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226节

洛亦走进一眼就见到了躲在后面的美姬,平时他都当作没见到的,对刘邦的性格他再了解不过了,这位可是和寡妇生了个私生子的。

洛亦第一次知道这件事之后,整个人都傻了,甚至感觉自己襄助刘邦是不是太草率了,夜踹寡妇门也太离谱了。

不过后来刘邦只是单纯好色,这让洛亦放下了心,君主好色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不因为女人误事,不搞出那些违逆人伦的破事即可。

洛氏的道德标准向来只要求自己,从不要求他人,当然,若是君主的私德好一些就更完美了。

见到洛亦走进,刘邦连忙问道:“子玉,你这么急匆匆的来找寡人,是有什么要事吗?”

洛亦拱手道:“大王,王后来到军中,您是应该去见的。”

刘邦脸上带着果然如此的笑容,他认为洛亦是在为自己的亲戚说话,毕竟当初他接近洛亦就是用的吕氏女婿这个招牌,知道洛亦还是比较认可这门亲戚的。

但紧接着洛亦又说道:“大王,您还记得前些时日您在饮宴之上说的话吗?

当时只有汉国之内的文武百官,您能顾全大局,这是臣所钦佩的。

现在天下的诸侯都愿意追随您共同讨伐项羽,是因为您比项羽更加仁义,有长者风范。

若是您现在连自己的发妻都不尊重,诸侯心中就会想:结发的妻子是素王保佑的,就连发妻都不尊重,难道会尊重我们这些外人吗?

就连自己的亲戚都疏远,难道会亲近我们这些外人吗?

这是臣为您而感到忧虑的。”

话中全都是为了刘邦的大业,而且很有道理,刘邦喜笑颜开,仔细思索,赞叹道:“子玉,你说的是对的,寡人差点犯下大错,唉,幸好有子玉你在寡人身边。”

洛亦见到刘邦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当即笑道:“大王,上古的圣王都善于纳谏,您能够听从臣子正确的意见,摒弃不正确的建议,这就是您作为君主的天赋所在了。”

这一番话既恭维了刘邦是优秀的君主,又称赞了自己总是提出正确的意见,可以说双赢。

而且善于纳谏真的是圣王明君所必备的素质,这个优秀品质的核心不在于君主是否真的要听从臣子的意见,而是用这种方式告知天下的臣子,我愿意倾听们的意见。

君主一旦打造出善于纳谏的人设,敢于蒙蔽君主的臣子就会减少,因为没人知道谁会突然将某一件事在劝谏的时候说出来,这意味着极大的政治风险。

刘邦做事一向果断,很快就决定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来欢迎吕雉,吕雉没想到刘邦会这么做。

但她并不是一般的女人,不会被这些花招耍过。

尤其是和洛新学习了这么久,她的政治权斗天赋同样觉醒,稍微一想就知道刘邦想要做什么。

她选择了配合,就像是当初她和刘邦一起编造那个天子气的传言一样配合。

虽然吕雉心中对刘邦不满,但她清楚的知道,在现在这种形势之下,壮大刘邦的实力才是对自己和吕氏最好的选择。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壮大实力的过程之中,吕氏得到多少利益。

她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分不清轻重缓急,无时无刻不在内斗,最终没有赢家,纷纷身死族灭。

见到刘邦之后,吕雉的目光直接落到了洛亦的身上,心中暗道:此人与公子新有些许相像,应当就是在刘季麾下效力的公子亦了,真是同样的俊秀,不知道公子新现在到何处了。

唉。

吕雉心中微微叹气,面上却目不斜视的走到刘邦面前,躬身拜道:“妾身拜见大王。”

夫妻一体同礼。

刘邦同样向着吕雉行礼,说道:“因为沛县在楚国的境内,那里是项羽的国土,寡人不能前往,竟然致使我们夫妻相隔如此之久。

寡人每每思及,都感到痛不欲生,恨不能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

素王庇佑,现在让寡人平安的见到了您,这想必是日日的祈祷生效了。

王后舟车劳顿,实在辛苦,诸臣快来拜见,王后还需要休息。”

话中之中满是疼惜之色,若是不知道刘邦的为人,恐怕吕雉自己都要感动了。

就连刘邦的沛县老兄弟都有些搞不清刘邦这是虚情假意,还是长时间不见,带着几分真情实意了。

毕竟吕雉不论性格如何,长相上是绝对没问题的,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后,窈窕的身姿更显丰润,刘邦好美色,喜欢上吕雉是非常正常的。

吕雉同样是擅长演戏之道的女子,刘邦话音刚落,虽然眼底还是冰冷一片,但是眼眶之中的泪水已经落了下来,夫妻两人执手相望泪眼,真是一副令人感动的久别重逢场面。

其他诸侯先不说,刘邦军中吕泽的部属至少心中彻底安定下来,看来大王心中还是有王后的。

洛亦满意的点点头,只要刘邦稳住,不要再感情用事,一切都稳如泰山。

“高祖驻荥阳,吕后奔之,及相见,皆无语凝噎,诸侯闻之,愈恶项羽。《史记高祖本纪》,史家用‘皆’不用‘竟’,似带有嘲讽之意。”《【史记】评》

第二十章:攻楚

吕雉彻底见到了刘邦现在的威势,项王之下第一诸侯王,没有半分虚假,聚集在这里的四十万大军,仅仅刘邦一人的就有足足二十万。

洛亦见状便说道:“大王,您邀请的诸侯大多数都已经到了,只剩下一些距离比较远的诸侯,到时直接联合出兵即可。

自古以来,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在诸侯之中确立您的名声。”

刘邦点头称是,于是召集诸侯会盟,洛亦从故纸堆上翻出了昔年齐桓公会盟时的礼仪。

随着袅袅的青烟向着高天之上飘去,诸王纷纷将牛血抹在嘴唇上,互相之间歃血为盟,刘邦朗声道:“诸王,寡人今日召集会盟,是因为对项羽太过失望。

他分封之时就苛刻的对待诸位灭秦功臣,有功的不能得到赏赐,没有功劳反而得到了赐土,这是何等的不公啊。

胶东王战死,齐王冒着生命危险作为诱饵,但是项羽却认为邯郸之战都是自己的功劳,这是寡人不能认可的。

寡人没想到的是,项羽霸占了本该属于齐王的大片土地还不满足,竟然无故讨伐一个无错的诸侯王。

古话说唇亡齿寒,现在齐王没有过错却落到了这个结局,日后项羽难道会放过我们吗?

相信诸位都是这些想的,否则现在也不会和寡人站在这里歃血。

寡人虽然才能微薄,但是生来就有几分胆气,从沛县一介布衣,手中持着三尺剑,拥有了现在尊贵的地位。

到了现在,寡人依旧敢向项羽挥剑,告诉他这世上还有公理正道,他还不能一手遮天。

旧年进关中之前,寡人向秦廷发文‘嗟尔秦朝,气数已尽’,今日寡人依旧可以向项羽发文,‘天下苍生,请项王去王号’!”

真的刚!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想法,尤其是和刘邦歃血为盟的诸侯们,他们追随着刘邦反对项羽是因为对项羽不满。

但若是刘邦败了,他们第一时间就会再叛变回去,但是刘邦不一样,这句话一说就是真的要和项羽死磕到底了。

这种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表现,对诸王来说有点震撼,但是洛亦却是满脸的笑意,不愧是汉王,自己敢说他就敢做,胆气和豪气的确是足。

君主就是要少些阴谋诡计,多一些豪气,否则哪里有那种能开创盛世的气象。

诸侯虽然心中暗暗咋舌,但是面对刘邦这样的人却心中隐隐升起一种感觉,就是这样的人才能对抗项羽。

若是让他们面对项羽,恐怕直接就被项羽将胆子吓破了,哪里还能像现在的刘邦一样,慷慨激昂的说道让项羽退位的话。

刘邦的眼睛望着高台下面的诸侯,眼底不仅升起一丝感慨,这些贵族自负血统,但是却如此的怯懦,怪不得项羽看不上他们。

那些从底层一跃而起的诸侯则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了贪生怕生的贵族,骤然富贵的生活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腐蚀了他们的心智。

当初那些敢于向暴秦挥刀的英豪,很多已经堕落了,或许这些人战场之上依旧是猛将,但终究是不同了。

刘邦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向着楚地进发,还有其他没能赶到会盟的其他诸侯的军队同样向着楚地进发,合计六十万。

虽然不全是战兵,但是人数可是实打实的,一时之间从荥阳到楚地的路上到处都是招展的旌旗,遮天蔽日,壮阔至极。

之所以是刘邦统兵,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韩信的名气已经可以说挺大,毕竟不是每一个诸侯王麾下的大将军都能诸侯尽知的,但是他的威望实在是不行。

说起来战绩挺辉煌的,但是这些诸侯之中只有韩王是亲眼见过的,其他人都没有亲眼见过,他们自然会对韩信过往的那些战绩报以一定的怀疑。

第二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韩信在刘邦集团之中的地位的确是很高,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但是再高他也是诸侯王将,怎么能统领这么多的诸侯王呢?

只有汉王刘邦才有统领联军的资格,刘邦自己也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的统帅能力。

当初洛亦说韩信是国士,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从韩信加入麾下以来,大部分的战役都是韩信动手,包括最关键的灭秦和平定关中,都是快刀斩乱麻,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样的让刘邦的势力迎来了极速的膨胀。

韩信的功劳已经太大了,一个大将军是不足以偿还他的功劳的。

刘邦已经在考虑让韩信佩相印加大将军印,甚至开始给韩信物色食邑,以免韩信多心。

现在有了一个面对项羽必胜的机会,刘邦当然不会放过,等到击败了项羽,他就能够凭借这份战功震慑群臣,就不需要担心韩信功高盖主。

想到这里,刘邦心中微微愉悦,笑着对洛亦说道:“子玉,项羽麾下只有五万兵力,六十万大军对五万大军,优势在我啊,不,应该说是胜势在我啊。

等攻破了楚国都城项郢,就在其中举行盛大的欢宴,邀请所有的诸侯前来,共同庆祝。”

洛亦心中有些不安,项羽那可是大兄认证的兵主,一场场战争也证明了他的能力。

要么把他打死,要么被他打死,目前为止,不论是谁,都是被项羽打爆。

但又转念想了想,虽然项羽的五万大军都是比较精锐的,但是蚂蚁尚且能够咬死大象,何况人呢?

而且汉军之中的精锐同样不亚于楚军,刘邦统率的水平是很高的,在韩信没来之前他都是自己统兵作战,大多数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即便是凭借汉军的这二十万军队,就能够抗住项羽,除非项羽直接冲阵过来一刀把刘邦砍了。

但是经过了邯郸之战,现在基本上没有统帅敢站的那么靠前了。

洛亦是小六边形战士,军略、统率他都略懂,沉声道:“大王。

之后和项羽作战之时,您一定要将汉军精锐直接放到最前面,只有这些披甲的精锐才能够勉强扛得住项羽。

只要项羽不能破阵而出,楚军就失去了最锋锐的箭头,我们就能够绞杀楚军。

项羽再勇猛也还是个人,等到身边没有楚军的亲卫保护,不论是弓箭还是网兜,都能够击败他。”

刘邦点头应是,率领着诸侯联军一路向着楚国而去,没有了项羽的率领,楚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比汉军强到哪里,只不过是战斗的意志稍微高一些。

这点战斗意志在双方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让楚人的反抗就像是螳臂当车一般,轻而易举的就被刘邦击败,项郢很快就出现在了联军的面前。

项郢是项羽重新建立楚国之时选定的都城,郢都,新郢城,直到现在的项郢,楚国的都城之中永远都不能缺少郢这个字眼,这代表了一种传承久远的文化。

刘邦自己都没想到这么顺利的就打到了项羽的老巢,实在是这一路上加入的人太多了。

大多数都是见到刘邦竟然这么容易的就攻入楚地,而且依旧势如破竹,根本没有半点阻碍,想着赶紧在刘邦的面前露个脸,免得之后被当成项羽的同党打击。

刘邦来者不拒。

这让洛亦感到很是忧虑,于是去问韩信:“子穆,这些时日大王所收拢的兵马越来越多,我实在是感到忧虑,这么多政令不一的兵马,恐怕是要出事,你用兵如神,怎么看?”

韩信微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大王收拢的兵马表面看起来多,但大王很明显知道自己是统率不了这么多兵马的,所以依旧让各部诸侯统领,他则向各位诸侯下令。

若仅仅只有汉军就还好,以大王的能力指挥十万大军还是足够的,剩下的十万由信率领,纵然是面对项王也能安然撤退。

现在唯一忧虑的就是,万一诸侯军没能扛住项王的进攻,直接崩溃带崩了汉军怎么办?”

以韩信的能力,能够让军队承受更多的伤亡而不崩溃,但是一旦崩溃起来,依旧是无法阻挡的,即便是韩信也只能等事后再收拢军队。

洛亦深深皱眉,这些话即便是告诉刘邦也是徒劳。

因为刘邦对诸侯的约束力就是如此的松,现在能配合刘邦,听从命令已经是极限了,短时间之内这种情况是不会有改变的。

至于不要诸侯军就更是开玩笑了,没了诸侯军,汉军拿头去和项羽这位统率着天下最精锐军队的兵主去打?

韩信这么骄傲的人都没这个自信。

洛亦微微皱眉道:“现在规劝大王是不会有效果的,好在眼前就是项郢城,打下项郢之后还有机会,到那时大王定然会听。”

淮阴既定关中,高祖将兵二十万攻楚,英侯曰:“项王力强,合纵诸侯,可破之。”

高祖曰:“善。”

首节上一节226/296下一节尾节目录