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133节

距离杨望富四十几里远的巴赛大将军已经率军直线南下。从青州到江苏已经没有什么山路,可以算是一马平川。

在一个高家庄子与班隆汇合后,两支人马并没有合兵一处,而是继续各自前进。这边南下之后,巴赛将军身边的亲信还是忍不住问:“大帅,为何不让班隆做先锋?让他当后卫也行。”

“不用。”

亲信并没有因为巴赛大将军的镇定而释怀,忍不住继续问道:“若是前后遇到贼人,咱们还能有个照应。”

“不用!”巴赛大将军的神色更加难看起来,吓得亲信不敢吭气。

继续向前走,巴赛大将军神色冷峻。心中反倒没有神色那么严厉。

让班隆做挡箭牌的事情很容易就考虑得到,然而巴赛大将军还是排除了这样的考量。在战前,大将军已经算过霍崇种种可能。万万没想到这厮竟然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

这让大将军感受到当年跟随康熙打准噶尔的状况。然而准噶尔在草原与荒漠行动,霍崇竟然能把山东搞成这样空空荡荡,真的够阴狠。

可这办法却极为有效。大军丢失了粮草的同时也无法自由行动,在与霍崇作战前,先得为获取食物而行动。如此局面甚至还不如和准噶尔打仗。毕竟在那种时候,后方会想方设法加紧运输粮草,缺粮少水都是暂时的。实在不行,还能后撤,缩短与运量队伍之间的距离。

现在若是与班隆合兵一处,反倒要背负起班隆的粮草。都是麻烦,不如自己行动更轻松。

大将军率军一路南下,他手里五千多人带了七万多斤粮食,还有七千多斤肉。每人每天一斤口粮,二两肉。虽然还是觉得饿,却不至于影响行军。

走出去两天。巴赛将军的探马就见后面一小队清军骑兵追了上来,拦住一问,竟然是班隆的人。原来班隆这边行动速度比较迟缓,被汉军从后面追上,陷入了苦战。眼瞅抵挡不住,班隆派人来追巴赛大将军的人马,请求大将军派兵援助。

巴赛听完神色冷峻起来,“告诉班隆,不要和贼人纠缠,赶紧撤下来。”

“大帅,若是没有相助,俺们撤不下来啊!”班隆手下恳求道。

正说话间,又是一阵扰动。很快,几十骑兵被带了过来,为首的正是班隆。

见到巴赛大将军,班隆咕咚跪倒,“大帅,俺……对不起大帅,打了败仗。”

大将军甚至没有询问怎么打了败仗,只是说道:“不用废话。赶紧走。”

清军本就没有停顿,此时更没有停。带上了只剩下几十骑兵的班隆,巴赛大将军继续向南逃命。

击溃班隆所部的乃是杨从容率领的部队。这边一路狂追,以为抓住了清军主力。打了胜仗后审问俘虏,才知道竟然弄错了。主力倒是没错,然而只是一支。清军主帅巴赛竟然跑了。

来不及打扫战场,杨望富继续率军追赶。这些日子,不管是行军还是打仗,汉军对自己实力越来越有信心。却没想到,前面没啥食物的清军竟然跑得飞快。连追两天就没能追上。

到了第三天,沿路上已经能看到倒毙的马匹。可清军还是继续挺近,并没有丝毫停顿迹象。

杨从容看着不知道是第二十匹还是三十匹马,气的仰天长啸,“清军还能吃风屙末么!他们到底吃了啥,这么有劲!”

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四次大败(八)

“今天是什么日子?”巴赛询问身边的参军。

参军掰着指头算了一阵,不自信的答道:“三月三十?还是四月初一?”

巴塞大将军又问道:“咱们是三月十五开始南下的吧?”

“大将军说的是。”参军赶紧回答。

巴赛大将军觉得事情应该如此,又觉得完全不该如此。既然大家都没记错,他不过打了半个月多的仗。半个月就让自己变成这个样子不成?事情简直是离谱!

然而老将军连愤怒都愤怒不起来。率领五万大军南下不过是半个月前的事情,却感觉是一个月甚至更久之前的事情。

自从围攻陈庄开始,自己就一路败退。每天除了继续向南撤退之外,就是为第二天继续南撤退做准备。

不等巴赛大将军从思考带来的困惑中搞明白,亲兵已经领了人过来,来人见到巴赛就跪倒行礼,“大将军,奴才给大将军请安。”

大量这人一番,巴赛认出来了。此人名叫周子福,乃是汉八旗镶蓝旗的旗人,以前曾经在巴赛手下打过仗。这次围攻霍崇的战斗中,周子福是在南线作战。

周子福倒是没有叙旧,他起身后赶紧说道:“大将军,俺们将军已经听说了当下局面。渡船已经准备好,就等与大将军合兵一处,向南进发。”

还要向南么?巴赛大将军只觉得心中又开始迷惑起来,这是要向南撤退到哪里呢?

疑惑片刻,巴赛大将军还是恢复了起码的心情,问道:“这是要撤过运河,还是撤过黄河?”

周子福赶紧答道:“过黄河!过了黄河,贼人就追不过来了!”

四月初四,杨望富生平第一次抵达了黄河北岸。看着宽阔河面上的滚滚浊流自西向东横亘面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中萦绕。杨望富长叹道:“清军是吃错了什么东西么?这么能跑!”

和杨望富差不多,一同追到黄河边的汉军将令们神色间都是疲惫。大伙从临淄出发,在临淄北部陈庄击败了清军,追到北边小清河。又从小清河一路追下来,追了十几天。

沿途中又要解决遇到的各路清军,又要追击清军主帅巴赛所部。其中辛苦难以言表。

本以为清军在这坚壁清野的山东没有补给,会饿的跑不动。事实也真的如此,大部分清军是饿的真的跑不动了。

没想到巴赛这一股清军却一个劲的跑,马都累死了许多。清军只是草草割了马肉,继续南逃。巴赛所部走的最远,跑得最快。最后还是让他们与南路清军合流,逃过了黄河。

在陈庄战斗中表现出色的营长王维昌气愤的对着黄河宽阔的河面吼道:“巴赛,下次再让俺遇到你。蛋子给你挤出来!”

这句颇为失落的怒吼很快被河风吹散,倒是引得大伙哄笑。一时间,气氛倒是轻松了许多。

巴赛并不知道有人对他的卵子念念不忘,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遭遇如此大败,五万人马逃出来的只有五千。其他尽数失陷在山东境内。巴赛知道自己定然会遭到严惩。

与心中的痛苦相比,被挂念卵子反倒不算啥。过了黄河,巴赛第三次派人传递消息。告知中路的统帅鄂尔泰当下局面。

早在刚与南路清军联络上之时,巴赛就已经派人前去联络鄂尔泰。既然已经败了,就不能再让大伙还蒙在鼓里。至于罢官免职,甚至是斩首示众,对于巴赛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实际上在渡过黄河之后,巴赛已经考虑着是否要自杀谢罪。

有巴赛的通告,王维昌的怒骂消失在河风中之时,鄂尔泰与岳钟琪不约而同的提出了退兵的计划。

岳钟琪神色严峻,语气却没有了往日激烈,“总督,退兵就让俺来下令吧。”

鄂尔泰脸色发白,不快的答道:“糊涂!哪里有副将下令退兵的道理!岳兄,自然由我下令。给朝廷的奏折也由我来写。”

说完,鄂尔泰提起笔,然而笔悬在半空,始终落不下去。倒不是鄂尔泰不认字,更不是鄂尔泰写不出好文章。虽然鄂尔泰是满人进士,满人的学问普遍被认为不如汉人,但是能考上进士的满人只是不如汉人进士,也不至于写不出东西。

纠结片刻,鄂尔泰把心一横,刷刷点点开始写奏折。分析了近一个月间对三万汉军的观察与接触,鄂尔泰不得不承认,霍崇的部下训练有素。攻守极为有章法。更可怕的是,这支贼军火器已经无比犀利,纪律之严明更胜于火器。

既然南北两路官军都已经战败,霍崇就能调动人马前来增援。官军没了兵力优势,立刻就会陷入全面被动。所以鄂尔泰下令留一定人马守住济宁,其余官军都撤到运河以西。济宁以南,继续与贼军对峙。

写完。鄂尔泰长叹一口气。不管如何运用文字,清军实际上没办法继续与霍崇手下进行野战的实事都不会改变。朝廷里面是十三爷和十四爷主政,两人眼里可不揉沙子。一定会看出这个实事来。到时候自己是被撤职或者革职下狱,只能听天由命。

清军的调动很快就引起了汉军侦查骑兵的注意,这边胡悦赶紧找到钱清,询问要不要追击。钱清板着脸,并没有回答。胡悦忍不住劝道:“司令,咱们何不再打一下,好歹多些战功。”

“不!”钱清果断否定了。

“为何?”胡悦连忙问。

“我说不出道理。胡说,你觉得若是都督在我这个位置,他会不会答应你追击?”

“这个……若是都督在,我也会问。不过问之前就知道都督大概不会答应。”

“为啥?”

“呃……都督总是尽快干完一件事。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拖拖拉拉。俺觉得他不想把仗打的太长。”

钱清眉头舒展开,脸上有了点笑意,“你说得好!我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什么?”胡悦来了兴趣。

“我们来这里是迎战,不是力求歼灭这支清军。既然清军不肯接战,又主动撤退。就让他们退下去吧。我们姑且打到这里。”

“接下来怎么办?”胡悦来了兴趣。

见胡悦此时的反应竟然和胡悦面对霍崇时候的反应差不多,钱清心中欢喜之余更是敞亮,“接下来先不打济宁,撤到运河以东待命。”

钱清作为东线司令,做出了战役结束,脱离战斗的决定后立刻施行。同时将自己的决定快速传递给霍崇。

鄂尔泰给满清朝廷的奏折与钱清给霍崇的报告几乎同时送到目的地。霍崇看到之后花了一分钟做了个局面判断,心中十分欢喜。

眼见霍崇如释重负的模样,高庞不禁问道:“都督,为何不要钱司令追击。追击下去或许会有很大战果。”

霍崇越来越喜欢和高庞聊天,在大汉政权里面,能够理解世界的人真的不多。高庞就是其中之一。

竖起两根手指,霍崇笑道:“原因有二,第一,现在已经进入四月,又是农忙时节。脱离战斗是个非常好的选择。第二,现在我军也已经疲惫。再打下去,不好说谁会昏头。对方肯脱离战线,我觉得非常好。”

高庞明显理解了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却还是问道:“都督不考虑战功么?”

霍崇想看看高庞现在的认知水平,反问道:“高庞,战功是结果,是过程,还是原因?”

高庞本想说是结果,可话到嘴边,他感觉不对劲。又想了好一阵才答道:“那得看大家的目的。”

“正是如此。对我来说,我要最大限度追求大汉政权的利益,而我对世界的看法是唯物。哪怕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如果钱清有八万人,你觉得她会放清军走么?”

高庞连连摇头。

“这次秋收之后,我们能扩军到十万。到了明年,也就是坤隆二年,你觉得清军在济宁能抵挡住八万人么?”

高庞还是摇头。

“我军少损失的人员可以当教官,可以搞土改,可以充当基层干部。哪怕没战果,看到家里亲人从战场上安全回到家里,这些军人的家属不高兴么?至少在我的逻辑判断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高庞本来只想搞明白霍崇为何能知足,却没想到听了霍崇对价值的判断。高庞来了兴趣,“都督,既然如此。为何要教给我?”

“你是我们的一员,未来要承担重要责任。我要求你得有这样的价值观!”

第二百六十章 婚姻大事(一)

满清朝堂中充满了正常的人性表露,上奏的官员都在指责鄂尔泰与岳钟琪畏敌如虎,仿佛他们就能打赢的样子。

弘昼当然不喜欢看到鄂尔泰与岳钟琪的折子,然而看到巴赛大将军与南路清军统帅上的奏折,他已经明白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何种对手。

等几名主要反对者咋呼完,弘昼一句“够了”,就暂时压制住了场面。面对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朝臣,弘昼谈起了其他问题。

终于下朝,弘昼立刻命侍卫准备,没多久他就坐进了老十四的车中。和被害的哥哥弘历不同,弘昼属于相当随意的性子,这段日子倒是与十四叔相处的越来越好。

“十四叔,你还是觉得鄂尔泰与岳钟琪能打仗么?”

老十四捡干货讲:“是。皇上别听那些人乱说,他们在意的其实是漕运。若是漕运中断,这些人日子可就不好过。”

听到这里,弘昼倒是有些迟疑,“十四叔,有人说,不如挖开小清河与黄河往山东灌,当年顺治朝就是这么赢的。”

“皇上,臣没干过此类事,真不知道。”老十四立刻向弘昼表达了自己不适合指挥此类行动的理由。停了片刻,他又补充了一句,“当下已经是四月,若是要挖河灌山东,得快。”

叔侄两人就这么谈着,很快到了老十三的府上。这边到了老十三的卧室,就见老十三正靠坐在床头,身边摆放了一张大桌子,上面放了许多公文。

弘昼连忙上前说道:“十三叔,你身子还没好,可不要再累着。公务什么时候都能办,身子才要紧。”

老十三想下床行礼,已经被弘昼按住。老十三也知道弘昼这个性子,就说道:“皇上,臣担心霍崇截断运河。却不知朝堂上官员怎么讲。”

弘昼无奈的摇摇头,“还是把责任都推到鄂尔泰与岳钟琪身上。说的好像鄂尔泰与岳钟琪真的与霍崇决战,就能打赢一般。”

老十三早就知道大概会如此,没再多说。他想了片刻,说道:“皇上,臣发现另外一件事。霍崇一定是从其他地方运来了硫磺。”

弘昼忍不住眨巴了好几下眼睛,才勉强知道老十三在说啥,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

老十三拿出了一份东西递给弘昼,弘昼放到桌案上,与老十四一起看起来。上面讲述的是山东的硫磺产量,以及硫磺能够造出多少火药的判断。

看完,弘昼心中还有疑惑,“十三叔,这个写的我倒是看明白了些。只是霍崇手下不过四万人。也不见得供应不上。”

老十三连忙摇头,“皇上,这上头有一部分没写。与霍崇打了这么多次,每次都有人讲,霍崇这边的火器打的极快。官军打出一发,霍崇那边能打出四五发。说是两万军,用的火药量顶的上十万军。他四万军,火药用量就得是二十万军。山东哪里有这么多硫磺!”

满清皇室在教育上的确非常努力,康熙本人就接受过西方数学教育。老十三小时候就跟着雍正学习数学。弘昼虽然不至于明白微积分,简单的算术却也不是问题。稍一心算就明白了老十三说的没错。

这下弘昼与老十四神色都严峻起来,老十四想了想,就把满清产硫磺的地方讲了出来。

位于满清顶层的三人考虑着霍崇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这么多硫磺,却没想到倭国。霍崇此时的船队再次抵达了当下大汉政权最大的硫磺贸易地江户港,靠着蒸汽明轮辅助,船只很轻松的就进入泊位,下了船锚。

毕竟是与中国直接贸易了上千年,江户政权很轻松就接受了霍崇的贸易线。这边已经有大量小船靠过来,大汉船队的吊车也转动了横梁,把一箱箱的饴糖类食物转运到小船上。贸易代表冯玉宽上了小船,上了岸。

这边马上就有人接上冯玉宽,进了一个很大的建筑。至少对德川幕府时代来说,这个建筑并不小。围墙内大概有一百乘以一百米左右的一整块地。此时土地上已经建起些建筑,其中不少都是仓库。

拉着架子车的日本雇员已经列队等候,只要冯玉宽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前往不远处的港口把货物拉回来与幕府进行贸易交割。

没进仓库,就闻到刺鼻的味道。打开仓库大门,就见里头已经堆满了硫磺矿石。再到旁边的仓库,里面堆放着铜矿。

已经有库管跑来送上清单,“冯先生,这次没有水银。”

首节上一节133/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