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184节

这一比之下,他们立马便发觉了这两句话当中所包含的意思。

一瞬间。

那站在一旁的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那御前营的樊忠,都呆滞在了场中。

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了那晚参与过这件事的人。

在看到对方眼中同样存在震惊之色时,他们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并没有错!

他们这些人就是再不种地,但身处在封建王朝的时代,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小麦与水稻亩产多少。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大明朝的所有百姓所依靠的粮食都来源于那小麦与水稻。

如今这红薯与土豆的亩产量,要超过那小麦与水稻的四五倍!

这代表着什么?

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用屁股想想也明白。

一瞬间他们终于明白了,那天晚上老爷子朱棣为什么大晚上的要将他们都叫出来,并且只带了那么点儿的人。

还非要让他们将那两片土地都给挖了。

那压根就不是老爷子朱棣想要吃这些东西。

而是在计算,计算这些土豆和红薯,到底能出产多少!

可如今,朱瞻基那小子,却用两句话把天机给道破了。

红薯亩产2500斤,土豆亩产5000斤!

伴随着那汉王赵王以及樊忠经过最初的震惊,将目光看向那龙椅上的朱棣时。

此时的老爷子朱棣,却仅仅只是表现出一个微笑的姿态。

但明白一切的他们,却能看出老爷子此刻一定在压抑着自己内心当中的真实情绪。

因为这样的发现,简直骇人听闻!

第129章 朕给你们挑选的主君如何?

可如今知晓此事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还露出一副不解神情,看向那龙椅之上的朱棣。

瞧见这一幕的朱棣,也缓缓开口说道:“朕知道诸位最近因为粮草的问题都很焦虑,不过此事太孙已经说过了,早已准备妥当。”

“不过既然营中的粮草已不足三五日使用,也罢.....汉王!”

听到老爷子喊自己,那汉王朱高煦赶忙便走了出来,拱手道:“儿臣在。”

“你去带五千人马,将太孙给我们大军准备的粮草都挖出来吧。”

闻言,汉王朱高煦当即便领命,道:“儿臣遵旨!”

瞧着那汉王朱高煦起身便朝着外边走去的模样,在场的众将都有些疑惑了。

皇上刚刚的话可是,要汉王去带人将太孙准备的粮草给挖出来!

挖出来!

这粮草,难不成还会在地下?

况且,既然是挖出来,那肯定是太孙很久之前就埋进去的,这么长时间不会坏吗?

总之在听到皇上朱棣的话后,在场的众人都是一脸的不解之色。

瞧着众人的神情,那坐在龙椅之上的老爷子朱棣自然也很清楚他们心中所想,左右这里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说,便当即一挥手,道:“既然你们想看,便下去跟着去看吧。”

听到皇上的话,在场的众人对视一眼后,纷纷便起身行礼告退。

英国公张辅、大将陈懋,还有其他的那些将领们,包括那于谦,此时也都快步的跟在了那提前出去的汉王身后,一步不肯落下。

都想要看看这位曾经在军中,皇上面前,夸下海口可以独自解决50万大军粮草问题的太孙殿下,到底有什么样的手段。

要知道,这可是五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啊。

不是你想一些什么小聪明,打打猎之类的办法就能解决的。

没有朝廷在后方支持,仅靠个人的力量,难不成还真能凭空变出那么多的粮草来?

50万大军,一人一天平均按半斤粮食来算。

一天就是25万斤的粮食。

10天就是250万斤的粮食。

一个月就是750万斤的粮食。

这么多的粮草,光是运输就需要近万人,这还不算用来运输的马车,保护运输队伍的军队。

这么大规模的粮食,需要的是一个国家在支持,绝不可能是个人能解决的。

作为大明朝的将军,他们不可能连这么点基础知识都不明白。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所以才更加觉得这件事从本质上就不靠谱。

以个人的力量和才能,你或许可以出一个主意帮助大军将这些粮草给运输过来,亦或者出一个绝妙的计策,歼灭敌军多少的人。

可如今这件事,就好像有人在你面前说,他一个人可以去歼灭草原各部族几万的兵马一样离谱。

当初在那太孙殿下朱瞻基,在皇上面前说这些话时,他们的第一直觉便是绝对不可能。

可也是因为之前太孙殿下真的凭空建造了一座城池,加上皇上对太孙殿下的信任,所以他们才没有当着太孙殿下以及皇上的面提出质疑。

如今既然皇上说那些粮草早就准备好了,他们自然是要好好的去瞧一瞧太孙殿下的手段的。

尤其是那于谦。

尽管他于谦因为最近在御前,看到的多了,对于皇上朱棣自然颇为敬佩。

可对于太孙殿下这位与他年纪差不多的同辈人,他于谦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哪怕是之前这位太孙殿下凭空建造了一座城池,取得的成就和功绩,甚至要超过他们所有50万大军。

在他于谦看来,其中也有取巧的成分,毕竟在这座城池建造的过程当中,一旦被那些草原各部族的人所发现,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城破人亡。

哪怕太孙殿下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便建造出一座城池的本事。

也依旧改变不了,这是一招险棋。

既然是险棋,那就一定是有成功的几率,也有不成功的几率。

说白了,这座城池的建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建造城池的工匠技术。

与其本身的才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若站在这于谦的角度来看,他的想法还真没有错。

毕竟他压根也看不到所有草原各部族的兵力都已经全部被明军的五十万大军所吸引。

他也想不到那建造城池的关键技术都是朱瞻基所提供。

更加不清楚,朱瞻基选择这个地方来作为城池建造的地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站在他的角度和身份上来看待这件事情,他只能看到明军因为这座城池而得到了一些便利。

毕竟如今的于谦也不过就是一个刚刚中举的状元罢了。

他还远远不是历史上那个在危机之时出任兵部尚书,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于水火,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于少保。

在成为于少保之前,他还需要非常多的历练。

不过,之前建造城池的事情或许有很多可以让他于谦不服气的地方。

但这一次,却不同了。

且不论能筹措出如此多粮草本身就是超乎常人理解的能力,就说这位太孙殿下能够提前一步想到明军必然会因为粮草补给问题而发愁,就已经算的上是运筹帷幄了。

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在其对大局有非常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这不就说明了其本身的才能吗?

所以,他于谦这一次一定要好好的看看,事情是不是如此。

而伴随着军中所有的将领都跟随着那汉王朱高煦来到定北城外后。

在汉王的指挥下,五千名的将士纷纷开始使用工具,在那看似荒凉的土地上开始挖掘。

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理解,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然而,伴随着那些被种植在土地内的红薯和土豆被那些将士们一个个挖出来的时候。

在场的众人顿时明白过来。

这些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应该就是太孙殿下为大军准备的粮草了吧.....

不过,就这些土地当中的东西能满足50万大军的消耗吗?

虽然他们都不清楚这地里种的这些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又是如何来种植的。但想来这些都是那太孙殿下在来到这里建造城池时所种下的。

到如今,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

按照这个时间来算,倒是成熟的很快。

不过,就单凭他们当时的那几千人,能种植多少?

毕竟,他们可还要建造城池的。

建造城池才是他们当时最主要的事情。

渐渐的,伴随着那些土豆和红薯被不断的挖掘出来。

看着那一堆堆的土豆和红薯,在场那些将领包括那于谦,都有些失望了。

这些东西虽然可以临时缓解一些大军在粮草上的消耗,但他们毕竟有五十万的人马,就这些东西,又能够大军吃几天的。

这些东西都吃完后,大军依旧面临补给和粮食的危机。

到那个时候,补给线这个问题在本质上依旧没有解决。

一时间,所有人对太孙殿下当初在皇上面前夸下的海口都感觉有些冒失了。

要知道当初太孙殿下可是对皇上说他已经可以解决50万大军粮草的问题了,这解决一天也是解决,解决十天也是解决。

虽然从太孙殿下当初说的那些话中,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但这件事显然是不能这么说的。

那话说出来,感觉好像明军五十万人再也不需要为粮食而担忧似的。

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然而,就当在场的所有人都显的有些意兴阑珊之时。

伴随着那在场5000名将士的挖掘,那些被挖出来的土豆和红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堆积在一起后,犹如一座座的小山一般。

甚至超过了一人之高。

一时间一些细心的人立马便发觉出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怎么才这么一会儿就挖出了这么多的东西?

首节上一节184/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