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不想成为太医啊 第65节

第191章 招抚大计(六)

不过,既然陆远已经把话题讲到了这里,邢师爷的兴趣也陡然间上来了,要知道,这么多年来,他可是没少在农耕研究上投入精力啊。

于是,他不自觉地向陆远这边靠了靠,又略显激动地说道:“陆先生啊,你刚刚说的这个秋露白我虽然并不熟悉,但是这择优选种的方法我却是相当赞成的!

老夫以为,若真能不考虑恋秋晚熟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即便不用秋露白,而用其他的品种代替,那粮食产量也肯定能往上提升的。

其实在你刚刚讲述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一种叫作关公红的粟米品种,那个品种产量似乎也相当不错啊,不过我现在还没有仔细调查过,回头我可得找我的老友问问去了,哈哈哈哈,妙哉,真是太妙了!

另外,陆先生,我咋感觉你手里头还有什么绝招没亮出来呢?你还是快点跟我说说吧,老夫都已经等不及了!”

看着邢师爷那急不可耐的表情,陆远真是既高兴又无奈,于是,他朝着邢师爷抿嘴一乐,接着又讲起了下一个办法。

“刚刚我们说完了选种,那么在选种之后,可就要进行耕种了。

其实,关于耕种方面,这里面能改善的细节就更多了,不过,在这众多的细节当中,小生认为,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户们应该对粟米进行轮作倒茬!”116ianlaixm 读牺这候 tianlaix s w.co*m 章汜

说到这里,陆远伸出双手,比了一下交换地手势,然后又继续耐心地讲述道:“说到这倒茬呢,邢叔叔,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一旦某个农户在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了三五年粟米,那么这块土地上的粟米产量就会出现严重地下降,最糟糕的情况,粮食产量甚至会直接掉到五成左右……”

这一次,没等陆远把话说完呢,邢师爷就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啊,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喊完这句话以后,邢师爷的目光连续闪烁,因为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福建老家种地的经历。

那时候,由于他们家住在山旮旯附近,土地干旱,水源稀少,根本种植不了稻米,就连小麦的长势也非常惨淡。

为了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爹爹便学着北方人的样子在家里种起了粟米,毕竟粟米这种作物极为耐旱,可以保持住粮食产量嘛。

邢师爷记得很清楚,头两年的时候,家里的粟米长势极好,收获也颇丰,爹爹和几个叔叔高兴得整宿整宿唱曲儿。

可是没过几年,那些地里的粟米产量就变得越来越低了,甚至有些土质不好的田地,每亩产量只能收到六七斗了。

见到这种情况,父亲和几个叔叔急得头发都白了一半。

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爹爹便只得重新种回了小麦,他们家也再一次过上了忍饥挨饿的日子。

正因如此,每每想起那段往事,邢师爷便会觉得记忆犹新。

而今天,当陆远提起这一个问题的时候,邢师爷便意识到了面前这个让人无法形容的郎中,很可能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邢师爷的心情陡然间激动了起来,他抓着陆远的胳膊便急迫地问道:“陆先生,您快点跟我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话说,陆远本来就是要继续往下说的,可是,邢师爷这突然地一插话,让他的思路一下子就打断了,于是,他揉着下巴苦苦地思索了一会儿,便在邢师爷地催促下继续讲了下去。

“说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就不得不提粟米这种粮食作物的特殊性了。

由于粟米这种作物根系下扎较深,对土壤的营养消耗很大,因此连续耕种必然会造成‘歇地’的现象。

除此之外,粟米连种还会使得杂草增多,病虫害增加,严重影响秋收的产量,故而这熟茬地是绝对不能再继续种粟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去年种植过粟米的土地上,今年换成其他的作物,例如换成荞麦或者大麦,而等到明年的时候,再在这些土地上重新种上粟米就可以了。

至于那些新开垦的土地呢,则暂时不用考虑这些,头两年还是可以连续种植粟米的,等到第三年再倒茬也来得及。

如此一来,这粮食产量就完全可以保持住了。

我估计,按照青云寨现在的情况来看,若是把这个轮作倒茬利用好了,他们的粮食产量还能往上再提升个三成,并且这还只是算今年的,若是到了明年,恐怕粮食产量会增加得更多。”

这一次,随着陆远话音的落下,邢师爷还没来得及表态呢,方知府却率先激动了起来。

只见他两步便走到陆远的身前,一把就抓起了陆远的胳膊,然后一边摇着,一边急切地问道:“陆贤侄说得可是真的?这轮作倒茬真的能够不使粮食减产?如果这种方法可行的话,那我们完全可以向郧阳府的所有农户推广啊!那样的话,郧阳府岂不马上就要富起来了?”

看着方知府那兴奋至极的表情,邢师爷赶紧走了过来,笑着对他劝慰道:

“东翁,东翁,您先别急着兴奋呀,话说,那普通农户不是还种着秋小麦呢嘛,人家也用不着倒茬呀,本身就已经算是倒过茬了的,所以,这个方法对他们作用不大。”

“呃……,呃……,哈哈哈哈哈!”听了邢师爷地解释,方知府愣怔了一两秒,随即便自嘲似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邢师爷和陆远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在这一刻,他们笑得是那么的过瘾,那么的痛快,那样子就好像是他们已经见到了某种曙光似的。

可是,他们这头笑得是开心了,旁边的李时珍却彻彻底底地懵逼了!制大 制枭

他张着嘴巴,瞪大了眼睛,像是看怪物一般看着大师兄,李时珍在心中大叫道:“我的天老爷呀!大师兄这是啥时候学得这些农业知识啊?话说,他不是十岁就到我们家了吗?难道这是他十岁之前学的吗?那怎么可能啊?

哎呀呀,我的大师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啊,前些日子我以为他是医神转世呢,怎么现在看起来,他又像是神农转世了呢?难道说,他是一个怪物吗?”

...

第192章 招抚大计(七)

就在李时珍满脸震惊的同时,方知府却彻彻底底地兴奋了起来,此时的他,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不礼仪的了,他拉着邢师爷便和陆远围坐在了一起。

随后,方知府又一脸激动地朝陆远说道:“贤侄啊,我刚刚算了算,你那几种办法加起来的话,这粮食产量提升的可就不老少了,怕是得有六七成了吧?如此一算,这招抚流民的事儿,有戏,有戏啊!”

“呵呵,方伯伯,您先别激动呀,我这还没说完呢?”

“啊???你还没说完呢???”

在问这句话的同时,方知府已经惊讶地合不拢嘴了。

而一旁的邢师爷甚至双手都开始发抖了,现如今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听听陆远后面还有什么妙招了。

看着方知府那一脸不淡定的样子,陆远浑身放松地笑了笑,他觉得,跟这样一个真诚的知府在一起实在是太幸福了。

呵呵,真正不知道那皇帝老子是怎么想的,竟然会让方伯伯来做郧阳地区的知府,说实在的,他也胜任不了这个职位啊,他这人明显更适合当个学政啥的嘛。

不过想归想,问题该答还是要答的,毕竟现在正值春耕时节,若是再拖沓,恐怕就来不及教青云寨里的百姓种粟米了。

于是,陆远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又继续认真地对他们说道:

“方伯伯,邢叔叔,你们可能想不到,粟米这种作物,它最...

第193章 招抚大计(八)

陆远这句话一放出,方知府和邢师爷直接就被炸懵了!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两个人四只手便同时抓向了陆远,他们已经决定了,哪怕是今天晚上不睡觉,也决不能放过这个啥都知道的陆疯子!

至于旁边的李时珍,他更是被大师兄新抛出的新炸弹,炸得直接失去了知觉。

他整个身子半歪在椅子上,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双目已然无神,大脑更是一片空白,他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叫李时珍,至于其他的,他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这天夜里。

月光如水般洒落在知府衙门的这间书房里,那一轮皓月总是想利用自己的清凉,给这间热血沸腾的小屋降降温。

可是,它那柔润的光芒刚一进屋,瞬间就被屋里面的炽烈给融化了。

见到拿这间小屋实在是没有办法,月亮无奈地朝星星摊了摊手,随后一个抽身就躲进云层里休息去了,它已经懒得再管世间的这些俗事了。

至于屋子外面正在休息的鸟儿,它们在听到屋里人们兴奋地尖叫之后,也跟着快乐地唱起了歌来,那样子就仿佛是黎明已经提前到来了似的。

就这样,书房里的几个人,秉着烛光不知道讲了多久。

总之,当方管家进屋去大家添茶的时候,他发现,一向讲究礼仪的老爷,竟然四仰八叉地躺在地垫上睡着了,而他的旁边,则是呼噜打得震天响的陆远。

幸好邢师爷趴在桌子上的睡姿还算正常,要不然方管家还以为自己这是到了梁山了呢。

第二天一早。

方知府刚一起来,就把两拨官差派了出去。

他的第一波官差去往的是河南的伏牛山地区,因为陆远告诉他,那里会有一种叫作“玉蜀黍”或者说是“玉麦”(即现在的玉米)的农作物,那种作物极其适合在山地里生长。

尤其是那些根本没办法种植粟米的山林里和沟坎旁,玉麦都能够生存,不仅如此,玉麦这种作物还耐寒,耐旱,产量甚至比粟米还高。

听到这个信息,方知府和邢师爷当时都兴奋炸了,他们觉得,要是能把那些边边角角,沟沟坎坎也都利用上的话,那么陆远所说的粮食产量再增加六七成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说,像这种如同神话一般的农耕知识,方知府在以前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但是经过了陆远一番彻头彻尾地洗礼之后,他现在对陆远已经是言听计从了!

因此,一大早,他就连续派出了两波官差,第一波去往的是河南,第二波则是去往了福建。

因为陆远还说了,若是河南没找到玉麦粮种的话,福建是肯定有的,现在快马加鞭赶紧去福建收购玉麦种子,还是来得及的,毕竟玉麦这种作物稍微晚一些耕种也是没问题的。

交待完这些之后,陆远又跟邢师爷讲了一些如何扼制玉麦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

这些话,陆远并没说给方知府听了,因为在他看来,方知府的兴趣点根本不在这里,他最在乎的还是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会治理民政的知府。

等到陆远把这些全部讲述完之后,他也彻彻底底地松了一口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远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招抚流民的具体工作上来了。

而在这林林总总的众多工作当中,陆远认为,第一个需要做的就应该是落实青云寨的招抚事宜。

关于这一点,方知府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方知府认为,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则应该是赶紧给皇帝上题本。

他说,若是没有朝廷的支持,这招抚工作就名不正言不顺,中间难免会出现波折,因此,必须先有名才能有实。

他们这两个人,一个不懂农业,一个不懂朝局,在书房里争执了一大天,愣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幸好邢师爷过来拉了一次偏架,方知府才勉强放下了自己的执拗。

邢师爷说:“若是不能将招抚的具体事宜落实个大概,那么朝廷肯定是不会同意东翁所请的。

毕竟在朝廷看来,招抚这件事太过虚幻,那些流民一个个恨官府恨得牙根痒痒,怎么可能会随便投诚呢?

如果东翁就这么空口白牙地说招抚,一准会被上头驳回来的。

不如咱们先将招抚的事情跟青云寨定下来,然后彼此之间再写成文书,按上手印,届时,东翁只需将这纸文书附在奏疏里就可以了。

这候 7 5zw.c*om 章汜。如此一来,朝廷见东翁对流民的招抚已经落到了实处,想来就不会再为难大人了。”

听了邢师爷地这一番阐述,陆远登时就乐开了花,他拍着手表示赞成道:“对对对,方伯伯,你必须得告诉朝廷,咱们办的这个事儿很靠谱,不是想当然的,那样皇帝老……老……,老人家,才会点头同意的。

嘿嘿嘿,方伯伯,你瞅瞅,还是俺邢叔叔接地气啊!你呀,就是办事儿太着急了,总...

第194章 十里亭谈判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陆远只是到青云寨里去了一趟,青云寨的大寨主就爽快地同意了要和官府进行谈判,并且还将谈判地点放在了郧阳城郊的一个茅草亭里。

见到那些流民竟然敢到山外来与官府展开谈判,邢师爷是大感意外,同时也大为兴奋。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种情况恰恰说明山民们对官府已经放下了戒惧之心,并且还意味着,自己这方面只需要和山民们好好沟通,那么距离招抚成功也就不远了。

正是从那一刻开始,邢师爷看向陆远的目光,已经渐渐从平视变成了仰视,他恍然觉得,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郎中,这哪是一个普通的郎中啊?这简直就是一个潜藏于民间未出世的卧龙啊!

就这样,伴随着双方初步意向的达成,邢师爷和陆远也彻底忙活起来了。

他们先是去陷牛谷那里为青云乡规划了土地,然后又陆续为山民们筹备了农具、耕牛和种子,最后他们还在山谷内外安排了一定的保卫措施。

等到了约定日期的时候,陆远他们已经把前期工作全部铺排好了。

这一天。

方知府带着邢师爷以及陆远,还有十来个衙役,风尘仆仆地向城郊的十里亭出发了。

本来陆远这一次是打算带上李时珍的,毕竟李时珍跟青云寨的人也很熟络嘛。

可是不知为什么,李时珍这小子最近突然变得神神秘秘的,他不光很少缠着自己,而且没事儿得时候还总...

第195章 天意

邢师爷的话说完之后,方知府又赶紧在后面补充了一句:“至于你们青云寨原有的那些地方,我们知府衙门暂时就不派吏员和兵丁过去了,这要等朝廷的批文下来,一切正式成行了,我们才会派人过去。”

随着邢师爷和方知府陆续表态完毕,白须老者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他身后的那九位老人也纷纷露出了笑脸。

其实,这些老人之所以会同意朝廷招抚,主要是出于对陆远的绝对信任,他们觉得,一个能几番拯救青云寨于水火的人,是绝对不会去害青云寨的。

为此,他们甚至已经做好了在谈判中吃亏的准备。

可是,令他大感意外的是,郧阳府这头居然也处处为他们着想,方知府不光给了他们田地,农具,还要派兵来保护他们。

更关键的是,知府大人竟然当面表态说,朝廷的批文一日不下来,他们就一日不派官兵来接管青云寨。

首节上一节65/1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