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187节

如此能大概知道推行科举的难度。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要尽力普及科举一事,尽可能让更多的百姓知道朝廷推行科举一事,让百姓清楚认识到,朝廷很重视科举。”

周凯乐是第一个表达意见的。

他自认出身最差,也明白出身差想要站起来不容易。

虽说科举不是为普遍百姓设立的,但是却给没有家族依靠的人机会。

方源微微颔首,没有表达意见,目光扫向苏琛和孙泰河。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做做样子就行了。”

“我们现在要修路,又要负责各个工厂货物运输出售的问题,而且很快春耕就来,没有那个时间和人力推广啊。”

孙泰河沉吟片刻,正色道。

既然方源说可以畅所欲言,那就是什么话都可以说。

这个时候如果不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确定下来再乱搞就可能会被盯上。

孙泰河虽然第一次做官,但是以前的从商经历也让他得到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方源同样微微颔首,也是没有发表意见,最后看向苏琛。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孙县令所言极是。”

“而且还有一点,我们推行科举的话,可能会有不少世家不满而阻止。”

苏琛讪讪道。

提到世家,他担心方源不满。

毕竟从他得知的情况来说,世家都看不起方源。

“不错,你们的想法都有理有据。”

“但本官认为,普及科举势在必行,并且要按照朝廷的意思推行到乡里,尽可能让每个百姓都知道。”

方源缓缓道。

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谨遵刺史大人令!”

三人相视一眼,神色各异行礼。

“科普科举此事如果有意见可以现在说。”

“如果不说,回去之后不按照本官的意思去办,那本官就办了你们。”

方源锐利的目光扫向众人道。

州府管理各县,各县管理各乡各村。

政策的推行,说到底还是需要各县的配合才行。

不过辽州地少,方源现在的名声在各地盛起,没有各县也不影响。

“是,下官明白。”

三人心中一凌,当即应是。

“今年的春闱应该会比往年的人数高出数倍,司功根据历年科举,把这次的规模场所等等搞大点。”

方源点点头,看向一旁的司功道。

唐朝每年都有科举,地方每年都有举办。

但如之前方源所说,不怎么重视,考试的人也少。

“是,下官明白。”

司功当即沉声应是。

“那第二件事就再次辛苦诸位了。”

“第三件事就是上元节灯会,诸位有什么意见?”

方源开始第三件事的讨论。

在唐朝,新年其实是不隆重的,上元节才隆重。

这个时候的人们不过新年,过上元节,跟往后的过年差不多。

每年上元节朝廷都会给予些扶持地方,让地方办个漂漂亮亮的上元节。

周凯乐三人相视一样,很有默契地没有说话,因为他们都是新人没有搞过。

“那就按照往年,再稍微扩大点规模?”

司户柳文石建议道。

往年各县不搞,都是在州城里弄。

“可以,就交给你们弄,务必弄个难忘的上元节出来。”

方源点点头道。

他喜欢过新年,对上元节一般。

所以七曹参军搞成什么样子方源并没有期待。

“是。”

七曹参军纷纷应是。

“散会。”

方源大手一挥道。

现场顿时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很快,众人散去,会议正式结束。

次日,方源就让州吏换广告牌,改为推行科举的。

但是没想到,中午的时候方源就收到了一条不好的消息。

辽山县的一条村庄的广告牌被砍了,连同这条村庄附近的广告牌也砍了。

这还是广告牌被推行出这么就以来,第一次遇到被砍掉的事件。

“辽山县令呢?”

“命他今天下午就给本官查清原委!”

方源对此很愤怒。

以为又是世家在捣乱。

“是!”

郑九应是,亲自去办。

下午的时候,苏琛火急火燎到来。

“刺史大人,这件事可能有点复杂,砍广告牌的人是三甲村人,名张继,人还是蛮有才华的,在辽山县也算是小有名气。”

“但您没上任那几年,一连五次乡试没过,因此咒骂科举黑暗,还说科举是给那些世家子弟准备的,当时闹得还挺大,好像是因为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故而人没事。”

“下官想抓人的,但三甲村的民愤很大,阻拦本官抓拿,说三甲村受您庇护,除非您亲自去……本官不敢硬抓。”

苏琛摸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恭声禀报道。

“三甲村受本官庇护?”

方源差点被气笑。

他是辽州所有人的刺史,不是三甲村一村的刺史,说得自己都像是山贼头了。

不过转头一想,方源也有些欣慰,这是得到三甲村村民支持的一种体现。

第121章 读书难,难于上青天

“大人的意思是……”

苏琛试探性看着方源说道。

他带人过去抓张继,被三甲村的百姓阻拦。

但面对那些刁民,苏琛其实根本就不将他们放在心上。

只是当时听到有百姓说三甲村受方源庇护,这才不敢强行抓人。

“让司功出来见本官。”

方源沉吟片刻,让人去隔壁叫司功。

破坏广告牌,就是干扰州府政策,罪名很重。

但三甲村的百姓都阻止抓人,强抓的话影响肯定很大。

现在正要普及科举,却强行走人,与推行科举相反,先了解情况再说。

“刺史大人,您叫我?”

司功汪温书走出,向方源和苏琛行礼。

“辽山县三甲村张继,你知道吗?”

方源看向他说道。

“知道一点。”

汪温书身体一颤说道。

“说说他的事,不要有隐瞒。”

方源沉声道。

“这个张继在武德年间曾参加过五次科举,但每次都落选。”

“下官曾主持过他的三次科举,也看过他的行卷,笔迹和策略都挺不错的,但他长得有点丑,所以一直不能通过考试。”

“最后面一次他在考场大闹,扬言不公,说科举都是为世家子弟创办的,还因此被关了几天,后面他老母亲病重,孤儿寡母的,才被放回去。”

汪温书见方源板着脸,不敢有所隐瞒,缓缓说道。

“就因为丑?”

方源眉头皱了皱说道。

唐朝的科举比较奇葩,以四才三实为人才选拔标准。

四才,是身、言、书、判;三实,是德行、才用、劳。

身的意思是身体健康与颜值,长相要普通偏上,要与帅沾边。

这个判定就是当地的官员和主考官,丑不丑也就他们一句话的事。

这使得地方监考官的权利很大,可以直接将出身一般的考生剔除掉。

首节上一节187/10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