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49节

  彼时的文华殿。

  气氛压抑极了。

  “现在这等朝局啊,真是愈发难以看透了啊。”周道登倚靠在官帽椅上,看向沉默的何如宠,开口道。

  “就陛下乾纲独断所做那些事情,在朝中引起多少风波啊,在这等形势下,有司呈递规谏弹劾奏疏,其中还夹杂一些请辞奏疏,可天子的态度依旧是这般强硬。

  这在先前是从没有过的。

  现在天子将难题抛给内阁,这件事情反而不好解决了,韩元辅都待在他的公事房,不见任何人了,咱们该怎样办?”

  何如宠眉头紧皱,“还能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韩继思所领的都察院,真是愈发的激进了。

  曹化淳所领的东辑事厂,追缴先前查明的亏空还没有结束,都察院所派那帮巡察御史就又查出一批。

  这样下去怎样得了啊。

  天子难道就看不出来,朝堂局势要是不稳,这是会带来大麻烦的,何况那些亏空也并非个人所能拖出来的啊。”

  亏空,说好听点就是在任期间,所弄出来的一笔不清楚的账目,可实际上这就是吏治混乱所致。

  特别是天启朝后期,阉党一朝独大,搅乱了朝中秩序,这使得很多在意乌纱帽的人,迫于种种现实吧,都选择和光同尘。

  在大明官场之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栋梁肱股,实在太过凤毛麟角了,多数都是被沾染各种不好风气。

  “本辅不觉得一些朝臣的弹劾奏疏,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周道登轻叹一声,伸手说道。

  “当初天子设内务府时,明确与外廷职官无关,总揽宫廷事务,可是钱肃乐、黄道周这帮内务府大臣,近期做的事情,却明显是在干涉外朝事宜啊。

  一个朝堂,两套班底,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内务府做什么事情,外朝有司多数是不清楚的,可是外朝有司做的事情,内务府却非常清楚。

  倘若是长此以往的话,只怕膨胀起来的内务府,甚至能左右内阁啊,这要是真……”

  “现在说这些有意义吗?”

  何如宠撩了撩袍袖,看向周道登说道:“你难道没有发现,在这次的纷争中,温党一派很是安静吗?

  特别是清查亏空期间,被查出那些亏空后,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上缴亏空银子,没有任何的犹豫和不满。

  这明显就是温体仁瞧出这些。

  不过为了不被天子所厌,所以没有过多涉足其中,甚至是周党那一派,尽管周延儒奉旨查案,可是也是态度明确。”

  人是会受环境改变的。

  对崇祯皇帝而言,他深知人性的可怕,过去周道登、何如宠他们留在内阁,更多的是为了掺沙子。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明有着相应改变,特别是他们也悄悄的涉足这些变动中,比如在天津直隶州筹建个商队,比如在京畿一带筹设几个工坊,继而赚取到相应的利益,这也使得他们的心态发生改变。

  在涌出的一批私营工坊中,崇祯皇帝很清楚有一部分的工坊,其实是朝中的官员私底下用各种名义开设的,不过崇祯皇帝却没有多加理会,毕竟处在推进原始工业化的初期,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有些事情出现,崇祯皇帝就会选择妥协!

第662章 冲突(2)

  “这个韩,究竟想干什么?”

  温体仁攥着奏疏,眉头紧锁起来,神情凝重的看向闵洪学,“陛下将一批请辞奏疏,下发到内阁处置,要罢黜掉这批朝臣,还要继续追缴其中拖欠亏空者,可韩竟敢压着这批奏疏,不发,不议,这是想跟陛下对着干?”

  “温阁老,这不无可能啊。”

  闵洪学情绪有些激动,对温体仁说道:“上疏请辞的朝臣里,有部份是东林党人,这是硕果仅存的一批。

  倘若这批东林党人,悉数都被罢黜免职的话,那东林党在朝的根基就彻底被摧毁了。

  面对这样一种态势,纵使是韩也承受不起。

  说起来,从史可法这批东林党人,被陛下免职流放以后,韩在东林党内的地位,就遭受到质疑和动摇。

  据下官所知晓的情况,不少在朝在野的东林党人,对韩很是不满,觉得他……”

  “事情变得有意思了。”

  温体仁面露笑意,看了眼闵洪学,嘴角微扬道:“本辅还真是没有想到,韩会做出这等糊涂的决断,这是丝毫不顾忌陛下的威仪啊,看来内阁是要变天了。”

  庙堂上的权利冲突,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掀起的,这不是突然出现的,这必然是由过去的矛盾和问题,一点点堆积起来后,在遇到难以调停的境遇下,双方才会针锋相对的碰撞起来。

  皇权和臣权之争,在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不管是哪一位君王,就算再怎样的贤德圣明,都绝对无法彻底杜绝的。

  根源很简单。

  利益使然。

  皇权的利益。

  臣权的利益。

  这其实对任何一方而言,都是不想退步,都想进取的,这一退一进间,就会改变很多格局和秩序。

  先前崇祯皇帝一直在避免这种直接冲突,原因也很简单,看似幅员辽阔的大明,实则却非常的脆弱,稍稍出现一些冲突,就会导致很多被动境遇发生。

  会让平叛战事受到影响。

  会让财政压力受到影响。

  会让灾情整治受到影响。

  会让地方安稳受到影响。

  会让整顿军务受到影响。

  会让整饬河政受到影响……

  面对这般多需要兼顾到的层面,哪怕崇祯皇帝心里再怎样不爽,也必须要压住心底的怒火,去通过他的方式维系整体安稳。

  改变是需要稳定的大势。

  发展是需要稳定的大势。

  可现阶段的大明不一样了,很多被动境遇都得到了相应改善,特别是战争层面的不利局势,渐渐的开始出现逆转,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峙,这也使得崇祯皇帝的态度,开始渐渐改变。

  “韩元辅,你真是糊涂啊!”

  徐光启神情严肃,伸手指向韩说道:“就算你不想这般做,有着相应的苦衷,也不能采取这等方式,去扣押陛下已知的事情啊。

  陛下为何要罢黜这些上疏请辞的朝臣,难道你心里不清楚吗?现在朝中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内阁,在盯着乾清宫啊。

  倘若这件事情,内阁就是这样的态度,你觉得今后的朝堂上会是怎样的?难道你想让天启朝的混乱,再度于崇祯朝上演吗?”

  “别说了!”

  韩拍案而起,看向徐光启说道:“这个内阁首辅,是我韩,不是你徐光启,本辅想要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还轮不到你在这里指摘。

  本辅想问问你,难道陛下闭塞言路,这般乾纲独断,听不进去任何谏言,这对于大明社稷就是好事吗?

  看看现在的朝廷,压力究竟是多大啊,辽东平叛要解决,宁夏叛乱要解决,这每年调拨多少粮饷?

  难道陛下就真的不担心,大明出现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危险吗?徐阁老,你难道没有看出陛下对武将有些过分好了吗?

  还有那个内务府!

  先前收窄内廷太监的职权,让内务府总揽宫廷事务,可现在这个内务府,竟开始干涉外朝事宜了。

  难道这也是好的吗?

  本辅知道陛下想整顿朝纲,想整顿吏治,想扫清弊政,可是你难道不觉得陛下所做的这些,太急,太快了吗?”

  韩啊韩,你真是糊涂啊。

  见到韩这般激动的说着,徐光启心里轻叹一声,他真不知道该怎样说韩,甚至连和他争辩的心思都没有。

  这还快?

  这还急?

  是,天子的确是做了很多事情,然而那却是分层次、分区域、分人的在做啊,哪里像你所说的那样。

  朝堂所涉及到的事宜,都是有相应朝臣在亲抓,在紧盯。

  地方所涉及到的事宜,都是有相应官员在亲抓,在紧盯。

  看似做出变动的事情很多,可却没有集中在一人手中去推进,这和你韩所说的那种性质,根本就是不一样的。

  “元辅,你好自为之吧。”

  徐光启收敛心神,看着激动的韩,抬手一礼道:“本辅不知该说些什么,也不想和元辅争辩什么。

  本辅就说一句话,陛下做的这些事情,看似激起很多舆情,可朝廷是不是所面临的压力在减轻?

  过去朝廷连拿出十几万两银子,都要反复的斟酌和商榷,甚至为解决辽东叛乱,还要一次次的摊派辽饷,弄得地方是民不聊生。

  可是现在有吗?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般简单,也不是一些人说了什么就能改变的,天子做的事情,难道是想损害社稷吗?”

  韩:“……”

  徐光启的这番话,让韩无言以对,看着徐光启离去的背影,韩有些失神,坐在官帽椅上。

  那双迷离的眼眸,这一刻失去了光彩。

  他错了吗?

  他没错!

  一想到过去的种种,再想到当前的种种,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大明吗?

  不是!

  此时的韩陷进死循环中,哪怕他一次次的在心中强调,他所做的这些是为社稷好,是为大明好,可是他却从没有想过,现在他的思绪,早就被身边那帮东林党人所影响,甚至被既得的利益所影响……

第663章 韩,错的是人心

  朝阳初升,驱散了笼罩大地的黑暗,阳光撒在琉璃瓦上,泛起了道道金光,给紫禁城平添了几分威仪。

  清风徐来。

  遍布紫禁城各处的旌旗飘动,一名名披甲挎刀的御林军锐士,或分布各处站岗轮值,或随队巡视宫禁。

  “站住!”

  乾清门处,皱眉前行的内阁首辅韩,被轮值的御林军锐士拦下,这让韩脸色凝重的抬头看去。

  “韩元辅,先接受盘查吧。”

  在前站着的王承恩,接受着御林军锐士的搜查,笑着对韩说道:“这是宫里的规矩,谁都不能僭越的。”

  韩没有多说其他,一甩袍袖的张开手,那身大红官袍随风而动,两名御林军锐士神情冷峻,快步上前的搜查起来。

  从宿卫宫城和皇城的诸上直亲卫军,被崇祯皇帝下旨整顿,整建制改编成大明御林军以后,整个紫禁城的宫禁,就经历一次彻底整顿。

  能够被选拔进御林军的将士,无一例外都经历着极为严苛的盘查,这是确保紫禁城安稳的根底。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大明御林军就该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而不是简单的做看家护院的差事。

  想确保御林军的忠诚。

  想确保御林军的战力。

  就必须要确保他们能有个好前程,能有个好奔头,在紫禁城宿卫轮值几载,其中表现优异者,会被成批外放到各处擢授武职。

首节上一节349/4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