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件事情,在心里想很久了。”
在徐光启讲完后,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环视殿内诸臣,“不管朕是否愿意承认,江南诸省所生叛乱一事,已经对国朝产生不小的影响。
特别是在江南地带,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了。
朕思前想后,决意明发一道中旨,为确保江南诸省平叛一事,能够妥善的落实下来,避免造成更大的危机。
朕决意暂缓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湖广等地科举一事,何时江南平叛一事能真正落下帷幕,何时再重启科举之事。”
“!!!”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周延儒、黄立极、刘鸿训几人,听闻崇祯皇帝所讲,无不是脸色微变。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一旦江南诸省的科举暂缓,那必然会引起更大的风波,这无疑是对朝廷威仪的严重打击啊。”
“臣附议,此事绝不能明发天下啊,当前受叛乱之事影响,江南诸省本就人心惶惶,倘若此诏颁布,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陛下要三思啊,笼络江南学子之心,是朝廷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倘若此诏颁布,恐江南再生变故啊。”
“陛下您不可这般啊……”
和崇祯皇帝所想的一样,暂缓江南诸省科举一事,徐光启、温体仁他们在听到以后,必然会强烈反对的。
这很正常。
毕竟科举是读书人晋升的通道,对待读书人这一特殊群体,想要安抚好他们,想要笼络好他们,就必须要叫他们看到希望才行。
现在受江南诸省叛乱的影响,崇祯皇帝要提出暂缓江南诸省的科举,这无疑是在打击读书人群体。
可是崇祯皇帝就是想借江南叛乱一事,来打出一套组合拳,剔除掉一部分弊政和毒瘤,倒逼着大明做出改变。
科举只能算其中之一。
接下来崇祯皇帝要做的,还会有很多。
“诸卿稍安勿躁,朕的话还没有说完。”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徐光启他们,“颁布这等诏书,对朕而言也很难取舍,可是江南诸省叛乱一日不除,朕的心一日就不安啊。
倘若叫我大明的读书人,仅仅是受到科举的影响,冒险从各地赶赴省城参加乡试,这绝不是朕想看到的。
大明的读书人,哪怕是有一人,是受江南叛乱的影响,而惨死赶考途中,朕都是不能接受的。”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周延儒、黄立极、刘鸿训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的确。
这是要考虑的事情。
谁都不清楚这场叛乱,是否能在短期内镇压平叛,倘若叛乱之势扩散,那受到影响的地域必然增多。
“所以在这份旨意颁布时,还要再加上一项。”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凡是江南诸省的读书人,受江南叛乱的影响,而暂时不能参加科举者,可奉诏进京。
朕打算在国子监,特为江南诸省的学子,举办春秋两场国考,凡是能通过国子监所办国考者,可授内务府职官。
倘若今后江南叛乱之事镇压,科举得以恢复,如果有人想继续参加科举,那也是能重回原籍参加的。”
殿内安静极了。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他们,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这哪里是暂缓科举啊,这分明是想谋改科举啊。
更有甚者,崇祯皇帝做出的这些举措,分明就是叫江南诸省的读书人,敌视和仇恨肆虐江南的那些反叛势力。
崇祯皇帝这次打出的组合拳,就是要有效转移矛盾,至少叫江南诸省的内部,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
如果说此事能明确下来,那么对于在暗中推波助澜者,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毕竟大明的读书人,真要是疯狂起来,超乎寻常人的想象。
而除了想达成的这些目的外,崇祯皇帝也要为今后的谋改科举,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
科举要继续下去。
可是却不能以八股取士。
用那种呆板的方式,去为大明遴选人材,这根本就满足不了人才需求,靠死读书,如何能治理好地方?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要慎重考虑才行。”
徐光启想了想,走上前作揖道:“倘若真要这样做,至少要拟定好相应章程,以安抚好江南诸省的读书人。”
“嗯,此事的确要慎重考虑。”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目光看向了周延儒,“周卿家,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可听取下衍圣公的意见。
与礼部有司,也要商榷好。
待到这些事情做好后,尽快拟定出奏疏呈递御前,这份诏书必须尽快明发出去,朕不能看着我大明的读书人,受江南叛乱的影响而出现伤亡。”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
对守旧派群体的那些小心思,崇祯皇帝再清楚不过了,他就是要捏着守旧派的命门,叫他们无话可说。
改革,不能一味地刚猛,也要懂得顺应大势,能利用有利局势,就必须要懂得利用才行。
多方面的均衡各方势力,是崇祯皇帝必须要考虑的事情,等到此事真的落实下来,那后续谋改科举的部署,就能有条不紊的推行起来,崇祯皇帝就是要拔掉特权群体的根基,重塑大明遴选人才的标准!!
第788章 任期
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崇祯皇帝一直在想的事情,仅仅是为了给大明延续国祚吗?
不。
崇祯皇帝没有这般肤浅。
倘若只是为了延续国祚,那崇祯皇帝完全没有必要这般累,只需迎合某些群体,做好开海这件事情,就能确保大明再延续了数十载,甚至更久一些的国祚。
毕竟大明面临的种种情况,说到底就是生存资源分配不均衡,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导致自耕农规模锐减,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做出些适当的举措,缓和大明的内部矛盾,做一个昏君,依旧是能确保大明延续下来。
不过这并非崇祯皇帝想要的。
崇祯皇帝一直明确改革,就是想要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国情,确保大明治下的各个群体,皆能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所以崇祯皇帝的改革,就是打击特权。
只有将不公平的特权,都逐一的打击下来,并给他们套上相应的枷锁,那么围绕一个新生的大明,就能实现很多战略蓝图。
“暂缓江南诸省科举一事,陛下颁布中旨明发天下,本官觉得没有任何错,毕竟陛下所忧的那些情况,都是极为现实的事情,倘若因为各省举办府试、院试、乡试,导致不好的事情出现,那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的确是这样,外朝有司的那些反对者,完全是不考虑现在的情况,一味地强调礼法祖制,那到时要真出现问题的话,朝廷该怎样办?”
“本官倒是觉得此事很好,至少江南籍的读书人,真要进京参加国考的话,内务府的压力就能减轻很多。”
“这是没错的,内务府怎么了?就算其中有不少职官,是没有通过科举,但是这能否定他们过去立下的功劳吗?”
前去乾清宫的宽道上,以钱肃乐为首的内务府有司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现下兴起的舆情。
自崇祯皇帝提出延缓江南科举,增设国考一事,过去才十余日,这算是捅了大窟窿,朝野间更是吵翻了天。
有支持的。
有反对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对于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理会,有人想争论此事,就叫他们争论吧,要是没有争论的话,那崇祯皇帝反而坐不住了。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看着被传召的内务府大臣,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今日召诸卿过来,是有件事情要商榷。”
此次进宫的内务府诸臣,除了钱肃乐这几位总管大臣外,剩下的都是内务府诸有司的主官。
崇祯皇帝竖起维新变法的大旗,能有效的统筹各个领域,确保所做的诸多事情,能真正的落实下来,在其中起到作用之一的,就是这个内务府。
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大明现有的外朝有司体系,根本就无法满足,大明今后的发展与需求。
所以用内务府充当伪装,把今后要增设的衙署,分批以内务府的名义增设起来,确保基本运转框架,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受江南诸省叛乱的影响,今后国子监这边,要举办春秋两场国考,以安抚受到影响的江南籍学子。”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环视殿内诸臣,“如此就面对一个问题,只要江南诸省叛乱一日不被镇压,那内务府就需要承载大批的人材。
这对于内务府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挑战。
毕竟吸纳的人才越多,那就会导致治下机构臃肿,所以明确中枢和地方的建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钱肃乐、黄道周他们听闻此言,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天子所讲的这些,的确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崇祯皇帝指着一摞案牍,继续说道:“这是针对这一情况,朕拟定的一些构想,内务府这边悉数带回去,尽快明确相应的章程。
特别是涉及国营诸厂的,要进行深层次的讨论。
如何叫国营的产业领域,健康稳健的发展壮大起来,这才是重中之重,毕竟维新变法的一项标准,就是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
现在内务府所辖国营诸厂,广泛分布在北方诸省,这批产业领域吸纳着众多群体,也支撑着大明的原始工业化基础。
崇祯皇帝不希望这批国营产业领域,出现任何的问题,毕竟想稳步推进维新变法,确保工业基础的占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尽管说现在的大明,所筹建起来的原始工业化体系,相较于后世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处在这一时代下,还是位列翘楚的存在。
工业化的进程,掺不得任何假东西,就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唯有把眼前的路走好,那才能走的更长远。
“针对这些构想,朕要提出一个重点。”
看着神情各异的众人,崇祯皇帝站起身,缓步朝前走去,“那就是任期,这件事情必须要明确下来。
在一个任期内,需要通过廉政公署制定的考核,如果能达到相应的标准,那么才能有所晋升。
倘若没有能通过考核,就必须要让贤。
内务府向来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是确保公平的根本,朕不希望内务府的风气出现变化。
如果说只是为了做官,却不想着怎样做实事,那最好还是早些离开内务府,朕不需要这样的人。”
末位淘汰制,一直是崇祯皇帝想推行起来的,如果不给做官的套上紧箍,就算是懒政怠政的混日子,也能一直平安无事,那大明的根本问题,就不能得到相应解决。
只不过这项革新,暂时不能在外朝有司推行起来,毕竟一旦这样做,就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这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可是在内务府就不一样了。
作为不被外朝有司承认的官员体系,崇祯皇帝在内务府掌握着绝对话语权,这也使得他想做些事情,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只需在内务府有效落实下来就行。
第789章 西征之路
“崇祯啊崇祯,到底还是你强啊。”
李自成骑马而立,遥望沈阳城墙,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大明在你的手上,算是老树长出了嫩芽,今后辽东算是没了外患,一心只谋求中兴了。”
“大帅,我辽东义军真要走吗?”
杨方兴有些不甘,看向李自成,“就算是明军实力强悍,可我辽东义军也绝非没有反抗的实力啊,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