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那公子为什么放着钱不赚?”唐友德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出师了。但来了北京才发现,又跟不上公子的节奏了。
“煤藕已经在京城内外打开了市场,本公子对躺着赚钱兴趣不大。”赵昊吐出一个樱桃核道:“咱们要有啃硬骨头的担当。”
“嘿嘿,老唐做梦都想躺着赚钱。”唐友德苦笑道:“这境界和公子一比,简直判若云泥。”
话没说完,便听两个愤怒声音同时响起。
“住口,不准胡说八道,我家公子听不得污言秽语!”
“我家公子还是个孩子,还不快掌嘴!”
唐友德茫然转过头去,就见一个大白胖子和一个小黑胖子,怒气冲冲的从外头走进来。
自然是发誓要为公子花季护航的孙大午和郭大了。
唐胖子警惕的看一眼孙胖子,两人同时察觉到了,来自对方的威胁。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胖,除非伙食很棒。
幸好赵昊的伙食还不赖,两个胖子很快压住了敌视,都转头向赵昊谄笑道:
“公子,这位就是您提过的孙管事?”
“公子,这就是金陵来的唐老板吧?”
“不错,往后你们两位就在西山搭伙了。”赵昊笑看着两个胖子道:“要好好相处哦。”
“公子放心,小人肯定敬重唐老板。”
“公子放心,老唐和老孙长得这么像,肯定投脾气。”
“哈哈哈,唐老板太会说话了,久仰久仰。”
“彼此彼此,请多关照,哈哈哈。”
两个胖子寒暄一番便亲热起来,仿佛真的很投缘呢。
郭大便趁机凑到赵昊面前,请安之后陪笑问道:“敢问公子,叫小的来有何贵干?”
“上次许你们的股份,我和干娘商量过了。”赵昊清了清嗓子,轻描淡写道:“你可以认购五百股。”
“谢公子厚赐!”郭大直接乐得合不拢嘴,他煤场和城里两头跑,根本无暇顾及西山那边,还以为公子不会给自己了呢。
“至于老孙嘛。”赵昊又看向孙大午。
孙大午赶紧撇下唐胖子凑过来,满脸期待的看着赵昊。
“你收购煤窑劳苦功高,可以认购一千股。”赵昊便轻描淡写道:“要是一时半会儿凑不出钱,本公子可以先借你。”
“一千股?”孙大午闻言喜出望外。一千股看着不多,只有总股本的百分之一,可是西山煤业的盘子有多大啊!
当然,账不能这么算,因为后续还要增资扩股,他的股权肯定还会被稀释。但公子告诉过他,他手里股票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身家一定会超过目前西山最大的煤老板!
虽然一万两银子,他掏起来确实有点难度。但再难也不能少认购一股!以他孙大管事今时今日的地位,只要开口,有的是愿意借钱给他的。
“多谢公子赏!小人尽力凑,实在凑不出来,再跟公子张口。”孙大午乐得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觉得自己这几个月风餐露宿的辛苦,简直太值了!
赵昊又看看唐胖子,笑道:“本来把你撇家舍业叫过来,也准备给你点儿的,但昨天那笔账还没跟你算……这次没你的份儿,等下批吧。”
“唉,老唐认罚。”唐胖子一脸苦相,心里却暖暖的。暗道公子还是把俺老唐当自家人啊……
他初来乍到就拿股份,少了没意思。多了,怕是要让两个跟着赵昊北京创业的管事不爽。
赵昊先找个理由缓一缓,能消除不少对他的敌意,帮他更快融入环境。
反正该给他的,一定会给到。年底前到手的话,甚至一文钱分红都不少……
这就是多次合作下来,对赵公子建立起的强大信心。
等到分配完股份,赵昊又对唐胖子和孙胖子的工作,进行了分工。
孙胖子依然全权负责收购废煤窑,唐胖子则负责在斋堂搭建‘皇家西山煤业’的公司架构。
公司的设置和架构等一系列概念,赵昊在金陵时,便已经灌输给了商业天分极高的唐胖子。
也只有把他弄去西山坐镇,赵昊才敢稍稍放心。
倒不是孙胖子不可靠,可他一个人既管收购又管账目,简直就是拿枪逼着人家贪污啊。
日后有了唐胖子管账,情况就会好多了。
等到唐友德把公司的架构搭起来,有了专门的财务部门。再组织起董事会、监事会来,从制度上形成监督,赵昊才敢彻底甩手不管。
不过,赵公子好像,也没怎么管过……
……
等到吩咐完了两人,赵昊又对陪坐在一旁的小黑胖子道:
“你给我招人,越多越好,我要趁着淡季,重修京西山道!”
“啊?公子真要这么干?!”郭大还没说话,孙大午先激动的蹦了起来。
“那制约西山煤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群山之中,遍藏乌金。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张遍布门头沟山区的路网,统称为京西山道。
只是除了用作运兵运粮的主干道外,其余绝大部分山路,都是历代煤窑主们自行集资修建的,少说也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了。哪禁得起每日里超负荷的践踏?早已是残破不堪,坑洼难行,马车根本无法通过,所以只能用骆驼往外运……
这就严重的限制了西山之煤外运的数量。只是煤老板们财力有限,充其量只能修修补补,哪有魄力将几十上百里的山路整体重修?
“不过公子,这得花多少钱啊?”郭大不禁一阵头皮发麻。
“不然咱们干嘛要发行股票啊?”赵昊却顾盼自豪道:“就是要用钱,把这条路给砸通它!”
第二百零四章 这位将军实在太谨慎了……
……
二十日,新科进士再次入宫,上表谢恩,并接受朝廷颁赐的朝服冠带和进士宝钞。
而这天,也是张相公邀请赵昊到府上做客的日子。
这日,赵昊早早就起床,在马秘书的帮助下,穿上最帅的衣裳,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银冠束在头顶。
“怎么样,帅不帅?”赵公子一边对着镜子照来照去,一边问给他整理蓝丝绦的马湘兰。
“公子当然最帅了。”马湘兰一边将他腰间的蓝丝绦仔细捋顺,一边好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赴佳人之约呢。”
“呵呵,张相公可比佳人重要多了。”赵昊的眼神沉静下来,轻轻一叹道:“我需要他给我力量。”
马湘兰便不复多言,直起身子仔细端详他一番道:“可以出门了。”
然后她将赵昊的名刺,以及带给张居正的一些文雅礼物,都交代给了充作书童的赵士祯。
只是湘兰姐姐心里难免有些小失落,人家才是正牌书童好不好?
……
去往大学士府的马车上,赵昊让赵士祯卷起车帘,看着窗外热闹的帝京景象,整个人却出奇的沉默。
如果张居正提前几天邀请,想必他现在肯定就只剩下傻乐了。
但那日和老爷子那番惊世骇俗的对话,却让赵昊没法再单纯的当一个脑残粉了。
因为那番对话的背后,是赵昊日后道路的抉择
老爷子从八年前汪直被砍头那一刻,就已经对这个被官僚集团绑架的大明朝,失去了全部的信心。
所以他希望孙儿能跟自己回去,设法利用江雪迎和那枚金印,趁乱填补陆家留下的空白。
然后全力以赴拼搏于海上,像汪直那样,拥有自己的舰队和海外领地。
倘若能实现这一遥远的目标,不管将来大明朝如何,至少赵家的子孙都不用再有覆巢之忧了。
但如果听从老爷子的安排,意味着赵昊今后的人生轨迹,将围绕着东南和海外转圈圈。
就像那些东南豪族一样,这北京城的风雨雷电,再跟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哪怕辽东已经被女直占领,哪怕农民军已经冲出山陕,他们依然沉醉江南烟雨、不理塞外刀兵……
这,怎么可以?
绝对不行!
早在那金陵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上,赵昊就已经感知到自己的使命。
那就是拼上自己的一切,保住华夏的衣冠!
改朝换代随你便,唯独不能让异族胡虏玷污我中华!
赵昊虽然贪生怕死、连手上扎根刺都会叫半天,可他早已经有了,为此压上一切,豁出性命的觉悟……
他当然知道这难比登天,但幸好吾道不孤,还有同样在为拯救这该死的大明朝,拼尽全力的人。
那就是他的偶像张居正。
因此赵昊将这次拜会,当成一个仪式。
就像人们在做重大决定前,往往喜欢去庙里拜一拜一样。
赵昊也要拜一拜张居正,坚定下自己的信念,回去跟爷爷再谈一次。
看看能不能说服老人家,再给这大明朝一次机会。
……
当马车抵达大纱帽胡同,赵昊已经完全沉静了下来。
高武停稳马车、拉开车帘,赵昊便扶着他的肩膀,稳稳落在了地上。
见来的是个监生,当值的锦衣卫马上过来驱赶。
赵士祯赶紧迎上去,掏出张居正的请柬和赵昊的名刺。
锦衣卫这才放三人来到那‘张氏府第’的牌匾下。
一个青衣小帽的家仆接过赵士祯手中的请柬,歉意的解释道:
“前脚一位客人刚到,门房大哥才进去通禀,请这位公子先在门房稍等吧。”
张府规矩森严,平时客人又少,是以只有门房可以入内宅禀报。
赵昊三人便跟到那家仆进了门房,便见一个方面阔口、面色古铜的中年男子,已经端坐在里头了。
听有人进来,那男子鹰隼样的目光便扫了过来。
只一眼,就让赵昊感到全身的血液像凝固了一样。
高武更是噗通就跪在了地上,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眼泪却先下来了。
那男子见状先是一奇,旋即露出恍然的神情,站起身朗声笑道:“高武!”
“大,大帅!”高武给他重重磕了个头,这才激动的喊出声来。“您还记得小的。”
“哈哈哈,当然记得。”大帅终于站起身,他虽然身上穿着文士的袍服,却依然难掩宽肩阔背、雄姿魁梧,全身由内而外都透着勇健刚猛之气。
“就你这说话急死人的德性,忘了谁也忘不了你!”
大帅走上前,一把拉起高武,咚咚锤了锤他的胸口,满意的点头道:“功夫没落下。”
“嗨嗨。”高武只知道摸着头傻笑,就像被幸福感的冲昏头脑的小孩子,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现在的身份,赶紧想要给赵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