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以干吏著称,多次提拔都因其专业素养,听到朱棣如此询问,夏元吉当即便回道:“回皇上,根据太祖和建文帝期间丈量土地后鱼鳞册上所书,北直隶耕地当为2697万亩。”
对于自己这个答案,夏元吉十分自信。
可谁曾想,朱棣并未对这个答案进行质疑,反而快速的反问道:“这2697万亩的耕地,于百姓手中占多少,士绅手中又占多少!”
随着朱棣这个问题的问出,夏元吉彻底的愣在了原地。
要问有多少耕地,这户部还有鱼鳞册可查,从建文帝期间最后一次丈量土地的数据加上到如今这么些年的荒地开垦,最后便是耕地的数量。
可是,这些土地到底在谁的手中,这他如何知晓?
不说百姓私下买卖,就是当初丈量土地时也无法查验过,他无数据可查,哪里清楚。
“皇上,这些事情臣手中并无参考,实在无从查起啊.....”
闻言,朱棣冷哼一声,直接从那桌上拿起一份折子扔在了夏元吉的脚下,道:“这是整个京师耕地归属的折子,你自己看!”
夏元吉不敢耽搁,心中也急切的想要弄清楚皇上为何如此动怒,而答案显然就在这份折子中。
随着夏元吉弯腰将那折子捡起,仔细的查看。
发现这折子当中的大部分内容基本都是锦衣卫对京师一些信息的上报,应该是为了监察百官而报上的折子,其中大部分记载的也都是京师中所有官员们的私产等等。
这些于他夏元吉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不过,夏元吉还是很快在其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在他仔仔细细的查阅以及心算之下,夏元吉竟惊骇的发觉,京师数百万亩的耕地当中,仅仅是这折子中记录在案的耕地数量便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七十万亩!!
第64章 臣,有罪!
他虽然不清楚整个北直隶,亦或者整个南直隶所有的耕地中有百姓占多少,士绅占多少。
可如今靠着眼前这折子中已经查明证实的数据,对比整个京师的耕地总量,管中窥豹,可见这个比例显然已经出现了异常严重的不均衡!
这个数据若是放在往常,他或许连关注都不会关注,因为跟他没有关系。
可如今在朱棣的质问下,他这才第一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今自皇上登基不过十多年,距太祖建立明朝到如今,不过四十多年。
可是,这京师周围的所有耕地中,这些为数不多的士绅群体,已经占据了京师可考证的耕地数量的百分之三十多!
如果按照人数均分来计算的话,这些官员士绅们的数量仅仅应该占据耕地的百分之五都不到。
可现实却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二十多!
这还是仅仅只是锦衣卫对那些京城中官员们的监察,那些退下去的官员,民间的士绅,他们又占据了多少?
这意味着什么,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元吉清清楚楚,这意味着其中百分之二十多的百姓,连一亩耕地都没有!
没有耕地,他们如何生活?
没有耕地,如何养活自己?
没有耕地,他们拿什么来缴纳全家的人头税,拿什么缴纳其它乱七八糟的赋税?
虽然他们身处京师周围,除了种地外还有其它的营生可以选择。
可他很清楚,这些营生的活计是有限的,完全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百姓来生活。
而他们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一瞬间,一道道的冷汗从夏元吉的额头上冒了出来。
自从今日被喊来这乾清宫中,无论朱棣说什么,问什么,他都没有紧张过,害怕过。
一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二是他问心无愧,又何惧之有。
可如今,当他发现这样一个异常严重的局面被自己忽视,甚至还被皇上狠狠甩在自己面前时,他慌了.....
害怕了....
除此外,更多的则是羞愧感!
一瞬间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朝着脑袋中逆势上涌。
胀的他脸色通红!
这是他夏元吉身为户部尚书的严重失职啊!
不管这件事他能不能解决和处理掉,但他如今既然是户部尚书,最起码也应该在皇上发现之前发觉并且上报,甚至写好处理意见的折子。
可他什么都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发现.....
一瞬间。
在周围所有官员们都还诧异不解到底怎么回事,只能从少数的几个关键词来猜测时,夏元吉低着满脸羞愧的脑袋,跪在了朱棣的面前,狠狠的磕了几个头。
“臣有罪!”
“臣如此失职,导致如此严重的事情发生,臣羞愧,不敢请饶,还请陛下严惩!”
说完,将脑袋结结实实的嗑在朱棣的面前,抵着地面,一动不动。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让周围所有人都呆住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一向兢兢业业的夏元吉,夏尚书能说出这样的话。
甚至连请饶都羞于提起。
夏元吉平日里处政的态度和能力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若说夏元吉不行,那在场的所有人就没一个行了。
对于这些,身为太子的朱高炽更是清楚。
生怕自己老爹一个动怒真的处置了这位大才,朱高炽连忙将夏元吉手中那折子拿了起来。
在朱高炽脸色的几经变幻之下,他终于看完了这折子中的内容,也明白了为何老爷子如此生气,这位夏元吉夏尚书又为何如此反应的原因。
京师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不敢说所有人都在这个原因下死了,但这个数量也绝对不少!
真要将这个罪责盖在夏元吉的脑袋上,别说他一人,就是将他全家,外加九族的脑袋都砍了也不够!
尽管此时的朱高炽也震惊于这个状况,但他毕竟做了多年的监国太子,他清楚现在并不是该担忧这件事如何处置的时候,这件事情可以接下来慢慢解决,但夏元吉的脑袋一旦砍了就接不回去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当即便手捧折子,直直的跪在了朱棣的面前。
双手捧在身前,目光凝重的对着朱棣说道:“父皇,土地兼并现象自古有之,虽不知到了何种程度,但既然自古税收如此,想来也与我朝没有太大的区别。此等遗患,非夏元吉一人之责,还请父皇开恩,体恤臣下,留夏元吉性命戴罪立功,为朝廷处置这一祸患。”
说完,也丝毫不犹豫的朝着朱棣‘嘭嘭嘭’磕了三个响头。
不得不说,这太子做到这个份上,对这些臣子们算是仁至义尽了。
一旁的众多臣子们见着太子都跪在了地上,虽还不清楚怎么回事,但一个个哪还敢站着,也一同跪在了地上。
自从他们来到了乾清宫后,椅子是搬来了,可却连一分钟都没坐够。
此刻站在所有臣子以及太子面前的朱棣,面色清冷的同时,目光扫视着在场所有人。
在他沉默思考之时,整个乾清宫的大殿中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棣对夏元吉最终的责罚。
身为事件直接责任人的夏元吉,在对太子出言相救而感激的同时,心中也是极度的慌张。
虽然他嘴上说的义正言辞,可谁愿意死?
更何况,一个不好就是满门抄斩的重罪。
若是死了,他冤不冤?
冤,肯定冤。
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这件事就必然要有一个结果。
这就是朝廷。
他就是冤也只能受着。
他夏元吉正是因为知道这个道理,才会在第一时间请罪,而不是推脱。
或许如此才能让朱棣看在他多年的劳苦之上心存怜悯,留下一线生机。
否则在朱棣的盛怒之下,他的推脱之言便会成为点燃朱棣怒火的导火索,结果必然一发不可收拾了。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夏元吉脑门上的汗水便一滴滴落在地板之上。
一旁的朱高炽本就身体肥胖动作不便,这跪在地上也是难受的紧,加上心中紧张焦虑,与那夏元吉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早知道刚出宫老爷子就又要召他铁定没有好事,却不曾想事情竟然如此严重,早知如此,便是拖也要将朱瞻基那小子一同带来。
第65章 太庙禁食
以那小子的伶牙俐齿,指不定就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就当朱高炽寻思着一旦老爷子真要铁了心取那夏元吉的脑袋,自己必须要想办法通知朱瞻基那小子过来求情时,面前的朱棣却冷漠的扫视了四周众人一眼后,沉着声音问道:“请罪?”
“宽恕?”
“是你夏元吉的脑袋担得起这些罪责,还是你太子觉得朕的一句宽恕就能换回天下黎民百姓的性命!”
“仅京城一地,七十多万百姓便有十数万百姓没有半分耕地,朕问问你们,天下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人因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明立朝不过四十余年,便已如此,再过个十年二十年,谁还能救我大明!后人评说时,都会指着朕的坟头说大明百年基业毁于朕之手!”
此刻的朱棣动了雷霆之怒。
言语之间毫不留情,无半点余地。
身为帝王,朱棣的话是不可能乱说的。
什么程度的事情说什么程度的话,这是身为帝王都明白的事情。
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臣,在场之人又怎么会不明白。
而此刻朱棣话说到这个份上,放在往常不死几十上百个人是不可能平息的。
诚惶诚恐下,人人自危。
尤以那夏元吉和太子朱高炽为最。
朱高炽倒不是担心自个儿的安危,老爷子就是再生气,难不成还能将自己儿子给杀了不成。
他真正担心的是,老爷子的雷霆之怒下,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户部。
莫说是夏元吉本人,就是整个户部的那些官员们,一个都逃不脱。
而这六部之一的户部一乱,等同于整个国家乱了六分之一,整个朝廷也必然会出现自靖难之后最大的一次动荡。
不仅如此,在拿户部祭旗后,事情并不会因此解决,可以预见,那更为疯狂的腥风血雨还在后头。
自己这位老爹的脾气他太知道了,平日里贪点拿点,或许老爷子还不会计较。
不会像他爷爷那样,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可,是人就有底线,自家这位老爷子的底线就是百姓!
这一点,他像极了自己那位爷爷。
尤其是自家老爷子登基的手段不太好看,他最怕的就是日后到了下面无颜面对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