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对方是克雷顿阿拉霍尔夫。
阿拉霍尔夫意味着什么,帝国中的人都很清楚。
哈布斯堡家族是奥托一手建立的,而在建立哈布斯堡家族之前,奥托的家族名字叫做阿拉霍尔夫。
也就是说阿拉霍尔夫和哈布斯堡,都是奥地利王室。
而克雷顿阿拉霍尔夫,除了是王室成员之外,他的父亲,更是曾经的鹰眼统领阿尔卑湖侯爵,权势惊人。
这样一位身份的人都出现在这个项目中,参加项目相关的工作,这个项目的前景如何已经不用多说了。
想到自己刚刚抱怨的话语,此刻拉瓦涅恨不得扇自己两耳光,伯父的安排,都是为了自己好啊。
“无所谓,都是为陛下办事。”克雷顿依旧冷冰冰的模样,似乎是没听懂多夫的拉拢亲善之意一般。
多夫的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但考虑到对方的身份,终归还是压了下去。
他再怎么受高层看重平步青云,终归也只是普通贵族,面对王室家族成员,他只是臣子而已。
“说得对,都是为陛下,为帝国效力。
好好干!”多夫只能接过话题。
“正好,我身边缺两个得力的助手,今后,你们两个人就跟在我身边工作学习吧。”
说完,多夫率先离开了这个尴尬的地方。
亚琛城重建是一个巨大的项目,按理来说,在帝国财政吃紧的时候,奥托不会轻易开启这种规模的项目。
然而得益于维也纳建设的经验,奥托认为亚琛重建也能从附近贵族和平民手上回笼大量资金。
加上亚琛原本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都很重要,重建亚琛也就势在必行了。
如此庞大的帝国,不可能只有维也纳、鹰堡城两个经济政治中心的。
至于亚琛大教堂的建设,虽说奥托也想修奇观,但投资这么多换个奇观,奥托自认为还是做不到。
然而,教廷那边却传来了好消息。
投靠了帝国之后,确立了新教作为国教,教廷方面自然也想展示一把“国教”的威严和力量,便想要在维也纳修建一个神庙或者教堂。
听到这个,奥托瞬间就来劲了,在奥托百般的“忽悠”下,最终教廷同意改在亚琛修建大教堂,并全额出资。
相对应的,教廷也要求亚琛重新恢复往日的情况。
否则,没人的亚琛,哪怕修了大教堂,那也没办法展示教会的力量和威严啊。
对此,奥托自然就做出了承诺。
可以说,正是因为教廷要修奇观,才有了亚琛城的重建行动。
亚琛开始重建之前,在奥托亲自到议会露面了一次后,帝国议会很快就把所有事情都通过了。
当整个帝国内部随着枢密院的《五年计划》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时,佩斯围城战,也进行到了最后的时候。
数百门火炮,连续一周朝着城池倾泻弹药是怎样的景观?
虽说奥地利不少士兵在内战之中是见过的,但三国同盟的军队,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一切。
日夜不歇的炮击持续了一周后,佩斯城不仅多处城墙坍塌,就连两座城门都已经破烂到无法修理,只能用砖石等杂物堵住。
可以说,佩斯城被攻陷,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早在两天之前,其实佩斯城防就已经形同虚设了,但亚历山大却迟迟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反而是持续炮击,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家都不知道,亚历山大这样浪费弹药,到底是在等什么。
不少将领都在劝亚历山大,让他不要浪费弹药,直接发动总攻了。
要知道,这年头无论是火炮还是火炮发射的弹药,制造成本可都不便宜。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也不仅仅只是近代战争的写照。
可所以劝诫,亚历山大通通不听,只是让下面的人执行命令。
到了今天,大家终于明白亚历山大迟迟不发动总攻在等什么了。
“殿下,波兰...波兰骑兵来了,约有五六万人!”
正在闭眼打瞌睡的亚历山大顿时睁开了双眼,目光锐利,炯炯有神。
“终于来了!”
第360章 迫不得已的决战
在亚历山大集结军队,准备围攻佩斯的这段时间,三国联盟其实也没闲着。
虽说在汉堡围城战中,韦德和维尔蒂的内外夹击之下,让以日德兰军队维京军队为首的三国联军遭遇了一场大败。
然而在整个帝国北部战场,三国联军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随着三国联军收缩兵力,放弃部份萨克森地区占领区之后,即便后续奥地利援军到来,帝国北部战场依旧处于压力很大的情况,双方看起来都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进攻或者防守。
至于帝国东部的西里西亚战场,由于此前亚历山大来了一出“千里奔袭”,一度杀到了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周边,将波兰国王和一众贵族吓得够呛,连忙调兵回防。
不过,那时候的亚历山大和他麾下的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即便波兰首都近在咫尺,也没有选择再更进一步。
亚历山大撤军休整之后,波兰方面也回过味来了,在获知了汉堡围城战的胜负消息,以及收到了匈牙利王国的求援信后,波兰王国一方便放弃了在西里西亚战场进行攻击的想法,转而救援匈牙利王国。
波兰人也很清楚,一旦匈牙利王国被灭,他们也将失去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抗的可能性。
双方之间巨大的体量和实力差距,让波兰人此时还做不出放弃盟友的事情。
更何况,计算了一下兵力之后,波兰王国觉得一旦能在匈牙利境内对神圣罗马帝国军队造成重创,这场仗,未必不能赢。
意大利战场,神圣罗马帝国和科尔多瓦苏丹国以及巴里王国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波兰。
虽说对于波兰人而言,巴里王国和科尔多瓦苏丹国有多少具体实力他们不清楚,但考虑到那可是罗马多神教发动圣战的目标,最终也没能完全消灭对方,科尔多瓦苏丹国怎么也得是个强大的国家吧。
在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多线战争的泥潭时,已经是三国同盟最好的机会了,如果这都不能获胜,当神圣罗马帝国新仇旧恨一起清算的时候,波兰王国恐怕也会有灭国风险。
因此,为了救援匈牙利王国,波兰这一次可谓是倾全国之力了。
波兰王国总计出动了九万大军驰援佩斯,其中骑兵足足有四万人。
而另一边的匈牙利王国,由于此前被亚历山大教训得够呛,即便亚历山大还在集结军队,但他们也不敢贸然进攻亚历山大,只敢收缩兵力防守。
最终,匈牙利王国在佩斯及其周边,也集结了差不多六万兵力,想要死守佩斯,复刻一把当年和东罗马帝国战争中的“贝尔格莱德战役”。
可惜的是,匈牙利一方有点想多了。
佩斯城相比贝尔格莱德,显然是不如贝尔格莱德坚固的,能容纳的守军数量也更少。
其次嘛,不同于只能用士兵性命去填攻城深坑的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一方,如今可是有着大量的火炮。
虽说这火炮还相当落后原始,射速也不高,但在数量的堆积下,依旧是这个时代对于城墙最大的杀伤力武器之一。
总之,匈牙利王国试图利用攻城战消耗亚历山大军队的想法彻底破产,反倒是亚历山大想吸引两国主力决战的想法得到了实现。
此时,亚历山大手上有超过十万军队,而敌对的波兰和匈牙利两国加起来军队数量乃是十五万。
至于日德兰王国嘛,倒是派了两千骑兵来伸出援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场会战在开始之前,双方都觉得优势在我。
波兰和匈牙利王国一边很好理解,两国占据军队数量的优势,还有大量的骑兵,比起亚历山大手上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有着更明显的机动力上的优势。
这样看起来,三国联军一方战力比神圣罗马帝国一方高出太多了。
在亚历山大的眼中,同样也是优势巨大。
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处于下风,但他手上的军队可都是经过帝国内战洗礼的精锐士兵,战斗力比三国联盟一些临时拉出来的军队要强太多。
即便骑兵数量不足,但凭借着大量的火炮和不少火枪,足以抵消掉对方骑兵的优势,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
同时,亚历山大此前最担忧的就是敌人骑兵太多,打不过就跑路,让他没有办法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就像此前亚历山大在克罗地亚边境的那一战一样,看起来亚历山大取得了大胜,击溃匈牙利方面数万人。
然而除去战场上真正击杀和俘虏的之外,那些散掉的匈牙利士兵,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回到匈牙利的军队之中,等于是没有损失。
游牧起家的匈牙利王国,部落乃至家族观念还是相当浓厚的,即便是底层士兵也很少会出现叛逃的情况,尤其是匈牙利骑兵。
毕竟,部落和家里人都还在后方呢,要是做了逃兵,家里人可就遭殃了。
但现在,亚历山大不用担心敌人跑路了。
人可以跑,但这么一座城在这里,怎么跑得掉。
况且,亚历山大之所以这么等这么长时间,不就是为了让波兰和匈牙利主力会合决战吗?
敌人有着这么巨大的数量优势,想必也不会轻易跑路吧。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亚历山大预料的那样,在炮击结束后的第一天攻城战中。
亚历山大只派出了数千人的军队进行试探性的攻城,其余军队,都留着防备波兰人可能的进攻。
不过,刚刚行军赶到佩斯地区的波兰人,即便知道了佩斯城残破的消息,但也没敢轻易加入战场。
数千步兵进攻,即便佩斯城防御设施都已经大幅受损,但城内也有三万多守军,想要一次进攻拿下,显然也不现实。
亚历山大是想让佩斯城东的匈牙利援军和西北的波兰军队动起来,结果却没能实现。
于是,在付出了两千多人伤亡的代价未能破城后,亚历山大也叫停了第一日的进攻。
佩斯城此刻只是一个钉子,是用来钉住匈牙利和波兰主力的,这个时候要是一不小心打下来了,乐子可就大了。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的时间,每日亚历山大都只是派出少量部队对佩斯城进行进攻。
匈牙利王国倒是好几次派出骑兵骚扰亚历山大的营地,但波兰军队则相当沉稳坐得住,除了派出斥候侦查之外,根本没有多余的动作。
这种局面,让亚历山大都不由得开始胡思乱想了起来。
三国联盟内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吧,波兰军队怎么看着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呢?
或许,可以趁着双方军队没有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先吃掉匈牙利王国的军队?
还没等亚历山大制定相关的作战计划,敌人却终于动了起来。
匈牙利王国位于佩斯城外的军队,向北和波兰军队汇合到一处,佩斯城中也冲出了万余军队与之会合。
看起来,双方终于下定决心要和亚历山大来一场正面对决了。
“看来,敌人终于休整结束了。”亚历山大重重的呼出一口气,皱眉盯着地图思考。
这些日子,之所以明知道波兰军队在休整,亚历山大却没有主动出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形限制了。
匈牙利地区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基本算得上无险可守。
换做其他地方,亚历山大都不可能坐视波兰军队这么休整的。
然而在佩斯地区,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欧洲人民的母亲河多瑙河,继续自西向东流淌的同时,在佩斯地区拐了个弯南下,让佩斯城东侧有了天然的护城河保护。
亚历山大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是在西和南两个方向包围了佩斯,东边的匈牙利援军,同样仗着多瑙河的屏障紧紧贴着。
波兰军队此时扎营的地点,也选在了多瑙河北岸的莱特凯什地区。这也就意味着,亚历山大无论是想吃波兰援军还是匈牙利援军,都需要先渡河才行。
多瑙河虽然不是特别大的河流,河面窄处也不过七八米,水流也不算湍急,渡河难度不是很高,简单的架上浮桥就能通过。
然而渡河攻击,意味着不仅第一波参与进攻的人数有限,也意味着重装备很难第一时间过河,更意味着对方随时有反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