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朱英反应过来,右侧一人也拱手道:“在下周志新,字日新,广州府人士!”
朱英再次惊讶,这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大明按察使,号称:“冷面寒铁”的周青天,周新!
“好,好,好啊!”朱英连道三声好,没想到在这里竟然会遇到将来大明帝国的两位国家柱石!
“二位快快请起!”朱英很是高兴,笑道:“一路之上有二位相伴,想来不再无趣!”
说罢,又邀请二人与自己同坐一辆马车,二人受宠若惊!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初,朱元璋派皇长孙朱雄英,曹国公李景隆等前往山东赈灾!
李景隆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负责开路,皇长孙朱雄英乘坐马车在队伍的中央,傅让负责驾驶马车,常茂骑着战马,手持禹王槊走在马车一侧负责保护朱英的安全!
马车内,朱英与二人闲聊着,突然感觉腹中饥饿,这才想起早上赶得太急,没有吃饭!
于是问二人道:“你们早上吃饭没?”
二人一愣,同时摇头!
“那正好!”
朱英打开包袱,从里面取出大饼和卤肉,分给二人,说道:“一起吃点,肉是昨天晚上卤的,饼是今天早上刚烙的,还热乎呢!”
“这……”二人犹豫不决,有些不太敢接!
“这什么这……据我所知,二位都是心胸坦荡,不拘小节之人,一个饼而已,客气啥啊!”
听的此话,二人只得双手接过,千恩万谢!
“还有肉!”说着朱英将一块卤好的猪肉拿给铁铉,但铁铉却面露尴尬之色!
朱英看着他与众不同的面孔,突然想到他是色目人,色目人不吃猪肉!
“不好意思,鼎石,我忘了你是色目人!”
说着,又将卤肉送给了周志新!
铁铉大口吃着饼,突然停了下来,惊讶的问道:“皇长孙听说过臣?”
朱英笑道:“我可是早就听过二位的大名了,铁鼎石,你这字还是皇爷爷给你取的呢!”
“还有周志新,你的志向是做一位正直的按察使,为民申冤,执政为民!”
“我说的对吗?”
二人愣住了,铁铉反应过来说道:“是,皇上赐字之恩,臣铁铉定当以死相报!”
历史证明,铁铉说到了,更做到了,靖难之役,铁铉镇守的济南犹如一颗钉子死死钉在山东,让燕军寸步难行,让朱棣差点丧命!
朱棣对他可谓恨之入骨,铁铉被俘虏后立而不跪,宁死不屈,朱棣命人割去他的鼻子和耳朵塞进他的口中,问道:“滋味如何?”
铁铉赤心如铁,厉声答道:“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朱棣大怒,下令将铁铉乱刀砍死,施以磔刑!
铁公千古,虽死犹生!
周志新则说道:“在下志在刑法,愿效仿包公,还百姓一个清清白白,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道路虽艰难,志新百死不悔!”
周志新曾任燕王府属官,历任多地按察使,在任期间,铁面无私,嫉恶如仇,耿直敢言,为官期间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在办案时得罪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遭到其诬陷,受尽折磨后,被朱棣下令处死!
临行前大呼道:“生为直臣,死当做直鬼!”
大明包公,含冤而死!
历史是公正的,铁铉,周新死后,百姓为他们建庙立碑供奉,用来纪念这两位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的忠臣!
看着这两位朝气蓬勃,意气勃发的读书人,朱英欣慰的笑了,心中暗道:“以后有我朱雄英在,你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我让你们这辈子都不会与燕王见面的!”
第115章 冒雨前行
行至傍晚,天色渐黑,可这雨却越下越大了!
朱英走出马车,穿上蓑衣,来到常茂面前说道:“大舅,这雨下的太大了,赶了一天的路,士兵已经疲惫,在前方找个可以空旷的地方扎营,让将士们休息一下吧!”
“是!”
常茂纵马前行,来到李景隆面前!
很快,李景隆走进马车,拿出地图,指出前方四十里有一处废弃的村庄,可在此处扎营休整!
朱英没有多想,于是便同意了!
队伍赶到那处废弃的村庄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朱英下令,就地扎营休整!
朱英走出马车,披着蓑衣亲自与将士们一起冒雨扎营!
忙活了半个多时辰,所有的帐篷全部装好,朱英的裤子,膝盖以下几乎全部湿透,靴子里也被灌满了淤泥和雨水!
铁铉和周志新跟着朱英来到了帐篷内,傅让三人已经升起了火堆,朱英迅速走到火堆旁脱下靴子,倒出里面的污水!
随后又换了一条干净的裤子,将雨水打湿的裤子和靴子放在火堆旁烘干!
“英哥,吃点东西吧!”傅让将冰凉的大饼烤热,送到朱英面前!
朱英接过热乎的大饼,咬一口问道:“这外面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了,在哪找的这些干柴火?”
傅让直言道:“回英哥,在废弃的房屋内,有些没人要的桌子,箱子,还有掉落坍塌的房梁,都被我们拿来劈碎取暖,做饭所用!”
“哎……”朱英叹息道:“从哪一家拿的东西,走的时候给人家留下些银钱,算是补偿!”
“啊……这些都是无主之物,不用补偿吧!”傅让认为拿这些没人要,不值钱的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补偿太多余了!
朱英是现在军人出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已经融入骨子里,所以在傅让等人看来有些妇人之仁!
“按照我说的去做!”朱英说道:“拿了人家多少东西,走的时候留下多少银钱,这钱都算我的!”
“是!”傅让还不忘拍了句马屁:“英哥仁义!”
不过,这话朱英听着怎么有股讽刺的味道!
身后的铁铉和周志新将二人的对话默默的记在心里!
朱英坐在火堆旁,与众人一起啃着热乎乎大饼,李景隆和常茂拎着酒菜走了进来!
“大爷,一起喝点!”李景隆热情邀请!
朱英啃了一口大饼,对着铁铉二人笑道:“鼎石,日新,记……曹国公于赈灾路上,违反禁令,主动找皇长孙喝酒……”
“慢慢慢……”李景隆听到此话吓坏了,连忙说道:“我李景隆哪能不知道禁酒的命令,这是水,刚取来干净的水!”
说着放在二人面前,二人闻了闻,果然没什么酒味,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常茂将一食盒放在朱英面前,将里面的两个菜端了出来,一盘炒白菜,一盘煮腊肉!
“外甥,大舅让人做了两个菜,您尝尝对不对胃口?”
朱英看着五大三粗,此时却体贴入微的大舅常茂,心中顿时一暖,欣慰道:“大舅,外甥理解您的心意,但外甥不是娇生惯养的皇孙,以后不用对我特殊照顾,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即可!”
说着,看着眼前的菜,说道:“大舅,大表哥,坐下一起吃吧!”
“好!”一声大表哥叫的李景隆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曹国公,这样的速度还有几日能到山东?”
李景隆放下筷子,仔细想了想,说道:“若是停雨,明日此时便可出南直隶,如果连夜赶路,天亮前可以到达徐州沛县一带,再一日可到达济南府!”
“最快三日,如果大雨不停,恐怕要五日以上!”
朱英沉思一阵,说道:“冒雨行军,可行?”
李景隆摇摇头,坦然道:“恐怕不行,连夜的暴雨,道路尽是雨水淤泥,甚至变成泥沼,车辆一旦陷进去,很难拔出来,而且长时间冒雨行军,士兵很容易感染风寒,热病,到时候麻烦至极!”
“是啊!”常茂也说道:“李景隆说的对,士兵一旦染病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不仅影响救援速度,还会爆发疫病!”
“哎,,,”
朱英叹息一声,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眉头紧皱,心中忐忑不已,越往北走,雨下的越大,黄河决口,可以想象山东百姓此时一定非常艰难!
朱英放下手中的碗筷,说道:“我听皇爷爷说,济南府附近的水灾愈发严重,已经淹死数万人了,至今还有五六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送往京城的奏折我也看了,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朝廷已经派户部,工部救援了两次,调动了周围卫所三四万兵马治水,救人,为什么一点作用都没有,反倒越来越严重了?”
李景隆站起身来说道:“连日暴雨,黄河涨水,受灾府县颇多,卫所人手不足,照顾不周也在所难免!”
“狗屁!”
朱英直言道:“我就不信一个多月天天下暴雨,各地知府县令是干什么吃的,基本的转移百姓,收拢流民,开仓放粮,搭建临时住所都做不到吗?”
“什么人手不够,以工代赈要是都不懂,山东的这个布政司就不用干了!”
话音刚落,帐篷内陷入了死静,暴雨倾盆,电闪雷鸣,让气氛格外凝重!
最后还是常茂主动站起身来,走到朱英身边,问道:“大爷,您的意思是?”
朱英坦然道:“这其中有猫腻!”
李景隆也走了过来,说道:“大爷,灾情究竟如何,等我们到了济南府自会知晓,您不必担忧!”
“哼!”
朱英冷声道:“等我们到了地方恐怕什么都不会知道了,别说灾情有假,恐怕灾民都是假的!”
“行了!”
朱英转过身来,直言道:“我已经考虑清楚了,今晚就带着铁铉,周志新,傅让,花炜,刘承恩,再加一名御医,连夜冒雨前往济南府,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说罢,又言道:“赈灾的队伍就交给曹国公,郑国公了,我带人先行一步!”
李景隆听后大惊失色,连忙说道:“万万不可,水火无情,大爷只带区区几人前往,万一,,,臣和郑国公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别扯上我!”常茂立马说道:“皇上只是让我保护大爷的安危,我自然要和大爷一起前往!”
李景隆傻眼了,结结巴巴说道:“大爷,,,这,,,这,,,”
“好了!”
朱英当机立断说道:“别这那了,此事就这样定了,曹国公,队伍就交给你了!”
“其他人,外套寻常百姓衣物,收拾好东西,立马随我出发,前往山东!”
深夜,大雨倾盆,一切准备完毕,朱英带领常茂等七人,背着包裹,穿上蓑衣,骑着战马,犹如黑暗中的光明,一路向北疾驰而去。
第116章 改道兖州府
朱英一行人纵马疾驰一夜,即将天亮时,暴雨变成绵绵小雨,破晓时,雨过天晴,万里无云,但朱英可没心情呼吸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芳香。
“大舅,我们到哪里了?”朱英有些疲惫的问道!
常茂迷茫的看着四周,恍惚的说道:“我们沿着官道赶了一夜的路,臣也不知道这是哪里?”
是啊,赶了一夜的路,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记得这些!
“大爷,休息一会吧,顺便找个人问问还有多久能到济南府!”常茂说道!
朱英点点头,说道:“好,所有人下马吃点东西,睡两个时辰!”
几人停在官道路边,花炜准备去找些干树枝生火,将饼烤一烤,但找遍了四周,都没找到干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