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杜如晦即将不行,他们得回去禀报。
此时,杜如晦还在昏迷状态,没有唤醒。
因为人还没有来齐,等来齐再唤醒也不迟。
很快,方府一众到来,李世民也很快到来。
最终,在御医的治理下,杜如晦再次醒来。
“啊?”
“怎么都来了?”
杜如晦醒来后,看到一众人围着他,很是意外。
明明自己一觉睡醒精神了不少,大家是怎么了?
“爹!”
“老爷!”
“克明!”
众人纷纷开口。
眼眶湿润晶莹。
“你们怎么了?”
杜如晦声音变得颤抖。
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杜相,您可能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御医将杜如晦身上的针灸拔掉,退出房间。
“我……”
杜如晦身体一颤。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
原来,是自己生命终于到头。
一直以为自己能够看淡,但到最后却发现无比留恋这个世界。
留恋这个世间的人,留恋这个世间的物,留恋这个世间的权……
“让你们难过了。”
“夫人留下,你们都先出去,一个一个来交代。”
杜如晦释然一笑,最后只能看淡。
生命已经无多,就算是不看淡也只能看淡。
杜夫人留下,方源和李世民等人离开。
李世民没有意见,哪怕他是皇帝。
众人院子里等候着,没有说话。
都是一副沉重的样子。
片刻后,杜夫人出来,哭红了眼睛,叫杜妙颜进去。
杜妙颜出来后,是杜构,是杜荷、杜妙云、杜楚客、李世民,最后到方源。
当方源进去的时候,杜如晦从刚才满是神采的样子,变成油灯将枯的样子。
“岳丈!”
方源声音有些哽咽。
“我对你放心!”
“有经验想对你讲,又觉得会乱了你的路,想了想,还是不说了。”
“希望你未来的路,不忘初心,遵守本心,和妙颜一起进退,共抵外敌。”
杜如晦满脸慈祥道。
在这么多人中,他觉得方源的官路是能走最远的。
以他的经验来教导方源的话,很有可能会使得方源的路走的不顺。
那既然如此,还不如让方源自己走,自己临走前再将他向前推一步就好。
“岳丈放心,我和妙颜会相亲相爱的。”
方源郑重点头道。
他真心感谢杜如晦的帮助。
也对杜如晦的离开感到痛心。
但生死有命,只能让杜如晦走得安心。
“那就好!”
“那就好!”
“我临死前,想向陛下举荐你为刑部侍郎,你觉得怎么样?”
杜如晦满意点头,声音变得更弱。
“好的!”
方源郑重点头。
声音变得更加哽咽。
临死前还想着推自己一把。
这样的岳丈就是跟亲生父亲差不多。
“嗯,去吧,叫他们都进来。”
杜如晦虚弱说道。
方源不舍得地松开杜如晦的手。
大步走出大门叫杜妙颜等人进来。
“爹!”
杜妙颜等人一阵悲呼。
杜府一众也是心痛不已。
“别哭,走了。”
杜如晦晃晃手,微笑道。
说完,他的手自然落下,眼睛也慢慢闭上。
这一刻,一代宰相逝去。
“爹!”
“老爷!”
“岳丈!”
“克明!”
众人大悲。
大声呼喊着杜如晦的名字。
但是逝者已去,空喊其名再无用。
李世民是最先忍住悲伤的,以帝王之尊向杜如晦行个礼才离开。
不久后,皇宫传出消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逝,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大唐各地正七品以上官员,戴孝三天,举国同悲!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震动,得知消息的人们像是熄火一样,随即悲从心来,不少人当街嚎啕大哭,情况比裴寂遇刺还要悲壮好几倍!
权贵们也知道消息,纷纷感叹杜如晦的离去,派人前往杜府慰问。
这一日,整个长安城都为杜如晦哭泣。
三天后,杜府举办丧事。
葬礼也很盛大,朝廷以国公之尊举办。
朝廷百官,三六九教都有人前来吊唁。
自大唐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发自内心前来吊唁。
一连七天,长安城几乎所有地方都缟素一片,人们为杜如晦沐浴更衣吃素。
第七天,葬礼结束,遥远的南方传来消息:岭南道僚人叛乱,当地官府全部被占领。
第253章 关于平定岭南乱的人选
人们还处于杜如晦去世的悲痛中。
岭南道那边就传回僚人叛乱的消息。
岭南道位于大唐的最南方,地广人少,山林众多,还是部落文化。
在这个时代,将犯人发配到岭南,就是将人丢到语言和文化都不同的地方,是一种很残酷的惩罚。
但那个地方是属于大唐的!
故而岭南道叛乱,大唐得出兵平定。
一众将士纷纷上书,愿意率兵平定!
不过李世民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召集大臣商议。
方源作为长安令,又有平乱经验,被请来一同议事。
“朕即位三年以来,僚人叛乱就发生了三次!”
“太上皇在位九年,僚人叛乱就发生了九次!”
“一年出一次兵,那群没开化的僚人不嫌麻烦,朕还得考虑国家财政,你们说,有没有什么办法一劳永逸的!”
李世民气冲冲说道。
僚人的问题已经是历史问题了。
因为文化和习俗的不同,距离中央又太遥远。
一年大大小小的叛乱不少于一次,很让朝廷头痛。
不平定的话,会影响国家的威信,严重的话会动摇国本。
平定的话,年年都派兵前往,劳民伤财不说,士兵也会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