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275节

来到京城当中,更是高呼:“十万火急!”

一路上,没有任何人敢于阻拦。

一直到那乾清宫的殿门口,被朱瞻基接见后,那封情报才最终到了朱瞻基的手中。

看着此时手中来自于东瀛的书信,正在周围那些宫女们的扶持下,穿着龙袍的朱瞻基,顾不上周围还有很多人在,高兴的在那桌面上一拍。

“干得漂亮!”

此时的朱瞻基满脸笑意。

今日,乃是他登基之日。

原本想着是等朱瞻那小子回来后再登基的,但按照那些臣子们的说法,这件事已经拖了太久了。

如果再等下去,恐怕会发生一些想不到的事情。

无奈之下,朱瞻基只能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只是可惜,自己大婚和册封太孙的大典老五没有到。

如今,又是为了自己的事情,使那小子无法到场。

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

不过,那小子人虽然没有到,但是礼却到了。

按照朱瞻那小子在书信中的说法。

预估登基大典也在最近这些日子了,他这位做弟弟的人来不了,但是礼却要到。

所以,那小子将打下来的整个石见,以及那石见内无数的银矿作为为兄贺喜的大礼。

不得不说,这登基大典的大清早,便得到了这么一份大礼,朱瞻基这心里头得高兴劲,溢于言表。

石见,到手了!

就当朱瞻基高兴的思考之际,一旁的宫女们还在为他穿戴龙袍。

可此时的朱瞻基哪里还有这个心思。

对于朱瞻基自己而言,一个区区登基大典,其实压根没什么用。

难不成,没有这登基大典,他还不是皇帝了嘛?

相比于这登基大典,他此时更看重的是那石见的银矿到手的消息。

想着这石见到手后的事情,朱瞻基当即喊道:“去,将杨士奇等人给我喊来!”

听着朱瞻基的话身边的太监赵全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便转身按照朱瞻基的命令去喊人了。

周围那些宫女们,则被朱瞻基全部遣散离开。

另外一边的六部当中。

正在各自的衙门内办差的六部尚书,全部被赵全给喊了过来。

在前往乾清宫的半路上,看到周围那些尚书们的身影,众人不由的聚在一起议论道:“这大清早的,皇上喊我们有什么事?难不成是为了大典的事情,要重新询问一番?”

这六人当中算是最了解朱瞻基的杨士奇,却当即摇了摇头,说道:“咱们这位皇上的性子可不同以往,他是绝对不会为这件事这么着急的。要我说,肯定是又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所以皇上这才这么急着喊我们。”

听着杨士奇的猜测,众人也都心知这杨士奇是最了解皇帝的人,心中对于这个猜测也是多了几分的认可。

既然如此,他们这脚下的速度也是赶忙快了些。

伴随着他们六人一同来到了朱瞻基的乾清宫内,朱瞻基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来做这些表面礼节上的事情,而是直接开口说道:“杨士奇,我命你即刻调遣整个大明朝可以使用的海船,全部聚集于通往东瀛的港头,等老五消息一到,即刻杨帆。”

“夏元吉。”

“臣在。”

“我命你即刻调派国库银子,交予工部建造海船。”

“另外,张本!”

“臣在。”

“我命你即刻舍弃一切事务,全力召集工匠建造可以出海航行的海船,银两由户部调配,要多少给多少,我只有一个要求,两个月内,建造可以出海航行的海船一百艘!”

伴随着朱瞻基将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

一百艘!

老天爷啊。

这要是做什么啊。

不过还不等那些尚书大人们询问朱瞻基要这么多的海船做什么,那张本已经是头一个蹦了出来,说道:“皇上,一百艘!事发突然,还仅仅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就算是从全国各地征召修建海船的工匠都来不及,更何况是建造一百艘的海船了。”

“皇上您有所不知,海船建造不如河船,要经受住大风大浪的拍打,这建造的过程也远比河船要复杂的多啊.....”

可不等那张本说完,朱瞻基便立马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我不管那么多,我现在就这么一个要求,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就是不吃不睡,也要在两个月内将一百艘的海船建造完成。”

“当然,这些海船我要的不是战船,你可以省去很多用以进攻的工艺,我要的只是能够装载货物的海船。”

眼瞅着那张本还想说什么,可朱瞻基却当即说道:“张本,这是你任工部尚书后交予你办的第一件大事,做好了,没有赏,但是做不好,自己把这一身的官袍扒了该回哪里回哪里!”

作为朱瞻基嫡系朱瞻基在要这张本办差的时候要直接很多。

说的也非常明白。

你张本本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大功劳,如今做了这工部尚书,这交给你的头一件大事要是办不成,你还有什么脸面坐在那工部尚书的位置上。

这天下臣子又怎么会认同。

在听明白了朱瞻基这次的决心后,那张本虽然如今脑子里压根没有半点的信心,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差事。

而在那张本答应后,朱瞻基则再次将目光看向了身边的杨士奇、夏元吉以及其他的尚书们,说道:“此次建造海船之事,乃是我朝如今的头等大事,我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任何任不得影响到此次建造海船的工期,并且要全力的配合。”

“若是这件事在你们哪个人的手中过不去了,那就是跟我朱瞻基过不去,到时别说我朱瞻基不顾全诸位老臣的颜面,明白了吗!”

朱瞻基这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威胁意味已经非常清楚了。

朱瞻基很清楚。

如今在他手下的这些臣子中,一定是有嫡系和太子旧党的区分。

若是在平时,他朱瞻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可如今往国内一船船运银子的事情,谁要是跟这件事过不去,那就是跟他朱瞻基过不去。

到时候他朱瞻基绝对不会顾忌任何任的颜面。

同时,也是在警告这些六部的尚书们,管好你们各自的手下,只要是关于建造海船的事情,就是大明朝的头一等大事。

在你们各自的衙门中流程多耽搁哪怕一分钟都不行。

如今在场的这些臣子们,也是头一次看到朱瞻基如此郑重的警告,心里头也是各自明白了朱瞻基的心思,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和犹豫,当即便回话道:“微臣领命!”

就当朱瞻基又详细的安排了一些事情后,便要他们各自离开去办差。

也直到这个时候,那杨士奇才敢主动的开口,道:“皇上,微臣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听着杨士奇的话,朱瞻基又怎么会不知道他心里头想的是什么,也不等他问出口,便直接说道:“这些海船建造出来后,它们会源源不断的往朝廷运回一船船的金银。”

“能运回多少来,就要看诸位建造的海船有多大,又有多少了,明白了嘛?”

伴随着朱瞻基的话音落下。

在场的六部尚书皆是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满脸不可思议的神色。

同时,这心里头也终于明白了这一次他们这位皇上为什么会说这么严重的话了。

第185章 臣,与皇帝共拜

尽管他们还不清楚自家这位皇上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要运回那么一船船的金银来,但既然皇上这么说了,还这么做了,那这件事就绝对没跑。

一船船的金银.....

想到跟那马宝麾下舰队那般大小的海船一船船的拉回金银来,即便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这心里头也是难以平静。

不过,如今既然已经清楚了皇上建造海船到底是为什么后,那杨士奇等人还算是识趣,并没有追着去询问详情,而是恭敬的对着朱瞻基行了个礼后,便躬身离去办差了。

而此时的乾清宫内。

朱瞻基瞧着那些离开的臣子们,心情也是非常的好。

成了。

尽管老头子和自家老爹的去世使他有些措手不及,也是遭了不少罪才稳定了局势。

可如今在掌握了局势之后,这事情便越来越顺了。

尤其是这次命老五前往东瀛。

虽然朱瞻基对那老五的要求是将石见这个地方给拿下来,但其实朱瞻基心里头也明白,像这种索要对方土地的事情,对方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所以他已经做好了这次老五失败的准备。

当然,就算是失败,这一趟也不会白跑,最起码也让他能清楚一些关于东瀛内部的情况,也好派兵过去。

可没想到,这老五还真行。

在那马宝的配合下还真的将那石见给拿下来了。

对于他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办法,朱瞻基并不关心,他要的只是石见这个地方。

当然,那些源源不断的金银也不是他最终的目的。

金银这种贵金属,只要足够天下人兑换就够了。

至于有多少,还真没有太大的作用。

按照历史上明朝流入白银的速度,就算拥有了无数的白银,甚至使欧洲出现了白银荒,那又如何。

没有用。

这些白银不是实质性的生产力,也不能直接的给王朝带来任何的发展。

它惟一的作用就是货币的属性。

虽然工业上也有需求,但这个需求完全不需要用到那么多。

所以白银黄金这个东西,说白了还是货币属性大过实际的价值。

而按照朱瞻基的计划,他要那么多的白银黄金,为的只不过是将自己推行的货币价值提升。

通过与白银黄金挂钩,使他推行的货币价值可以长期的稳定。

而这种手段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当他在大明朝内部推行的货币被民众所正式接受,并且通过不断的调配来维持其本身交易价值后。

是否与黄金白银挂钩已经不重要了。

等大明朝自己推行的货币占据了经济市场的主导后,他就可以利用像后世的金融经济手段,来主导整个市场的走向。

就像后世的房地产。

通过朝廷的策令,来迫使市场的货币全部流入这个行业,然后推行这个行业的发展。

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民众住房的民生问题,也可以解决朝廷基础建设的问题。

首节上一节275/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