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这句话上面。
但他只是略微思考了那么一瞬间,就是当即摇了摇头。
“方法肯定是有,但想要细细的说,那估计一次两次的都讲不明白。”
“先前我所说的四个方面改化,虽然还有好几个方面的不足,有一些缺陷存在。”
“但总的来说,现在拿着这份草改方案到朝堂上去,保证那些王公大臣,诸如长孙无忌这样的人,那肯定是捧在手里当宝。”
“光这一份草案,都足够吏部改革之后用上个几十年,最起码相比于现状而言,已经能够极大程度上的削减长期以来的天下吏治。”
房玄龄这回没有在心里吐槽了,反倒是暗自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
虽说小李现自己也讲了,这份草案只是临时想出来的一个解决办法。
但最起码相对于当前整个大唐的官吏管辖制度而言,已经有了老长一段距离的进步。
光消化这一份草案,都需要用上漫长的时间,并且最起码可以保证上百年的时间,这份草案不会过时。
所以别说更先进的方案了,就这一份已经可以拿回去用了。
房玄龄当即打定主意,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这份草案先开始实施改革。
至于后续还有什么更加高明的方法,等到以后再说。
而李现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更好更完善的方法,他当然有,毕竟后世吏治改革的成功方案,对于熟知历史他而言,也早就已经记在了心里。
只是这份方案,他却完全没有必要现在说出来。
毕竟说来说去,老房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商人。
问这样的问题,也只不过是满足心中的好奇,也算是开阔开阔眼界。
所以自己只要随便说说,打发打发就可以了,没必要说的那么细致,这又不是朝堂上的问题。
等到他真正的入了朝堂,有机会或者有必要着手接触吏部的话,那他再把细致方案拿出来。
到时候吏部在他的管辖之下,进行了高度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岂不是美滋滋?
二人又吃了会菜,谈笑风生一阵之后,房玄龄这才站起身来,准备向李现告辞了。
本来按照他今日的目的,他应该再坐下来继续劝导一下李现,让他心中有个去吏部的念想。
但是一想到,自己脑海里现在记忆着几条改革吏部的重大举措和项目。
房玄龄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慢慢聊了。
他还是得以最快速度赶回去,先把脑海里装的这些东西给抄写下来,然后以最快速度将这个改革付诸行动。
要不然他生怕时间一长,忘记了个一条两条的,那可就麻烦大了。
毕竟这几条措施,每一条都十分重要,每一条都是行之有效,缺了其中一部分都算得上是一个损失。
反倒是劝说李现入朝堂之后,倾向去吏部这件事情。
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说得动的,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这次不行,那就下次再说。
这第一次是因为没搞清楚李现心里在想些什么。
等到下一次,他房玄龄专门做些功课再来,有针对性的劝说,保证比这一次有效率。
到时候他就不信小李现不改变主意!
第57章:大唐吏治风暴开始了
想到这儿,房玄龄就站起身来,对李现拱了拱手说道。
“李现,今日这顿饭吃的的确让我尽兴,听你说些吏部改革之事,也算让我大开眼界。”
“本来应该坐下来跟你再聊上一会儿,只是眼看着就要到下午边了,我还得去安排一下几笔买卖,所以这便向你告辞了。”
“等下次有空闲,我再来你这儿吃上一顿好的。”
而李现对于房玄龄告辞离开,自然是站起来相送。
“老房,这次要不要从我那儿拿几坛酒回去,也没让你急着一时喝,留着以后慢慢喝也行。”
房玄龄一听,脸色立马变化一下。
“不了不了不了,那酒我属实有些吃不消,李现你还是多给老黄留几坛,他最爱喝这种绝品烈酒。”
房玄龄毫不犹豫地把锅甩给了李世民,并且表示自己要拍拍屁股走人。
反正他是不敢再喝那种绝等烈酒了,否则他又要重蹈当日在程咬金家里的惨状。
他到现在可都记得,第二天早上从冰冷的地板上爬起来的时候,程咬金家里那几个半大小子,看着自己的那怪异的眼神。
仿佛自己这高大伟岸的长辈形象,就从这几个半大小子的心中轰然崩塌了。
房玄龄当时简直就是从程咬金家里跑出来的。
李现看见房玄龄如此坚决的表示不喝那种绝品烈酒,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行吧行吧,老房你慢走,恕不远送了。”
等到房玄龄走了之后,李现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
“完了,这老房都不敢接我的酒,都不敢喝这种烈度十分上头的烈酒。”
“那照这么说的话,这酒在长安城销量能好到哪去,都没几个人承受得住,真会有人敢喝吗?”
“完了,我的发财梦破碎了!”
……
对于自己无意中破坏了李现用白酒来获取大量财富想法的行为,房玄龄是毫不知情。
他现在正乘坐在马车上,脑海里在飞速的旋转着,反复思考着刚刚在酒馆里说的那些话。
等到了长孙府上之后,房玄龄命令马车在外面停留一阵,随后本人冲了进去。
前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房玄龄又匆匆忙忙的从府中冲了出来,唯一不同的就是身上装了一份抄写好的文书。
“走,去皇宫,我有要事要面见陛下!”
从长孙府上出发,马车一路直奔皇宫,然后接连经过几道宫禁,房玄龄在几名太监的带领下,快步向李世民的寝宫而去。
按照这个时间点来说,李世民一般都是处于用过了午饭后的午休时间,寻常文武大臣是不能打扰他的。
但是像房玄龄这样的朝中重臣是个例外,李世民特许了房玄龄,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找自己商量重要事情,哪怕是深更半夜。
当然房玄龄一般不会这么做,毕竟没有哪位大臣吃饱了没事,大半夜去打扰皇帝。
不过让李世民取消午睡计划,房玄龄就没什么顾虑了。
等他来到寝宫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换好了衣服,一边喝茶一边等着他。
“陛下,房大人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说着,房玄龄就推开宫门,随后风风火火的就来到了李世民身边。
“陛下,臣有重要事情汇报!”
说着就从衣袖里面拿出了刚刚誊写好的文书。
“这是从最近几日来,日思夜想所总结出来的几条改革之策。”
“事关吏部吏治改革之法,只要按照上面的几条实行相应改革的话,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吏治清明。”
“最起码像以往那般,屡屡出现道德败坏官员依旧升官调任的事情,将会大大减少!”
李世民听着房玄龄,语气极快的把大致意思说完,当即就精神一振,整个人正襟危坐了起来。
“房卿,快拿过来给朕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改革之法!”
说着李世民从房玄龄手里接过那份文书,从前到后仔仔细细阅读了三遍。
“好,好,好!”
“果真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愧是你房玄龄,的的确确就有些真本事。”
“也不枉朕屡次对你提及吏部的诸多弊端,你总算是拿出方案来进行改革了。”
只是李世民在又一次阅读之后,眉头突然皱了起来。
“房卿,这当真是你日思夜想考虑出来的?”
“怎么感觉有点像出自现儿的手法?”
房玄龄小心脏跳了一下,但还是昂首挺胸,硬着头皮说道:“臣又没去见过李现,怎么可能是出自他的手呢。”
“这都是臣日思夜想,苦思冥想才琢磨出来的,陛下怎么能如此怀疑我呢?”
房玄龄到了这个关头,当然不可能说是李现给他的建议。
不是因为他脸皮有多厚,非得占个功劳。
他房玄龄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官职和爵位都有了,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他完全不需要拿别人的功劳来给自己正名,那样不会有任何意义。
实实在在是因为房玄龄,不能够让李世民知道自己偷偷的去找李现。
否则他想要把李现拉拢到吏部去的想法不就全曝光了吗?
他现在可是先行者,是第一个想到这个问题的。
一旦曝光了,那到时候什么魏征,长孙无忌,杜如晦,甚至陛下自己。
个个都要来跟他抢人才,那他还有个锤子优势。
所以只能厚着脸,姑且把这个揽到自己头上。
同时房玄龄在心里暗自打定主意,只要等李现入了朝堂,到了自己手底下混,那他立马把这件事情的原委告诉李世民。
毕竟贪别人的功劳,他房玄龄是做不出来的。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这么说,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他跟房玄龄这么熟了,对于这位丞相的本事,李世民心里是清楚的很。
要说智谋和能力,在整个朝廷中都能够排得上数一数二,能够想出这样的法子,好像没什么不对的地方。
因此李世民赶忙对房玄龄说道:“房卿,算朕说错了话,你且别往心里去。”
房玄龄当即一挥手。
“哎,陛下,不必如此。”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此事,你我还需要仔细商量一下。”
接下来的三个时辰,君臣二人就针对着吏部改革这件事情,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