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明光没事!”
卢植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并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我一辈子忠君爱国,你和我所想的完全相反,让子家去帮你,已经是我最大的极限,再让你的两位师兄去帮你,就违背了我对大汉的忠诚。”
他世食汉禄,学习的又是儒家思想,做不出叛逆的事情。
内心的信念,也不支持他这样做。
帮和不帮杨昭,这两种矛盾的想法,在他心中不断挣扎,最后选择不帮。
“如果明光战死,我……死不足惜!”
卢植痛苦地在想,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也是个矛盾的人。
邺城。
“曹孟德感激杨昭救了兖州,不愿出兵,但不阻止兖州各郡出兵。”
袁绍得到最新的消息,冷笑道:“曹孟德不敢和杨昭打,又畏惧我袁氏!”
说着,他又拿起一份书信,道:“袁公路也出兵了,以他和杨昭的恩怨,不可能袖手旁观,在我意料之中。”
“幽州的消息也来了。”
郭图说道:“公孙瓒和刘备,要应对幽州北部的乌桓、鲜卑,没有兵力出战。”
逢纪摇头道:“借口罢了!以他们和杨昭的关系,不可能出兵,但能够不帮杨昭,算是不错了。”
田丰阻止不得,只好也跟随他们出谋划策,闻言便说道:“对公孙瓒的防备,必不可少,冀州兵力要攻打青州,无法抽离,可以让并州的高将军,安排一两万人在冀州北部屯守,以备不测。”
“没错,是应该防备!”
袁绍采用了田丰的建议,又问:“接下来还有谁出兵?”
审配道:“袁伯业、张孟卓、王公节、陶恭祖……”
他把出兵的人,简单地念了一遍。
“显思!”
袁绍又道。
“父亲,孩儿在!”
一旁的袁谭上前道。
袁绍让人摊开一份舆图,道:“你领我们冀州本部五万人,鞠义、韩猛辅之,先取平原,再取济南,牵制杨昭在青州的兵力,可能胜任?”
听到可以领兵打仗,袁谭大喜道:“一定能!”
“很好!”
袁绍又道:“等到会盟了,我会集合众人的兵力,领数路大军,配合你从济北打入济南,同时还会在东平、山阳出兵,通过泰山郡,打入青州。”
这是他们所有谋士,最近商量出来的结果。
沮授补充道:“还能让陶恭祖,从琅琊出兵,打入青州南部。”
“没错!”
现在的袁绍,信心满满。
不仅集合了别人的兵力,帮自己攻打青州,在青州内部,他还有郑家和康王刘某作为内应。
这一战,他认为想败也难了。
“主公,我们最近收到了杨昭对外公开的消息,他承认弘农王在临淄,但反咬我们一口,说我们不义、僭越,骂得还挺不堪。”审配又道。
“这种消息,一把火烧了。”
袁绍根本不在乎,只要咬死杨昭是汉贼就够了,影响不大。
临淄。
影子的动作很快,把所有出兵诸侯的名字,送到杨昭面前。
“我的两位师兄,没有出兵,孟德也不出兵。”
杨昭看到影子最新的情报,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挺满意,不要求一定帮自己,但不帮袁绍即可,又道:“同意出兵的人还不少,王匡、张杨、张邈、袁遗,还有袁术和陶谦,幸好南方的刘表和刘繇,没有横插一脚进来。”
南方的二刘,大概是觉得距离远了,出兵捞不到好处,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果出兵了,又担心孙策的丹阳兵。
“根据影子的情报,各路联军加起来,有将近二十三万人。”
“王匡等太守,平均每人出兵两万,陶谦出兵三万,袁术带兵六万北上,袁绍公开表示出兵六万,但冀州地阔,袁绍又控制了冀并二州,肯定不止这六万。”
“我们青州,吞并黄巾,再勉强征兵,现在也有十五万人。”
“此战完全能打。”
郭嘉首先分析。
另外,袁绍的联军,肯定没有当年讨伐董卓的团结。
兵力多了是优势,但不是绝对优势。
杨昭摊开了一份舆图,问他们,道:“诸位认为应该如何打?”
“我认为,先下手为强,以攻为守。”
贾诩眼眸一眯,看着舆图上各地的位置,继续道:“联军看似声势浩大,真正能打的,也就袁绍和袁术,张邈、袁遗等人,前段时间黄巾也能把他们击败,不堪一击!”
杨昭又问:“如何以攻为守?”
贾诩补充道:“我们抢先出击,打东平杀张邈,再打山阳杀袁遗,最后逼近徐州。我们突然出兵,主动出击,敌人毫无防备,再加上主公的炸.药辅助,其他地方我不敢保证,但东平和山阳,绝对能拿下。”
李儒附和道:“陶谦在徐州,肯定想出兵打我们青州南部,我们拿下东平和山阳之后,还能往东进,兵临小沛,同时攻打琅琊,看陶谦还敢不敢出门!”
他们在此论战,瞬间把局势,分析得一清二楚。
只要把东平、山阳拿下,会盟的联军,直接少了两路。
杨昭看向舆图,想了一会道:“张邈和袁遗,非袁绍主力,根据影子的情报,袁绍很有可能,会安排主力从平原打入青州,又如何?”
第259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按照情报分析,袁绍的主力,会分作两部分。”
“他明面上出兵六万,实际上不止这么少,攻打平原是主力之一,还会安排第二批主力,从济北打入济南。”
“第二批主力,会和王匡、袁遗等人联手,攻势会更强。”
荀攸看了看手中情报,分析说道。
杨昭道:“公达可有办法?”
荀攸沉思了片刻,提醒道:“主公是否忘了郑家和康王?”
“不可能忘了,他们必然和袁绍里应外合。”
杨昭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其实公达是想,利用郑家和康王的内乱,消灭一部分主力?这部分,大概是攻打平原的。”
“然也!”
荀攸不紧不慢道:“根据我的判断,袁绍想把主战场放在青州南方,将我们的大军,尽可能地往南方牵制,那么北方应对平原的兵力,相对比较少了。”
郭嘉一听,也明白了他的心思,补充道:“我们可以安排一批人镇守青州,如果郑家和康王真的内乱,先把他们杀了,然后将计就计?”
“没错!”
杨昭的想法,和他们的差不多,续道:“营造出一种,郑家内乱成功的错觉,诱使攻打平原的主力,进入平原,将其剿灭!”
“此计可行!”
贾诩拍手道。
李儒也觉得可行,微微地点头,随后又道:“至于袁绍所规划的南方主战场,也容易解决,拿下山阳等地后,安排一队大军抗拒袁术,以及震慑陶谦,我们就可以打济北。”
贾诩笑道:“拿下济北,顺着黄河,溯游而上,攻打白马、延津,最后直插河内,我们是主动出击,敌人毫无防备,可能打到河内的时候,袁绍还没完成会盟,最后连黄河都渡不了,会盟会了个寂寞。”
此话落下,他们四个谋士,相视一笑。
他们都想到一块去了。
破敌之计,大概就是这样。
杨昭再一次体会到,有谋士辅助,会有多舒服。
“其实我还有一个,特殊的想法。”
杨昭说道。
郭嘉道:“主公请说!”
杨昭的手指,在舆图上,指了指黑山的位置,道:“黑山军张燕,或许能利用,当时让他逃了,一定是逃回黑山了。”
历史上的张燕,可是一直和袁绍对着干。
杨昭和张燕曾经是敌人没错,但可以化敌为友,又道:“黑山军,如同是一根扎入冀州后方的刺,如果他们突击上党,张杨会弃了会盟而撤退,同时又能深入冀州,给袁绍制造麻烦。”
如果利用得当,张燕可能是影响战局的关键。
“张燕是我们敌人,没理由帮我们打袁绍。”
李儒认为不太可行。
杨昭说道:“我认为有拉拢的可能,需要安排一个人去游说张燕,你们认为谁可行?就算劝说不成,张燕也不敢对我们的人下杀手,因为他很怕我!”
李儒说道:“我的手下,有一个小吏,姓冯,名明,字同方,口齿伶俐,为人机灵,胆子还不小,能担此重任。”
黑山军这根刺,他们都想利用起来。
李儒刚才认为不行,现在也主动推荐能人,还是抱有希望。
“快传他进来。”杨昭道。
一会后,冯明走进衙署。
杨昭把想法,简单地说了说,又道:“我会让仲康,领虎卫护送你到黑山,敢不敢去?”
让许褚和虎卫跟随,一来能保障安全,二来也不怕冯明有异心。
“属下一定能完成任务!”
冯明高声答应了。
所有的战略和计划,便如此安排下来。
杨昭又道:“纸上谈兵,我们可以越谈越多,但有没有用,也要打过才知道,明天直接出兵,伯平、国让和方锐,你们领兵三万,去平原找子家,守住平原,另外文和跟随。”
“好!”
他们应声道。
杨昭看了看其他人,又道:“文远和公明,在我们拿下山阳、东平之后,为我防袁术,同样领兵三万,文优跟随。”
他们也没有问题,微微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