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256节

他们大明朝的宝船舰队,那可是天下第一的。

有他们在,就凭东瀛那些倭寇,还能反了天不成。

“大哥你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

瞧着这小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朱瞻基感觉自己这次挑选的人还真是挑选对了。

让那朝中的大臣们去谈,或许可以谈下来,但这些大臣们骨子里就是一副儒生气象。

对付东瀛那帮玩意儿,儒生气质这玩意儿不仅没有一丁点的用处,还容易被他们给看扁了。

搞的好像大明朝怕他们似的。

毕竟这一趟去,商议两国通商贸易是幌子,真正的意图是要跟那东瀛的天皇索取石见这个地方。

当然,那东瀛的天皇在这个时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一个摆在上面的傀儡,是一个被架空的东西。

但对于朱瞻基他们而言,是不是傀儡又是不是被架空,对他们压根没有任何的影响。

他要的只是一个沟通的渠道。

这背后到底是谁来做这个决策,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他要的,只是石见这个地方到手。

所以,以朱瞻这小子的性格,八成是不会给那些人太多好脸的。

也只有给那些人当面展现一下武力,那帮东瀛人,骨子里一副奴性的人,才会乖乖的将石见那个地方双手奉上。

而只要有了石见这个地方在手,那他朱瞻基也就意味着,有源源不断的黄金白银可以供他使用。

也只有拥有了足够的黄金白银这种硬通货重金属,他才有在大明朝内部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经济货币体系的本钱。

也只有搞定了这个经济货币体系,他才能更好的对大明朝进行统治和使用。

最终的目的,是在大明朝的内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使工业时代的火种在神州大地上点燃。

从而掀开大航海时代的帷幕。

利用先知先觉,将那工业的血液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亦或者直接运回到国内,也就等于掌握了未来五百年的国运。

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先将石见这个地方弄到手,将大明朝这个底子给打下,才是最重要的。

在之后的一个多时辰内,朱瞻基便开始不厌其烦的对那老五朱瞻交代起这一行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尽可能的将自己可以想到的全部提前告知了朱瞻这小子。

毕竟早一天将这些黄金白银拉到国内,他在国内的手脚才能早一天被释放。

而这一趟他之所以不能亲自去,一是因为东瀛那是一个什么地方,那是一个年年向大明朝朝贡的地方,他朱瞻基是未来的新君,他怎么可能屈尊去这种地方。

那也太给脸了。

二是如今他的身份不一样了,很多事情不能亲自前去。

国内的很多事情还需要他来主持。

少了他,这很多事情还真的就转不动了。

同时,他在国内也得提前将那迎接黄金白银进入的事情给准备好才行。

在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将自己能够想到的事情全部告知了朱瞻那小子,并且要他提前准备好,很快就要动身后,朱瞻基这才离开了火枪营。

还在朝廷内召见了马宝。

这一趟与其说朱瞻基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老五朱瞻的身上,不如说是放在了马宝的身上。

相比于老五朱瞻,马宝对这样的事情才算是真正的驾轻就熟。

也只有马宝在,朱瞻基才能真正的放心。

第171章 这小子,到底在打的什么鬼主意?

和老五相比,跟那马宝交待起来就要简单很多了。

首先就不需要给他讲太多的细节,加上马宝在这方面的经验要比自己都多,所以,只要跟他讲清楚要他做什么,便足够了。

剩下的,便是他们自己来办了。

在搞定了这些事情后,朱瞻基也是一脸的疲惫。

最近的事情太多了。

先是要将朝廷任用官员的风气改变,后又是安排朱瞻墉那小子对大明朝的基础建设进行大的改变。

在这之前,还必须尽快的解决银子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伴随着老五朱瞻和那马宝前往东瀛,或许可以率先的解决一部分这方面的问题。

但白银的流入不是实质生产力的流入,这一点朱瞻基还是很清楚。

同时,在大量白银流入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民间白银流入的问题。

这个情况很可能会演变成大明资产的流失。

那些外邦之人用大量的白银在大明朝内部兑换大量的货物。

所以,货币的改制也势在必行。

这一次之所以要那老五率先将大量的白银搞进来,除了要率先解决一部分财政压力外,也是抱着在大明朝内部推行货币的想法。

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白银黄金,才能让大明朝廷推行的货币可以被老百姓所接受。

不然百姓们一定会对朝廷的货币充满质疑,不清楚这种货币是否可以长期的使用。

又是否会出现贬值的问题,只有将这货币与那白银和黄金联系到了一起后,大明朝的百姓们才能够完全的放心。

因为在整个华夏的历史当中,白银和黄金一直都是在乱世用来衡量货币的贵金属。

在百姓们的心中,其份量还是很大的。

当然,他朱瞻基之所以不直接使用黄金白银,除了避免外邦之人利用这些贵金属来悄悄的掏空大明朝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无法对黄金和白银进行一个完全的掌控。

但相反的,如果是通过这种手段将大明朝廷推行的货币与百姓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深厚的影响后,得到了百姓们的信任支持,那他就可以通过朝廷推行货币的多少,来掌控整个大明朝的经济。

也只有将经济掌握在手中,朱瞻基对于大明朝的掌控才算是真正的达到了巅峰。

才能对整个大明朝如臂挥使。

因为朝廷的一些政令,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大明朝内部各行各业的情况。

就当朱瞻基坐在那乾清宫的龙椅上思考着最近的这些举措以及日后的计划时。

另外一边。

朱瞻基的母亲太子妃张妍,也在离开京城后,来到了那山海关外的一处农院。

此时的太子妃张妍和那奉命负责此次护送太子妃前往南京城的樊忠,瞧着眼前的这座农家院,脸上依旧还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太子妃,皇上和太子,真的没有死?”

此时的樊忠瞧着这揭开结果的最后一段路程,心里头依旧还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皇上没死。

太子爷没死。

他们不仅没有死,还活的好好的。

甚至有可能此时正聚在一起高兴的说着什么话。

聊着什么趣事。

可回想最近这段日子,整个大明朝上下闹出来的乱子。

那樊忠也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搞了这么大的动静,你说他们没死?

而一旁太子妃脸上的神情跟那樊忠也大差不差。

瞧着那远处的农家院,也是开口说道:“别说你不相信了,就是我,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了太子还活着,我也不敢相信。这朱家的父子,还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连驾崩假死这种事情都能使的出来。”

说到这里,太子妃张妍似乎想起了什么,随后转头看向了那樊忠,说道:“一会儿进去后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骗你了,这件事老爷子交代过,绝对不能让太孙知道了,这你明白吧?”

听着太子妃的话,樊忠点了点头,回道:“按照我跟太子妃您的约定,只要进去之后皇上和太子真的没有死,那这次您改变行程的事情,末将就会为您隐瞒,但如果进去后皇上和太子不在,那末将一定会将这件事对太孙殿下如实禀报。”

听着这樊忠的话,对于樊忠这榆木脑子,太子妃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也就是这樊忠了,要是换了旁人,只要她太子妃一开口,那人绝对会屁颠屁颠的答应下来。

毕竟她张妍可是太子妃,是朱瞻基的亲生母亲。

她就算做的一些事情在隐瞒太孙,但那也是隐瞒自己儿子。

谁又会没事操这些心。

甚至于她太子妃答应欠对方一个人情后,对方指不定心里头多高兴呢。

想到自己之前还亲自选择了这樊忠负责这一次的护送,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行了,走吧。”

太子妃无奈的说道。

伴随着那太子妃和樊忠来到了那农家院的门口后,这看似寻常的农家院外,什么人都没有。

可是当里面的人在答应了一声,并且去通报,他们顺利进入到了农家院后,才发现这农家院内部是内有乾坤啊。

这院子看起来很大不说,还分了前院和后院。

后院不说,那是皇上和太子日常居住的地方。

而在这前院内,他们不仅看到了锦衣卫、东厂太监,甚至还看到了那东厂的厂督黄俨。

在看到这黄俨的一瞬间,那樊忠对于太子妃口中所说的事情便依旧信了七八分。

试问,这天下什么人能够差使东厂,又有什么人能让这东厂的厂督躲在这前院当中听候差遣。

加上这农家院内部的防守如此严密,可见其中的人物绝对不是一般人。

而当今天下,除了太孙朱瞻基外,什么人能同时调动这些人。

唯一的答案就是那死去的皇上和太子了。

伴随着他们在那些锦衣卫和东厂太监的指引下来到了那农家院的后院时,老头子朱棣和那太子朱高炽已经早早的在那大堂当中等候了。

随着二人来到大堂当中。

樊忠亲眼瞧见了那主位上坐着的朱棣和朱高炽时,整个人瞬间便激动的跪在了二人的面前,对着那朱棣和朱高炽喊道:“皇上!太子!你们竟然真的.....”

死这个字樊忠没敢说出口,毕竟不吉利。

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瞧着这樊忠如此激动的神情,甚至那眼眶当中都有了泪水时,那主位上的朱棣和朱高炽却只是笑着对视一眼。

作为君主,他们平日里所遇见的这种事情自然不少。

不少人都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首节上一节256/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