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老九的惨状,诚亲王允祉冷笑一声,就宣读了雍正的旨意。老九允一听,气的直接想爬起来,这下扯动了锁链,哗哗作响。
“我不改名!我本来就有名字,为何要改名!”老九愤怒的咆哮着,想冲向老三。然而锁链给与的活动空间就那么大,老九允距离老三还有段距离,就再也无法靠近。
老九肮脏的额头上青筋凸起,冲着老三吼道:“我叫爱新觉罗允。不,我叫爱新觉罗胤,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让我改名,想都别想!”
诚亲王允祉呵呵笑了笑,老九长得比较肥胖,这个长相非常不讨康熙喜欢。此时浑身肮脏,又如此激动,看上去就如一头野猪。
既然老九这反应,想来是不会答应自己改名,诚亲王允祉想了片刻,就说道:“咱们兄弟一场,三哥我也得帮你。既然你不肯,那我就给你起个名字。便叫做塞思黑吧。”
所谓塞思黑,指的是如野猪般令人厌恶的人。就老九现在这模样,老三觉得这名字再合适不过。
回去交旨,雍正对这两个名字极为满意。当即下旨公布。
在雍正看来,自己这做法毫无问题。老八老九已经不是爱新觉罗家的人,当然要给他们再起一个名字。不然怎能证明自己是真心的。
圣旨一下,所有传闻都不再是传闻,而是被证实的实事。京城内的几处寨子里,传来毛笔落地,茶杯倾倒,或者是惊怒的叹息声。不管雍正怎么想,和他想法不同的人依旧是有的。
五天后,霍崇这边来了人,送了一份东西。霍崇打开一看,眼睛就亮了。将东西给了此次济南战役的主要将领们看,情报部的万茜几乎要欢呼起来,“先生,若是真的,我等就赢了!”
钱清也很是高兴,拿着这份清军准备突袭霍崇的计划书仔细看,心中印证着计划书的内容与钱清自己掌握的地理之间的异同。
雷虎完全是讶异,“先生,这等东西可信么?”
“为何不可信?”
“在外作战,如此死板,岂不是要出事?”
“呵呵。”霍崇笑了,“雷虎,我看史书,里面各种出兵之后需要按照京城里头的皇帝大臣策划好作战执行,就觉得十分好笑。现在不过是历史重演罢了,我听说过一句话,傻瓜重演历史,聪明人精确的重演历史。仅此而已。”
周围的人大多只听懂了白话部分,只有三人已经被真的逗得哈哈笑出声。等他们笑起来,霍崇也跟着嘲讽的露出笑容,其他人被群众情绪影响,才跟着笑。
霍崇看了看三个被“重复历史”给逗乐的家伙,钱清与雷虎发笑并不奇怪,第三人却是一位年轻的营长胡悦。胡悦今年不到二十周岁,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打仗的事情教给他,他就学的会。而且能按照学到的东西来组织部队。
军队里面的军官们要做的就是能够把操典上的内容给执行下去,遇到操典上讲述的各种情况,都能按照操典上执行。如果敌人的行动超出操典描述,就要按照学过的东西,找出类似内容实施作战。
所以那种能够理解战争并且用最合适的手段作战的军官被称为天才,然而大多数优秀军官的标准并非是天才,而是能把作战计划执行完的军官。
胡悦明显就属于优秀军官。而且和一众连这个能力都很缺乏的营长相比,胡悦已经属于非常优秀的范畴。
霍崇没想到胡悦竟然在文化方面也能表现得如此优秀。之所以能记得住胡悦,是因为胡悦五年前投入霍崇的种福平台,开始学习之时闹出过笑话。他把“悦”字的偏旁弄错了,竖心旁弄成了言字旁,于是“胡悦”变成了“胡说”。于是胡悦就有了胡说的诨号。
不过大伙既然没能理解那笑话的好笑之处,笑声很快就消失了。万茜发挥了情报官的质疑精神,“先生,这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弄来骗咱们?”
“我的直觉,应该不会。而且咱们本就是要围点打援,有这么一个东西,参考一下么。”霍崇答道。
围点打援是真的。霍崇并不想轻易让清军自由脱离,另外此时已经是六月,庄稼成熟在即,霍崇跑到根据地北边来,也有要吸引敌人注意力的目的。
今年粮食眼瞅着是个丰收局面,敌人不能到根据地祸害,就能确保人民能够好好收获。
至于那个索要二十万斤火药的理由,如果能让济南城老老实实交出火药,当然也是大好事。霍崇这边的火药消耗很大,便是缴获了许多,却还是感觉不足。
从任何角度来看,此次济南战役都有打的必要。
傅尔丹并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泄露,他这边花了极大心力整理部队,鼓舞士气。而济南城的塞楞额那边几乎是一天派遣两拨人来求援,说霍崇已经开始用巨炮轰击,城头上的官军损失严重。若是援军不来,济南城失陷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在这样的催促下,傅尔丹还是忍住了,先仔细整顿兵马。在六月十三日,后方的补给已经到了,傅尔丹将火药等物分配下去,这才下令全军渡河。
数万人渡河,真的是气势恢宏。带着决死一战的决心,傅尔丹等中军过了河,就在亲兵保护下也渡过大清河。
渡河完毕,傅尔丹小心的指挥清军开始南下,向霍崇后面绕去。走了两天,进入了山区。就在傅尔丹下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就有探马飞奔而来,“大人!遇到了贼军!”
霍崇这边早就在监视着清军动向,六万五千清军表现出来的水准还有些超出霍崇意料之外。至少他们在傅尔丹的指挥下整体上有个团伙行动的意思。
正因为傅尔丹和其他清军总兵们有水准,所以他们很完美的进入到了包围圈内。
清军这么配合,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上呗!
一声令下,除了保卫根据地的两个营,以及堵在济南城外的两个营。霍崇手下三十六个营就按照计划发动了进攻!
清军三次围剿的结束终于开始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战大名府(三)
第四十营,很容易记忆的番号。营长李庚年是所有营长里最年长的一个,今年已经三十五岁的他脸上皱纹不少。然而头戴着有护脸保护的清军头盔,倒是极大减少了这种暴露年龄的特征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
中年大叔用中年人的声音喊道:“大伙就跟着老兵学着,别怕,只要听令,咱们都能活!”
第四十营的普通士兵们听着大叔的战前动员,都听得很认真。与第四到第十的营不太一样,四十营组建时间非常靠后,成员中新兵比例高很多。霍崇让四十营这样的新兵部队承担最轻的工作。譬如留守根据地的就是四十三与四十一营。作为佯攻济南的则是第十六与四十二营。
由于番号是从第四营开始,到四十三营。四十营是这个战场上敌我双方中的最年轻的营。
营长李庚年的呼喊让全军新兵都感觉好了很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参加了与岳钟琪的战斗。那时候李庚年的要求和现在没什么分别,只是让他们学习老兵,跟着老兵的动作学习。
四十营里头的老兵们都感受到了压力。所谓老兵,也并非是参加了全部三次反围剿战斗。不少只是参加过歼灭济南城外两万清军而已。自己还并未完全摆脱恐惧,就要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要在纷乱的战场上以身作则,老兵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李庚年则继续喊道:“咱们得活下来。霍先生说过,咱们不用追住人杀,就按照说过,练过,能够听令放枪。就这一条,别的没有。都只用这样!新兵看老兵,老兵看班长,班长听排长,排长听连长。连长听我咧!”
整个营从营长李庚年的喊话里头再次接受到了完整的信息,关于整个营的目标,作战模式,以及运行模式的信息。
大家知道了自己身处在何种级别,应该怎么做,就有了主心骨。加上李庚年又强调,大伙只用放枪,不用追击。这就更轻松了。
新兵们尤其感觉轻松。与老兵们相比,新兵们加入霍崇军队的目的更少是报恩之类的。若是想实现自己加入大汉军队的目标,当然要活下来。不管对战争理解了多少,新兵们起码相信,自己尽可能不与清军进行近身战斗,就更能够活下来。
若是战斗和上次一样,新兵们只用跟着老兵一起放枪,那就是安全的。
李庚年大叔的做法在很多营里面进行,尤其是番号数字在十六以上的营,尤其是如此。
第十六营作为在济南城下佯攻的两个营之一,是要负责各种移动作战的责任。霍崇本就没有想要十六营真正作战,所以番号里面数字比十六要大的营,霍崇并不期待他们能够奋勇杀敌。或者说,这些新兵数量更多的营,他们只用能够如城墙,如森林般站在原地放枪,就已经满足了霍崇的要求。
第四营到第十五营,这十二个营才是运动作战部队。至少是现阶段的运动作战部队。
这边的士兵们也不是大无畏的革命战士,霍崇还没来进行将阶级斗争彻底讲透的政治教育。准备倒是准备了,对剥削阶级的某种揭露,当然也进行了。但是霍崇并不想现在弄到天下皆敌。
倒不是说霍崇害怕自己人被残酷的社会真相吓到,令霍崇苦思冥想的是另外的事情。如果自己进行了全面的阶级斗争的教育,自己人的理解真的会比地主阶级们更深刻么?
如果这种教育没能让自己人觉醒,反倒让敌人先警觉起来。那么这样的教育策略就是失败的。
即便是十分短暂的合作,现在霍崇也有一条“统一战线”,以反对雍正为何核心的统一战线。京城里的那些人之所以肯提供消息,很大一部分原因如丁举人所说,他们认为霍崇是有可能投奔八爷,在以后的战争中能够为八爷的事业添砖加瓦。
要是这帮人知道霍崇的目标并非是追求个人光宗耀祖,并非是要成为满清大臣,封妻荫子,公侯万代。这些人与霍崇的合作意向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这些人知道霍崇的目标竟然是完全推翻满清,并且摧毁地主士绅阶级,用霍崇期待的全新社会制度替代。这些人大概会立刻投入到雍正这边,与主角死战到底吧。
以前霍崇完全不明白,也没兴趣明白“统一战线”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霍崇在为了这支由山东百姓组成的军队能够存活,而不得不苦心孤诣寻求路线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明白了统一战线到底是怎么回事。
即便是蒋光头那样反共反到了骨髓里,几乎要刻入DNA的人,在抗日时候也不得不违心与TG合作。所以TG在那写阶段也做出了宣传上的调整,也不再提摧毁地主阶级。
也就是不再激化矛盾,而是去维护合作。
如果只是不吵吵,就能获得来自京城内的情报,霍崇愿意接受这样的代价。只是在内部高层进行阶级斗争的教育,在中低层不断揭露地主们恶性,并且保证,霍崇治下的地界,地主们想活下来,就决不能再干这些“生孩子没X眼”的坏事!
同样,霍崇也进行着宣传,对面这些清军就是满清皇帝的走狗。而满清皇帝则是代表着地主士绅的利益,因为满清皇帝就是这帮地主士绅们的“带头大哥”。
带着这样的认知,大汉军队与满清军队在大清河以北的地区开始依次接战。
南阳镇总兵知道自己若是再败,只怕就没有机会得到雍正的赦免。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南阳镇总兵也不清楚。
或许是听说了太多雍正皇帝对八爷党的追杀,对兄弟们的暴行。南阳镇总兵觉得自己连雍正的兄弟都不是,自然下场就比雍正的兄弟更惨。
带着这样的认知,受命进攻东边的南阳镇总兵催促着自己仅剩的四千人人马向着前面看着不到千人的霍崇人马开始猛攻。
负责把守这边的是第四十营与第十营。眼见清军排出了横队,四十营的营长李庚年还没什么感觉,只是学到的应对手段决定将队形也改成横列。四十营的军官们接到命令,依照训练的流程,让部队移动位置,排成了一个横列的队伍。
胡说……不,应该是第十营营长胡悦则是看的想笑。
也不知道河南总兵是不是吃错了药,又或者是脑筋是榆木疙瘩。采取了这么一个超级没用的阵型。
在营级军官培训班上,霍崇讲述过不少作战模式。专门指出,只有在火力优势一方,才要使用横列。如果火力不处于优势,就得考虑纵队切入敌人阵型,实施近战。
如果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拥有火力优势一方只是引发作战效率下降的问题,而不具备火力优势的一方,则会面对巨大的损失。
虽然已经在战前做过动员,胡悦还是再次对部下们喊道:“大伙一会儿什么都别怕,战士们跟着组长冲。组长看班长,班长听排长,排长听连长。还有啊!大伙的仇就是俺的仇,这一仗打完,就该秋收了!收完了粮食,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咱们这么多兄弟,绝不会让大伙吃亏!听到没有!”
“听……到……了。”战士们大声喊道。
胡悦点点头,有点不放心,又叮嘱的喊道:“大伙记住,别怕,别慌。只用看住自己该看的人,听命令,听指挥。咱们都能活下来!命不好是命,可别自己作啊!”
全营官兵都知道胡悦不是在胡说,这话听起来不好听,却是胡悦的心里话。也是这么多次战斗中大伙能够活下来的原因。
做完了最后的动员和心理建设,胡悦就准备着。清军果然采取了在胡悦看来最愚蠢的选择,利用人数优势组成了一个横队。
如果清军面对的是普通农民起义者,这么干是没错的。因为农民起义者手中的武器明显比清军弱。只要占据了最大限度的作战空间,光靠清军的火枪与弓箭就可以让穿着破衣烂衫的农民起义军完蛋。
当下,清军前排的火枪手们开始停下脚步,试着给沉重的火绳枪装填弹药的时候,从这些火绳枪手后方突然飞出了一排排的羽箭。原来是跟在火枪手背后的弓箭手们发动了突然袭击,希望用这样的手法来击破扰乱大汉军队。
弓箭相当有准头的落入到了两个营的阵地上,不少弓箭直接射中了战士。此时的满清弓箭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射程可以超过两百米,准头也明显超过此时的火绳枪。如果是火绳枪的射击,能够击中大汉军队官兵的数量定然比弓箭要少的多的多。
如果大汉军队穿的还是霍崇刚造反时候的装束,搞不好就让这些清军得逞了。然而经过上一次战斗,经过战后的缴获与紧急修复,霍崇的这一万六千人马总算是凑齐了全部棉甲。
满清的弓箭射到满清的棉甲上,何方胜?
无疑,棉甲有效的抵挡住了弓箭。
见到自己这身甲竟然刀枪不入,战士们精神大振。在指挥下,新兵们虽然动作还是不流畅,却已经跟着老兵们举起火枪,随着命令扣下扳机。
第一百九十二章 血战大名府(四)
棉甲是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用以护身。中国战场上火器出现后,传统的重型铠甲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元代开始,出现了以外为布料,内里在要害装有铁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
明代棉甲为对抗火器,开始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清军的棉甲最初是从明军手中缴获,后来又自己加以改进产生的。
选棉花7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晒干。
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在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就是现在清军甲胄。棉甲对火器的防御效果非常好,铁甲则对传统的弓驽具有防御能力。
霍崇从来没有对部下们的勇气有特别的期待。理由很简单,这帮人觉悟的不够。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旧社会中的某些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对于旧制度的仇恨并不强烈。
就如无产阶级在觉悟之前,或许觉得提出XX6的某个人是坏人,甚至是敌人。是需要打倒的无耻资本家。
然而当无产阶级自身成为资本家的时候,大多数无产阶级可就高兴了,满足了。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人身的提升。
至少在霍崇看来,真正的觉悟并非是从小资产阶级变成资本家。如果佃户们认为自己个人从佃户变了地主,和以往的地主一样开始利用土地出租来剥削民众。
那么,即便这种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美梦变成现实,这帮人也谈不上得了解放。
基于这样冷酷的现实考虑,霍崇只能寻求更冷酷现实的解决手段。就是尽量减少自己人的受伤几率。而这样的途径只有靠缴获。
亏得岳钟琪投入十万人马进行会战,清军崩溃之后,满地都是各种甲。霍崇这边早就准备了许多铁片,把棉甲拾掇一下,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甲胄。
无疑,这些甲胄是合格的。不仅是第四十营与第十营的官兵们在箭雨之下毫发无伤,所有各营都是如此。
霍崇在一个高地上看着战局,失去了火炮之后的清军只能依靠弓箭与火枪作战。看着他们忙忙碌碌,上蹿下跳,真的是令人……同情呢!
正在想,就见到了一支军队远远就看上去很是晃眼。那是一种朦胧的金光,用望远镜仔细看,却是铜钉反射出的光泽。
“竟然是八旗军。呵呵。”霍崇笑了。
岳钟琪在十万人的会战中,让八旗作为督战队。并没有让八旗参与冲锋陷阵。所以即便会战失败,八旗已经早早跑了。毛都没让霍崇摸到。
此时看到八旗竟然也投入了战斗,霍崇当然开心了。据说八旗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然而八旗军又是腐化堕落的典型。从鸦片战争开始,八旗就没在像样的军队面前打赢过任何一仗。对付外国人,八旗根本不行。甚至对付天平天国,八旗都照样不行。
现在霍崇遇到的八旗想来还行吧?
哦,霍崇突然想起。老十四当了大将军王,不就是八旗在西北作战失败,让老十四去救火。而西北那边的年羹尧主要用的也是川陕绿营兵……
正在想,就见大汉军队阵地上开始出现了炮击。此时交战双方都已经在百米左右的距离交战。既然大汉军队靠装备碾压了敌人,接下来就是自由殴打时间。装填了葡萄弹的三斤炮无疑到了教做人的时候。
果然,清军在散弹轰击下并没有坚持特别久,霍崇看的都忍不住打哈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