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针对,是不是好奇,让时间去证明。
至少从杨家抢夺武陵县一事来说,双方之间肯定不是朋友。
当然,方源并非因为自己做过武陵县县令就觉得武陵县就是自己的。
而是因为杨家从赵英才的手里抢走武陵县的控制权,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豫之,送一送方刺史。”
杨师道没有挽留,淡然道。
“方刺史请。”
杨豫之起身,做出请的姿势。
“谢谢,告辞!”
方源向杨师道和寿春县主拱拱手,转身离开。
杨师道还微微点头,但寿春县主却脸色难看盯着方源。
刚才她骄傲地说着方源喝不到特级茶,但没想到打脸那么快。
她知道,真正推出茶叶的是方源,而不是杜妙颜,杜妙颜只是管理而已。
故而在方源的面前说方源喝不到特级茶,让她感觉很丢脸,现在脸滚烫滚烫的。
杨府门口。
方源感谢杨豫之相送,离开。
杨豫之看着方源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回去。
“源哥,我们去逛街吧。”
赵梓萱突然说道。
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她蠢蠢欲动。
“别想了,快回去吧。”
“赵叔可能已经知道我们来了杨家,肯定担心着。”
方源摇摇头道。
“哦,好吧。”
赵梓萱缩了缩头说道。
今天差点就闹大事了,现在想想都有点怕。
谁能想到,平常欺负自己的那个男孩的娘亲竟然是寿春县主。
以前都没有听娘亲说过的,自己之前也没有见过他们几个人。
实际上,杨师道等人并不是长居朗州,而是刚好这段时间在这里。
然后恰巧杨师道看上了武陵县,就利用自己的吏部侍郎的身份夺了过去。
故而赵梓萱不认识他们几个大人也是正常的。
很快,方源几人就回到赵府。
中午休息后,赵英才酒意已经散去,不过不在客厅。
“你们去哪里了?”
杨秀兰脸有点潮红,上前问道。
她刚才起床,找遍了赵府都没有找到方源几人。
“没,带源哥出去转转去了。”
赵梓萱松了口气,暗叹应该没有发现。
“方源,你赵叔找你,在书房。”
杨秀兰没有继续追问,看向方源笑道。
“好的,谢谢赵婶。”
方源点点头。
让红絮和青几人留下。
书房,赵英才正在练书法,沉浸于贤者时间。
方源没有打扰,在一旁看着赵英才练书房,时不时点头赞叹。
很难想象,赵英才这种长相粗狂的人竟然还能沉下心来练书法。
在赵英才身上,方源感悟最深的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一刻钟后,赵英缓缓收笔,一副铿锵有力的楷书展现在方源的眼前。
“赵叔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透露着大气磅礴,厉害,厉害!”
方源拍马屁道。
“你这小子又拍我马屁,来这边坐。”
赵英才瞪了一眼方源,但却呵呵笑道。
他虽然知道方源是故意夸奖,但心中也受用,对自己的书法很满意。
茶几边,这里有方源送来的蜂窝煤正燃烧着,水壶正在上面烧着,水已经沸腾多时。
“赵叔,水不要沸腾太久,喝下会对身体不好的。”
方源取出水壶开始泡茶,并嘱咐道。
“又是你墨家研究院研究出的歪理?”
赵英才翻了翻白眼说道。
这些年,他从方源这里听到不少奇奇怪怪的歪理。
比如吃饭之前要洗手,能够降低生病概率。
比如饭后要散步一炷香,有利于身体健康。
比如不要在昏暗灯光下看书,避免伤害眼睛。
“你当作是就行。”
方源笑了笑说道。
这些都是他穿越前的小常识。
平常多注意,能减少生病和有利身体健康。
古人很少注意这些,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也使得古人的寿命普遍很低。
“行,我下次注意。”
赵英才笑了笑说道。
方源不会骗他,这是可以肯定的。
故而方源的一些大小意见他都欣然接受。
很快,两杯茶出现,闻味道可能比刚才寿春县主的还要好一点点。
“你刚才去杨家了?”
赵英才突然正色道。
“是的。”
“本是给萱儿讨回个场子,没想到见到杨师道和寿春县主他们。”
方源如实回答。
对于赵英才知道此事并不意外。
赵英才已经在朗州做了两年半的刺史,对朗州掌控应该很深。
赵英才将武陵县职位推荐给方源之后,他调取一个大县做县令,历经三年后升为朗州刺史。
“萱儿那丫头是替我们打抱不平,以后这种事你不要掺和了。”
赵英才一听就明白,摇摇头道。
他不知道方源和杨师道是否有交谈,没有问。
因为他没有跟方源说过武陵县是杨师道夺去的,以为方源不知,不想方源牵扯进来。
“赵叔真不打算纳个妾?”
方源沉吟片刻,沉声道。
赵英才没有儿子这件事被很多人冷言冷语。
不管是政敌还是朋友又或者是家族,都对此事相当不满。
在这个时代,没有儿子会遭到鄙夷的,比后世严重很多。
“不了,你婶待我很好,我现在也很好。”
赵英才摇摇头,坚定道。
“嗯,好。”
方源没有再劝。
人总有自己的坚守,这或许就是赵英才的坚守。
有自己在,百年后赵英才的棺会有人抬。
“我听说,朝廷要重视科举,要求各地至少要通知到乡里,你听说了吗?”
赵英才回归正事道。
每年方源过来,他都和方源谈谈政事。
一开始是他指点方源,教导方源如何为官。
后面方源的见识多了,两人变成相互探讨,相互分析时事。
“出发前刚刚收到消息,等回去再推行下去。”
方源点点头道。
他离开辽州前已经收到朝廷的消息。
朝廷要求各地的刺史负责这件事,安排关系的各县通知下去。
务必要做到各乡百姓都知道朝廷正在推行科举,并且还建议各州垫付学子前往京师的路费。
不过路费这里朝廷只说建议各州府垫付,但是却没有说朝廷之后会报销,意思应该是各州内自行解决。
“推行科举,无疑是伤害了各世家的利益。”
“皇帝雄才大略,不应该看不懂这点,你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