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68节

大部分满清皇帝都会亲自审卷,根据这些殿试生的回答选拔出符合自己当前阶段需要的人才。科举制度本身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制度延续上千年,本身千锤百炼,已经很成熟,也很有效。

只要不是SB皇帝,都知道要通过这个制度选拔出那些附和自己需求的合格人才。

因为审卷的是皇帝,所以进士身份由皇帝确定。所以进士们也被称为“天子门生”。

董知县进士出身,算是康熙的天子门生。那是真真近距离见过皇帝,和皇帝曾经面对面说过话。便身为知县,也不是那帮买官之人能比的。

此时蒙雍正召见,董知县坦然的上前行礼。礼毕,雍正命董知县坐下,君臣二人就聊了起来。

进士们除了学问,长相也很重要。官员若是长得跟钟馗一样,未免有些骇人听闻。毕竟国家这么大,连长相过得去的进士都选不出来么?

董知县进士出身,长相相当不错。他又在翰林院是坐足了十年冷板凳,谈吐也接受过锤炼。雍正本身就有些颜控,见董知县这样的仪容谈吐,心中就很喜欢。

说着说着,就谈道地方管理。董知县说出了他从霍崇那边学来的认知。能考上进士,本身素质就并不一般。霍崇的经营之道又格外简单,与学习相同,都是“预习、学习、练习、复习”。

面对雍正,董知县侃侃而谈。用词优雅严谨,听得雍正不禁微微点头。

就在董知县觉得已经过关之际,雍正心中忍不住想起霍崇那个狗贼。董知县这话让雍正想起自己在老十四快当了大将军王之前算计老十四,结果阴差阳错的康熙到了雍正府邸的事情。

那次霍崇竟然能清楚明白的讲出他是如何经营,董知县这话已经有霍崇那味了。

平心而论,雍正当年第一次见霍崇,也有想把霍崇弄死的念头。一个江洋大盗,不弄死还留着么?

然而霍崇那次正好是救了雍正一名亲近护卫,直接下令把霍崇杀了是真的不合适。雍正完全没想到霍崇身上带的琉璃火、酒精等物真的是霍崇自己造的。就让霍崇逃过一劫。

之后雍正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若是那么做只怕会引起父皇的不满。当一个不拉帮结党的冷面王会塑造出雍亲王孤臣的形象。

那时候雍正好不容易才让老爹去除了对他“喜怒无常”的评语。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杀了一个没犯罪的人,在虎视眈眈的老八和老十四的操作下,就会把这个评语给坐实了。

本来雍正以为那帮官员们会动手弄死霍崇,可老十四行动迅猛,硬是把霍崇从死地里给救了出来。那霍崇又格外奸猾,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给他自己套了层官皮。这时候再想弄死霍崇,就得吏部出面。

距离能弄死霍崇最近的那次,康熙偏偏又来了。在雍正府里,霍崇巧舌如簧,将他能将真话说得如同假话的能耐发挥到淋漓尽致。

别的人遇到这等事,十个里头有九个半都要为自己辩解。在那种局面下,霍崇敢为自己辩解一句,他就死定了。

霍崇当时的确在为自己辩解,说得却不是他如何做得对,而是在说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之前献上方子的时候,霍崇竟然没有丝毫藏私。所以解释的时候才能以清晰明了的方法讲述的非常清楚。让糊涂如老十四,清明如康熙都听得明明白白。

最后那段辩解,说清楚了京城的皇家工匠们可以不惜工本的随时制造琉璃火,所以价格贵。霍崇需要各种准备,才能在准备完成之后生产出便宜的琉璃火。所以对于皇家而言,霍崇是靠不住的,而京城的皇家工匠才是皇家可以靠得住的。

话说到这个地步。康熙和老十四都不想杀霍崇,雍正就知道自己没办法再通过这件事去弄死霍崇。

之后霍崇虽然靠着这身官皮和他的经营能力成了当地大户,却又成了纳税大户。更是从未营运过当官。想弄死霍崇就更不容易。

雍正登基之后内有政敌,外有西北叛乱。这么多欠国库钱的官员还没收拾完,一个按时纳税的地方大户根本就轮不到考虑。

心中叹口气,雍正觉得霍崇这狗贼大概就能自此安然度过富贵的一生吧。

杀心暂时消退,雍正甚至不想再提霍崇,就问起地方上的事情。

董知县其实是极不想提起霍崇这厮的分毫,只是谈到地方经营,就真的避不开霍崇。便是如此,董知县也不提及霍崇的名字,就把牟平这穷地方百姓的生活讲给雍正听。

雍正最初听得神色还好,听着听着神色就冷漠下来。董知县完全看不懂雍正这神色代表着什么,只能慢慢停下讲述。

如果是霍崇,看到这神色的话就知道事情不对头了。后世的很多描述都说过,当雍正用冷淡的态度讨论某人的时候,就是要杀人了。

现在还不知道这些的董知县就听雍正问道:“你方才所说的是霍崇所为吧?”

董知县不想提起霍崇只是因为不想说出他这三年的心得中不少都是见过霍崇经营手段后学到的,既然雍正明着问,董知县也没有藏着掖着,还算爽快的承认了。

就听雍正冷淡的继续问道:“你将霍崇这几年地方上所为尽数讲出。”

虽然不想抬举霍崇,董知县也没想贬低霍崇。霍崇的所作所为即便谈不上有什么浩然正气,至少也有点起码的道义。尤其是赈灾之时竟然勒令手下不许低价收购百姓为了渡过难关变卖的家当。还肯帮着百姓们保住家当,恢复生产。

董知县在牟平县的时候听闻这些,嘴上不说,心里面也有点佩服。

既然皇上发问,董知县就将他所知道的讲给雍正听。

当董知县讲完之后,雍正命董知县把他所说的写下来,现在就写。下了命令之后,雍正看天色已晚,就命太监给董知县赐饭。

这份恩典让董知县立刻心生感激。虽然作为天子门生,董知县还真没被皇帝单独赐予饭食。这明显不是断头饭,被赐饭可就是一种荣耀了。

不过饭菜并不丰盛,只是托盘端来的两菜一汤配上一碗米饭。董知县赶紧吃完,刷刷点点的运笔如风,把霍崇所作所为全部写下。

雍正看完之后没说什么,只是命侍卫把董知县送出宫。站在宫门之外,董知县觉得一切好像不真实起来。询问,赐饭,写折子。一番事情下来竟然也不知道雍正是什么心思。董知县此时觉得有点明白“君心似海”这话果然没错呢。

正要离开,却见一队人马到了宫门口。侍卫简单的讲了几句,连忙抬了一抬轿子。火把照耀下,一位华服王爷被扶上轿子,急匆匆的抬进了宫门。

董知县虽然好奇,也知道自己决不能问,赶紧转身离开了宫门外。

这晚上还能被放进宫内的王爷,不用说,只有怡亲王。其实以雍正的心思,若是可以的话恨不得和自己亲亲的十三弟住在一起,甚至是同床共寝呢。

毕竟十三弟身体并不好,让他跑来跑去,雍正是真的心疼。

这边怡亲王到了书房,雍正直接把董知县写的东西递给了十三弟,自己开始看其他奏折。

老十三看了一遍,觉得好像、大概、也许……真的有些问题。抬头看向哥哥胤,老十三就明白哥哥想要杀了霍崇。顺着哥哥的思路一想,老十三抓到了重点。

“皇上。”怡亲王呼唤着雍正。

雍正抬起头,淡然问道:“看完了?”

怡亲王也不说些虚套,“皇上是担心霍崇以后当了张角?”

“以后?呵呵!”雍正冷笑起来,“这霍崇当下就是个张角!”

满清皇帝们的学问其实不差,兄弟二人说话不用解释。张角,就是东汉末年那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太平道创始人,也是黄巾起义的号召发动者。

如果霍崇此时在旁边,大概会猛拍大腿,拍腿叫绝,“我特么早就知道你能明白!”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这是啥(二)

张角是中国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人,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的创始人。他与两个兄弟张宝、张梁三人都信奉道教。

东汉末年他们兄弟三人宣传太平道,加上早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教义,广泛向信徒们宣传。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而张角就以教主的身份来布道,据历史记载,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大众的先觉者。他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三十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当时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张角就顺势而起,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大起义。在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雍正给霍崇定了个性,老十三和哥哥的想法完全一样。这一对比,兄弟二人就明白了这件事是没错的。

霍崇能赈济,而且是真的赈济,并非这时代简单的救命。这足以证明霍崇不仅有财力,更有足够的营运能力。

有营运能力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需要大量能执行霍崇想法的人。这就证明了霍崇能聚众。

霍崇能用人,又建立了一个“种福”的体系。这就不能再用“聚众”来形容。

根据董知县所写,霍崇可不是那种出行就前呼后拥,带着数以百计的徒众招摇过市的那种人。如果霍崇真的这么干,那些攻击霍崇的人早就把这个拿出来当做霍崇的罪行了。

雍正甚至有些感叹,“这等贼人竟然能逃脱密奏,真是该死了!可见密奏当更用心!”

老十三点头称是,“皇上圣明,这等人真是居心叵测!”

一个人不用通过聚众、摆排场,就能调动钱财和人力组织赈灾。这就是能用人了。

就如满清朝廷,要是什么事都由皇帝亲自指派,皇帝累死也忙不过来。而且每次都要各种布置,国家哪里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

能用人,就如皇帝一声令下,官员在制度下营运起来,进而解决问题。皇帝要做的只是询问那帮做事的人,事情做到什么地步,都遇到了什么。

霍崇就是个能用人的人。这个家伙不仅能用人,更是组建起了一个“种福平台”,这就比用人还要高了那么一点点。他有了制度,靠这个制度将百姓给组织起来。

种福,指的是霍崇给种下的福报。既然是霍崇种下的福报,从霍崇这里接受种福的百姓得到了收益,自然要拿出一部分回馈给霍崇。

让这样的制度扩张开来,那朝廷又该置于何地呢?

老十三怡亲王平素被认为是一个宽容的人,是一个可以饶恕别人的王爷。此时他根本不提及霍崇到现在也没有害过人,是不是可以饶恕。而是直接询问雍正,要派哪方人马去抓捕霍崇这个当代张角。

雍正想了想,“让山东巡抚操办此事。”

说完,看着怡亲王并不认同的神色,雍正问道:“十三弟,可有何不妥?”

“皇上,臣督办清理欠银之事。各地官员此时都如热锅蚂蚁般,霍崇经营数年,已经颇有财产。若是让山东巡抚督办此事,山东官员们想要的只怕是霍崇的财产。”

雍正听到这里,眉头已经皱起,恨恨的说道:“这些官员想的都是这些小事。全然不把国家大事放到心里。眼见霍崇能纳税,就纵容着霍崇。哼!便是那些状告霍崇的,满心想的也都是钱。这才让那霍崇做大!只是朝廷派遣钦差,也太看得起霍崇那狗贼!”

说到这里,雍正一时说不下去,生起了闷气。

老十三连忙说道:“皇上,此事并非小事。霍崇又在山东有点声望。若是让山东巡抚督办此事,霍崇又没有造反的证据。把他抓起来,反而让官场众人不明所以。便是给霍崇这狗贼一个脸面,派钦差侍卫到山东,与山东官府一起将霍崇抓了,将其送回京城。不然,山东官员们若是自己动手,怕是要打草惊蛇。”

雍正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十三弟说的没错。山东官员的那个尿性,想的定然是霍崇的财产,甚至有些不成器的只怕还要通过通风报信从霍崇这里勒索一笔。

霍崇那江洋大盗的做派,得知消息之后定然要逃跑。虽然雍正知道自己绝非是空穴来风,胡乱杀人。可下头的人并不知道,霍崇这么一跑,到时候又是各种对雍正不利的说法。

现在雍正靠着真凭实据催收欠银,朝廷里面已经各种混淆视听的说法。甚至各种说雍正是暴君,是抄家皇帝的风评。

想到这里,雍正叹口气,“便依了十三弟!”

说完,雍正又恼怒起来,“此案办了之后,便要那些密奏的,严查此等人物!若是朕早知道霍崇竟然如此,早两年不过一道旨意就能处理了他!”

老十三听完连连点头,就与雍正商议起如何完善密奏制度。至于霍崇本人,兄弟二人其实并没有放到心上。

想来这两位都觉得霍崇此时不过是地方上一个大户,顶多是披着官皮的大户。收拾霍崇真的如探囊取物一般。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么?

大概是的。

第二天雍正亲自下旨,命贴身侍卫张卫领了几名侍卫,领了圣旨直奔山东。

这行动可谓快捷,大有兵贵神速的姿态。虽然他们只有几人,到了山东之后见到山东巡抚,山东巡抚一听立刻派了五十人马跟随钦差一起去办案。

众人一路冲到淄川县,拿出了圣旨与山东巡抚的公文,办案开始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是啥(三)

身为雍正的贴身护卫,张卫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要捉拿钦犯霍崇。来之前张卫就在雍正面前接受过授命。雍正并不在意对手下讲述清楚目的和执行方法,雍正甚至很喜欢把事情讲开讲透。若是说不清楚,奴才们可就有推托的借口。

能在雍亲王手下混这么久,张卫也是被调教出来的好奴才。那五十兵马并不知道此行目的是为了抓捕霍崇,只是知道皇上有旨意给霍崇。包括淄川县的人也只是知道皇上有旨意,很多人甚至非常羡慕霍崇。认为霍崇这是要有什么实缺,成为真正的官员。

霍崇自己从来不吹嘘,但是挡不住别人说。大家可都知道,霍崇见过十四爷,更是见过当皇帝前的四爷。

见到了霍崇的总部,张卫心中很是讶异。几年前张卫曾经奉命跟着霍崇到了淄川县的张店下的刘家村。那只是个很普通的穷困小村,完全没办法与河北平原上的村落相比。

不过几年时间,霍崇已经折腾出这么大的总部。眼瞅这些用普通甚至是简陋材料建起的宅子得有几十间房。皇上说过霍崇能招揽人,这几十间房子里面可都是有人在用呢。

单纯从使用房子的角度上,便是京城里的一个部,也没有这么多办公的房间。可见皇上真的没说错。

淄川县的人前来问过,这种福平台只是说霍崇出门去了,不在。至于霍崇到底去了哪里,这边的人都说不知道。之后县衙里派人私下打听,得到的也是同样回答。

张卫更是笃定霍崇这厮深藏不漏。一个小破县城里面招收的人竟然能保守秘密,京城大户家也不过如此吧。

看了一圈,张卫带着侍卫们回去了,却不知已经有人注意这他们的行踪。

霍崇是真的不在。秋收结束,霍崇前去崂山那边拜会长信道长,商议明年经营的内容。此时留守的乃是钱清,钱清稍微知道一点霍崇的目的。朝廷实施海禁,霍崇觉得干脆找个外面的小岛作为基地,造些船往来。

突然就来了这么些人,钱清心中有些担忧。得知那边的人竟然前来查看,钱清更是不安了。此时有负责打探消息的人跑回来禀报,“大姊,听闻是皇上有旨意要给先生。”

回禀的人找了衙门内部的人打听。这么几年过去,各地衙门被霍崇渗透的和筛子没啥分别。甚至不少小吏喝酒的时候爽直的表示,“来什么县官都得有。俺们以后就跟着霍爷。霍爷不走,俺们都能吃香喝辣。”

钱清的脸色登时就变了。她知道不能表现得太过,勉强笑道:“原来如此。”

打听消息的兄弟可没听霍崇分析过雍正,还真的以为是什么好事,兴冲冲的问这问那。钱清勉力应对,没有让这家伙感受到特别的不对劲。

等钱清终于能独处,她只觉得心乱如麻。实在是无法排解这情绪,钱清索性按照霍崇教给她的排解之法,就是找能够让自己的身体感到舒服的方式。

抽出护身的精钢匕首,钱清在屋内施展了几趟刺杀术。

自从被霍崇绑到张店,霍崇就给了钱清一把用铁条和布条制成的攮子。从那之后,钱清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带着防身的家伙。攮子变成了铁匕首,铁短剑,钢匕首,霍崇也传授给钱清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

首节上一节68/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