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250节

  “从万历朝后期开始,朕的皇祖父,皇考,皇兄,再算上朕,这十余年间,在咱们大明的治下,经历过多少的灾情?

  恐数不清了吧。

  地龙翻身,蝗灾,旱灾,水灾,雪灾等,他们就像提前商量好一般,轮番在我大明各地出现。

  朕不想讲其他层面,就说农业种植这一层面,因为这些灾情的出现,叫大明减产不知多少啊。”

  徐光启、孙居相神情凝重起来。

  的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明就像是捅了灾情的马蜂窝,不是这个地方,就是那个地方,永远都不会消停下来。

  “所以通过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朕心里基本能够笃定,在今后的十几年,甚至是更长的年限内,大明治下的灾情,还会有很多。”

  崇祯皇帝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二人,开口道:“并非是朕期盼着灾情到来,实则是这种情况,是我们所不能阻止的。

  那么围绕增产,储粮,防灾这些事情,就非常有必要积极去做,特别是前两项,是重中之重啊。

  这也是朕召见两位卿家,所想表明的立场。”

  徐光启,主抓仓场和农科。

  孙居相,主负仓场。

  崇祯皇帝所讲的这些话,叫二人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陛下,增产这件事情,臣觉得是能改变的。”

  徐光启上前说道:“时下在直隶的一些皇庄,所培育种植的玉米,红薯,土豆等物,目前长势是很不错的。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等到收割的时节,所种的那些农作物,产量是很高的。

  现在朝廷这边,要做的事情,是先行明确一些政策,明确首批规模种植的区域,只要能有效推行下去,要不了几年,增产的成效必然显著。”

  “这件事情就由徐卿拟定奏疏。”

  崇祯皇帝伸手道:“首批规模种植的区域,可暂定北直隶、山西、山东三地,卢卿他们能统筹好这些事情。

  想叫大明上下,能接受玉米等舶来物的种植,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搞强制性那一套。

  现阶段的大明,经受不住任何的变故,朕也不可能叫这种事情发生,一旦出现粮荒危机,对大明的危害更大。”

  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从万历朝就开始传进大明,可真正形成规模种植,历经了近百载春秋。

  这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有很多。

  有客观的。

  有主观的。

  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缩短这个时限,能尽快在大明形成规模种植,有了粮食,那才能做别的事情。

  比如增加脱产群体的规模。

  比如增加脱产军人的规模。

  大明,终究是要走出去的,是要从小农经济体系,跨向工业经济体系,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改变。

  但是这条路究竟要走多久,崇祯皇帝心里也不清楚,只能一步步向前走。

  “陛下,时下仓场这边,在直隶巡抚卢象升的协助下,明确了一批军储仓。”孙居相此紧随其后道。

  “其中天津,大名,广平,顺德等州府县,所明确的军储仓,已经开始兴建,最迟到明年初,就能全部竣工。

  而河间、保定等府县,还在筹措之中,臣最近一直在敦促,想要全部竣工,恐至少要等到明年末。

  不过京通二仓治下,最近收储不少新粮,多部分是从天津港那边,由内廷有司积极洽谈后,移交到仓场这边的。”

  “这件事情,孙卿还要多多重视。”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将军储仓的体制进行扩建,一个是为应对灾情,一个是为革新地方仓储。

  地方上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之事,为何屡禁不止?就是过去的那一套,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大明。

  宗法礼制是要遵守,可是一些明知道是问题的层面,若是不加以整改,不加以调整,那大明社稷还能确保安定?”

  徐光启、孙居相神情凝重起来。

  “陛下说的没错。”

  孙居相作揖应道:“从仓场的一些新规,开始明确贯彻后,过去很多隐患,都一一得到有效解决。

  特别是监守自盗这种情况,在登记台账,明确监察,设立巡检等制度后,算是被彻底杜绝了。

  臣现在就是遵循陛下的旨意,一直在精进各项制度,培养涉及仓储的人才,相信等陛下要革新地方仓储时,一定能完成陛下所交付的担子。”

  “好,这才是大明的栋梁。”

  崇祯皇帝不加吝啬的赞许道:“若是在我大明朝堂上,地方上,能多一些像你们这样的贤臣良才,那大明又何至于此,处在时下这种境遇下?

  对一些人的顽固想法,朕时常想起来,就很痛心啊,也常寝食难安,皇明列祖列宗所传江山社稷,若在朕的手里没能治理好,那朕就是不孝!

  所以不要在意这朝堂上,经历了一些什么,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是在帮着朕分忧,帮着社稷虑。

  朕心里始终坚信,有诸位卿家的协助,即便大明遇到的困境再多,朕也一定能统御着大明,走出来。

  那些摆在面前的内忧外患,也将一一铲除掉,叫大明再度中兴起来。”

  “臣等遵旨!”

  徐光启、孙居相当即作揖道。

  看着眼前的二人,崇祯皇帝露出欣慰的笑容,谁说大明没有人才,不是没有,是这些人才都没得到重用,现在有他的存在,就一定能有所改变。

第470章 治政(2)

  “皇爷,这些都是您要的奏疏案牍,奴婢都整理出来了。”王承恩捧着一摞奏疏,走到御案前,小心翼翼的放下。

  “涉及内廷诸厂的建设,包括部份生产技术对外售卖,围绕西山军工产业,所构建的上下产业等事,全都在这里了。

  此外武备院那边,所明确的坩埚炼钢,水力锻打等诸多新技术,都拟定了相应细则……”

  王承恩禀明着,崇祯皇帝却在批阅奏疏,涉及到天津整体发展,见自家皇爷没有理会自己,王承恩则低首退在一旁。

  治国如烹小鲜。

  大明从过去那混乱秩序,逐步恢复安定,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崇祯皇帝要稳住,叫各个领域都变得更积极。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手持御笔,奋笔直书起来:“卿家所呈朕已获悉,天津迎来此等改变,朕心甚慰,朕先前所讲之言,卿家和李卿俱牢记在心,用实际行动在逐一的履行,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然针对天津新局,望卿家做到以下,此关乎我大明未来之发展,牵扯深远,万不可有任何大意。

  其一,欧罗巴各国的人,开始向天津汇聚,要切实做好原定的规划部署,涉及海关、海贸等诸多事项,特别是天津十三行一事,都不能有任何纰漏,懂得发掘出更多人才,天津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另配合好国税处这边,明确落实关税事宜,除此之外,所拟定的建设债券,要切实用在冶炼、水利、驰道、造船等各项产业中,要确保天津治下脱产群体的规模,扫清治下流民、佃户等弊政。

  其二,天津治下兴建学舍一事,绝不可放松半分,多多的招收适龄学童,官府这边要考虑实际,不可一刀切,凡是要站在实际角度考虑,培养更多的人才,是确保天津持续发展的根本。

  其三,兴建水利设施、营建新城这类大型工程,切勿有操之过急之心,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天津这边,所摸索的营建工程经验,牵扯到朕后续推行的新政,望卿家能在心中牢记,多培养一些人才,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大规模伤亡的事情发生。

  其四,天津驻军的发展,卿家必须要做好后勤保障,告诉李卿,天津讲武堂现阶段发展的态势,朕有些不太满意,不要觉得……”

  崇祯皇帝埋头写着,王承恩则在一旁研磨,天津自撤卫设州以来,所发展的态势,叫崇祯皇帝感到欣慰,最艰难的那段时期渡过了,这使得天津上下,都有着很大的改变。

  王承恩虽不知自家皇爷,在写些什么,然其心中可以肯定,所书写的这份旨意,必然是牵扯很深。

  “来人啊。”

  在写完这份旨意后,崇祯皇帝没觉察到王承恩回来了,下意识开口说道:“将这份密旨八百里加急,下发到陈延生之手。”

  “喏!”

  王承恩忙上前整理,准备离开,派人去落实此事,却被崇祯皇帝喊下。

  “王伴伴,叫别人去做。”

  崇祯皇帝拿起一份奏疏,开口道:“围绕皇庄所构建的产业,有一些事情,朕要具体询问你。”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现在川海总会,所辖便民铺、粮行、车马行等,发展的怎样了?”

  崇祯皇帝开口询问道:“那批执掌总会事宜的董事,针对这个川海总会,下一阶段的发展,都有那些想法?”

  王承恩低首道:“时下川海总会,在北直隶治下各府县,皆筹建起相应的分号,对平抑物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川海总会这边,将主要发展的重心,放到天津这边,和不少商贾达成意向,同时也接触到几名西洋海商,都签订了相应的契约。

  按照皇爷的旨意,川海总会这边,之后几年,将围绕山西、河南、山东等地,都筹建起相应的区域体系。

  此外,川海总会将协助汇通票号,对上述这些地域的开拓,展开相应的策应……”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看似大明奉行重农抑商,实则在商业方面,亦有着不小的成就,怎奈这些商业,多垄断在少数派手里。

  大明终究是官本位。

  想不叫时局影响地方,那在某些方面就要做好,川海总会的前身就是便民铺,现在也逐步发展起来了。

  这叫崇祯皇帝能做的事情,就变多了不少。

  “以后涉及技术售卖的事宜,可移交到川海总会这边了。”

  崇祯皇帝放下一份奏疏,开口说道:“像皇庄所营建的铁厂,纱厂,织布厂、琉璃厂等,发展的都很不错,不过内帑经济体增强,不是根本目的。

  要逐步在北直隶治下各府县,围绕西山兴建的军工产业,构建起一整套的上下产业链,叫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特别是煤炭和铁矿等所属产业,要尽快培养起来才行,大明需要更多的钢铁,这才是朕所想要的。”

  “奴婢遵旨。”

  内帑经济体的整体规模,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可谓是累月递增,这种优势是地方上所不具备的。

  现在崇祯皇帝要做的,就是先在北直隶这边,叫卢象升这位直隶巡抚,能整合各府州县的资源,确保那些破产的百姓,能够转变成脱产群体。

  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

  “对了,涉及直隶,西山,天津等处,朕拟定了一些公函。”崇祯皇帝继续翻看着奏疏,却对王承恩说道:“稍后拿到司礼监去,该转发转发,该落实落实,记住,这些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喏!”

  王承恩当即应道。

  现在大明的局势开始稳了,不过崇祯皇帝也越来越忙了,连带着,司礼监这些内廷有司,跟着也变得异常忙碌。

  治理这个庞大国度,很多事情崇祯皇帝不可能时刻盯着,可内廷这套调整后的班底,却帮着崇祯皇帝分担不少压力,有王承恩这个心腹盯着,很多事情都能有效落实下来。

第471章 治政(3)

  “这几日,抚台的脾气,是愈发不好了。”

  陈明遇捧着一摞公函,神情凝重,对并行的阎应元说道:“自来抚台麾下做事,很少见抚台失态,纵使是在大名、顺德等府县灾情,最严峻的时候,亦没见到抚台这般。

  可现在衙署上下,就像是被阴云笼罩一般,我们这批士子,所做的差事,有任何的细小偏差,都会被申斥。”

  “那是你没有理解抚台的处境。”

  阎应元眉头紧皱道:“你所在的小组,负责的是赈灾行署,这里诸多事宜,早在先前就被理顺清楚。

首节上一节250/4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