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齐公,不是求和,是讲和。”张松强调道。
一字之差,其中含义,差别很大。
求和显得刘备很卑微,也显得他们的无能,张松必须纠正过来,维护刘备的名声。
杨昭不以为然道:“那就讲和吧,你们准备用什么来换取和平?”
“汉中!”
张松说道:“我们主公,愿意献出汉中,请问齐公认为可以吗?”
用汉中讲和,当然不够。
杨昭不紧不慢道:“我要打下汉中,也就一句话的事情,我的大军,已经在褒中了,你认为南郑还能守下来?”
张松沉默了,他们肯定守不住。
汉中都快被杨昭打下来了,刘备还用来求和,杨昭不会同意似乎也合理。
不过他又发现,杨昭没有想象中的难搞,还是挺好说话,稍稍地放心了些,问道:“齐公认为,怎样才能和我们讲和?”
杨昭说道:“我要汉中,再加上武都郡,如果我的师兄答应了,我们就讲和,我不会再带兵进入益州,你们也不能再出兵来汉中,以后一起和平共处,如何?”
“这……”
张松拿不定这些主意,也没资格帮刘备答应。
他考虑了良久,道:“这件事我需要回去请示我们主公。”
“好啊!”
杨昭爽快地同意道:“来人,送张子乔离开。”
张松:“……”
真的可以那么顺利?
为了说服杨昭同意讲和,在来之前,他想了好多劝说的话,现在全部用不上。
杨昭答应得很爽快,似乎也想讲和。
唯一的问题,就是提出了一个条件。
但是他认为,刘备大概会同意这个条件,这些都不成问题。
送走了张松之后,杨昭就说道:“我那位师兄派人来求和,还是挺意外的。”
“刘备其实想尽可能保住在蜀中的实力,不想主公打进去。”
诸葛亮说道:“求和对于他来说,是无奈之举,但我相信,刘备不是真心想要投降。当年的汉高祖在蜀中,沉淀了多年,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就马上从汉中打出来,我猜刘备也是这么想。”
田丰问道:“主公为何还要答应刘备的投降?”
“因为我想再和曹操打一场,拿下豫州和兖州。”
杨昭说道:“蜀中不容易打,如果刘备烧毁了蜀道,我们要进去很难,我想先把汉中等地拿下,再去对付曹操,到时候从巴东入蜀,顺着长江进去,或许容易很多。”
诸葛亮赞同道:“主公此话,说得很对,到时候我们在汉中出兵,给刘备造成压迫,再从巴东打进去。如果刘备的主力放在巴东防御,我们就从蜀道突破,反之就从巴东打进去,从这两条路分别入蜀,能打得刘备,束手无策!”
所以攻打曹操,夺取荆州,就很有必要。
第624章 战后回归
张松回到南郑,被告知刘备已经退到葭萌关。
他觉得刘备有点怕死,还在讲和谈判中,杨昭还没打过来,就想着如何逃跑,只能去葭萌关和刘备见面,把杨昭的条件提出来。
“他还想要武都郡?”
刘备的声音,突然增大了几分。
武都郡就在汉中郡边上,刘备拿下汉中之后,顺便把同样被张鲁控制的武都也拿下来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刘备拿下汉中,阻断了武都和雍州的联系,迫使曹操不得不放弃武都,迁徙人口到右扶风的小槐里。
如果让出汉中和武都,益州北部三个郡,刘备就还剩下阴平。
张松说道:“杨昭说了,他要打下汉中,随时都可以,主公用汉中去讲和还不够,必须加上武都。”
如果刘备不肯给,杨昭就自己打。
如今的情况,好像由不得刘备不给,杨昭真的会打。
“军师,怎么办?”
刘备求助的眼神,往庞统他们看去。
只见庞统和徐庶他们考虑良久,分析各种形势,都认为目前刘备的局面很无奈。
“主公只能答应了。”
徐庶先说道。
庞统叹道:“我也想不到其他办法,主公可以答应了杨昭,再看他的反应如何,现在我们最重要的,还是避免杨昭继续打进来。”
如果不答应,杨昭一定会打,刘备是被逼答应。
越是如此,刘备越后悔出兵。
还以为三方联手,要打赢杨昭很容易,现在才知道,是他们想太多了。
刘备苦着脸,考虑许久,无奈道:“麻烦子乔去告诉杨昭,我们同意了。”
“主公放心,我们今天失去的,将来一定能全部抢回来。”
张松郑重地说道:“只要士元把火器造出来,我们还有反击的机会,一定可以再打出关中。”
他们已经在研究火器,一切的基础,都是火药,但研究的进度几乎没有,庞统不敢保证能不能做出来,只能说试一试。
刘备的信心,终于恢复了一些,点头道:“子乔说得很对,这次再去见杨昭,还是要小心。”
“多谢主公的关心。”
张松还是有信心,可以保证安全。
他觉得杨昭比较随和,不会随便乱杀使臣。
刘备继续留在葭萌关,等最后的结果。
张松休息了半个多时辰,就匆忙地再一次离开北上,很快来到褒中,和杨昭见面,说是刘备同意了条件。
“刘备真的同意了?”
杨昭反问道。
张松点头道:“是的,请问齐公,你们可以停止南下了吗?”
“当然可以!”
杨昭兑现了这个承诺,又道:“我们就到此为止,元皓你带兵去一趟武都,把整个郡接管了,有不愿意投降的县,直接打进去。”
田丰点头道:“是!”
张松感激道:“多谢齐公!”
他也不在褒中逗留太久,得到杨昭的同意,赶紧跑回去,把消息带给刘备。
杨昭带兵离开褒中,前去南郑,接受汉中郡内,其他县的投降,拿下这两个郡,一切还是很顺利,没有人阻拦,其他人也不敢阻拦。
“我记得,以前曾联系过,蜀中的那些世家,他们怎么样?”
杨昭想起了这件事,就找来影子问道。
一个影子的人上前道:“他们愿意和我们保持联系,如果主公想打入蜀中,他们可以辅助主公入蜀,我们的人在暗中联系,做得很隐蔽,不会被刘备发现。”
这样还不错。
杨昭考虑了一会道:“暂时不入蜀,继续隐蔽。”
“好!”
影子的人点头道。
杨昭在南郑留了一段时间,等待那些来投降的县令,再让影子,把曹操那边的消息送回来。
现在的曹操,退回了许都,继续布防,还是很担心杨昭打进来。
时间很快,过了半个多月。
汉中的事情处理好了,杨昭就把马铁留在汉中和武都,带兵镇守这里,至于这两郡的官员全部愿意投降,杨昭暂留他们的官职,不做其他更改。
离开汉中回了关中,再通过潼关回洛阳。
回到家里的时候,只见曜儿和萱儿,带着已经学会走路的蔓儿到处跑,不过蔓儿还不会说话,只懂得蹦蹦跳跳,不知道多可爱。
“父亲!”
曜儿和萱儿开心地喊道。
蔓儿看着杨昭,眨了眨眼,好像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想和杨昭亲近,也跑过来要抱抱。
杨昭把他们抱起来,笑道:“你们的母亲呢?”
“屋里!”
曜儿说着,开心地跑回去,喊道:“母亲,父亲回来了。”
杨昭抱起萱儿和蔓儿,也跟随回去。
甄姜她们很快都出来了,看到杨昭已经回来,开心地围在身边。
“贞儿呢?”
杨昭算了算时间,麋贞的孩子已经出生了。
但是这一次要到处打仗,他没有时间回去,心里对麋贞感到愧疚,回来首先想到的,还是麋贞。
“夫君,我和孩子在这里。”
麋贞抱着孩子过来,笑道:“是个男孩子。”
杨昭放下两个女儿,伸出双手道:“让我抱一抱。”
孩子睡着了,那个模样,超级可爱。
杨昭抱住了孩子,柔声道:“真可爱,辛苦贞儿,这次我没能赶回来。”
麋贞微微摇头道:“夫君不用这样,平定天下最重要,我们可以理解。”
“是啊!”
马云禄附和道:“夫君是要当天下英雄的人。”
杨昭微微一笑,又无奈道:“不过我很快,又要去打仗了。”
“夫君是去打曹孟德吗?”
蔡琰首先问。
这不是她觉得,打曹孟德有些不好,尽管他们蔡家和曹操,有一定的关系,蔡邕和曹操又是亦师亦友,而是打曹操了,他们就能去陈留。
蔡琰已经和蔡邕,好多年没见面了。
闻言,蔡婧也期待地看着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