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强行作战,恐怕社稷宗庙倾覆不远。
不如直接向齐国求援,现在的齐国实力强大,而且一直以来都想要收回淮泗之地,恰好魏国在淮泗还有一块飞地。
您若是答应齐国,愿意以韩国之力襄助齐国拿回淮泗之地,齐国定然愿意襄助韩国,抵挡魏国和赵国的进攻。”
韩侯一听连声道:“就依照申相之言,立刻向齐国求援。”
等到韩国的使者到了齐国之后,齐国立刻答应了韩国的要求,然后就在韩国满怀期待的等待着齐国大军前来的时候,就发现齐国和秦国的军队联合对魏国位于淮泗之地的城池发起了猛攻。
齐国是准备先把淮泗之地收回来,至于不先救韩国的原因,齐国君臣理由很是清晰,“魏韩二国动辄互叛,韩国的话是不能相信的,短时间之内,韩国还是能够抵挡住魏国的。
顺便先让韩国消耗一下魏国的实力,拿下淮泗之后再去救韩国。”
有没有读者能看出来我在铺垫战国时期哪个著名历史情节
第一百三十二章:卫鞅
现在的洛国公室对齐国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齐洛两国所组成的姬姜联盟保护着邦周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
一个稳固的联盟有多么的重要呢?
之前的姬姜联盟,为了互相之间的友谊,甚至能够舍弃到手的短期利益,双方之间的政治信任极高,和现在列国之中动不动就背叛的联盟完全不同。
但是现在的齐国已经和周王朝渐行渐远,因为姜姓吕氏虽然还是国君,影响力也很大,但真正的能影响齐国国策的权力不在公室手中。
姬姜联盟没有破裂,而是直接消失了。
魏国首倡变法,实力迅速地强大起来,往西打败了秦国,往南打败了楚国,然后把全天下的诸侯国都打醒了,原来变法这么重要,随着其他的国家变法,魏国的制度优势渐渐地消失。
但是依仗着魏武卒,魏国还是非常的强横,然后就像是之前削弱楚国一样,齐秦楚三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削弱魏国。
但是之前魏国有三晋联盟,不好动手,现在魏国自己将三晋联盟拆掉,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最兴奋的当属秦国,这些年变法最弱的就是秦国,因为秦国太过偏远,吸引到的人才是最少的,大部分的人才都去了齐国之中,还有到韩国和赵国之中的。
这些年秦国和魏国的战争虽然不像是魏侯卿时期被打的那么惨,但同样不好过,然后秦国痛定思痛,决定一定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变法,来改变现在这种局面。
天命紫气垂青的秦国崛起应运之人卫鞅,在洛国学宫之中纵观天下,最终瞧上了秦国这一片白纸一样的土地,正是他纵横驰骋的疆场。
然后卫鞅入秦,为秦伯讲述他的强国大计,从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开始改变,到农商之别,到军事改制,到秦国最基层庶民的组织形式,一桩桩一件件,昔年魏国变法作为根本,然后加强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卫鞅详细地为秦伯讲述着政策的必要性:“国君,诸夏列国之中,唯有洛国一直强盛。
若是洛国公室想要称霸天下,难道会不成功吗?
其中原因就是因为洛国公室,能够完全的调动整个洛国之中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还能让这些人尽心效死。
洛国公室的做法是不能效仿的。
所以就只能强制征召,这就是编户的重要性,尽心效死同样做不到,所以就要轻罪重罚加军功爵制,逼得秦人不得不效死,否则就真的要死。
虽然过程不同,但是最终达到的效果是相同的。
只要秦国按照这些律法实行,十几年之内就能兴盛。”
先通过一项项制度将秦国的所有庶民都打散成一个个单独的人,然后通过严苛的刑罚来控制他们,尤其是连坐制度,简直是控制人身的不二法门。
秦人生而有罪,必须服役加立下战功才能免罪,再加上军功爵制,将所有的秦人都绑在了战车之上。
卫鞅担心秦伯认为十几年太久,于是又为秦伯分析天下的局势,“国君,魏国强势,难道除了秦国,列国都不感到担忧吗?
若真是如此,昔年韩赵两国就不会袭杀魏侯了。
现在三晋内乱,互相攻伐,韩国实力虽弱,但并不是不堪一击,魏国即使能赢,实力定然受到削弱,尤其是魏武卒这等天下精锐。
一旦损耗过多,短时间之内是训练不出来的,到那时,难道魏国还能有现在的威势吗?
齐国实力强大,一直想要收回淮泗的飞地,定然要和魏国敌对,臣还请您不要因为淮泗的得失而影响与齐国之间的关系。
秦国在淮泗的飞地是为了遏制楚国加上收取赋税和粮食,这些年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利益。
如果能够维护和齐国之间的关系,即便舍弃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秦国可以用淮泗之地的土地,来引导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
两个强国之间的战争,短时间之内是结束不了的,魏国只要全力投入到与齐国的战争之中,就一定会放松对秦国的压制。
秦国就可以为变法争取宝贵的时间。
等到变法完成,不论魏国和齐国谁输谁赢,魏国实力定然大损,到时候实力大增的秦国就可以直接夺回河西的土地。
然后再谋夺河东的土地,到那时,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就会不攻自破了。”
秦伯很是兴奋,认为卫鞅是天下奇才,直接任命他为左庶长,实际上的国相,主持秦国的一切变法事宜。
洛国宫室之中,洛策和洛理面上满是严肃的神色,甚至整间屋子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二人望着手中的竹简,仿佛在看着洪水猛兽一般。
卫鞅为秦国所制定的变法策略,刚刚在秦国之中实施,就已经落到了洛国公室的手中。
实际上洛国一直都在关注着列国变法的事情,这些分布在列国之中的法家,所行所为都是一场场的大型实验。
这些年洛国从各国的变法之中,得到了不少经验,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变法,能让洛国宫室如此严肃。
洛理沉声道:“这些年列国变法,虽然都是推行霸道,但像是齐国的变法,脱胎于管子。
管子本就提倡强国富民,所以齐国的变法对国人的压榨还算是较轻。
魏国变法对人的控制就比较强,但好歹还算是留了一线生机,尤其是随着魏侯卿死去,魏国的刑罚渐渐宽松起来。
秦国这个……
我真是怀疑,这位左庶长卫鞅,是不是看过先祖明公所著的霸道,太狠了,除了不能肆意的打杀之外,这和昔年的奴隶有什么区别呢?
不能随意的迁徙,强制性的服役,生来就要赎身上的罪,从十几岁到六十岁,这可真是不把人当人看啊。”
卫鞅变法最核心的并不是所谓的军功爵制,一个奖赏体系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改变一个国家。
所有变法的根本目的只有两个,第一是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第二是增强国家所能调动的实力。
列国变法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改变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就是因为新的制度,能够让中央从国家之中抽调出更多的力量,从而投入到国家的军备战争中。
而秦国的这个变法,对国家的控制,几乎达到了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洛理面上有些疑惑,他手中握着另外的书简,那是卫鞅曾经在学宫之中同众人辩论时的话语。
这就是洛国学宫的强大之处,基本上列国之中有名有姓的人,都曾经在洛国学宫之中求学,对于他们的执政主张,人物性格,都能够从平时的言行之中了解到。
但是卫鞅的变化太大了,“从他之前在学宫之中同众人的辩论来看,在法家之中,他并不是如此重罚之人,相比较其他的法家子弟,他甚至还有一些赞同王道,这是很难得的。”
洛策仔仔细细地看着卫鞅的一言一行,沉声道:“正是因为他既了解王道,又精通霸道,所以才能造就出这样一部律法,他与魏国和韩国的变法都不同,他是真正要将法凌驾于君主之下,万人之上的。”
说着,洛策指着竹简之中的一处说道:“理儿,你看这里。
卫鞅说:‘儒生总是认为洛国八百多年来未曾变化,却依旧昌盛,所以改变现在的制度是没有必要的。
但事实的真相呢?
洛国直接跳过了中间的贵族,将恩泽洒下到国人身上,这和变法所达到的效果没有区别。
所以想要强盛国家,就要学习洛国,能够控制的底层越多,国家就会越强。’
看到了吧,洛国的王道,卫鞅是非常明白的。
但洛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他选择用霸道的方式去达成同样的目的。”
洛理冷声道:“洛国王道重民之生死,是潜移默化的,最终所有人都会以国为家。
但卫鞅的却是邪路,从贵族到庶民,所有人都会恨他。
尤其是庶民,恐怕恨不得秦国死,若是有朝一日,这些秦人见到洛人所生存的环境,恐怕立刻就会反过来覆灭秦国。
不过天道循环,卫鞅这么激进的改革,一定没有好下场,楚国仅仅是军事变革,就掀起了那么大的波澜,变法之人本来善终就少。
卫鞅几乎变动了整个秦国的制度,等到这一代国君薨逝,卫鞅必死,也算是为他所造的孽还债吧。
他或许是最成功的法家弟子,但诸子圣庙之中不会有他的位置。”
洛理毫不掩饰他对卫鞅的恶感。
由于吸取了魏国和楚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卫鞅在秦国之中所实行的变法是整个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迅速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并且将秦国武装成了战争巨兽。
但卫鞅的变法过于极端的使用刑罚的力量,主张轻罪重罚,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秦人,造成了“民不知国”的现象,最终兴盛秦国的制度,同样埋葬了秦朝。《战国变法合集》
商鞅,这个人,唉,算了,不说了。
还是说说《商君书》,这玩意不知道是不是商鞅写的,反正用这玩意都该死。
第一百三十三章: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
洛理手中紧紧的攥着竹简,走出宫室。
和煦温暖的阳光落在他的身上,但却没有一丝的暖意,他的心头是彻骨的阴寒。
他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开洛宫,当宫门轰然落下,扑面而来的是小民的喧闹之声。
小商贩在路边卖着各类的商品,脸上带着笑。
所有人见面先问候一句“愿素王与您同在”,仿佛有净化心灵的效果一般,如此便和和气气。
小孩子在街上四处跑来跑去,手中则是各种木制的玩具。
这是墨家子弟随手创造出来的,然后在洛国之中风靡。
洛理没有驾车,而是随意在街上走着,在昭城之中,刺杀洛国公室,还不如说宋人能复兴殷商。
洛人当然认出了他,不说他眉心的圣痕,单单是他这张脸,昭城之中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太子!”
此起彼伏的呼唤之声,没有行大礼,众人还是做着自己的事情,只是话语之中满含热情,“愿素王与您同在!”
洛理笑着一一回应,但是攥着秦法竹简的手却几乎要暴起青筋。
“嘭。”
一个玩闹的小孩子撞到了洛理,洛理低头一看,是个非常虎头虎脑的孩子,眼睛滴溜溜的转着。
他抬头望着洛理好奇地问道:“太子,您的圣痕真好看,素王真的在天上庇佑我们吗?”
洛理飒然笑着,直接将这个小孩子一把举起,这时孩子的父母来到了这里,是个很强壮黝黑的汉子。
黝黑汉子见到太子举着自己家的孩子,连忙说道:“太子,是草民的错,没有管教好这小子。”
他语气之中倒是没有畏惧,先不说洛国公室从不迁怒,他自己也算是公族子弟,这一点自信还是有的。
“你是城大夫七世孙?那这小家伙就是当初在襁褓之中的那个婴儿?”
洛理认出了这个黝黑的汉子,之前他代表公室曾经去探望过这个汉子,笑道:“几年不见,这小家伙长的虎头虎脑的,好好教他,族学之中食宿全免,有天赋的话把他送进去。”
黝黑汉子笑着说:“草民只希望他日后能做敢战士,为国君效力。”
敢战士是公室亲卫,是洛国公族子弟的追求,尤其是对于那些渐渐成为平民的公族子弟,这是能够光耀门楣,兴盛祖业的。
洛理将小孩子放下,摸了摸他的头道:“想要做敢战士可不简单,你生于公族之中,这是优势,但还是要看你的努力了。”
洛理看着这些洛人脸上的笑容,他心里的阴寒之感就越深。
他知道了自己为什么厌恶秦法,就是因为这些洛人,或许用厌恶不合适,应该说是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