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大概也猜得到根特的想法,但奥托不介意,伊比利亚短时间内对于哈布斯堡家族来说鞭长莫及,如果能有和根特的这层关系在,那么未来说不定有机会进入伊比利亚。
科尔多瓦苏丹国既然实力犹存,那下一次的圣战爆发就是可以预见的。
到时候,就是奥托和哈布斯堡家族进入伊比利亚的好时机了。
有了伊比利亚,那岂不是可以开启大航海时代了?
新大陆,那可真的是宝藏之地啊,不仅有无数的金银和待开发的肥沃土地,更有各种高产粮食作物。运作得当,那哈布斯堡家族统一下欧洲,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这年头,可没什么民族主义阻碍统一。加洛林王朝只要完蛋,欧陆各国的王权会陷入一段时期的衰落期,到时候哈布斯堡家族崛起的可能性不要太高。
只是,从索菲亚和伊莎贝拉中选谁嫁到伊比利亚,奥托还没想到。
但这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大不了等两个女儿长大一点,让他们抓阄决定吧。
订婚宴结束,奥托还没来得及把脑海中的方案完善一下,给根特好好的讲解一下,新的事情就找上门来了。
安斯巴赫伯爵,亲自来拜访奥托。
“姐夫...”安斯巴赫伯爵一脸谄媚的看着奥托,轻声说道。“姐夫,关于在帝国建立几个商税区的事情,我和左相弗里西亚公爵已经商议差不多了,想要听听你的意见。”
对于神罗皇帝这个商税区的奇思妙想,奥托只能苦笑摇头。
不懂经济的人就是这样,以为学着瑞士公国收商税,就能大肆增加收入,这想法有点离谱的。
别的不说,一个帝国内部,建立几个商税区,这根本起不到鼓励商贸发展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尤其是,按照神罗皇帝的想法,帝国其他地方的商税,同样按照瑞士公国的标准去收,也就是按照货物价值。
丫的,你们是真的异想天开啊。
合着一个商队来神罗做生意,要被剥削几次了,这还可能有商队愿意来吗?
再说了,你们知道那些货物的价值吗?就敢这么收税,就连瑞士公国都做不到,瑞士公国收税的方式,其实和许多人预想的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这其中的门道,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反正,事实上商税同盟对于瑞士公国的好处,其实是促进了两座商业城市的发展以及增加了拉菲庄园各自手工业商品的流通。
这才是奥托的目的。
按照神罗皇帝这种做法,估计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商人们的贸易积极性,还会造成走私泛滥。
这里的走私,可不是说禁止某种商品流入,而是商队们会挂在各个贵族的旗下进行贸易。
毕竟,就连瑞士公国,对于贵族们的商队,都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其他地方嘛,大概率会免税。
神罗皇帝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还是别出发了。
“说说看,你们讨论的情况。”奥托收起自己心中的小心思,笑着问道。
“经过我们的讨论,目前决定先这样......”
安斯巴赫伯爵一五一十的向奥托介绍情况,在弗里西亚公爵和安斯巴赫伯爵的计划中,将帝国分为四大商税区。
分别是东西南北,西部不用说,自然是以瑞士公国目前建立的商税同盟为主,只是把还没和奥托签订条约的勃艮第公国纳入其中。
北部商税区,则是将低地和施瓦本以北的地区,包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波美拉尼亚等等纳入其中。
东部商税区,则是以巴伐利亚和波西米亚为主。
至于南部,就是意大利北部。
听完这个划分之后,奥托忍不住皱眉。
好家伙,这神罗皇帝的施瓦本地区不算在任何商税区,合着你还准备自己再收一遍钱,离谱!
还有,怎么什么好处都不给自己啊。
热内亚明明说好了是自己管辖的自治城市,怎么划到了南部商税区。
你这商税区,搞事情啊。
“我觉得,你和弗里西亚公爵的想法很好,但是还是有些细节,需要商榷一下。
比如,低地地区,划到西部是不是更好呢,还有意大利的一些商业城市,划到西部,也能创造更多的收益嘛。”
经济利益可以影响到政治格局,这一点奥托比谁都清楚。
低地部份掌握了和维京人交流的渠道,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则有还不错的商贸网络以及手工业。
如果能绑在瑞士公国的经济体系中,那么时间长了,奥托就能把这些地方悄悄的收入囊中。
当初奥托仅仅只是一个苏黎世伯爵,就能通过商税同盟,逐步掌控整个阿勒曼尼亚。
现在奥托依旧贵为瑞士公爵,以如今的体量,掌握这帝国西部,岂不是轻轻松松?
安斯巴赫伯爵想了想后,点点头道:
“姐夫说得对,这些地方划入西部的话,确实对帝国有明显的好处,我回去之后,会和左相弗里西亚公爵再商议的。
对了,姐夫,其实我这次来,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问您。
就是...
您的瑞士公国,商税到底是怎么收的啊,您是怎么判断货物的价值的呢?”
来了,终于来了。
听到安斯巴赫伯爵问到这个,奥托终于忍不住噗呲一声笑出声。
“你觉得呢?”奥托眼中带着压制不住的笑意反问。
“姐夫您是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人士,去分辨货物的价值吗?”安斯巴赫伯爵想了想后,试探性的回答道。
“怎么可能。”奥托摇头,否认了这个说法。
开玩笑,专门培养人判断货物的价值,这需要多高的成本啊。
就连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也不一定能全部判断出各种货物的商人,更何况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呢。
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的。
“瑞士公国收税的,都是一些普通士兵,他们根本不懂货物的具体价值。”
“啊?”这下,轮到安斯巴赫伯爵傻眼了,他目瞪口呆的看着奥托,问道:
“那...那姐夫您...您是如何收到这么多税的呢?”
“答案很简单啊,我让商人们自己说啊。”奥托耸耸肩,一脸无所谓的笑道。
“我是不知道商人们带的货物多少钱,但是那些贩卖这些商品的商人,肯定清楚啊。
我让他们自己申报,缴纳足够的税赋就好了。
由于我设置了一个商税的上限,哪怕他们运的是金银珠宝,最多也就交那么多商税,商人们自然就愿意主动交税了。”
“不对吧。”安斯巴赫伯爵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按照奥托的说法,这样收税确实避免了瑞士公国自己判断货物价值的麻烦,但这怎么避免商人们不会瞒报少报呢。
面对安斯巴赫伯爵的疑惑,奥托笑得更开心了。
“这个更简单了。
时不时抽查一下商人们的商品呗,同时鼓励其他商人举报。
比如一个贩马的商人按照木头的价格报税,少报了税收。如果被其他商人举报,那么这个商人一半的货物都会被瑞士公国没收。
其中的一半,奖励给举报者。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不交税了。
不交税,其他商人巴不得发财呢。”
“可是...”安斯巴赫伯爵又问道。
“但如果有人缘好的商人,没被举报呢?”
“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抽查啊。”奥托冷冷的笑了。“难道你以为,瑞士公国这么安全的环境,真的是没有代价的吗?
但凡被发现这种情况,那支商队,将永远不会在瑞士公国出现。
所以,这才是瑞士公国能收到这么多商税的原因。”
第174章 加茨卡危机
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仪式和亚历山大的定婚仪式结束,大量的神罗贵族也离开了慕尼黑。
就连神罗皇帝,也离开了慕尼黑,将慕尼黑的王宫丢给了自己的兄长。他的兄长,在他加冕以后,被他授予了巴伐利亚国王头衔。
不过谁都知道,以巴伐利亚国王的身体状况,这个国王头衔就是一个虚衔,并没有多少人将他放在心上。
一个巴伐利亚国王,最重要的巴伐利亚公国都不在手上,那还算什么巴伐利亚国王。
阿拉贡公爵根特,在等到了奥托和他密谈后,也告辞离开了慕尼黑。
根特还急着返回纳瓦拉,稳定纳瓦拉的局势。
至于奥托本人,则传达了一下任命和封赏后,开始了自己前往加茨卡和意大利的巡查之路。
瑞士公国的一切事务,以及铸币和建立商税区的事情,则交给了亚历山大处理。
在安斯巴赫伯爵的努力下,奥托最终还是得偿所愿,低地、亚琛、都灵和热内亚等自治城市都成功纳入了瑞士公国的西部商税区。
这样一来,瑞士公国的工商业繁荣,将是可以预见的。
鹰堡城,哈布斯堡家族的车队才刚刚返回,就有几支车队要出发了。
其中一支车队中,正坐着不太高兴的多夫和一脸兴奋的本亚明。
两人的车队,此行的目标就是加茨卡。
在领地进一步扩张之后,奥托下达了将索菲银行扩张到领地所有范围的指示。
索菲银行,目前是一家相当专业的金融机构。
说专业的原因,是因为索菲银行目前的客户,并不包括散户,客户来源基本都是贵族和商人。
其中,九成以上的业务,其实都是放贷业务,剩下的部分,则是什么“代理交易”的业务。至于储蓄业务嘛,只能说聊胜于无。
除了与哈布斯堡家族关系比较近的几个家族和部分商人,象征意义的给索菲银行随便存了点钱以外,索菲银行根本没有拉到储户。
这也正常,虽然索菲银行为存款的客户开出了还算不低的利息,但是贵族们有这些钱,自己放贷肯定是比存在银行赚得多的。
所以,吸纳不到存款,这也很正常。
这一点,奥托早在银行设立之初就有了预料,他之所以设立银行,目的也不是为了融资。以哈布斯堡家族目前的财富和实力,暂时还不需要从其他人手中借钱。
银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贷赚钱的同时,促进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工商业繁荣。
许多小的手工艺人,如果让他们去借高利贷,那基本等于宣告破产或死亡。但是如果是借银行的低息贷款嘛,那对于他们而言,真的是雪中送炭。
这种带有政策性的福利贷款,自然不可能为索菲银行带来什么收益,甚至还经常出现坏账现象,造成损失。只是,银行虽然没有赚到钱,但阿勒曼尼亚各地的手工业,却肉眼可见的繁荣了起来。
索菲银行真正的利润来源,还是给那些大商人和贵族们的放贷,这些人才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能力偿还高额的贷款。
正是看到了银行对于阿勒曼尼亚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助力,奥托才会决定趁着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和权势扩张的机会,将银行分部开到每一个伯爵领。
赚不赚钱另说,只要能让银行能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对于奥托来说,完全就是赚的。
只要经济高速发展,奥托有的是办法从经济发展中拿到属于自己,也就是作为领主的那一部分收益。
而多夫和本杰明,就是去加茨卡和邻近的区域,建立索菲银行的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