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你赶紧起来吃点东西然后去上早朝吧!”长孙皇后点头说道。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从床上跳了下来,穿好鞋子走向外面。
打开门,就看见尉迟恭和秦琼两个人屹立不动的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这副模样,李世民感觉安全感十足。
他们看到李世民出来,两个人急忙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辛苦你们了,敬德,叔宝,你们今天不用上早朝了,今晚再来给朕守门。”李世民看着两个人吩咐道。
“遵命。”两个人应声答道。
然后李世民东张西望的看了起来,一直没看见李成钱的身影,十分疑惑,便问道:“对了!成钱呢?”
“回禀陛下!成钱被长乐公主叫去吃早餐去了。”尉迟恭开口解释道。
“嗯,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下去休息吧!”李世民闻言,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两个人退了出去。
等他们离开后,李世民重新回到房间里,喊来宫女服侍他洗漱,换衣服。
就这样换好衣服后,才离开房间,然后带着王德去上早朝了。
所以大臣到达太极宫的时候,发现少了两个人,于是纷纷打听了起来。
“怎么回事,没看见胡国公和鄂国公,他们两个去哪里了?”
“我也不知道啊?去问问赵国公吧!”
他们来问长孙无忌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摇了摇头,表示不知情。
于是,众人又来问了房玄龄,房玄龄也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啊!
于是他们就更好奇了,连两个仆射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两个居然同时上朝?
就在他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一名太监跑了过来。
“陛下驾到!”
“参见陛下!”
听见太监的声音,他们集体排好,齐声行礼道。
“众爱卿免礼!”李世民摆了摆手,然后大步走进了大殿。
李世民进入大殿后坐到龙椅上,扫视了一圈大殿,然后看着下方众大臣,开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一名御史官员从站了起来,开口说道。
“你且说来!”李世民开口说道。
“臣,要弹劾李成钱,他为非作歹,把蓝田县弄的乌烟瘴气的,他建造的那些不知名的工坊,每天都是浓烟滚滚的,不知道有没有毒。”御史官员大声说道。
虽然是弹劾,但他说的确实是事实,因为钢铁工坊或者其他工坊,基本上都有烟雾,确实是乌烟瘴气的。
不过工业发展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总不能有污染就不发展了吧,重新回石器时代吧!
“哦!”李世民点了点头,丝毫不在意,蓝田县弄的都在他掌握之中,所以他是支持的,然后看着这个御史官员问道:“还有吗?”
“还有滥杀无辜,私自招募百姓,敲诈百姓,他这是想造反,不把陛下放在眼里,陛下,臣建议把李成钱的爵位撤了,并处死,以儆效尤。”御史官员继续开口说道。
李世民听着这个御史给李成钱安的罪名,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要是成钱想造反,自己早就和大哥团聚去了,还能坐在这里听你们废话。
不过他依旧保持着平静的脸色:“既然你这样说,可有他造反的证据?”
“这......臣......”御史官员犹豫了起来,因为他还真没有证据证明李成钱谋逆。
“朕看你是想给崔家出气吧?谁给你的勇气凭空捏造这些事情的?”李世民冷哼了一声:“你当朕是傻子还是当成钱是傻子?他做这些事情我会不知道,用你来捏造?”
“臣,臣......臣知错了,还请陛下恕罪!”御史官员跪在地上求饶道。
“行了!朕不想听你废话,你自己想清楚了。”李世民警告道,然后挥了挥手:“拖下去吧!”
“是!”
话音刚落,门口进来两个侍卫,直接把那名御史官员拉了下去。
那个官员也不大喊大叫,很平静的走了出去。
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魏光熙冷眼看着这个被拖走的御史。
这个人他早就看这个御史不顺眼了,仗着自己是崔家的人,平时都不把他放在眼里,现在好了,完蛋了吧!
御史台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人给你求情了!
“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李世民继续开口询问道。
“陛下,今天收到幽州刺史上书反应,幽州近日雪灾已经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请求赈灾。”房玄龄站出来说道。
“陛下,国库空虚,户部能拿出来的钱也不多了。”户部尚书戴胄见说赈灾的事情,赶紧出声道。
不然等一会说要钱,户部拿不出来就尴尬了,所以先下手为强。
“陛下,没有钱也要赈灾,安抚民心,本来幽州百姓因为雪灾,无家可归还天寒地冻,已经开始闹腾起来了,如果激起民愤不堪设想,说不定突厥还会趁虚而入。”长孙无忌担忧的说道。
“那诸位爱卿,可有办法解决?”李世民看着大殿下的这些文武百官开口询问道。
众大臣沉默了片刻,他们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这些办法实施起来可能会很麻烦,会有抵触,所以说了不一定能成功。
他们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赈灾安抚百姓,也不会让户部有压力。
“陛下,先让户部把能拿出来的钱先拿去赈灾,其他的事情先缓一缓,还有开放粮仓保证百姓不饿肚子,再把长安城能调走的保暖衣服先调过去,让百姓不至于冻死,再派士兵帮忙搭建帐篷,先让百姓住进去,不至于流离失所,做好这些,即可无忧了。”
最后见大家都不说话,杜如晦忍不住站了出来说道。
这些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就很困难,因为这些得需要钱。
粮仓开了能保证百姓吃两个月吗?
不能,还是需要钱从商人那里购买,说不定他们还要早就囤货,等着坐地起价了,就算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这一切都离不开钱!
“杜仆射,你想的倒是简单了,户部的钱全部划出去,其他地方和部门就不花钱了吗?你问问他们晚一点给钱行不行,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戴胄不满的对杜如晦说道。
“那你说咋办?你有办法吗?”杜如晦不卑不亢的对戴胄问道。
“我......”戴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够了!就按克明说得办,其他事先缓一缓,赈灾要紧。”李世民打断了戴胄和杜如晦的吵架,开口说道。
“微臣遵旨!”戴胄低头领旨道。
第121章 臣愿意捐款救灾
“嗯,还有其他事情吗?”李世民看向众人。
众人摇了摇头,李世民见没有其他大事了,所以准备宣布下朝时候。
有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从侧门走了进来,走到李世民耳边说了几句话。
所有大臣看见这个小太监,十分疑惑。
然后都竖起了耳朵,内心非常好奇,想知道这个小太监为何在此时进来,如果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是不敢进来的。
李世民从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变成现在的笑容满面,众大臣一看这笑容,肯定是好事情,不然陛下怎么可能笑得出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示意太监离去,然后抬起头说道:“宣李县伯,李成钱觐见。”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交换了眼神,心中猜测李成钱会给陛下带来什么好消息,居然能让陛下开心。
也有带着偏见的大臣心想,这个李成钱肯定是阿谀奉承,巧言令色之人。
就在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李成钱已经从正门走了进来,李成钱行礼道:“参见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免礼平身吧。”
李成钱谢恩后看了看周围,有点不习惯,这么多人看着,就他一个人站在中间,好尴尬啊!
李承乾似乎看出了他的尴尬,于是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来这边。
李成钱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微笑着回应,他只是来说事情,又不是上朝的,说完就走应该没问题吧。
刚才他和李丽质在外面偷听他们早朝,他因为没见过,所以十分好奇的来看看,结果听见了雪灾的问题。
如果是一开始他救助百姓也许有点困难,但是现在他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他有这个能力,肯定要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啊!
这是他穿越大唐时的一个初衷,改变大唐,让后人站在世界巅峰,让后世没有那些悲惨的事情发生,如果不是这个伟大的想法,他还穿越不了呢!
而且他还能通过这件事,招募灾区百姓过来干活,这一举多得的机会怎么可能浪费,于是他和李丽质商量了一下,随后让太监和李世民通报一声。
“成钱,你刚才说能帮助朕,你可有什么好办法?”李世民急忙问道,他十分期待,李成钱能给他带来什么好消息。
李成钱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臣愿意捐款救灾,臣代表李家庄上下捐两百万贯,还有伊人阁,捐赠棉衣棉被一万套,明玉轩酒楼捐粮食二十万石,还愿意收留难民,给臣做事,每个月照样给工钱。”
听到李成钱的话,朝堂上所有大臣立刻炸开锅,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成钱这么有钱不说,还如此大公无私。
愿意给这么多赈灾,他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做不到这样的事情的,内心十分佩服李成钱这种行为。
但也有的大臣羡慕嫉妒恨,感觉李成钱的钱都是不义之财,应该上交国库才对。
还有和世家有关系的人,撇了撇嘴,一副不屑的表情,他们认为李成钱就是傻子,居然为了巴结陛下,故意整这事出来,分明就是一个阿谀奉承的货色,亏家里的长辈警告他们,说什么李成钱不简单,结果就这?
李世民,李承乾也被李成钱这番话给惊呆了,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同时李世民心里也是十分高兴李成钱这种态度的。
“成钱,你说的可是真的?”李世民激动的站了起来。
李成钱郑重的说道:“臣不敢欺骗陛下,绝无虚假,臣所说的如有半点虚假,让臣不得好死。”
李世民连忙走了下来,激动的拍了拍李成钱的肩膀,说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朕一定会把这件事记入史册,好让大家记住你李成钱为百姓,为大唐做出的贡献,让你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李世民说完还看了看周围的大臣说道:“你看看你们,再看看成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听到李世民这个暗有所指的话,周围的大臣都有点羞愧,他们确实没有李成钱做的好,有的人已经做下决定,决定学李成钱捐钱。
也有的人不舍得捐,反而憎恨起了李成钱,自己傻就好了,还在朝堂上这样说,害的他们现在骑虎难下,捐又心疼钱,不捐陛下都这样说了,如果不捐那以后还想不想晋升了?
“李县伯确实是大公无私值得大家学习,他有钱捐多点,臣没有他那么多,所以臣愿意捐五万贯。”杜如晦第一个开口说道。
有了杜如晦开头,其他人也不好不捐,多多少少给点吧!于是他们纷纷开口说道。
“我捐一万!”
“我捐三千贯!”
“我捐一百贯!”
“我捐五万贯!”
除了一些有钱的大臣捐了上万,其他人大多数是几百贯到几千。
就这几分钟朝堂上的大臣加起来就捐了二十万贯了,再加上李成钱的两百万贯,一共两百二十万贯。
李世民听到这些数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加上这些人,赈灾完还能剩下不少钱,这些钱应该够重建灾区了。
心里不禁感叹道:有钱真的是好,本来忧心忡忡的事情,钱一到位,瞬间解决。
“好好好,你们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李世民赞许的说道,他看向了周围的文武百官,说道:“这次赈灾,你们出钱的人很多,大家的功劳,朕都看在眼里,大家放心,朕会记住这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