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需要杨廷和参与和主持。
接下来还有好几道程序:
首先有小殓:
就是为去世的皇帝整理仪容(梳梳头发、洗洗脸等,这是最基本的),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
这些都要有礼部人员进行参与指导。
接着是大殓:
就是将死者装入棺内。棺前设“几筵”(摆有酒馔等祭奠物的供案)、安神帛(一种丝织物)、立铭旌幡。
然后将棺材几筵殿,各个部门的官员还要在自己的官署里面进行斋宿,还要在几筵殿(存放去世皇帝灵位的灵堂)上哭一段时间。
在京的文武员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妇,要连续几天(三天或三天以上),早晨或早晚两次。
穿着丧衣(一种粗布做成而不缉边的孝服),由西华门入宫到思善门(仁智殿院落的门)外哭临。
三天之后,官员们需要从素服换成成服(又叫盛服,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继续到规定的地点进行哭丧和吊灵,而这个程序需要一直持续到皇帝下葬才能结束。
杨首辅虽然只是走走过场,但这些事情还都是要做的。
因为新皇还没到,朱厚照的葬礼工作只能先紧着前半部分进行。
礼部商议是如果新皇能早日到京城,按规矩肯定要拜祭一下正德帝,一起参与正德帝出殡送葬礼仪。
只是安陆州距离京城距离太远,新皇毕竟是王爷出城,身娇肉贵,如果为龙体考虑,走走停停,这走上二三十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德帝如果一直等着新皇到安葬,即使有冰块镇着,到时候尸体腐化、臭成什么样了!
所以,在商量这个问题的时候,做两手准备。
京城方面的安葬工作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关注新皇那边的消息。
“皇上走到那里了?”
杨廷和朝身边护卫问道。
“传来的消息是毛尚书和国舅爷因为身体不适,跟兴王他们分开走,毛尚书晕船太厉害,现在走的是官道,如今好像在河南境内。谷都督和定国公现在陪着皇上,他们传信说路途还算顺利,为安全变换了道路,没说具体位置,只说会尽力将兴王安全带到京城。”
护卫回禀道。
杨廷和叹了口气。
朱厚照没了,本来原先堵在胸中的大石头应该落地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各种事情似乎越来越不顺。
以太皇太后的命令派人出传召江彬进京,那厮竟然以传染病为由拒绝进京。
按说这种情况应该派人去捉拿他回来。
只是如今京城情况不稳定,江彬身边还有一些兵力。
他先前深受皇上宠爱,本身就有影响力,如今在通州城外的将领并不知道城内的消息,知道江彬是宠臣,对他礼遇有加。
江彬借助那些关系,丝毫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真是太可恶了!
还有兵部尚书王琼现在虽然基本被他们架空,可那老小子身边还有一些人,似乎若隐若无地跟自己作对。
杨廷和很想将这些人一网打尽,直接抓起来,到时候新皇来了,可以借助新皇的名义,直接将这些人除掉,一了百了!
只是这些只能在城内悄悄进行,如果目标太大,新皇没到,那些人突然反起来,后果那可是不堪设想。
京城三.大营现在是什么个状况,没有人比杨廷和明白。
他们这些文官要搞些内斗什么的还是很有实力的,真要真枪真刀干起来,心里可是没底。
什么人最害怕打仗、战乱?
绝对是那些手里握着大量财富之人,他们害怕自己手里的东西贬值或者不见了!
所以,清军入关的时候,那些江南地主很快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除了没有血性怕死外,最大的原因是舍不得手里那些财富,以为投降了就可以保住!
杨廷和这些文官其实就是那些人的代表,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杨廷和纵然聪明会使手段,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没经历过战争的读书人。
他对江彬的处理方法其实就是想在稳定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利用诱骗的手段抓住江彬。
江彬以病拒绝进京后,杨廷和还找了好几个说和的人,甚至亲自写了一些书信,希望江彬能进京,一起商量主持新皇登基的事情。
以杨廷和对江彬这个武夫的了解,他以为江彬应该不会拒绝,只是他投石问路好几次,结果却犹如石沉大海,江彬知至知终没有回应。
“老爷,那江彬身边是不是有人指点?”
黄通突然说道。
第373章 劫船?
“他……他一介武夫,身边都是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有甚么人能指点?他但凡有些脑子,先皇就不会……”
杨廷和不以为然地说道。
“不过也可能是先前张永离间了他跟先皇的关系,他被调到通州那边,有些失望,如今先皇没了,他就不想回来了。嗯……也许如你所说,他身边确实有个聪明人,毕竟通州卫还有那么多人。”
杨廷和有些想叹气。
他抓江彬在其次,江彬虽得宠,但根基其实并没有那么厚,也只是朱厚照前面的一杆枪而已!
杨廷和之所以想抓江彬,目的是奔着他身后的许泰。
当然最后的目标自然是兵部尚书王琼!
许泰,江都人,许宁之子,许贵之孙,三代为将,大明勋贵。
弘治十七年,许泰当选武状元,以副总兵协守宣府,封为安边伯。
正德帝朱厚照当政后,许泰支持朱厚照,深受朱厚照宠爱,封义子,赐国姓(朱),京城安边伯府一时成为京城勋贵中的风云之府,荣耀一时。
江彬虽然掌握一定兵权,但见到杨廷和这种朝内老臣,说实话还是有些不敢造次的,甚至内心上有些怯意的。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老家伙可是掌握着他们军.队的咽喉经济大权,江彬在边关的时候,就已经因为这种情况留下的“后遗症”!
边关那些将领,在战场上再勇猛,在面对队伍供给的时候,也不得不向朝廷派遣的那些文官低头。
许泰则不一样,他是勋贵,京城出生长大子弟,骨子里就带着一股骄傲。
他们跟宗室一样,虽然没落,但外衣还在,加上他如今得势,自然对杨廷和他们不怎么放在眼里。
即使如今朱厚照死了,他有些忧心,但面对杨廷和安排他守城的时候,他还会因为江彬的问题提出质疑。
即使如首辅杨廷和,面对目前的他,解释的时候还要带三分笑意,尽管内心恨得牙槽都想咬烂。
杨廷和也想过江彬龟缩着不出现,是不是可以先将许泰抓起来。
这种问题他想过很多篇,最终决定放弃。随随便便抓许泰,势必引起那些其他勋贵的不满和警惕。
要知道如今京城三.大营兵力虽然弱鸡,但很多还都掌握在勋贵的手中。
并且这次守城的武定侯郭勋,前往迎接新皇的定国公徐光祚,都是功勋中的代表,纵然土木之变,功勋败落,但活下来的功勋他们还掌握着京营的兵力,没有他们这些人支持,他们这些内阁官员也很难在这京城做事。
纵然郭勋和徐光祚明面上支持他们,并且他们也给这些人不少礼遇,但关键时刻,这些人的风向标到底朝向那边,杨廷和其实内心并没有那么自信。
这也是他再没有抓住江彬的时候,不敢随意动许泰的原因。
江彬边军出身,没太大背景,他可以诱骗抓起来,然后图谋许泰。
但如果没有抓到江彬的把柄,随意动许泰,这里面有着太多的风险!
这就是所谓的圈层文化!
在功勋的眼里,他们不喜欢许泰随意出风头在朱厚照身边得宠,做谄媚小人,但如果有外人随意动他们功勋一层的人,说不定他们就会站出来。
这种站出来并不是说他们多讲义气,而是很多时候人会有兔死狐悲的思想。
今日你杨廷和随意动许泰,明日就有可能动功勋圈层的其他人!
杨廷和不傻,在没有抓到江彬,抓到许泰把柄的时候,他不会去动许泰,不仅不动,还安排许泰去守城门。
尽管许泰又恶心他一把,说自己是东厅的人守城了,为何不派西厅的江彬也出来干活?
那语气就是我有活干,为何没我兄弟的?
这种沆瀣一气,让杨廷和心里直想骂娘,心里暗想着,等那个傻皇上来了,我再一个个收拾你们!
……
河北省通州五百户镇。
国家奠鼎燕京,而以漕挽仰给东南,长河蜿蜒,势如游龙,而通州实咽喉之地。
秦邵前世并没有太了解通州的历史。
但在京城工作的时候,周末去通州游玩的时候,看过大运河遗址。
当时惊叹古代大运河的繁华的描述。
他当时对历史其实兴趣不是很大,很多历史都是人为编纂的,带有太多个人感情.色彩,
古代能有多繁华呢?
所谓的历史编纂都是一些文人要么歌功颂德,要么带有一些感情.色彩的乱写而已!
秦邵的自我感觉里,是这古代人没有见过真正的繁华,才有那种感受而已。
真正到了这大明,秦邵才知道自己所谓的前世理解其实更带有个人色彩。
这京杭大运河相比较来说真的是繁华,交通枢纽,这里是通往京城漕运的必经之路!
一艘艘大船经过,特别是到渡口停靠之处,很多船只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一片,那种壮观景象,真的是前世所没有!
而在前世,这些地方也仅仅是个旅游景点罢了!
“爷,前面就快要到通州渡口处了,咱们要在这里停留下,补充些水和食物,再行十公里左右,会在一偏僻渡口上岸!”
王寅禀报道。
“知道了!”
秦邵应道。
很快有船只停下到岸边取水和食物,朝附近几条大船运送。
岸上人络绎不绝,但好在有不少官兵维持秩序,倒是井然有序。
水和食物很快补给好,两艘大船再次出发朝前方渡口急速驶去!
“都机灵些,天快落黑了,再有不远,前面就是咱们在通州渡口停靠处,注意些安全!”
船头,徐光祚朝一众护卫喊道。
“袁长史,你有没有觉得这附近岸上好像官兵多了些!”
徐光祚看着河岸远处,若隐若现好像有不少身穿铠甲的兵士,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有些不大好!
看到一侧的袁宗皋,忍不住问道。
“是吗?是不是附近巡逻的官兵?这通州毕竟是繁华之地,且这些地方是渡口,主要运送粮食、食盐等京城必需品,关系着京城的补给,自然有不少官兵巡逻把守!定国公久居京城,应该比我们清楚情况吧?我们安陆州那边漕运也有渡口,相比较别的地方,人就多些,方向方知州就派了众多官兵把守,毕竟关系着一方收益和安全,自然要看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