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你的这些见解都是从哪看到的?”
“你爷爷也算是读过不少书了,可你说的这些看法咱还从未见到过。”
在朱元璋看来。
只要是自己孙子提出的想法,那都是好的,不管多么超前,多么惊世骇俗。
当然啦,这些想法会不会实行那是另一回事了。
朱元璋虽然宠爱孙儿,也不会拿江山去做没把握的尝试。
至于皇位传到孙儿一辈他会怎么去折腾……
那他也管不到了,就由他去吧。
爷孙俩批阅了两个时辰的奏折,也不知怎么的,朱元璋在看到一则奏折之后,皱了皱眉,一副十分不悦的样子。
朱雄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点,主动开口问道:
“怎么了爷爷,可是有大事发生?”
朱元璋对自己孙子也不藏着掖着,将手中的奏折递了过去,说道:
“你看看这个。”
朱雄英拿来一看,奏折上先是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夸了一遍,然后在奏折的结尾才显露出真实意图……
想让朝廷重新开科取士,举办科举。
“这些读书人啊,就是死脑筋,我都在早朝里面说过无数次了,如今天下方定,科教不兴,现在不是开科举的好时机……”
“就算开科取士,取的也都是江南的士,朕的大明又不是只有半壁江山,总不能以江南一地的官员去管全国吧?”
“雄英,爷爷想听听你的看法。”
朱雄英想了想,道:
“科举制肯定是要恢复的,皇爷爷你在洪武三年不也亲口说过,‘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吗?科举选拔人才,总是比察举制要公正的。”
朱元璋大摇其头,说道:
“乖孙,你有所不知。”
“且不说科举中第大多是江南士子,就说洪武四年、洪武五年举办的两次科举。”
“所选出的那些进士,真正的人才又有几人?”
“当官之后,不思进取之人数不胜数,自身堕落,开始贪污之人也是大有人在……”
“咱就不懂……你说这科举到底哪里好了?还不如察举,好歹察举上来的人犯事了,咱可以搞连坐,察举他的官也得同罪。科举说的好听,都是天子门生……咱能有那种不知廉耻,只知道欺虐百姓的门生吗?”
朱雄英苦笑不得道:
“爷爷,孙儿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人不能因噎废食。”
“科举的确是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制度了,至少还可以往后延续千百年……或许后代名字方式会变,但科考几乎不能舞弊,人为影响的概率近乎没有,这样才可以测出士子们的真才实学。”
“再说了,当初开科取士是洪武四年和洪武五年,如今已经是洪武十五年了,这十年都过去了,天下安定已久,可以开科取士了……否则寒门士子该如何出头呢?”
朱元璋被朱雄英说得有些意动,思索一二又有些担忧道:
“可爷爷已经叫停科举十年了,若是贸然恢复,恐怕会有人反对啊……”
老朱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那些文人士子跟他扯皮。
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惩治贪官污吏,杀人如麻也不怕后人评说,凭得就是内心的底气。
咱杀的人都是乱臣贼子,都是贪官污吏,你们就算是圣人也没理由说咱吧?
但恢复科举又不一样了。
毕竟当初是朱元璋他自己亲口叫停科举的。
若是现在说恢复就恢复,不免会让人觉得这个君王喜欢朝令夕改,没有威信了。
朱雄英知道朱元璋在担心什么,于是故意说道:
“孙儿明白,爷爷你担忧的不无道理。”
“也是,这么多年都是察举荐官,那些文人士子早就紧紧的抱团在一起,举荐自己人总比空降一个天子门生好……虽地域不同,但利益相关的事,总是能让那些士子抛弃地域偏见,去对抗皇命的。”
朱雄英这番话,明面上是在说自己理解朱元璋的担忧。
实际上。
这是完完全全的激将。
简单地说,就是在告诉朱元璋:
你丫是不是怂了?怕了朝中那些士子抱团了?
要是换做他人说这话,估计老朱早就反应过来这是激将,然后将那人砍了。
可偏偏。
说这话的是他的大孙子。
老朱这脑袋也就转不过来弯了,一脸怒意道:
“对抗皇命?”
“谁敢?!”
“那些所谓文人士子,哪个的权势不是咱老朱家赏他们的?还对抗?”
“反了他们了!”
“朕说一他们敢说二试试?”
“朕明日就下旨,布告天下,重开科举……殿试时间,就定在三年之后!”
“乖孙儿,科举既是给大明选士,也是咱老朱家的大事,不出意外,这些选出来的进士,今后你和你爹都是要用的。”
“这事就让你爹,让太子去牵头办,你有时间也跟在后面学学,长长见识。”
第22章 魏国公徐达求见
常府。
自从常遇春和太子元妃常氏过世之后,常府可谓是门庭冷落,除了往常经常走动的一些武官,几乎再无什么人登门拜访了。
常升带着钟老来到了常府的会客厅,将其引见给了自家的二哥,同时也是常遇春的长子,如今的郑国公常茂。
常茂是知道一些消息的,本来还想着去打听打听这位姓钟的世外高人的下落,没想到自己的三弟这么争气,直接将人家给请过来了。
常家两兄弟立马将钟老奉若上宾,以礼相待。
双方寒暄一番之后。
老钟看常家对自己态度如此恭敬,心里不免得有些好感,便开口道:
“常升公子在来的路上已经对老夫说了,希望老夫出面,保你们的外甥,是吗?”
常茂连忙拱手道:
“是的,我们兄弟两长姐早逝,她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儿子,所以我们兄弟俩都希望外甥能够安然无恙地长大。”
“奈何这位外甥的身份实在是尊贵,我们虽然是亲舅舅,一年也见不上几回,更别说保护他了。”
老钟点了点头,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道:
“老夫知道,这位身份尊贵的人物,想必就是当今的皇长孙,朱雄英殿下是吧?”
常氏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接着纷纷点头:
“咱兄弟俩知道瞒不住老先生,要保护的人就是当今的皇长孙。”
“如今的太子妃为吕氏,又生有一子朱允,吕家与我常家向来不对付,吕氏为人度量狭小,所以我们恐怕雄英会遭受不测……”
老钟听完之后,无奈地摊开双手道:
“二位实在是高抬我了。”
“我虽然懂些武艺,以前也闯过元庭的皇宫……但我又不是宫内人,要如何在吕氏的手中保全皇长孙?”
“你们总不能指望老夫独闯大明皇宫吧?如今那皇宫内可是有不少侍卫高手的,我虽不惧,但这也不能保护皇长孙啊。”
常升道:
“当然不是,不需要老先生入宫。”
“我们得到消息,皇帝陛下将于几日之后带着雄英出宫玩耍,游历江浙一带……这一路上可以做的文章那就大了去了……”
常茂也点头道:
“我们担心吕家会派人在路上暗害雄英。平日在宫内,眼线众多,吕氏投鼠忌器……但这次出宫,吕氏正好可以把自己摘出来,就算雄英出事,也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老钟听完之后点头道:
“这么说也有些道理,在宫外动手,的确是容易成功多了。若是让老夫出手,别说是朱雄英了,就算是朱皇帝,恐怕也活不下来。”
这话说的。
吓得常氏两兄弟背后一凉,差点没忍住冲上来捂老钟的嘴。
这老头,说话咋这么不经过大脑思考呢?
这种话能说的吗?
常府指不定就有宫中外派的探子,万一给听了去汇报给朱皇帝,那他们常氏兄弟基本上可以和自己的脑袋说再见了。
还好,老钟似乎也觉得不妥,便不再多话,只是说道:
“可以,这两日老夫就住在你们常府,等他们出宫,我一路护送他便是。”
常茂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道:
“多谢前辈了,到时我们会给老前辈准备一个恰当的身份,这样您就可以随身保护雄英了……前辈可还有什么要求?”
常茂知道,这种隐世不出的老前辈,都是心高气傲,不食人间烟火的。
自己要是说给老前辈多少金子银两,反而落了下乘。
只能婉转地问前辈还有什么要求了。
此时,不论老钟提什么要求,常氏两兄弟都会尽可能地满足他。
老钟呵呵一笑,摆手道:
“好说好说,我也没啥要求,只要你们这能让我酒足饭饱便行。”
“还有,”老钟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变得稍微正经了一些,“若是那朱雄英小儿过于顽劣,脾气不对老夫的胃口……那老夫可不会惯着他,到时扭头就走,再也不管也不是不可能的。”
常氏兄弟只好点头道:
“绝不会,前辈放心。外甥雄英向来敦厚,不会是那秉性顽劣之人的。”
……
皇宫。
奉先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