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休息的时候,周瑜身边那个随从,又静悄悄地把消息送出去。
次日早上。
周瑜起来后,去和刘晔道别。
“如果要打起来,我可不会客气。”
送行的时候,甘宁说了一句,声音里满是战意,还有些挑战的意味。
他早就听说过,江东孙氏有很多猛将,水战的能力也不弱,早就想和他们打一场,再加上在杨昭身边,除了去一趟邪马台,又是真的寸功未立。
想打两场仗,立点功劳。
周瑜说道:“我也不会客气,我们就此别过!”
言罢,他让他们不用送了,带领护卫出城,去渡口登船离开。
陈到问道:“子扬觉得,最后会如何?”
刘晔说道:“不好说!”
甘宁战意昂扬道:“最好能打起来。”
他们无奈地笑了笑,自然明白,甘宁想用功劳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周瑜来到渡口,登上船只,很快到达对岸。
就在他们要登陆的时候,意外地看到,岸边站着几个人,认真看了看,其中那个身材高大,手里提着铁戟的男人,好像是杨昭身边的典韦。
“典将军?”
待船只靠岸,周瑜抬头看去,正是典韦没错,惊讶地问:“你们怎会来这里?”
典韦咧嘴笑道:“主公让我们来等你。”
周瑜不懂地问:“为何等我?”
说完之后,他又感觉到,这个典韦身上很奇怪,不太像跟在杨昭身边那个典韦,却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典韦又道:“因为主公让我等你,然后把你杀了!”
话音刚落,他手中的铁戟提起,往周瑜砸下去。
铁戟破空,仿佛还能打出风雷之声。
周瑜见状脸色大变,但他的反应不慢,拔剑出鞘,挡在铁戟之前。
铛!
他手中的剑,直接被铁戟砸飞。
人也被打得后退数步,根本不是这个典韦的对手。
典韦狞笑一声,还要继续打过来。
“将军!”
周瑜身边的随从和护卫惊呼,拔刀出鞘,挡在典韦的身边,还喝道:“将军快走!”
那些随从护卫,根本不是典韦的对手。
铁戟挥舞,很快干掉了数个人。
跟在典韦身边的其他人,此时拔刀出鞘,往周瑜追杀过去。
周瑜逃跑的时候,感到敌人追来,不得不反击和抵挡,但是那些追杀的敌人,实力不弱,加上周瑜手无寸铁,很快被打得很狼狈不堪。
最后一个敌人来偷袭,一剑捅在周瑜身上。
血水在这个时候,喷洒而出。
其他的敌人还要杀来,但是抵挡住典韦的那些随从和护卫杀回来,挡在周瑜身边。
其中那个通风报信的随从,拼了命地护住周瑜,喝道:“我们快跳江,快!”
扑通!
他抱住重伤的周瑜,跳到长江里面。
剩下的护卫赶紧跳下去。
江水汹涌,很快把他们往下游冲去。
“追!”
典韦呼喝一声,也跳到长江里面,但是他们的水性,没有江东人的好,很快便追不上了。
这个典韦假意地追了一会,再回到江边,把手中的铁戟丢在江水里,还从脸上摸索片刻,撕下一层脸皮,也丢到长江中,带领剩下的人转身离开,往曹操的地盘赶去,因为接下来的影子,一定会找到此处。
发生了那么严重的事情,肯定会惊动了影子。
周瑜他们,跳江逃生。
顺着水流,漂荡了许久,那些随从护卫,才扶着周瑜上岸。
“我这里有药。”
那个通风报信的随从,从身上掏出一个小药瓶,倒在周瑜的伤口上。
接下来,他们的计划,就是让周瑜短时间内无法清醒。
只要周瑜昏迷不醒,江东孙氏的人,肯定不会罢休,从而发起战争。
看到那个随从的药管用,帮周瑜止住血了,他们赶紧往建邺回去,所幸这里距离建邺已经不远,很快和城外的士兵会合,那些士兵得知周瑜受伤便是大惊,赶紧把人护送回去。
这天下午。
建邺里面的孙权等人,也知道周瑜受伤回来,带领亲卫出城迎接,看到周瑜奄奄一息,昏迷不醒,他们心里大急,赶紧把医师找过来,为周瑜治伤。
等到把周瑜送回去了,孙权就将还活着的随从护卫找来,问清楚发生了什么。
“是齐公部下的典韦,他说得到齐公的命令,在长江边上要截杀周将军,要不是跳江逃生,我们可能都回不来。”
一个护卫首先把知道的事情,完整地说了出来。
孙权暴怒道:“杨昭,又是杨昭!”
孙策的死,他就认为和杨昭有关。
但是疑点重重,无法确定凶手是谁,他只能暂时放下仇恨,没有起兵造反。
现在杨昭还敢杀周瑜,并且派出典韦去杀,谁是凶手已经很明显。
杀孙策那些黑衣人,来路不明,无法确定身份。
但是要杀周瑜的人,直接就是典韦,这根本就不用查凶手是谁。
“你们确定,那个人就是典韦?”
鲁肃问道。
另外一个护卫肯定道:“就是典韦,当时周将军也说对方是典韦,那个人承认了自己是典韦,用一双铁戟,身材很高大,力气很强……”
根据他们的各种描述,就是典韦没错。
孙权的脸色,更难看了,脸上的怒容更明显,双手紧紧握住拳头,恨不得马上就带兵去找杨昭报仇。
第590章 孙氏报仇
问清楚情况如何,孙权再去见周瑜。
医师就说周瑜的伤很严重,还有可能昏迷不醒,什么时候能醒来,谁也不知道。
孙权在周瑜的房间里坐了好一会,就把众人召集起来,狠声说道:“我要起兵,为大哥和公瑾报仇,我一定要杀了杨昭,你们是否愿意帮我?”
程普首先回应道:“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黄盖狠声道:“杨昭这是欺人太甚,我们不反抗,他还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必须要起兵报仇。”
“没错!”
丁奉高声附和道:“这个仇必须要报!”
霎时间,群情汹涌。
孙氏部下的武将,纷纷叫嚷要报仇,声讨杨昭,恨不得现在就能打去洛阳。
张昭说道:“主公,我认为事情还是不妥,公瑾去了洛阳,如果杨昭要杀他,不可能任由他能回到长江边上,既然选择最后还是要杀公瑾,甚至派出了典韦来杀,却还让公瑾他们活着回来,不太像杨昭能做出来的。”
孙权冷声道:“典韦已经出手了,如果不是他,还能是谁?”
对于典韦动手这一点,张昭想不出其他原因。
那些逃回来的随从和护卫,他们都审问过,认为没有问题,也不像有谁说谎了,至于那个通风报信的随从,他们也查不出有什么。
似乎这一切,都是真的。
杨昭就是要这么做。
但是这样的手段错漏百出,不太正常,杨昭没必要如此做。
到底是为什么?
张昭想破头也想不懂。
但是见孙权他们,怒火冲天,理智被怒火覆盖,是一定要打去洛阳,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找不出任何证据。
鲁肃说道:“我们要报仇,没问题,但我们打不过杨昭,另外扬州范围内的世家,当年就被杨昭震慑过一次,他们不一定会服从我们的安排。”
投靠了孙氏的世家,自然拥护孙权。
但是扬州范围内的世家还不少,当年灭了袁术的时候,杨昭就曾把他们集合起来,震慑了一遍,他们不一定敢跟随孙氏造反,甚至有可能抵制孙氏的造反,给杨昭通风报信等。
“子敬有什么想法?”
孙权问道。
“首先,我们要稳住那些世家,尽可能地收拢兵力,压住世家的人,让他们不敢反对。”
“其次,我们的实力,确实不怎么样,但可以找其他人联合,比如曹刘。”
“报仇是一定要报,但在报之前,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我们在集中内部力量,压制住那些世家的同时,再派人去许都和成都,联合曹刘,一起对付杨昭。”
鲁肃建议说道。
这一番话,听得孙权连续点头。
程普问道:“曹操和刘备势同水火,他们愿意和我们联合?”
鲁肃解释道:“目前的形势,由不得他们不愿意!曹操和刘备二人,无论谁先被杨昭打败,压力都会给到另外一方,如果他们不肯联合起来对付杨昭,最后谁也别想成功。”
听了鲁肃的分析,孙权考虑良久,问:“谁能去见曹刘?”
“我愿去说服他们!”
还是鲁肃首先说道:“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说服他们,和我们孙氏联合,一起攻打杨昭,借用他们的实力报仇。”
孙权仿佛看到了希望,握紧拳头,高声道:“好,这件事,就交给子敬,扬州内部的那些世家,我会亲自解决,等子敬回来,就能马上动兵,先攻打庐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