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真的是掌控辽州之后膨胀了,露出本性?
“李老板,好久不见!”
“李小姐,你更美了哦!”
方源转移话题,笑迎两人。
他已经得知细盐在大唐各地推出,直接取代了粗盐。
现在李大野到来,无疑就是财神爷到来,方源想不开心都难。
襄城公主忍不住一笑,脸微红,但不敢说话,因为李世民还黑着脸。
“方刺史还没有回到我,刚才是不是卖官?”
李世民沉声道。
眼神好像钉在方源身上一样。
“是啊。”
方源耸耸肩说道。
他不想承认的,但对方逼问。
也不是什么大事,知道就知道吧。
“你!!”
“你为何如此?”
李世民气得两眼发黑,差点晕厥。
他对方源可以说是充满感激和厚望的。
感激的是方源短短一个多月时就掌控了辽州,也意味着辽州掌控在朝廷的手中,再也不是世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还有细盐的推出,很快就取代了粗盐,赚钱的速度都比得上造钱的速度,使得国库不在空虚,未来打东突厥也不再担心没钱。
还有水泥的出现,可以说将来或者能够拯救数州数十万百姓。
如此种种,方源在李世民的心中地位越发重要,期望着将来方源能够像杜如晦等人一样成为自己的肱骨大臣。
但这个时候,方源竟然卖官,手下更是乱收钱。
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事,将来怎么担得起重任,简直就是辜负了自己对他的厚望。
以至于他气得差点晕过去。
“李老板,你那么激动干嘛?”
“来来来,坐下喝茶,坐下喝茶。”
方源呵呵笑道。
招呼李大野几人坐下喝茶。
刺史府也置办了一张茶具,平常方源在此喝茶。
杜妙颜已经学会炒茶,经常拿炒好的茶送过来给方源品尝。
“方刺史,朝廷有朝廷的选拔制度,你公然卖官就不怕被人发现吗?”
李世民的脸依旧拉得很长。
他忍着怒火,感觉肝脏正一阵阵发痛。
但更想知道,方源为何如此,他明明不缺钱。
本末倒置,公然卖官,朝廷不允许这样的人存在。
若是吏部查到,或者被人告状,方源就不要想做官了。
“非也非也。”
“你看到的是卖官,但别人看到的是本官为了治理辽州筛选人才。”
方源摇摇头说道。
卖官是私下的说法。
明面上是为州县选拔人才。
此事除了突然被李大野撞破,就只有卖官两人知道。
“此言何意?”
李世民黑着脸,沉声道。
都被撞破了,还想狡辩。
“你看看这个。”
方源递给他沓文档。
正是刚才孙公子附带到来的。
“个人履历?”
李世民很不情愿接过,翻看阅览。
看着开头的四个大字,他还是不解,于是往下看。
【姓名:孙泰河,年龄:二十六,籍贯:辽州平城县,居住地址:辽州平城县东城区……】
【工作经历:正负责家族瓷器生意已有三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善于统筹规划,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详情请看附件)】
【职场规划:若是能成为平城县县令,将以身作则紧跟随州衙脚步,努力带动平城县的经济发展,让平城县百姓吃饱饭穿好衣!】
继续翻看,下面是详细的工作经验,看得出这个叫孙泰河的确实是有些能力。
若是他能够成为平城县县令,或者真能如他职场规划所言,让百姓吃饱饭穿好衣。
此时,李世民已经不再那么生气,他的头脑也慢慢变得清晰。
他觉得,个人履历是个好东西。
清晰明了,一看就知道对方的基本信息。
同时还能够明确知道对方想要怎么治理平城县。
如果能好好运用,以后朝廷也可以考虑这样子选人才。
但……方源卖官啊!
“这东西不错,但你卖官啊!”
李世民沉着脸道。
他重重将文档放在茶几上。
“非也,非也。”
“本官虽是刺史,但没有权任命官职。”
“本官最多只有建议权,给吏部提供几个人选罢了,谈不上卖官。”
方源摇摇头笑道。
刺史是没有权力任免地方县令的。
孙泰河给的那些钱,自己收一部分,另一部分用来打点。
大家都拿了钱,利益共同体,谁敢说自己这个刺史卖官?
“你这是偷换概念!”
“你就不担心这样选到的人贪污受贿,鱼肉百姓?”
李世民黑着脸道。
刺史是只有建议权。
但吏部尊重刺史的建议权。
吏部一般都会同意刺史的推荐。
故而方源没权任免官员,但其实差不多。
一旁的襄城公主想笑,她也觉得方源是偷换概念。
但李世民全程黑着脸,她不敢说话,一直低着头喝茶,想尿尿了。
“只要本官还在辽州,他就不敢。”
“而且个人履历的目标栏上写得很清楚,如果他乱来,追究起来是他的罪。”
方源不以为然笑道。
“方刺史,朝廷有朝廷的选拔制度。”
“你如此行为,迟早是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李世民深吸口气,语重心长说道。
他对方源有很大的厚望,不希望方源误入歧途。
否则的话,就算是自己也不会允许这样的官员一直存在。
因为会形成朋党,拉帮结派,暗中输送利益等等,不是好现象。
“李老板,你不觉得这比朝廷的选拔制度好吗?”
方源笑了笑道。
他取过个人履历,满意看着。
后世的求职模板,全球的通用方式,精炼好用。
“就它?!”
李世民无语道。
声调也高了好几分。
同时,他还感觉到被侮辱。
一份个人履历而已,就说朝廷的选拔人才制度不行。
这不是说他这个皇帝不行吗?
“不错,就是它。”
方源深以为然点头。
就在李世民控制不住自己怒火的时候,方源再度开口。
“你想想看,朝廷有选拔人才制度中,有科举、门荫和入流。”
“科举是个伟大的发明,但现在的朝廷并不重视,各州县每年参加的人少之又少。”
“门荫和入流更不用说了,要么是靠父辈家族关系,要么是靠钱财打点,个人品行、目标等等都无从得知。”
“你说,本官的这个个人履历,不仅知道对方工作经验,而且还知道对方的目标,有理有据有目标,不比朝廷的选拔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