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96节

  成国公为人和秉性,一向都很稳重,给人看不出缺陷,可偏偏是这样,奴婢总觉得有些说不准。”

  听着王承恩所讲,崇祯皇帝露出些许笑意,谁说在自己的身边,就没有人才呢?

  大明从来都不缺人才!

  只是先前那种不良风气,导致大批的人才,并没有机会晋升上来。

  看来以后在这方面,朕要多多的警觉才是。

  内廷庞大的太监宦官群体,若是能用得好,仅在这北直隶治下折腾,定然能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

  崇祯皇帝赞许的点头道:“以后要多向朕谏言,有什么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向朕进行通禀。

  王伴伴,从信王府就在朕身边服侍,朕也知道王伴伴,心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眼下这朝堂上,包括地方上,藏着很多隐患,靠朕一人,想全部都觉察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待王承恩这种死忠的忠仆,崇祯皇帝对于其的信任和耐心,要远比其他人要高。

  毕竟甲申国难时,那般落魄,就王承恩一人慷慨赴死,不带丝毫犹豫的,若连这样的忠仆,崇祯皇帝都不信任的话,那在这大明朝上下,还有谁值得崇祯皇帝去信任?

  “皇爷…要不要奴婢选一些可靠的宦官,离宫暗查一下成国公?”王承恩想了想,欠身说道:“奴婢总觉得……”

  “这个想法,是好的。”

  崇祯皇帝向前探探身,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不过不能只将注意力,局限于朱纯臣一人身上。

  这京卫都督府的在职勋戚,包括京营的在职勋戚,先前被朕罢黜的在职勋戚,都安排些人手,秘密调查一番。

  直觉告诉朕,当前京畿所闹出哄抬粮价、布价等一事,跟他们中的一些家伙,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给朕好好的调查一番!

  这件事情,你知,朕知,不可叫外人知晓,在内厂挑选的宦官,必须要忠诚可靠,为人机灵。”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应道。

  此次朱纯臣若是不来,那崇祯皇帝就算是调查在京勋戚,也是通过骆养性之手,但他既然来了,那就代表着事情必然不简单。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要选择相对信任的群体,来秘密的调查此事了。

  当前的大明朝啊,君臣之间,相互试探,相互揣摩,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风气一旦坏掉了,想要拨正回来,绝非朝夕间就能完成的。

  特别是对大明的这帮勋戚群体,这中间的多数人,都已然背离了初心。

  大明敕封给他们世袭罔替的尊荣,叫他们多数都成了精致利己者。

  想扭转‘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

  那倚重值得信任的勋戚,铲除掉坏掉良心的勋戚,再凭借后续战争,敕封一批新的勋戚,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

  多管齐下的治理大明,才能叫摆烂的大明,逐步解决烂摊子,唯有这样,大明才有可能中兴起来。

  崇祯皇帝没有想到,一场安置山陕籍逃难灾民事,竟给自己爆出这么多的‘惊喜’,这要是不好好解决的话,那岂不是白白浪费这次契机吗?

  “沙沙……”

  东暖阁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皇爷,出大事了!”

  韩赞周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叫崇祯皇帝的眉头紧蹙起来。

  “慌什么,天还塌不下来!”

  见神情慌张的韩赞周,捧着一摞奏疏,走进东暖阁内,崇祯皇帝皱眉喝道:“这般慌张成何体统。”

  噗通~

  面对天子的斥责,韩赞周直接跪在地上,行礼道:“奴婢有罪,请皇爷责罚!”

  “说,究竟出什么事情了?”

  见韩赞周这般,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厌恶的神情,皱眉道:“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你这司礼监随堂太监,是怎么当的!”

  “奴婢有罪。”

  韩赞周难掩惊惧,忙道:“是军机处大臣,兵部左侍郎李邦华,于山西呈递密奏,另四卫营这边,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人,亦呈递密奏。

  言…山西多府县治下,发生民乱……”

  好啊!

  真是够可以的啊!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脸色立时就冷了下来。

  这山西早不民乱,晚不民乱,偏偏在自己着命李邦华,全面整治山西官场,发生了这场民乱。

  那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啊。

  在身旁服侍的王承恩,没敢大意,快步朝韩赞周走去,弯腰捧起那些密奏,便朝自家皇爷走来。

  “你先退下吧。”

  看着眼前的这些密奏,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冷冷道:“此事若敢在内廷传开,朕要你的命。”

  “奴婢不敢!”

  韩赞周闻言,身如筛糠,当即行礼应道。

  尽管崇祯皇帝心里清楚,山西民乱一事,自己压不了多久,但能多压一天,就少一分被动。

  自己这才刚打算牛刀小试,整整大明地方官场的不良风气,想杀一批贪官污吏,来震慑下大明朝堂和地方官府。

  可事情还没做完,就闹出这样的事情,看来大明治下的各地根基,都糜烂的超出自己想象了啊。

第373章 都在逼朕,那就杀!

  彼时的东暖阁,一片死寂。

  崇祯皇帝神情冷然,看着龙案上所摆密奏,剑眉倒张,心里却在思量着,针对山西民乱事,该如何处置。

  王承恩面露忧色,见自家皇爷沉默不言,心里担忧不已。

  眼下安置山陕籍逃难灾民,还没彻底梳理出来,京畿一带又是那样的局面,现在又多了个山西民乱,这可如何是好啊。

  在王承恩的注视下,崇祯皇帝动了,拿起一份密奏,便翻阅起来。

  “武骧左卫指挥使毛承禄奏曰:臣奉诏随钦差李枢辅赴晋地,所领武骧左卫,镇御太原府治下,协助军机处大臣刘鸿训,负责审查府县贪官污吏,并奉陛下密旨,于太原府治下招募勇壮……”

  毛承禄所呈递的这份密奏,详细讲明自己在赴山西后,在太原府治下所作所为,所领武骧左卫,也在镇御太原府期间,招募勇壮两千,初期一切安稳,然在追查到山西督粮道、分巡道时,局势就彻底变了。

  或许是刘鸿训在太原、大同等地,所查力度太严了,以至于不少地方官员,都陷入到惶恐之下。

  面对这样的态势,刘鸿训虽说暂缓审查力度,可山西督粮道被抓一事,叫很多地方官员的心,都揪着。

  看着毛承禄所呈递的密奏,崇祯皇帝眉头紧蹙起来,在他看来,这刘鸿训所做之事,虽说力度大了些,但根本就没有问题。

  毕竟自己谴派李邦华,赶赴山西深查贪污案,就是想揪住贪官污吏,好叫山西治下的局势,能稳定下来,避免山西继续糜烂下去。

  崇祯三年,肆虐山陕的一众流寇势力,会大举侵掠山西治下,若不能抢在他们前面,将山西整饬一番,那一旦冲进去的流寇势力多了,那山西依旧是烂摊子。

  “武骧右卫指挥使孔有德奏曰:臣自率领武骧右卫,随同李枢辅赴晋地以来,镇御大同府治下,奉陛下密诏,于大同府治下募集勇壮三千,协助军机处大臣刘鸿训,负责……”

  放下毛承禄所呈密奏,拿起孔有德所呈密奏,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神情凝重的继续翻阅着。

  王承恩:“……”

  见自家皇爷脸上的怒容,是愈发多了起来,王承恩便知道山西民乱,只怕比自己所预想的要严重。

  多事之秋!

  真是多事之秋啊。

  难不成山西官场彻底糜烂了不成?

  “腾骧左卫指挥使耿仲明奏曰:臣……”

  “腾骧右卫指挥使尚可喜奏曰:臣……”

  在王承恩心里揣摩之际,强压怒意的崇祯皇帝,一封封的密奏翻阅着,李邦华呈递的密奏,被他特意留到最后。

  透过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几人,所呈递的密奏,崇祯皇帝能清楚的了解到,山西各府州县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现在山西民乱的范畴,明确在大同、太原、汾州、平阳府等地。

  上述这些地方,都有相通的特性,要么毗邻着边镇要塞,要么毗邻着流寇肆虐的陕西。

  反倒是紧挨着北直隶的辽州、潞安府等地,却没有闹出所谓民乱。

  不过辽州、潞安府等地,却将治下的流民,都悉数朝真定府、保定府方向赶。

  ‘山西民乱,是一场自发性的自救行为所致。’

  甩下所拿的那份奏疏,崇祯皇帝眉头紧皱,心里暗暗思量起来:

  ‘山西的官场,不说全部糜烂掉,但是至少一半的地方官员,都是有问题的。

  或参与八大贼走私通敌事,或参与截取朝廷划拨钱粮事,或在治下和地方士绅、大小地主等哄抬粮价等。

  这是真把大明当冤大头了,毫无顾忌的攫取大明元气,行以权谋私之事,只怕大明其他地方,情况跟着差不多。’

  仅仅通过毛承禄他们所呈密奏,崇祯皇帝就敏锐的发现,大明治下的各地,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掌控着大量的生产资料,或跟官员勾结在一起,或借着自身底蕴,或趁着灾害发生时,无视大明法纪,盘剥着不堪重负的底层百姓。

  “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奏曰:臣自奉诏再赴晋地,携一众都察院钦差,对山西治下各府州县,展开审查时,发现诸多问题……叫臣觉得惊恐的是,就藩太原的晋藩,种种迹象表明,其与原被捕的八大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连……”

  带着种种的思量,崇祯皇帝拿起李邦华所呈密奏,便翻看了起来,只是这里面的内容,要远比他所想的要严重。

  晋藩竟真的参与其中了。

  先前崇祯皇帝就在思量一事,以范永斗为首的这帮家伙,就算再怎么有经商头脑,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在张家口那边,暗地里搞走私通敌事。

  可是范永斗这些奸逆,先前底蕴已然不在,他们是如何收买地方官员,包括那些统兵将校和卫所官的。

  就大明的那些官员,一个个心底里蔑视商贾,纵使是范永斗他们,拿着银子开路,可前期想达到自己的预谋,肯定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这一开始做的事情,若没有做好的话,那有着较大的风险,会被人觉察到什么,如此走私通敌事,就有很大的风险泄露出去。

  “好啊!真是太好了!”

  崇祯皇帝合上手里的奏疏,眸中闪烁着冷芒,咬牙切齿道:“都在逼朕啊,吃着大明的皇粮,拿着大明的俸禄,可干的事情,却都是损害大明江山社稷的事情。

  尤其是晋藩一脉,身为皇明族裔,太祖高皇帝所封塞王,本该多多为国朝分忧,没成想却干着背叛大明的事情。

  真是皇明的孝子贤孙啊!!”

  “!!!”

  王承恩脸色微变,面露惊疑的看向自家皇爷,这生出的山西民乱,就藩太原的晋藩一脉,竟然也参与其中了?

  “都在逼朕,那就杀!”

  崇祯皇帝冷漠道:“王伴伴,去吧把军机处的大臣,全都给朕召来,朕要就山西民乱传达旨意。”

  “喏!”

首节上一节196/4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