着。
同样的,黄子澄等人心中也是如此所想。
黄子澄他们的心思更加单纯,这帮江南士族唯独能够押宝的就是淮王朱允文了。
抱着这种心态,黄子澄他们在离开后便加紧了布局。
开始为这次科举,积极的做准备。
……
朝堂的这些暗流涌动,朱环并不知道,他目前正在为钱的问题发愁。
水泥作坊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水泥了,但是水泥的订单却并没有如朱环所预料的那样,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究其原因,并不是水泥不好,而是每个月朱环都要给朝廷一定的配额。
而这些配额就保证了朝廷的基本供给,即便还有部分短缺,只要不是急需,朝廷也会等到下个月配额来了在继续使用。
而民间的需求,目前还没有完全打开,也只有应天府和开封这些遭遇了水患的地方还知道水泥的作用。
其他地方可能连水泥为何物都不知道。
并且此时大明还处于农业社会,民间住宅也多为木质结构,民间对水泥需求还是不多。
以至于目前产能还处在过剩的阶段。
这就苦了朱环了,他不得不开始招人,设立地区销售代理,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快水泥这种新兴事物的传播途径。
朱环心中那个苦啊!
自己一直想多挣点钱,为此也做了不少努力。
然而总是有意外出现,让自己挣大钱的愿望由此落空。
不过这日子总归比起以前要好了不少,但是朱环的目的却也不至于此,他需要打开那商城的第二层才行。
毕竟初级商城能用的东西太少,军火,航海技术等都没有。
朱环以前温饱成问题时,自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而如今,已经成为了吴商的他,就对这些能够改变大明,改变历史走向的科技产生巨大的兴趣了。
况且,他还从黄老爷子那里知道,他作为吴商,是能够进行海贸的,这就更加深了朱环对航海技术的渴望。
然而打开第二级商城所需要的金钱,朱环一直都还没能赚到,这就让他也有些焦虑了。
面对着科举的日趋临近,朱环准备冲一把,就是做一把炒面,拿去赚一笔钱。
当然,这炒面技术已经被皇上收归为绝密了,也明令朱环不准私自生产销售。
不过,朱环也是有办法的,他和黄老爷子进行了一次谈判,将自己目前产能过剩的水泥无偿进贡给了朝廷。
换取了今年科举的炒面销售特权。
黄老爷子最终也答应了下来,其实他也想借助这次科举士子,来试下这个炒面到底怎么样。
……
九月,科举考试终于如期开始。
这一天一大早,朱允便和黄子澄等一众官员在考场外等候着。
其实一般来说,这科举时,这些官员也不需要如此做。
只不过朱允如今需要在这些新科士子面前刷存在感,因此便特意一大早就赶了过来,好让这群科举士子们知道,他朱允可是礼贤下士的好皇孙。
如今盛夏已去,秋意见长,但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才行。
所以今日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这凉风吹拂下,包括朱允在内,大伙还是觉得这天气还是很凉爽的。
只是按照往年的秋闱,此时已经有不少士子到了,但是不知为何,今年的秋闱,这些士子为何还没一个人到考场外。
“哼,今年这群士子一个个如此没有进取心,今日可是科举第一天,一个个就如此懒散,如此面对科举,还想要考取功名,哼!”
黄子澄见朱允现在最前面有些尴尬,便开口骂道。
“黄兄,我觉得有些蹊跷。”齐泰现在黄子澄旁边,看着这天色已经快要亮了,但是这些士子却还一个都没有来,也觉得有些奇怪。
但如果要将这问题,全部归结为这一次的士子不重视功名。
那也的确有些不太对。
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朱允也觉得黄子澄说的有些偏颇了,但是他不可能直接质疑自己的老师,于是便朝着身后的一名官员吩咐道。
“你去前面看看,看是否出什么状况了。”
那名官员答应了下来,朝着前面跑去。
朱允看了看已经鱼肚白的天空,整个人心里长叹了一声。
他感觉从他父亲死后,他的运气就一直不太好。
做任何事情总是不能一帆风顺,总要出一些幺蛾子出来。
朱允都想去拜拜佛了,但是一想到自己母亲拜佛还不诚心,不也是说走就走了。
那该怎么让自己运气变好点,朱允心中想道。
就在朱允和身后的官员在心里胡乱思索的时候,刚才被派出去的官员此时跑了回来。
他一边跑,一边脸上还带着慌乱。
“淮王殿下,吴商和吴王在路口截住了士子,好像在卖一个很了不起的东西。”
吴王!
单单一个吴商,朱允还算了,但是加强朱允,朱允就坐不住了。
他朝着身后的官员说道:“我们走,去看看!”
进入科举考场的路口,又叫文渊街街口,朱环和朱允在这口子上摆了个摊子,上面还挂着吴商的标志。
本来这个就是朱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前几天朱环在准备炒面时,朱允也溜了出来,特意来找朱环。
这下,这个事情就被朱允所知道了。
朱允便吵着要跟着朱环一起来卖炒面,朱环拒绝不了,只好答应了朱允跟着一起来卖炒面。
在科举的这一天,朱环天还没亮就将摊子摆在了文渊街的街口。
等着这群士子一来,朱环就扯着嗓子喊道。
“大明吴商新科技,可以干吃的炒面,直接吃,口感好,您一举成名的好帮手!”
第132章 吴商新科技
“大明吴商新科技,可以干吃的炒面,直接吃,口感好,是您一举成名的好帮手!”
朱环压根就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直接将吴商这个称号给亮了出来,作为其招徕顾客上门的手段。
朱允在一边听着,整个人都不好了,他趁着朱环叫卖的空隙,朝着朱环问道:“大哥,你这吴商的封号可是皇爷爷亲手赐予你的,你这样拿来显摆,行么?”
“怎么不行?”
朱环看了朱允一眼,诧异的问道:“就是皇上亲手赐予的,我才要努力叫卖才行呀,这是货真价实的吴商,如假包换!”
说完,朱环又大声吆喝道:“皇上亲手赐予的吴商,又研发出新科技了,能够直接吃的炒面,助您一举拿下科举状元啦!”
朱允彻底无语了,他觉得朱环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这么做感觉又没啥道理,反正这感觉,朱允无法去形容。
但是,这种后世哗众取宠的叫卖方式,在此时的大明还没有人这么尝试过,而这文渊街本身就是科举士子才会去的街道,这里一般都不允许摆摊贩卖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