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还牵扯着另外一个故事,当然也可说是事故。
安陆州是个魔咒绝户之地。
郢王和梁王曾就藩此地,均绝户于此地。
郢王是朱元璋第24子,被封到安陆州,去世后因为无子封地被撤销;
梁王是朱高炽第九子,被封到安陆州,也因去世无子封地撤销。
郢王至少还经历了几代,梁王最惨,只有他这一代,因为没儿子,他死之后,梁王一脉直接终结。
这两位王爷在安陆州就藩的时候,朝廷分给了他们大量的田产。
梁王死后,因为此莫走,没有藩王来这此就藩,为避免田地荒芜,朝廷将494顷的田产让给了临近的襄王,让襄王府负责管理。
襄王一下子多了几万亩的田产,一时成为巨富,难怪朱材花钱如流水却不缺钱,这跟他拥有两地田产有很大关系。
如今兴王朱佑就藩安陆,肯定要要回那些田产,朱材怎能不慌?
朱材纵然骄奢淫逸,那也是聪明之人。
老朱家的人奇葩多,但其实很多聪明人,只是有些没用在正处而已。
果然,朱佑就藩安陆后不久,直接向明孝宗申请想将郢梁二王先前藩地的田产要回来。
朱材纵然有些慌乱,但他也不是吃素的,这厮从小就心大胆肥,也直接上书跟朱佑打起了擂台。
他上书说那些田产纵然先前是梁王的,但是那梁王死后,明英宗给了曾祖父朱瞻管理,家里还有明英宗的谕旨
(我有证据,你们做皇帝的,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呀)。
并且如今已经过了四代,那些田产早已不是安陆州藩地的财产了,是他们襄王府的,他自然不能给兴王朱佑。
兴王朱佑也不是吃素的,年少方刚,自然不会吃亏,继续上书,说那些田产并非赏赐襄王,只是朝廷没有藩王就藩安陆。
朝廷只是让襄王代管,既然代管,正主来了,就必须归还!
如果就此多占便宜,还有谁敢就藩安陆?
所有的藩王都效法襄王府,这大明皇家土地岂不是乱套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明孝宗也不好决断。
且两人打嘴仗的事情在朝廷引起轩然达波,没个说法也说不过去。
明孝宗无奈,干脆直接号召众大臣朝堂开会决议。
决议的主题:
449顷争议之地该归襄王还是襄王?
那些大臣个个都是老油条,不说科举考试层层选拔优才,能留京做官,上得朝堂,有几个是憨蛋?
这藩王打架,那是老朱家的家务事,他们外人来管,那不是惹得一身骚吗?
且这件事跟他们又没有关系,就是地退出来,也不会给自己半星点!
这些人就开始和稀泥,一会儿说明英宗将田地给了襄王,人家襄王占着也没错;
一会儿又说明英宗也没有明文说那些地赏赐给了襄王,永远给襄王府所有,兴王说的也对。
说到底就是不站队,既然是皇家的事情,皇帝您就自己决断吧!
明孝宗听那些大臣打太极,气得不打一处来。
他内心当然是偏向弟弟兴王,那襄王已经跟自己隔好几代了,就是同是皇家,也只能算是远房本家。
可是如果将那些地给了弟弟兴王,一旦开例,王室关于土地纠纷的事情多了去,大家都来找自己决断怎么办?
没有办法,明孝宗干脆直接将这事搁置。
既然不好管,朕先不管了!
皇帝不管了!
兴王朱佑也是强硬之人,他已经看出来了,如果此事就此搁置,那些地肯定要不回来。
自己从卫晖迁居这安陆州,本来就遭到家里的一些人,比如王妃蒋氏的反对。
王妃觉得这安陆州是魔咒之地,来此不吉;兴王却不信那些。
如今到了这安陆州还受这窝囊吃亏之气,岂能忍?
且那些地也不少,藩王虽然说福利不错,可是壹府人要养活。
自己以后说不定还有众多子孙,都是要靠自己分封哪些地生活。
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自己也不能就此作罢。
他就直接派仪卫司的人去抢地,当然遭到了襄王府的官员抵抗,仪卫司就直接将那些官员抓回来。
朱材一看自己的官员被抓,地被抢占,也派自己的人抓兴王府的人。
你来我往,你抓我的人,我抓你的人,短短时间内,有七十多人参与其中,闹腾得两地人皆知。
两地的朝廷官员看这事闹下去必定会闹大,到时候出了事他们也承担了不了。
故意将事情散播到朝廷那里,让明孝宗知道。
明孝宗知道后真想骂娘!
这事他本不想管,装作不知道,这两家却越闹越大,让自己不管都不行。
有一个人看皇帝这样忧愁,有些于心不忍,本着为皇帝分忧的宗旨,自动申请前往湖广调解兴王和襄王的矛盾。
这人就是大理寺卿汪伦。
作为经常评理判事的最高发院,汪伦作为多年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经验很是丰富。
明孝宗听了很是高兴,直接大呼:汪伦能为朕分忧此事,真乃朕之良臣!
汪伦听了很受用,但还是跟明孝宗提了个条件。
说自己去处理这事的身份就是代表皇帝调解矛盾,并非断案评判谁之对错,免得引起两王反感。
对于明孝宗来说,只要能解决事情,是去调解矛盾也好,是去骂架也行,只要让那两家消停不乱闹就好,一切条件都好谈!
就这样汪伦汪寺卿去了湖广。
汪伦作为最高法的官员,断案判理那绝对是能手,没点手段能力,也做不到这个位置。
他先去了襄王府。
朱材热情接待了这位钦差大人,他本来以为这位钦差是来判案评理的,很是礼遇。
纵然他是王爷,如今也只是算是旁支,人家钦差可是三品大员,在皇帝面前可比他们这些旁支王爷要说得上话。
更何况人家是代表皇帝来断兴王和自己家那点事的。
谁料那汪伦来了,根本也不细问具体情况,更不提看自己曾祖父收到的那份谕旨,只拉着自己聊起了家常。
汪伦酒量不错,边品评自己家酿的美酒,边夸自己家府邸豪华气派。
两人酒至酣处,汪伦还跟朱材玩起了幼儿园级三千问:
襄王啊!您说是您跟当今皇帝关系近呢?还是兴王爷跟皇帝关系近?
第97章 准备买地
这问题还用问吗?
“当然是兴王跟皇帝关系近了。”
人家兴王是同父的亲兄弟。
自己也就是皇帝的远房本家!
朱材觉得这问题很莫名其妙。
但汪伦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起了一身冷汗:
襄王啊!你十多岁就掌管这襄王府,能维持这份富贵,将襄王府搭理得井井有条。
说实话,臣真是佩服您呢!
像您一样跟皇帝关系这么远的藩王能如此富贵逍遥的真不多。
纵然那些田产是英宗赏给您曾祖父的,您可别忘了,现在的大明朝是谁当家?
那些田产原本就在安陆,本就是安陆封地的财产,你不给当今皇帝面子,跟他的弟弟闹得不可开交。
即使这些田地你抢在手里,您觉得皇帝会高兴吗?
他会站在您这边不站在自己弟弟那边吗?
你可别忘了凤阳高墙里那些同宗啊!
凤阳高墙朱材没去过,但那里被关押的皇室子孙生活他可是从小听说过。
想起自己这次的鲁莽行径,朱材身上不由冷汗直渗。
“汪寺卿,那……那我该如何去做?”
“把那些地给兴王得了,您主动相让,皇帝定然觉得委屈了您,说不定还能给您些补偿。补偿咱们就不说了,能避灾避祸才是最重要的,您说呢?”
……
摆平了襄王那边,汪伦又去了安陆州兴王府那边。
兴王自然也是热情接待了汪伦,毕竟这可是皇帝派来的。
汪伦先是对兴王就藩安陆还要找寻丢失的土地表示了同情,惹的兴王很是感动。
这事说实话他也很委屈。
自己封地少了几万亩地,这事搁谁谁也不能忍。
特别是那襄王,竟然还跟自己打擂台,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真是太张狂了!
汪伦跟兴王推心置腹地表达了自己理解兴王的委屈后,传信说襄王已经同意将土地还给你了。
兴王听了心里舒服了些,但是还是对襄王先前不给自己面子的行径很是不满。
“王爷,既然襄王同意将田地归还与你,这事也算圆满解决,毕竟您的目的不就是要回那些土地吗?”
“皇帝因为这事发了好几火,觉得你们让他为难了!朝廷事多,皇帝最近心情一直不佳,天威难测呀……”
汪伦传递了消息欲言又止。
是的,天威难测!
纵然自己以前跟皇帝走得还算亲近,但皇家无父子,更何况是兄弟!
自己如果继续闹,那就是不给皇帝面子,毕竟这地也算积留问题。
既然襄王愿意退让,自己也退一步。
距离自己封地较近的那些地兴王决定收回来,应山交界的那些荒芜盆地,地太贫瘠,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襄王,让皇帝也看到自己是大度之人。
襄王不是喜欢玩马吗?那几百亩地就算送给他,让他跑马得了!
汪伦一听兴王的态度,大呼叫好,直夸两位王爷仁义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